导演:艾米莉·阿特夫
主演:玛丽·博伊默,比吉特·米尼希迈尔,查理·哈纳,罗伯特·格维斯戴克,德尼·拉旺,克里斯托弗·布赫霍尔茨,薇姬·克里普斯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奥地利,法国语言:德语,法语,英语年份:2018
简介:讲述德国传奇女星罗密·施奈德1981年在疗养院接受人生最后一次媒体采访的故事。详细 >
是我喜欢的调调,但是艺术家实在让人爱不起来。远观即可。
三星半,Marie竟然有百分之七十Romy再现的感觉,演技十分出色,尤其是礁石上跳跃的情景犹如一位童心未泯却形单影只的少女,那么感伤那么无助,对于本就复杂的世界承担得太早又排解得太晚。同时四个人完美诠释了“你的电影我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该面对的现实与需要揭开的面纱,摄影太好了。
Ich habe gekmpft,Und mir alles ertrotzt,Und was hab’ ich erreicht?Nichts!Nichts!Gar nichts!
茜茜公主成就了她,也摧毁了她。一面是深陷其中,一面是徒劳挣扎。每当罗密面对镜头时,整个人的生命力便极度旺盛。酒馆和海边那两段拍得真是如痴如醉啊。
这个导演的叙事镜头我真的很不喜欢 但是情绪表达非常到位 主要还是主角的功力吧
精巧细腻。
Sisi, Romy, Marie.
希望节奏更加紧凑。
演员真的很像罗密斯耐德,这位神秘苦命短暂离去的女演员,开始竟真的以为是纪录片,剧终时那张黑白定格,很美
看不懂…
一贯德国电影写实的风格
柏林补课04| 前半部分两段访谈、酒吧那段的调度非常精彩,后半段夹杂在传记片常规叙事的平庸之中。
茜茜公主的修养假日:酒馆共舞,岩石跳跃,和父亲唯一的美好回忆已分不清是现实、梦境、小说亦或电影……玛丽·博伊默的气韵感觉比真实的罗密·施奈德差不少啊
呈现得较沉闷单薄,主创们力求以情绪的游走营造影片氛围并带动行进,试图以罗密·施耐德此生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来解析其不幸的生活和脆弱的情感世界,似乎有些过于乐观。片尾罗密表示想继续生活,好好生活,可人们都知道,此后不久,她的儿子惨烈地死于意外,不到一年,备受打击的她也离世……生活并没有给这个女人继续下去的机会,她和扮演的角色一样有着悲剧的结局……
女明星的压力也真挺大,名气到一定程度过得也是半胁迫的生活。所以,少点名气,多陪陪家人什么的挺好。
8.5分。德国治愈系电影,很喜欢。42岁的女影星因为抑郁症来到海边小镇修养。陪伴她的有三人:一个是她同性伴侣;一个是不择手段想挖出故事的杂志记者;一个是她曾经情人的摄影师。各种情感和工作关系交织,电影始终在愉悦和苦痛的情绪中摇摆,配合有质感的黑白影像和恰到好处的配乐,观众的情绪也随着波动。最喜欢第一夜小酒馆那场戏,海边、香槟、照相机、手风琴、迷幻的音乐、崇拜女影星的酷诗人、偶遇的陌生朋友,满足了我对那种场景的想象,也许在电影中才能看到。
虚构的女性好友角色很玩味,她是罗密的保护者,对记者代表的外界窥视有强烈的戒备心理,理性自持,有时是罗密的慰藉,有时又更像她的分身。但想到这个角色竟是不存在的,又伤感于罗密未免太过孤独?四个角色间的张力很强,只是中后段很有点冗长(女主角演得好棒,黑白镜头里闪烁出光芒)
感谢把茜茜公主送还人间。
格局有点小,带有浓厚的舞台剧色彩,非典型的传记片。女主角表演值得赞赏。
2018第六届德国电影节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是我喜欢的调调,但是艺术家实在让人爱不起来。远观即可。
三星半,Marie竟然有百分之七十Romy再现的感觉,演技十分出色,尤其是礁石上跳跃的情景犹如一位童心未泯却形单影只的少女,那么感伤那么无助,对于本就复杂的世界承担得太早又排解得太晚。同时四个人完美诠释了“你的电影我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该面对的现实与需要揭开的面纱,摄影太好了。
Ich habe gekmpft,Und mir alles ertrotzt,Und was hab’ ich erreicht?Nichts!Nichts!Gar nichts!
茜茜公主成就了她,也摧毁了她。一面是深陷其中,一面是徒劳挣扎。每当罗密面对镜头时,整个人的生命力便极度旺盛。酒馆和海边那两段拍得真是如痴如醉啊。
这个导演的叙事镜头我真的很不喜欢 但是情绪表达非常到位 主要还是主角的功力吧
精巧细腻。
Sisi, Romy, Marie.
希望节奏更加紧凑。
演员真的很像罗密斯耐德,这位神秘苦命短暂离去的女演员,开始竟真的以为是纪录片,剧终时那张黑白定格,很美
看不懂…
一贯德国电影写实的风格
柏林补课04| 前半部分两段访谈、酒吧那段的调度非常精彩,后半段夹杂在传记片常规叙事的平庸之中。
茜茜公主的修养假日:酒馆共舞,岩石跳跃,和父亲唯一的美好回忆已分不清是现实、梦境、小说亦或电影……玛丽·博伊默的气韵感觉比真实的罗密·施奈德差不少啊
呈现得较沉闷单薄,主创们力求以情绪的游走营造影片氛围并带动行进,试图以罗密·施耐德此生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来解析其不幸的生活和脆弱的情感世界,似乎有些过于乐观。片尾罗密表示想继续生活,好好生活,可人们都知道,此后不久,她的儿子惨烈地死于意外,不到一年,备受打击的她也离世……生活并没有给这个女人继续下去的机会,她和扮演的角色一样有着悲剧的结局……
女明星的压力也真挺大,名气到一定程度过得也是半胁迫的生活。所以,少点名气,多陪陪家人什么的挺好。
8.5分。德国治愈系电影,很喜欢。42岁的女影星因为抑郁症来到海边小镇修养。陪伴她的有三人:一个是她同性伴侣;一个是不择手段想挖出故事的杂志记者;一个是她曾经情人的摄影师。各种情感和工作关系交织,电影始终在愉悦和苦痛的情绪中摇摆,配合有质感的黑白影像和恰到好处的配乐,观众的情绪也随着波动。最喜欢第一夜小酒馆那场戏,海边、香槟、照相机、手风琴、迷幻的音乐、崇拜女影星的酷诗人、偶遇的陌生朋友,满足了我对那种场景的想象,也许在电影中才能看到。
虚构的女性好友角色很玩味,她是罗密的保护者,对记者代表的外界窥视有强烈的戒备心理,理性自持,有时是罗密的慰藉,有时又更像她的分身。但想到这个角色竟是不存在的,又伤感于罗密未免太过孤独?四个角色间的张力很强,只是中后段很有点冗长(女主角演得好棒,黑白镜头里闪烁出光芒)
感谢把茜茜公主送还人间。
格局有点小,带有浓厚的舞台剧色彩,非典型的传记片。女主角表演值得赞赏。
2018第六届德国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