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了”,最近跟蔡康永那个极度悠闲自在的人学会了说这三个字。
第一次决定要使用就毫不犹豫的用在了这部电影上。
没错,爱死了。
爱到看了近十遍(第一次就连看了两遍半);爱到背下剧中所有的台词;爱到动不动就抽风和朋友们狂对剧中的经典片段;爱到深深爱上杨佑宁季宏全金勤Duncan一级最最爱的陈映荣。
童话也不过如此吧有一群人,会在今天,用心的演绎着自己不属于的圈子的故事。
并且最终,把它演绎成了美美的童话。
这样的世界,真得很美好。
生活在有这样一群人的今天,我真得很快乐。
没看之前一直犹豫,担心片子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但在看了10分钟之后就确定,会是一部好片。
纯净的气息,温暖的结局。
轻松类型的gay片。
里面的kiss也很漂亮。
顺便提一下,Duncan的声音超级好听,温柔死了。。。。
想起吴彦祖。。。
看到有人说好看到看了10遍的评论,忍不住半夜去网上找来看了,结果真是忍不住想喷饭,还真是部无聊幼稚滑稽的"好"片呢,说偶像剧吧算不上,搞笑吧也不够搞笑,想表达同志爱的轻松明亮?却一点真实感都没有,比搞笑港片还没水准,严重的上当受骗,我得赶紧睡觉把我的睡眠补回来 = =
不喜欢Poster。
名字太弱了(英文的更不行!)。
剧情简介写得很烂。
不过,还真的挺好看的...Casting也算费了苦心,两个型男之间的情愫,有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有些桥段和对白场景,好笑的当下,同样值得回味。
P.s,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补下这部电影的康熙来了http://www.youtube.com/watch?v=zg-bLy0ixLU
《十七岁的天空》预告片2004年的电影《十七岁的天空》彻底颠覆了我对同志电影的观感,是的,非常地彻底。
先说明哦,它可是跟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半毛线关系都没有。
台湾的,陈映蓉导演。
大致算算,它与1983年独立出版的《孽子》整整隔了二十年。
二十年呐,是怎样的天翻地覆,完全一扫同志电影常有的阴郁、压抑和边缘,它就欢欢喜喜,阳光耀眼,热闹喧嚣,可爱极了,好玩极了,开心极了。
主演是杨祐宁,那个《花儿与少年3》里那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真男人好大哥,当时也才22岁,小麦肤色,身型纤长,笑起来憨直又纯良。
十七岁小处男一枚。
趁着暑假,奔着破处,兴冲冲地从南部到台北投靠老同学童文宇,从而结识了一帮超有爱但又爱耍贱的好Gay蜜,以及口碑超差的绝世“大渣男”白铁男。
最后当然是老套路,纯情小白兔超强治愈表面渣、实则伤的好男人,从此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对,就是套路,但套路怎么了,还不让人喜闻乐见,皆大欢喜啊?
一样的爱情,没毛病。
而且里面既有梗又有料,值!
这直接导致我当时迷了好一阵子白铁男,周群达Duncan,低沉却又软软糯糯的港式普通话好撩人。
专业的滑浪风帆选手出身,那身材,哎,真别提了,撩人指数又直线上升N次倍。
还有金勤,他的童文宇骚包又善良,失恋那段真是太有趣了,忍不住疯狂打call。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
观赏性本来是电影最主要的特性之一,但不知为何近年来,能称得上好看的电影,却并不多见。
华语电影里的同志片拍了不少,但以一种青春,阳光,轻松,调侃的方式表现的,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来自南部的十七岁男孩,暑假来到台北寻找他的梦中情人,随身带着他的爱情手册《爱是种信仰》,被耻笑“爱是种信仰,侏罗纪时代的事情了吧?
”,却依然执著。
在三个可爱又可气的同志朋友的怂恿下立志要摆脱处子身份。
于是展开了一系列搞笑却又温馨的故事。
说起来有趣,这部纯男性的同志电影,却出自一位年轻女导演的手笔。
所以在片中的每处小细节里都能感受到女性的细腻和温情,暗恋时的忐忑不安,失恋的神经兮兮,都刻画的恰到好处,让人会心微笑几乎忘了这是同志恋情。
画面干净,明亮,有碧蓝的泳池,澄澈的天空,大朵的白云,台北街道的场景像极了《蓝色大门》里的感觉。
每个同志男孩子都很善良,没有世俗所误解的灰暗阴影,爱得坦荡真挚。
特别是饰演男主角小天的杨佑宁,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台湾盛产蜜糖男孩啊,咧起嘴巴傻笑时,真仿佛有阳光溢出来。
片中有关爱情的观点,简单又深刻:“我们没有爱,怎么做啊?
”“喜欢就是配,如果配不配的问题能阻止你喜欢一个人的话,说明你不够喜欢他。
”
这片子作为BL界的喜剧无疑,有好几处戳中了我的笑点。
在酒吧里一群活零活现的同志们画着辣眼睛的妆容,动作诡异的扭着各自妖娆的身段,然后超级坏男人闪亮登场,名字叫做白铁男!
哈哈哈,这里我一下联想到了明侦里的小白。
这名字起的不得不让我联想到他。
大爷堪称两位男主的月老大爷给白铁男追男主的小妙招:失恋的人最容易被趁虚而入。
还有这里,白铁男在天桥向男主敞开心扉,实属笑喷我了!
以及最后关于love的三种形态,其实我也想说,不应该是ed嘛?
哈哈哈
这里白铁男背不出来居然还打了小抄
我觉得这部片子中用的配乐都非常好听,又能很好的陪衬当时的剧情。
喜欢的朋友可以下了来听听。
1. 洛客班:我想你的快乐是因为我2. Ben(B.A.D):我们的爱啊3. 黄立行:你身边4. 灵感:褪色5. 戴爱玲:可惜你不在According to the sub of the movie
十七岁的天空,两个男主角很有意思,纯情得可爱。
一个为了一个春梦来到台北寻找梦中情人,一个貌似花花公子实际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
两个人碰到一起,紧张地喉头发紧,喏喏说不出话,绞手心虚的样子 实在好玩。
情节是傻了点,不过看两位面容姣好,身材一流的男生谈90分钟恋爱是个不错的选择。
《十七岁的天空》可能是所看过最阳光最轻松的一部同志电影了,它不像《蓝宇》带着忧伤的蓝色基调,也不像《夜奔》中只是默默地把爱放在心中到彼此天各一方,更不像《霸王别姬》有生离死别的烈变。
《十七岁的天空》在陈映蓉的镜头下,是一个洒满了阳光的同志天空,每一个同志都想拥有这样一片天空。
陈映蓉镜头下的同志都是快乐而善良的同志。
在2004年《十七岁的天空》上映时,电影成为续之后《蓝宇》同志圈内争相观看的电影,当年《蓝宇》的上映,每一个同志都想成为蓝宇希望自己能遇一个捍东,为爱为捍东献出所有。
看过《十七岁的天空》大家都希望自己像铁男和小天一样,在阳光下来一场漫浪的爱情故事。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大家的幻想,只有少数的同志上演了蓝宇、小天般忠贞或是漫浪的爱情,大多数的同志还在上演《喜宴》和《夜奔》。
也许在直人看来,这一群男人疯了,世上这么多的美女不爱,却喜欢上男人。
电影中不曾出现任何一个女性,整个台北就像一个同志世外桃源,他们可以很自我生存,他们可以身着妖艳的服装或是可爱的行头行走在大街上,就连街口路遇的行人也是同志,他们可以当街向一个男生示爱并背起他大胆向前冲。
当看过影片后,直人也会露出微笑,原来男生和男生间恋爱也是这么微妙。
同志电影一定会有帅哥,因为同志都很臭美,有些还很自恋。
杨佑宁成为《十七岁的天空》中最大的一个卖点。
杨佑宁小麦色般的肤质,洁白的牙齿,再加上酣酣的笑容都成为他男女通杀的招式,已不需要太多的演技,大家已被他的外型所吸引。
杨佑宁的处男秀被当年的金马奖所肯定,在颁奖礼上,小男生依旧很稚气要求林大美女穿着浴袍出镜和他会面。
正是因为他的有时稚气和可爱被大家所喜欢。
陈映蓉做为一名女性导演可能过度的把同志生活理想化了,过于的波拉图氏了。
但至少她给很多同志画出了一个美好而瑰丽的梦,让世人用另一角度去了解同志,同志生活并不是完全都是性,也并不是所的同志都生活在阴暗的落,同志生活偶尔也有灿烂的一面,同志也可以是一个很阳光的大男生。
《十七岁的天空》不是同志电影最好的作品,但给很多80后的同志带来了希望。
竟然洗蓝了!张大镛唯一拍过的一部电影,虽然不是主角,演得也很僵硬,不过这就是他演戏一贯的样子,但真的是肤白貌美!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真的超爱他!在香港呆了两年,粤语竟然这么好,在台湾演戏这几年,国语依然这么烂!整个电影还蛮尬的,杨佑宁实在是好傻好可爱!周群达这个造型太难看了!
竟然没有出现一个直人,没有出现一个女人
前面太无厘头,后面挺感人。
这一部也是祭奠我六七年前躲在网吧里偷偷摸摸观看时的青春岁月,这是一个美好的像童话一样的初恋故事,现在的我可能会觉得周天才单纯的令人哂笑,但我不否认爱是一种信仰,因为初恋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7.0
近年少見輕鬆的同志片,這是一部
都没耐心看完,只是借用同志这个名号而已吧。
有人說過這部電影里全是男的,連路人也都是男的,令她感覺很開心,但這是完全不可能在現實中存在的。
十七歲的甜蜜。男生之間也得有。
Gay版白银时代
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是一场抽离了所有沉重现实元素的青春party。。
这样的同性爱。有点理想化。但是还是很让人心情愉快。
因为杨祐宁又翻到,发现以前看过。对在酒吧说“我是处男”几个梗,印象深刻。杨祐宁好嫩啊!不过杨祐宁还是适合跟张孝全在一起!
万能的天神,我叫白铁男,我不信教,所以很少求。我知道这世上这世界上有种东西叫爱情,但是有勇气的人才能看见它。过去我没有,但是现在我有了。所以我希望你可以给我一个机会,我不贪心,数到十我就放弃。1……2……3……4……5……6……7……8……9……10……
“男男”的片总这么纯,怪不得周围好多女朋友都把看这类型片子当看电影的首选爱好...除了导演外一部纯男人戏,或者说是纯GAY戏。Duncan如此美型还总演这一类型的片子,十分惹人怀疑他真实生活中的取向...
怎么有这么口耐的G片啊~^0^杨佑宁也居然可以傻傻地青涩到这种程度...hehe
台灣早期少見的同志愛情喜劇,可愛逗趣又日常溫馨,完全是BL漫畫的套路,看得開心、笑個不停,也就夠了。
故事很一般,不过就是有几个人物还蛮搞笑的.
2010.05.25。最后一个镜头好温馨。
很喜欢 那几个姐妹 爱情是可以烂俗的
我就感觉拍得很烂俗啊,既不感人也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