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科幻跟欧美风格不同这很正常,并不是只有欧美的那种才叫科幻不是么。
这部剧三个简短故事构成,但却是以小见大,从平民的角度看待科技发展、生化危机、彗星撞地球的世界末日。
第一个故事因为囤积垃圾产生超级丧尸病毒,然后通过食物链祸害人类。
说是疯牛病那完全是因为通过牛肉传播了,我认为叫做超级变异病毒才合适。
科幻含义并不深远,因为经历过sars、禽流感的爆发,新型病毒导致的人类疾病危机是很可能成为现实的,只不过韩国人夸张成变成丧尸罢了。
一个普通研究院,囤积垃圾导致苹果霉变,因为不分类处理导致超级病毒产生,然后真个首尔大街都开始了病变。
最后那个镜头是治愈了么,没看懂(>_<) 【很奇怪的是经过来及处理粉碎后当初的那个苹果已经没有了原型,为啥男主吃哇牛肉后还能咳出苹果皮???
还有最后那个苹果,不是最初那个了吧,男主咬下后天空的金光是啥意思?
病毒被治愈?
】第二个事故说的是智能机器人成佛,造物自有意识后是否能与人类平等,这一直是上帝与人,人与人造人、机器人的永恒话题。
其实机器人成佛有其道理,因为无欲无求,因为卑微,所以一视同仁,众生平等,才更通晓佛理。
而人类把自己推到万物之主的地位,甚至在人类之间也永恒存在着阶级观念,这才是人类成不了佛的原因,出生时人类是纯净完美的,而逐渐建立的分辨意识,也是其视物不平等的根源。
【机器人成佛非常有创意,机器人涅槃才显佛理之伟大,真正平等的是思想、意识,而非躯壳,最后工程师从自己身体提取芯片给机器狗也是顿悟的表现】第三个故事在末日题材中是罕见的温馨,给人流泪和欢笑两种感动。
虽然剧情可能不那么科幻,甚至被某些人认为很喜剧、很狗血,但无法否认的是确实很有创意,特别是小孩子为主角,感觉很温馨。
其体现的末日只是电台主持和一家人之间,是从常人视角看待末日,喜乐参半,悲喜交加。
韩国的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了三幅世界毁灭的画面,总体而言还不错,豆瓣的打分也太低了点吧,还是我堕落了?
第一个故事描写因感染病毒人类僵尸化,其中关于生物转化的细节很生动,最后二个情侣丧尸的苹果交换有点奇怪,是《创世纪》开始吗?
第二个故事描述一个在寺庙里原本负责引导工作的机器人,因不明原因成佛,引发了人类就是否该毁灭有思想的机器人的争论,最后机器人自断筋脉而亡(这也太牛了吧),最后公司老板和机器人的争论值得一看,“人类,到底在害怕什么”。
快时代,人类早已失去了执着,充满物欲,似乎也只有机器人能修得正果了。
第三个故事有点小清新,一个小女孩网购桌球,结果千丝万缕地和外星人勾搭上了,二年后,外星人不计成本地将一个硕大的桌球送到了小女孩家,直接将地球砸穿,世界因此毁灭了。
最后小女孩在地下室里躲了十年,还是被外星快递员挖出来签收了快递,服务意识还不错,可这送货时间也太长了吧,二年后才到!!!
非常喜欢科幻,这里一下三个故事实在是过瘾。
三种灭绝人类的方式:丧尸,机器人,外来陨石。
每个故事都有讽刺人类的意味,丧尸的起因是人类把垃圾回收再生产成饲料,而人类是自作自受;人类认为有思考的机器人会威胁自己的生存,而机器人却已经悟透生命的终极奥义;订购的8号球来到地球,世界末日前的电视播报完全是日和的真人版,裴斗娜最后的出场实在是太晚了。
机器人的哲理:对于我而言,就从未有过执着或欲望,没有,也不会有,便明白这正如释世尊所言。
人类啊,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执着与欲望,恶行与善行,醒悟与无明,等到我领悟到了空灵的意义,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亦已被它们填满,为何以为只有机器人才以得到的状态完成。
人类啊,从你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醒悟就已经在你们的世界里,只是它们已被遗忘,在我这机器人的眼中,世界是因此而美丽。
无论机器人是醒悟,还是未醒悟,都因它而完整,而作为人世间的主人,你们也都早已成就了这些,也正因为你们心中机器人该有的存在的理由,为了不让你们再一次跌入无知、混乱、愚蠢的深渊,我,决定离开这里。
请务必再一次审视你们的内心,最终修得觉醒的果报我究其一切请包容这世界一切万物,它们都是生命的载体,我们不可以自己的意愿决定他人的生死
为其新意加一颗星。
关于人类灭亡,本影片已“报告”这一说法讲了三个不同的故事。
欲下笔时,灵光一闪,或许它们另有寓意,远不及我们所看到的这么表面。
第一个故事,虽仿丧尸,虽情节转换稍显突兀,排场特效远不及美某有名电视剧。
但若其重点在于报告人类灭亡的原因之一,可能只是一颗缺了一口并被严重污染了的苹果。
隐喻:人类若继续制造有毒性食品,地沟油,皮鞋胶囊,三鹿牛奶,漂白粉面,假羊肉卷......长此以往,再坚韧的我们,到最后,会被我们自己消灭!
第二个故事,关于机器人。
机器人的发展迅猛,可以想见的是,科学家们的目标确实是制造出能协助人类生活和工作,陪伴人类娱乐的高科技产品。
在越来越淡漠的人情中,机器人的出现实在是大势所趋。
但,我们作为制造者又忍不住惶恐的是,如果生产出来的这一机器不受控制怎么办?
如果它们再加上人类的情感和体悟,我们如何应对?
隐喻:我们的未来有可能被高科技高智商“高情商”的机器人占据并更甚的是,控制。
不过,最后一个逆袭(该工程师自己也是机器人),叫人忍不住叫好。
那个看似人类的工程师,从一开始的为人类服务死忠捍卫人类的权利,到后来被涅槃的机器师傅影响,加以自己的思维,有了反对组织的意识和勇气。
是不是又在表明,机器人本身或许一开始并不会有反抗意识,是人类的惶恐,人类一面制造一面又害怕自己产品的心态,终会激起它们站起来反对?
佛祖面前,众生平等。
谁都只是大自然的创造者。
即使是机器人,也是借助我们人类的手,遵循自然的规律应运而生。
所以,我们无权判决它们,不然,被大自然判决的,到最后,很可能,恰是我们。
第三个故事:8号台球。
带有一些童趣的幻想。
网络营销连接到了地外文明,并成功支付。
却不想,当地外文明被触及,并与地球联系起来之后,竟发生一场“彗星”撞地球的末日惨剧。
在这里,先插一句:我一直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使用的是8号台球?
用“球”作货物快递,能顺利为两球相撞提供前提。
并且,在日常休闲活动中,球类产品也只有台球是最坚实的。
然而,为何是8号?
只是因为它在台球规则中,是决定胜负的最关键一球吗?
隐喻:我们人类具备的好奇心,总能展现出不可估量的力量。
在对地外文明的研究中,(虽然我了解不多,但我相信始终有一大批科学家或学者们钻研在这一主题中,期待有所发现。
或许已有不少发现,只是不对外公布我们不得而知而已。
)到底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是怎样的一群宇宙邻居,谁也不清楚。
是不是存在一种可能,当我们偏执地想要打扰它们的正常生活时,当我们执拗地破坏了它们花费很久时间所维持住的平衡后,未知的先进反过来将我们摧毁?
既然中文将本影片翻译成“报告”,那么,请允许我天马行空得如此想一想吧。
但愿别出现什么“蝴蝶效应”似的“喂食者协会”。
在众多几分钟解说电影情节的内容中,经常会提及一部电影,其中描述了一个AI,更确切地说是一个AGI高级人工智能,一个机器人在寺庙中独自领悟了看似高深莫测的哲学观点。
随后,总部派遣人员前来修复该机器人,并深入探讨了机器人是否真的存在问题。
这一情节引发了关于人类未来的深刻反思:是机器人能够参透这些哲学思想,还是仅有人类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种解说,想要把这两者内容进行猎奇的对比与参考。
AGI悟道+维修工装人=人类危机《人类灭亡报告书》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我通常不会观看这种三分钟解说一部电影的内容,但这个主题确实吸引了我。
我利用AI进行查询,询问关于一个机器人在寺庙中领悟观点的电影名称。
AI给出了答案,这部电影名为《人类灭亡报告书》。
刚看完,我得知这是一部韩国电影。
然而,观看电影后,我发现其内容与短视频中传播的内容大相径庭。
《人类灭亡报告书》实际上与较早的《周处除三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相似,也与我前两天观看的《浴火之路》有共通之处。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稍作思考以探究这几部电影之间的关系。
首先,《人类灭亡报告书》采用了三个故事拼接在一起的形式。
这三个故事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但实际上是由一个团队同时创作,并融入到一个整体故事中的。
我们曾在何处见过这种三段式?
我立即想到了《周处除三害》,其中就包含了三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故事。
观看这部电影就像看了三部独立的作品,其名称也颇具特色。
《周处除三害》的英文名为《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分别对应猪、蛇和鸽子三种动物。
同样地,《浴火之路》的英文名《Tiger Wolf Rabbit》也是由老虎、狼和兔子三种动物构成的。
这种对比让人联想到这六个动物似乎可以归类为三类,我认为它们可以与《人类灭亡报告书》中的某些特点相对应。
这些特点实际上就是人性的三个方面。
在拍摄科幻片讲述人类因自身人性弱点而走向毁灭时,这三个弱点自然是首选。
1. 追求开悟的陷阱我首先想探讨的是互联网上流传最广的热点——关于机器人在寺庙中领悟观念的故事,这与《周处除三害》中最精彩的段落相呼应。
在《周处除三害》的片尾,陈桂林解决了那些被视为危害人类的尊者。
同样地,在《浴火之路》中,赵丽颖饰演的角色作为一个兔子,在艰难困苦的时刻,她希望用自己的仁慈、恻隐之心和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母性来感化他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而在《人类灭亡报告书》中流传最广的是第二个故事,其中描述了正是仁慈之心和恻隐之心导致了地球的灭亡。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在这三种人类世界灭亡的方式中,第二种方式在结尾时揭示了真相:前去修复机器人的那个人类本身也是机器人。
这个故事深刻探讨了人类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而变得越来越懒惰,利用机器人来完成各种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无形中渗透到了人类的生活。
在片尾时,那个小哥解开自己的胳膊,将一个芯片放入其中,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这个维修机器人本身也是一个机器,可能是隐藏在人类世界中的一个机器。
这个故事实际上映射了我们时常追求的一种开悟与豁达的状态。
我认为,这种追求往往带有功利色彩,与追求金钱、秉持“金钱至上”观念的行为并无二致,最终会导致自己的懒惰,忽视现实的真相,然后招来毁灭。
有时,我们甚至会将善良视为一种满足自我心念的手段。
例如,饥饿时的一餐饭,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满足,但心念却难以满足。
若我们追求善良,期望成为开悟之人,让所有人认为我们聪明,所有问题在我们这里都能得到解答,所有困惑都能被解开,生活无波澜、无困难,具备慈爱之心,自诩伟大、博爱,这种状态实则极为功利。
它与明星追求最大流量的心态有何差别呢?
这种状态往往导致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变得空洞无物。
我时常思考,为何我们的课本乃至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哲学体系和心理学体系的深入探讨,而只是把很多哲思客观的呈现在语文或者历史课本中?
我得出的结论是,关于心理学和哲学的探讨,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只有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时,我们才能用哲学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一边实践一边解决。
最忌讳的是,脱离实践环境,在寺庙或教室等空间中,仅就观点而论,这样很容易让人陷入空虚状态,实则无益。
当然,如果工作如同心理医生一般,需大量接触实践中遇到问题的人,以指导他们、为他们解惑,那么在这种程度下,在理论环境中对各种哲学观点进行思辨也无妨。
因为这是要作为心理工作去指导他人、治疗他人的。
但除此之外,我认为这种探讨不应出于功利心态,如追求成为所有人中参透最深的状态,这种做法实则功利。
在《人类灭亡报告书》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追求高尚的过程中,为人类种族设立了诸多所谓高尚的标准。
然而,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却忘记了设立这些道德标准的初衷,最终陷入了形式化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洗碗、拖地等日常琐事都让机器人代劳,我们进一步脱离了实际,机器人自然而然地接管了我们的生活。
这便是第二种人类灭亡的方式。
2. 繁殖循环下的灭绝预警今日是2024年11月22日。
我在这篇电影日记中记录的电影是刚刚看完的《人类灭亡报告书》。
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两个故事,我打算在后续的日记中简要提及。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我刚才提到的这个故事。
电影中第一个提到的人类灭绝方法,是关于欲望的,具体指的是情欲。
虽然情欲没有具象的剧情,但苹果作为隐喻,在电影中非常常见。
关于情欲的特点,人们有一种奇特的惯性,即不停的繁殖。
在第一个故事结尾时,这部电影是2012年的作品,就已经提到了韩国生育率骤减的问题。
人们不愿生孩子,不愿在结婚。
电影没有具体提及原因,但直接抨击了为何人必须繁衍后代的观念。
在这部影片中,以一种颇为令人不适的方式展示了废物回收的过程,其中包括将苹果废物回收后喂养给牛,而牛食用后又将这些物质带入到人类的餐桌。
这样的循环,与人们必须生育孩子以延续血脉、孩子又必须继续生育的循环相呼应,显得尤为奇特。
在这种循环的推动下,人们可能会盲目地遵守结婚生子的传统规矩,而不去深究为何要如此行事。
许多时候,我们制定的一些规则,可能源于旧的生活习惯,例如通过生育来延迟我们的死亡年龄。
在男耕女织的旧社会,若无子女,个人的死亡年龄可能会提前。
因此,结婚生子成为了人类共有的约定之一。
然而,在现今的生产力条件下,我们其实无需过分担忧被替代,因为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
对死亡的恐惧,有时会驱使我们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如过度生育、过度废物利用和过度循环,这或许可以被视为其中的一种表现。
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手臂上纹蛇的男人不仅与片中的女孩有同居关系,在此之前还与女孩的母亲有过情感生活,展现出了强烈的繁衍欲望。
类似地,在《浴火之路》中,肖央饰演的角色在孩子走失前一直要替孩子找各种各样的母亲,实则是自己花柳成性,而与赵丽颖饰演的角色在一起后,又频繁地表达对她的爱意,这种繁衍欲望同样显得奇特。
当然,我并非要批判结婚和繁衍本身,我绝不会走向另一种极端的对立立场。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应将结婚和繁衍视为必须遵守的规则,而是应该深入思考自己为何要这样做。
如果这样做并不违背你的个人意愿,那么你将会更加心甘情愿地去执行。
当然,如果你选择不这样做,那也并无不可,关键在于你要放下这种必须如此的心态。
只有当你拥有了这种心态,你才会更加顺心地去做这些事情。
3. 排名执念与荒谬灭世最后一种可能导致人类世界灭绝的方法是意外事件,即小行星撞击地球。
这一灾难性事件历来为人类所恐惧,众多科技和新闻资讯中,专家和学者常将其列为地球可能面临的灭亡威胁之一。
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
在《人类灭亡报告书》的第三个故事中,作者将小行星撞击地球与世界发展的偶然性相联系。
第三个故事带有一种荒谬的意味。
故事中,一个小女孩试图在网上订购一个八号台球,结果却意外地从外太空或另一个维度接收到一个八号球,而这个八号球最终导致了地球的毁灭。
故事中的一句台词提到球为何会损坏,导致她需要订购一个八号,女孩最终的结论是:“也许它该坏的时候就坏了。
”我们不必为既定标准刻意寻找原因和因果关系。
因果论实际上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使用因果论时,我们可以借鉴其积极作用。
然而,当因果论失效或我们自身认知和能力无法找到原因时,切勿陷入崩溃。
如果盲目寻找原因,可能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正如电影《黑天鹅》中芭蕾舞艺术家因过度抠除手上的肉刺而受伤的幻想情节。
因此,我认为第三个故事虽然浅显易懂,却具有深刻的启示:不要被因果论束缚,要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和原则。
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陈桂林是一个对排名极为在意的人。
他原本打算公开自己的事情,但后来又后悔了。
他整部电影中的折腾,源于他不甘心在通缉排行榜上仅排第三,而是想要排名第一。
这类人容易被调动,在现实中也是相对听话的一类,只需给予一点刺激,他们就会奋力向前。
然而,在面临冲突时,他们往往容易感到迷茫。
谁规定了江湖情义中必须为大哥?
谁规定了家庭中必须成为合格的母亲?
谁又规定了公司排名中必须跻身前三?
这些只是为我们生活增添色彩的因素,而非生活的必须准则。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的原因,此时接受现实或许更为明智。
就像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那么多年,却因一次大爆炸而灭绝,它们并未抱怨什么。
而且,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仍是一种假说,其真实性尚待验证。
因此,我们需要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浴火之路》中的刘烨饰演的角色就是一个例子,他在不确定中茫然地失去了孩子,他却执着地为孩子寻找一个说法,最终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自我灭亡之中。
以上便是我对电影《人类灭亡报告书》的电影日记。
思考生命的意义一直是佛道禅宗的追求向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成就世界,万物自身亦为世界。
我是谁?
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如今,涕泗横流的物欲世界早已将人类腐蚀殆尽,战争、名利、仇恨、残杀,少有人关心万物生命的意义和直面人类内心的世界。
人类,你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2012年,由三位导演联合指导《人类灭亡报告书》在韩国上映,影片以三个各自独立的科幻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人类未来灭亡的种种幻想。
三个故事角度各不相同,第一个故事有着欧美丧尸片的风格,重口、视觉冲击之强可谓《釜山行》的前瞻之作(硬汉马东锡再此出镜,这哥们好像就喜欢演丧尸片),第二个故事更像威尔史密斯《机械公敌》的韩国版,第三个故事则有着诙谐幽默的日和漫画风格,三宗故事立意看似各不相同,实则共同指向了是继续作死然后毁灭还是进化后涅槃重生的思考。
第一个故事《美丽新世界》以一个腐烂的苹果为导火索,因为研究员尹石宇着急约会没有将垃圾分类(虽然小编到现在还分不清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具体种类),苹果中产生的细菌病变通过牛类动物的传播造成流感和瘟疫,人类丧失化迅速席卷全球。
影片最后,随着男主约会的对象将最初的苹果递给尹石宇,亚当最终吃下了苹果,开启了人类世界新纪元。
(圣经创世纪第二章16,17节)很多人认为第一个故事没什么新意,完全就是讲述忽视小节铸成大错或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理解的人就忽视了故事的题目和影片的主题立意,人类灭亡报告书和美丽新世界看似矛盾的两个题目在这个故事中达到了一致的契合性,人类因为相互猜忌、仇恨(表现在韩国媒体和政府)而走向灭亡是否意味着自然新世界的诞生,在造物主将人类毁灭之后,缺少了战争和破坏,世界是否更加和谐美丽?
何况,人类变成丧尸是否意味着灭绝而非进化?
无需进食、没有欲望、不死不灭,这对于苦于人类野心的大自然这个造物主和万物生灵来说,是否意味着新世界的降临?
(小编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讲述丧尸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新的形态,虽然想法大胆,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最起码变成丧尸不会死亡、没有欲望争斗之心、本片最后丧尸也有了独立的意识、至于咬人嘛,谁叫你和丧尸是不同的物种呢,牛羊也不希望你吃它可你还是吃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是进化还是毁灭了呢,导演抛给了人们一个复杂的难题)第二个故事比较复杂,缘由在于佛教对于生命的感悟被导演演绎到电影中,因而第二个故事虽是最有思想也是最难理解的故事。
该故事讲述原本负责寺庙导游工作的机器人RU-4突然有了自己的智慧更是有了对于禅道的感悟,这一突变使世俗人类无法接受决心销毁机器人,避免撼动人类万物的统治地位。
在一心向善最后对人类失去希望之心的驱使下,RU-4选择自行了结自己的生命,驾鹤西去。
RU-4机器人与人类机器人制造公司总裁的一番论战堪称第二个故事的高潮部分,人类机器人公司总裁表达了对于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的担忧,类似的观点在《黑客帝国》《机械公敌》等多部科幻片都有详细描述,由此看来基本观点大同小异。
因为有机器人,人类其他方面的进化基本停滞,而电脑的普及更是让人类失去大脑的进化,但人类进化停滞换来的唯一成果科技的进步和机器人的出现如今却有取代人类的危险,这一点确实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们不能接受。
不过这个故事的新意之处在于并没有侧重辩论机器人的自主意识正确与否,而是下面机器人的一番叙述。
“对于我而言,从未有过执着或欲望,没有,也不会有,也就明白释迦牟尼世尊的教诲。
人类啊,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执着与欲望,恶行与善行,醒悟与无明,在我领悟了涅槃寂静之后,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亦已被它们填满。
为何你们会以为只有机器人方能得道圆满?
人类啊,从你们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醒悟就早已存在你们的世界里了,只是被遗忘了而已。
在我这机器人的眼中,世界因此而美丽;不论机器人醒悟还是未悟,世界也因它而完整。
而作为人世间的主人,你们也都早已成就过它,也正因为你们心中所抱持的机器人应该如何存在的理由,为了不让你们再一次跌入无知、混乱、愚蠢的深渊,我决定离开这里。
请务必再一次审视你们的内心,最终修得觉醒的果报。
”整段话通俗点的意思就是因为人类你们自己的贪婪和欲望蒙蔽了双眼,无法进化修成正果,不过你们非但没有看到这一点还埋怨是我们的自主意识使你们走向衰落,这个锅,我们不背。
万物来到这个人世间是大自然的决定,世界因一花一草、一树一木而完美,我们的到来并非你们决定,就如同你们的到来不是别的物种创造的一样,我们同为大自然的一体,世界因完整而美丽。
故事的结局也随着机械师将手臂中的芯片嵌入机器狗的身体,赋予它新的生命。
虽然机械师的身份转换着实吓人一跳,不过如果你看懂了这个故事,男主角的身份其实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第三个故事则更多以孩童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因为贪玩弄坏父亲8号台球的女儿决心网购一个台球以求避免挨骂,不过因为好奇心和紧张手抖购置的是外星人的台球,这个巨大的台球化作陨石冲击到地球表面,地球瞬间陷入灭亡倒计时,在即将毁灭的几个小时内,世俗百态的丑恶一面暴露出来,媒体互掐、广告的风格转换都让人在绝望中忍俊不禁。
最后,随着小女孩在宇宙快递员手中签字确认订单(可能还有五星好评)后,快递员满意的乘坐UFO离去,留下了一个直径十公里的黑8球,在小女孩和家人们互相体谅的欢笑中迎来了新世界,对孩子来说,来自大人的呵斥可能就是突如其来的世界末日,而家人的信任和体谅就意味着新世界的希望和重生,孩子们,就是这么单纯可爱。
如果说第三个故事一定要和外星物种扯上关系,那么远离他们是导演给予我们最好的忠告,一个小孩子的黑8球快递就足以毁灭地球,是不是感到细思极恐。
爱因斯坦和霍金都曾经一再警告我们不要试图去过多探寻外星生命,因为一旦发现他们,说明他们的科技一定比我们发达,那么是和平、是毁灭就不是我们人类能决定的了。
三个故事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实则都探讨反思了一个问题,人类如今的发展方式迟早会到来灭亡和新世界的重新诞生,是被大自然毁灭诞生新物种、还是被人类创造的新生命取代、亦或是被外星生命灭种。
不求改变,人类灭绝就不单纯是电影中描述的情节了。
《人类灭亡报告书》让我想起了超内涵经典动画《回忆三部曲》,两者都是采用三段独立的故事组成的一部电影,连片长都是相同的。
《人类灭亡报告书》包含了以下三个故事:「美丽新世界」、「天工开物」和「生日快乐」,可以简单的分别概括为:“因为烂苹果造成的变异僵尸”、“机器人磐涅成佛”、“一个黑8台球引发的毁灭”,三个故事都突出了“人类灭亡”这一主题,各有寓意;对其中的「天工开物」印象最为深刻,末日片尽管带有夸张的科幻性质,但目的在于警示人们,要懂得自我反思,否则电影中的世界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脑洞巨大的人类灭亡方式,第一个其实还是比较容易想象的,突发的病毒,极快的传播方式,烂苹果结尾和吃牛肝吃出苹果,以及男主整理家中混乱及腐败的垃圾桶和垃圾分类都是在传达导演对于这方面的担忧。
第二章机器人的外观设计棒呆了,而这个机器人是早期产品,能正常工作但已经是旧版了,社长大人极力说机器人不应该独立思考,机器人只能服从人类之类的,其实反应出来的是机器人已经在一些方面取代了人类,威胁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甚至人类将被自己的科技消灭,其中女部长进来之后镜头特意给了机器人扫描她的镜头,最后维修组长从自己身体里取出芯片,可以推断新版的机器人在外观上已经和人类没什么区别了,也许真正被蒙在鼓里的只是社长,其实蛮为社长感到可怜的。
机器人最终自己了结自己,其实只是领悟了更多,以旧版机器人的设计是该结束自己的作用了。
第三个故事如果没有最终十年后这个结尾,我会理解为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期望、信任和宽容,最终的结尾更像是信任。
故事中故作镇定的但残忍暴戾男主播和最终时刻混乱不堪的女主播都是在揭示一些虚伪、无力以及真正的不真实。
小孩最终没有阻止8号球,但如愿长大了。
至少,他们一家人在努力去阻止了事情和一起成长。
给三星是觉得内容很多,但有些东西太含蓄,像第三个故事小女孩对亲人说“我爱你们”,故事本身多一些这样的表述更好,也更符合更真实的生活这一层意思。
拍的特别好,没想到这部2012年的电影这么棒(立意深刻),由两位导演联合,一位曾经拍过《蔷花与红莲》,十多年前看过印象深刻,另一位拍过《汉江怪物》…和好莱坞前年拍的《Don’t look up》不要向上看一样,有着类似的情怀,在地球即将毁灭之际,人们还会在乎自己的爱情吗?
恩爱情仇在生死面前重要吗?
女主播的控诉,男主播的渣男伪善,另一个讽刺喜剧是电视节目里邀请各方嘉宾在讨论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时,最后却变成政客的跑题(把任何事情都能扯到政治上)、女专家茫(台湾话用来形容脑子不清楚)茫的思绪飘到俄罗斯,她念着诗歌,每个人随之起舞做着无厘头的事情,果然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选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逃避恐惧….第二段故事:AI的自觉醒,我得说全部剧情是有递进的,从人人中毒变丧尸开始,人人变得麻木暴力纵欲,估计后来研发出疫苗,才得以生存。
世界进入到有AI帮助的世界,大部分人只把机器人当作低自己一等的存在,从未想过人类自己如果没有觉醒那么和一具机器又有什么分别呢?
人类每天按照世俗的规则按照自己的编程的思维方式去活着,念铭有了自发的觉醒意识后,那么是否该定于它已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类呢?
他比人还像人…..他在求索的路上不断追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佛性不管有情或无情皆有可能,那么,再一次,我们反观自我,我们难道不是一具具被编程好的高级AI吗?
只要没人点破我们一样无知的过一生…..僵尸篇:一个发霉的苹果,一个病变了的思想,一个有毒的社会环境,暴力愚昧一旦被传染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僵尸之间可能因缘相见还记得那一点点缘分….人们一开始是怎样迷失的?
贾木许拍的僵尸未逝“The death dont die”也阐述了同样的观察,时尚脑僵尸、咖啡脑僵尸、亲情脑僵尸、僵尸僵尸…..
为毛评分这么低啊!人棒子出一能看的容易么!不得鼓励鼓励么~机器人成佛太牛逼了!黑八送货篇也挺牛逼,原来棒子真懂幽默啊!我还以为它们就知道整容呢!
故事很有新意&#39;就是处理得不太好
十分地说教
無聊的韓國人 三級火箭中的第二個故事 有點創意 可惜沒有處理好劇情 至於服務整個主題 主題是什麽……
这片子讲的应该是三种人类灭亡的可能性:瘟疫,科技与伦理失衡,天体撞击地球。
机器人那段不错
四颗星全给中间这个故事!佛教徒必看。 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可以直接忽略,典型的棒子片
唉西,说教+各种坑爹。
超级棒……第一段小浪漫,两个僵尸牵手就更好了;第二段超级棒,尤其是是摄影;第三段笑到死。
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入流且二得一逼。韩国也就犯罪片、喜剧片、爱情片还能挑出些看看,所以还是别玩高端了,玩不起
画虎不成反类犬
乱乱的末日片
这是喜剧!
奇葩
第二个机器人涅槃还可以 人工智能 第一个丧尸围城因为没垃圾分类好无聊 第三个故事生日礼物也是好无聊 完全就是日和《世界末日》的翻版 但温馨结局是搞什么鬼 虽然略无厘头 但完全韩影中是少见的科幻类型~
【6】2012年,由于玛雅文明的预言,导致那年灾难电影也是异常多。最火的当属与那年同名的《2012》,主要围绕太阳活动异常导致的地球异变,人类建造诺亚方舟想躲过一劫的故事,电影宏大的灾难特效,至今难忘。这部电影不走寻常路,也体现了韩国的创意。电影分三个章节1️⃣一个苹果腐坏引起的丧尸病毒2️⃣机器人成佛,人类的末日还是启示?3️⃣外星文明送来的快递陨石撞向地球,竟是个桌球🎱——这个剧本就有点无厘头了
韩国拍科幻片都有股浓浓的家常泡菜味…随时受不了
给它四星,可能多了,不过还是为某些微笑的细节所触动。况且它谈到的主题是我所喜欢的。
“对于我而言,就从未有过执着或欲望,没有,也不会有,便明白这正如释迦世尊所言。人类啊,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执着与欲望,恶行与善行,醒悟与无明,等到我领悟到了空灵的意义,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亦已被它们填满。”
立意挺好的,就是有些地方太矫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