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La tête en friche,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下里巴人,My Afternoons with Margueritte

主演:热拉尔·德帕迪约,吉赛勒·卡扎德絮,帕特里克·伯利奇,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德梅松,莫拉娜,让-弗朗索瓦·斯泰弗南,克莱尔·莫里耶,索菲·吉耶曼,梅兰妮·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佛兰德斯语年份:2010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剧照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2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4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5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6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4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5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6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7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8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9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20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剧情介绍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肥胖、粗俗而不失善良的50多岁男人基曼(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住在母亲花园旁的房车里,平时打理菜园,和朋友们泡小酒吧,时而和年轻女友安妮特(索菲·吉耶曼 Sophie Guillemin 饰)在小窝里浪漫温存,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他的内心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脆弱和苦楚,母亲在不想要他的情况下怀上了他,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老师因为他的愚笨嘲弄他;哥们儿喜欢他却又常常嘲笑他。女友想要个孩子,他却因自卑一直不肯答应,导致两人关系紧张。 有一天,基曼在公园里遇到了一边养着鸽子一边在大声读小说章节的玛格丽特(吉赛勒·卡扎德絮 Gisèle Casadesus 饰),他荒芜的脑袋里开始萌芽。知识渊博的玛格丽特是一个退休的农艺学家,几乎花了她一生的时间用来周游世界和阅读文学作品。从此,基曼把午后的时间交给了玛格丽特的阅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拜托了!8小时24小时第七季浪漫之旅演播时刻第一季我爸没说的那件事铠甲勇士之帝皇侠烽火奇遇结良缘我的女神女汉子血战敖伦布拉格爱丽丝父亲的身份反叛的鲁路修夺还的罗赛激进教学杰弗里·爱泼斯坦:肮脏的财富入侵者犯罪心理第七季权欲第二季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OVA教师情事暴太郎战队咚兄弟VS全开者大江沉重购物惊魂记小森林夏秋篇魔法刑者母牛疗养院煎酿三宝荒村·浮生若梦我属于谁五卢比恩仇录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长篇影评

 1 ) 阅读是生活中的一束光

很喜欢这部电影,慢节奏,很温柔,很治愈,女人不应该害怕年老,应该像玛格丽特一样优雅的老去。

对电影中的小男孩印象深刻,原生家庭对他是不幸的,妈妈对他的嘲讽很残酷,男主人公对男孩感同身受,因为他就是在没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但是这个妈妈也有一点值得称赞的地方,当她新找的男人打了她的孩子,随手又打了她,她没有妥协,她奋起反抗,用钢叉赶走了男人,这是作为妈妈的底线,可以看出妈妈对孩子是有爱的。

就像男主人公的妈妈从来没有对他说一句温柔的话,习惯性的嘲讽儿子,儿子也从来不知道爸爸是谁,但是谁能想到这样的妈妈会拼命为儿子攒钱呢。

阅读是贯穿整部电影的,阅读是生活中的一束光,可以让人跳出生活的琐碎、繁杂、不如意,让人感受文字的魅力,获得精神的救赎。

很喜欢片尾这首小诗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除了爱与温情,没有其他的形容词。

她以花为名,活在文字中,在缠绕的形容词中,在莺飞草长的动词中。

有些人以刚胜出,她却以柔胜出,穿透我身,直至我心。

我偶然在广场的长凳上寻到她,她并不起眼,如同一只小白鸽,带着她那纤巧的羽毛。

她活在文字中,与我一样在平凡的字词中周旋。

她赠我一本书,然后是两本,一页页在我眼前闪现。

别枯萎,还有时间,等一下,还不是时候,我的小花,再与我多分享一些,分享一些你的人生,等一下。

 2 ) Margueritte是妈妈没有表现的内心

也许,她总对他恶言相向,但她可能只是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也许,她还会抱怨甚至责打,但她绝不允许别人碰他一根手指;也许,她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大烟鬼,但他也绝不答应别人说她的坏话;也许,她嘴上恨了他一辈子,但他们彼此毫不知情地深爱着对方。

她是他的妈妈,他是她的儿子,血缘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即使有再多的缺陷,哪怕是苟延残喘,也抹杀不掉羁绊的牵连。

Margueritte的存在,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即温柔又活泼,虽然年老却依旧优雅。

经历过许多的人总能够更加宽容地与别人相处,遇到了Germain,即是巧合也是幸运。

“倾听本身也是一种阅读”。

书是交流的契机,也是打开Germian心结的要是。

Margueritte其实是妈妈没有表现出来的另一面。

在作为Germian的母亲之前,她是个女人。

如果她遇到的是一个能够令她幸福的男人,如果她能在一个正常家庭里扮演着妻子的角色,她一定也希望用尽所有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孩子。

母亲死了,留给他一栋一直以为是租来的房子,她在乎他,只是没法表达,于是选择了另一个极端去释放压抑的情感。

Germain最终找到了搬家后的Margueritte,把她接来与自己和女友一起生活,还有未出世的孩子。

或许这是上天为了安抚孤寂了一辈子的妈妈,或许是上天听到了母亲的对孩子祝愿的心声,在她死后,给了Geimain一个完整的家。

爱情故事里,不止有爱情。

这样的故事,爱才更深刻。

 3 )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人生至美的情感

(芷宁写于2013年10月7日)在影片《与玛格丽特的午后(La tête en friche)》里,和大鼻子杰拉尔·德帕迪约演对手戏的老太太吉赛勒·卡扎德絮在出演这部影片时,已经几乎一百岁了,在此,不得不为她那如水过无痕般的精彩表演喝彩。

而她饰演的孤独老人玛格丽特的出现,则像是上天给予从没得到过母爱和家庭温暖的老实人热尔曼一个补偿。

片尾,因为费用问题,已经转到一家便宜而简陋的养老院的玛格丽特,被热尔曼偷偷带了出来,而热尔曼想要照顾如祖母般的玛格丽特的愿望,则让影片闪烁着美好的人性光辉。

可以说,这是一部散发温暖与温情的电影,而这种温暖不是突兀的出现,而是静谧地流淌在影片中的,仿佛润物无声的丝丝小雨,带着美好的气息,有着最单纯的愿望,不刻意做作,安静地到来,悄悄地抚慰着人心。

而影片的景物色彩也带着令人舒服的暖意,很多场景虽然设置简单却温馨暖人,特别是供人休息的公园长椅,显得朴实无华毫不起眼,却在午后的暖意下,令人观感良好,一如片中的人物和故事。

菲利普·拉金说过:“你的父母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这也许不是他们的本意,可结局注定如此,他们不但把自己的过错传承给你,还会为你专门加上几项。

”片中的热尔曼有着不幸的出生和成长期,即便在长大成人后,依旧生活在他那简单粗暴的母亲的阴影和控制之下,在他粗劣单调的人生中,遇到像玛格丽特这样文雅多识的老人,仿佛是最美好的善缘,无关其他复杂的内容,只关乎人类最基本的关心和爱心。

午后公园石椅边的偶遇后,玛格丽特便定时给大老粗热尔曼读书,如加缪的《鼠疫》,将文明之光一点点输给热尔曼那还没来得及开发就已经荒废了的心脑。

玛格丽特仿佛是开启热尔曼人生另一扇窗的使者,她让热尔曼有了发现自我、并接受自我的认知和勇气。

玛格丽特还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善感的心灵,她仿佛一个低调的哲人,总说出贴合心境的话语,如“衰老,尤其对他人而言,是种负担,不过,岁数大的好处在于,即使烦恼,也持续不了太多的日子了。

”再如,得知热尔曼的不幸遭遇后,玛格丽特宽慰道:“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没得到足够的爱,一切都还等着被他发现。

”也体谅道:“漠不关心是最糟糕的了,尤其作为母亲。

”可以说热尔曼的人生有很多不幸,不知所踪的父亲、怨气冲天的母亲、总嘲笑挖苦他的小学老师,而且他因为阅读障碍被众人歧视继而失去了接近人类精神财富的机会。

所幸,天性善良的他在陌生人那里得到了久违的慰藉,有时候的确可以“期待陌生人的善意”(语自《欲望号街车》)。

何况他还有个善解人意的女友,虽然他的开智进行得晚,但进行得好。

杰拉尔·德帕迪约饰演的热尔曼,有着一种蠢蠢的可爱,反衬出老奶奶玛格丽特充满睿智的可爱。

首先,热尔曼在外形上就给人醒目的感觉,和娇小的玛格丽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德帕迪约还演出了这个几乎文盲的可怜人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以及良善淳朴。

在片中,德帕迪约的眼神是单纯的,在和玛格丽特接触、接受到文学的逐渐熏陶时,他眼中又闪着隐约的快乐,在自己能力不及无法使用字典时,又表现出孩子气的一面,当得知玛格丽特的眼睛将失明时,他难过惋惜,而当自己决定为玛格丽特读书时,表情又是那样笨笨的可爱。

片中,默默无闻的热尔曼总偷偷在英雄纪念碑上刻下自己名字,让观众对他这种想要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的内心渴求感到疼惜,而玛格丽特则是让热尔曼的内心充实、获得存在感的引导者。

片尾,热尔曼开着车带玛格丽特回家时的旁白令人感动——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除了爱与温情,没有其他的形容词,她以花为名,活着文字中,在缠绕的形容词中,在草长莺飞的动词中,有些人以刚挣脱,她却以柔胜出,穿透我身,直至我心……关于爱的故事里,并不只有爱情,有时候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然而我们相亲相爱。

在爱的故事里,并不只有爱情,然而我们相亲相爱,这是一种至美的情感。

(杂志约稿)http://nicolew.blog.hexun.com/89886648_d.html

 4 ) 当主体成为男人,“两个母亲”实现了和解

肥胖、笨拙、目不识丁的基曼没有父亲,这是对现代社会父姓功能衰弱的隐喻。

没有父亲的男性共同体也没了规矩:他们的自尊建立在嘲讽女性和弱势群体之上,他们毫无责任心地抛妻弃子、与人私奔,他们以无知为荣并嘲讽开始读书的基曼,他们自恋又自负,对充满怨恨的犬儒主义者。

唯有母亲能安抚和拯救堕落的儿子们,但是母亲的角色也已被父权社会分裂,变成了电影中疯癫的、歇斯底里的亲生母亲,和知性的理想母亲玛格丽特。

90岁高龄的玛格丽特仍然穿着优雅、谈吐得体、知书达理,她热爱大自然,循循善诱地引导基曼读书。

她是人人憧憬的理想母亲,可以说,如果有这样的母亲,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坏孩子。

但现实的母亲是基曼的亲生母亲,她年轻时放浪不羁,老了疯疯癫癫,处处给儿子填麻烦。

尽管她也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她还是努力为儿子攒下了一栋房子。

最后,亲生母亲死了,基曼把理想母亲接回了家,这绝对不能视为在“两个母亲”间的舍一取一,而是两个母亲的和解。

当基曼不再对自己的出身心怀怨恨,不再认为像他这样的人不配有孩子,愿意承担起作为男人的责任,分裂的母亲在他怀孕的妻子身上实现了同一。

很明显,电影寄托了导演对后现代“病态主体”问题的答案:母亲,悬置了父权秩序的母亲,慈祥的、包容的、循循善诱的母亲,如同神话中孕育整个人类的母亲。

通过对这一母亲的认同,主体成长为有爱心的、有责任感的“理想自我”。

 5 ) 结尾絮语

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除了爱与温情,没有其他的形容词。

她以花为名,活在文字中,在缠绕的形容词中,在莺飞草长的动词中,有人以刚挣脱,她却以柔胜出,穿透我身,直至我心。

关于爱的故事中,并不只有爱情,有时候,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可我们依然相亲相爱。

这不是一场平凡的相遇,我偶然在广场的长凳上寻到她,她并不起眼,如同一只小白鸽,带着她那纤巧的羽毛。

她活在文字中,与我一样在平凡的字词中周旋,她赠我一本书,然后是两本,一页页在我眼前闪现。

别枯萎,还有时间,等一下,还不是时候,我的小花,在与我多分享一些,分享一些你的人生。

等一下,关于爱的故事中,并不只有爱情,有时候,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可我们依然相亲相爱。

有时候我想,应当把我的心空出一个地方,去盛放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在书本里做过的旅行,简洁而直接信任人的士气以及对爱的轻柔暖和的眷顾。

 6 ) 学会爱需要读多少书

一个老的只剩下一把骨头的老太婆,瘦的像只水晶做的小鹿,又像一只披着羽毛的鸽子。

一个肥胖的被嘲笑的,从小就觉得自己智力低下,爹不亲娘不爱,只能做着最底下的劳动的男人,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读了上完大学读完博士都一辈子没念过的加缪吧。

我们以为自己就这样了,母亲不疼爱,也从来没有受到过关注,被人骗,被嘲笑,肥胖,生活总是波澜不惊,可是事情从在公园里遇见那个老太婆的时候就开始变了。

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自己得不到母亲的爱,我们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爱的结晶,有些人只是一时痛快的恶果,我们知道女朋友的名字是茴香的意思,并且开始感受到作者写的那个孤独的小女孩的孤独感。

我们开始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还是坏,我们开始说,原来的自己迷迷糊糊,蠢蠢笨笨,不用想太多,也很好这样的话,我们还回去字典,开始与这样变化了的自己对抗,可是,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朋友们,都更喜欢变化之后的我啊。

那个读了一辈子书的老太婆,总是笑着宽容的看着我,她竟然笑着跟我说自己要瞎了,就快看不见了,也没办法给我念书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她要是看不见了怎么办,她是世界上最需要眼睛的人啊。

法国人的电影都是这样平淡却叫人欲罢不能,基本上靠对话撑起来的电影,要做到什么样才能叫人毫不停歇的看下去呢。

又怎么会看不下去呢,当男主人公嘟嘟囔囔的自说自话,当老太婆狡黠的眨着眼,即使他们说的是西红柿的三种品类也叫人停不下来啊。

学会爱需要读多少本书呢?

很多很多,就像那个老太婆,一本都不用读完,就像大胖子,他们是同一种人,同种类的人最终会找到彼此并且相爱,不管他是不是念不下一个完整的句子,也不管她是不是95岁。

 7 ) 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

一直以来看法国电影都像在看童话一样,爱与温情是延绵不断的主题,人物细腻的表达和镜头缓慢的推进都像极了童话里散射的阳光,轻柔的诉说。

拿这部电影来说,查尔曼和玛格丽特在午后氤氲的阳光里数鸽子,坐在长椅上阅读,仿佛回到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喂鸽子,谷粒洒满小院,散布各处的鸽子就全部回到地面,看着它们优雅的进食,我自言自语它们也叽叽咕咕,吃饱了大多一哄而散,也有留在地面散步的,可是基本都是昂首挺胸地玩自己的,与人无涉,偶尔它们也会踱步到我面前,或者我蹲着一步一挪地走到它们面前,低头看他们捡着剩下的零星谷粒,时间长了它们也真不怕我呢,有时候甚至我在院子里看书睡着了,想来时它们就在旁边看着我,透亮的眼睛不停地转啊转啊转。

扯得有些远了,不过我实在太爱法国电影里这样和谐静谧的镜头,像《刺猬的优雅》里门房太太看书时和猫咪的共处,还有《漫长的婚约》里最后花园阳光下等待的干净背影,这部电影里查尔曼对猫咪玛格丽特读书的样子。

阅读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事情了,一直以来对自己最真实的期待就是to be a reader,a listener and a story-teller。

我之所以成为我,很大部分是因为阅读,这是我对自己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是我的出发点也是我这些年唯一持之以恒在做的事情,从小到大梦想换过千千万万遍,可是那些或多或少有各自的原因,而有理由支撑的东西都是可以舍弃的,直到看到唐诺在《阅读的故事》说“我是一个职业读书人”,瞬间才领悟自己这么多年的追逐与辗转不过是希望做一个职业读书人,因为只有阅读是我生命里在做的唯一一件没有理由的事,如果一定需要一个理由,那么只能用查尔曼的话来说了“读书对她来说就像呼吸一样。

”所以,看电影的时候也会常常被安静的专注于阅读的镜头感动:看《生死朗读》最喜欢他们相偎在床上一个认真的读一个专注的听的场景;看《刺猬的优雅》最喜欢门房太太在灯光下对着猫咪读《战争与和平》;看这部电影最喜欢玛格丽特和查尔曼在公园长椅上读书,在养老院的小房间读书。

其实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两个人相处的方式就是这样,两个人可是一起阅读,可以一起在午后慵懒的阳光里靠着窗户相对读书,可以窗外草坪上一个读一个听,可以在下雪的晚上坐在壁炉前喝着自酿的松子酒阅读,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看着对方,时不时地说话,彼此讲故事。

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这好像是我看法国电影最经常想到的一句话,不管是关于爱情,亲情,友情还是玛格丽特和查尔曼这样的温情。

陪伴啊,大概就是查尔曼和玛格丽特每个午后相约读书、喂鸽子,就是查尔曼会每天出现在安妮特公交班车的不同站点等待,就是查尔曼和妈妈尽管一句话都不说但是彼此不容许对方受到一点点来自外界的伤害,哪怕是侮辱性的言语都不可以,尽管要离开还是就在院子里的房车住下。

玛格丽特在给查尔曼读书的时候说: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没能得到足够的爱,一切都还在等着被他发现。

所以最后的查尔曼在母亲离开后发现了一切,“我们最终都会在母亲的坟前,像被抛弃的狗一样哀嚎”,爱其实是需要发现与领悟的。

这一年来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体验,人生在世是活生生地体验,是需要融入其中地生活着的,一切都应该是体验的,爱恨悲喜,鸡毛蒜皮,体验于其中,无大小之分,无多少之别,只是浸入。

最后想说的是,查尔曼在阅读罗马法语字典之后的懊恼与尴尬大概是我们最经常遇到的困境了,就像他对玛格丽特描述的一样“就像给近视眼配上了眼镜,突然一下,能看的太过清楚,于是就能看到一切的瑕疵和漏洞,看清了自己,让我觉得很难过。

我更喜欢以前的自己,一切都很模糊,却也很简单”,我常常羡慕不思考的人,并深深怀念原始的混沌,一切都足够简单清晰,我喜欢澄澈的世界,尽管我不喜欢黑色,偏爱灰色,可是我最爱的永远是白色。

 8 ) 我们追求的情感

我特别喜欢这类的故事。

让我想起前一阵看过的真事。

一个在英国辛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遇到困境,被一个独居在英国的老头好心收留,留学生遇见生活难题老头就积极协助他解决,于是留学生就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老头,甚至在毕业后得知老头晚年自己在英国过得不好,还征求老头意见,把老头接到中国当家人一样一起生活,帮他安享了晚年。

这段故事当时我看完真的很感动,后来看评论有人说当时报道出来就有很多人恶意诽谤他俩是情人关系,让我感觉有种吃屎的恶心感。

我想说,其实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也是可能有很纯洁的情谊。

这种情谊也许不是爱情,也不能算友情,感觉更像是亲情多一些。

因为他们大多都有个前提,那就是纵观他们早年的人生,大多都缺少一些应该从亲人那里获得的感情。

上面讲的那个真事,住在英国的老头早年漂泊,赶上动乱的年代,没有稳定的童年,直到中年后才定居英国,并且没有伴侣。

所以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一团糟,根本不会照顾自己。

同比这部电影,男主角的童年也是一团糟,糟糕的童年缺失的情感是他问题的由来。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把一个人的问题全都归结于童年?

更多人相信人性的表达大多是出于本性。

但是实际上,很多人下意识的做法、行为更多还是受童年的遭遇所影响。

缺爱的会一生渴求爱,缺钱的会一生渴求金钱。

而一辈子中能获得一个情感相互的对象,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如果这个对象是个年龄差别很大的人,会更容易引发人动容。

要我说,也就这个年龄差更容易让人感动了,但凡年龄差的再小点,比如差个十多岁就会让人觉得是同龄人。

反而这种差四十多岁的,更会让人不自觉的感觉亲情多一些。

除了年龄,还有两个人的人生际遇。

当我看到男主角得知老太太最爱读书,而她将瞎后,用蹩脚的语言尝试着给老太太读书时,我觉得特别感动,如果我是她,在我晚年有人愿意坐在我旁边为我读书,我觉得这是很浪漫的事情。

一辈子追求的东西很多,年轻时追求金钱,年老时开始思考人生追求陪伴,我希望我老了也能变得像玛格丽特那样,成为一个坐在花园里,捧着书本,喂着鸽子的优雅老太太。

 9 ) 玛格丽特的字典

在爱与柔情之间一个奇特的发现她没有别的称呼以花为名依书而存形容词像及地的长发般柔软美丽动词如杂草一样坚韧,傲然有些停下来静悄悄地走进我心里。

在爱情故事里,超越爱情有时候不仅仅是爱情然而我们,彼此深深相爱一个不同寻常的相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你她是那样的小巧灵动清新秀丽有着花朵般的名字;他给了我一本书页面在一瞬间展现在我的面前请不要离开,请等一等现在还不时候,亲爱的小花朵请让我走进你的生活请让我了解你的一点一滴。

在爱情故事里,超越爱情有时候不仅仅是“我爱你”然而我们,彼此深深相爱。

 10 ) 一些喜欢的电影镜头/台词

关于玛格丽特奶奶95岁,满头银发,戴着珍珠耳环,爱穿粉色的毛衣和花裙。

在养老院的小房间里摆满了书,爱用铅笔在书上标出喜欢的段落。

天天去公园散步,爱坐在长凳上看书或数可爱的鸽子。

玛格丽特奶奶的背影对于衰老的另一种释义“衰老是一种负担,对其他人来说尤其如此,但有一点很好,那就是当你难过的时候,你知道你不会难过太久。

关于词典“有了词典,你就能在词海里遨游。

你在迷宫里迷了路。

停下来,做个梦。

”you pause,you dream…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短评

“什么都要靠自己来探索,应该想想你已经拥有什么。对我而言,你的存在就是我的幸运。每天我都跟自己说,我真幸运。因为我爱你啊,我的小傻瓜。”字典里找不到爱,只有在相处的时候的真诚和温柔中发现爱。但也可以从书里和电影里汲取到一些养料。(法语字幕是真的舒服)

8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力荐

@2024-05-30 16:30:23

13分钟前
  • 虾仁🐷心
  • 较差

没看完记得当时 so boring

18分钟前
  • 不知道啊
  • 较差

其实不是书的故事,是一个笨拙男人的故事,书只是工具。

19分钟前
  • simonfaye
  • 还行

无法入戏

24分钟前
  • 低俗小説
  • 较差

主线故事是很温暖的,有几个配角未免太脸谱了

27分钟前
  • phoebe
  • 还行

精神世界的富足,可以带来现世的快乐

32分钟前
  • 张迎夏
  • 力荐

淡淡的

37分钟前
  • nono
  • 还行

越了解人从根本上是孤独的,越会把那些恰当的邂逅、默契的关系都当成是生命的奇迹。。。好温暖的电影。

38分钟前
  • 小兔雷特
  • 推荐

文艺片

42分钟前
  • 生活努力米饭君
  • 还行

四星半;果真在午后冬日阳光里看完;“总有一天会在母亲的坟前像狗一般哀嚎” ,大鼻子将渴慕温情母爱的粗鲁而稚拙男人演绎得十分到位传神,玛格丽特是他心中完美的母亲形象,一场平凡而奇妙的相逢,所谓“爱”不止爱情;书籍不仅是全片最重要的道具,也让他从此打开另一个世界。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午后喝一杯咖啡,赏一部法国温情小品。

4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有点太无聊了吧,我知道它很好,但实在熬不住了

46分钟前
  • 玫瑰牌小狐狸
  • 还行

法国版迪士尼童话。我觉得“傻子”生活的很梦幻很自我很自由。这不是一个现实故事,是一个导演想要表达的世界。

51分钟前
  • 阔啦
  • 较差

结尾很喜欢,女朋友超好。但整体拍得感觉重点飘忽,拍成剧说不定不错。

55分钟前
  • 凡堪
  • 较差

真美好啊,他这一生。

58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温馨

60分钟前
  • 龙猫
  • 推荐

一部典型的女性电影。女性电影讲的是女性的童话,因为几本书改变了男人的生命,完成了救赎,所以重新有个家就是这份救赎的回馈。比较起《刺猬的优雅》里面的门房老太,我更喜欢玛格丽特,不抱怨不忿恨,平静接受一切变化,享受阅读和生命。我想像她那样精神丰满。就连法国农夫都说得出极富诗意的句子

1小时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评价高但没能太触动我,其实和触不可及是一个故事。看完后我只想重新把我那本加缪全集再读完。

1小时前
  • 盲忙
  • 还行

以后看到评论是很闷的片要绕道!这个不是标注喜剧吗,啊啊啊

1小时前
  • 米饭粒子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