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持枪》,2019年电影。
主演是前哈利波特的扮演者Daniel Radcliffe,还有新晋澳洲女演员Samara Weaving,主演了《准备好了没》。
原本对于这部Daniel不顾及形象拍的电影还很期待,但是看完还是有些小失望。
虽然是喜剧加血腥的风格,但是过于电子游戏化的风格,过于追求流程畅快的剧情走向,虽然打得爽,但是看得却不见得很爽。
另外,主角,一个上班屌丝突然暴走,让人没有感觉有什么信服力。
作为samara weaving的老粉 我再一次观看了她的电影发现她演这种B级电影,简直就是演到了精髓,那种骨子里的疯狂,从《辣手保姆》到《大骚乱》,再贯彻到这部《半路杀手》。
看完之后,只能说有她的B级片,保证会有质量的担保!
意外的发现了”哈利波特”也在里面参演,但可悲的是我只记得这个演员叫”哈利波特”却不知道他的真名,不知道你是否也一样。
言归正传,说回剧情。
这是一部恶趣味电影爱好者的福音,因为里面各种恶俗的情节都有,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男主Miles双手被钉上了枪,上厕所方便时,把.积八.都给拍出来了。
虽然我很反感这一幕,但我却很想知道这玩意到底是道具,还是他的真bird。
以至于电影结束了,我对那一幕还历历在目!片中大量运用了动画的效果,以及极其酷炫的剪辑手法。
尤其是Nix刚出场那一段,跟《王牌特工》中科林叔单刷教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说这不是真一镜到底,但画面衔接的流畅程度,也可见导演对画面的用心。
颜色的使用也是很到位,让人觉得有满满的科技感。
到了影片的高潮,Nix那一波肉蛋冲击,跟敌人同归于尽的做法,真的彻头彻尾的,把疯狂贯始至中,太燃了!
Ps:另外说一下,红发的刘承羽太美了吧!
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冲着这张图去的:
反正我不是。
我只是单纯觉得设定有趣所以才去看的。
怎么说呢,丹尼尔·拉德克里夫选片子有个特别奇怪的地方,就是设定都特别棒,但故事都讲不好。
这部《腰间持枪》也是同样的问题。
以下全都是剧透,现在走还来得及以下全都是剧透,现在走还来得及以下全都是剧透,现在走还来得及以下全都是剧透,现在走还来得及以下全都是剧透,现在走还来得及以下全都是剧透,现在走还来得及现在开始剧透: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城市里兴起了一种“杀人直播”,两个或者更多的“参赛选手”在城市里互相厮杀,引得一大群观众点赞打赏。
我们的主人公作为一个阿宅程序员,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当troll hunter——这里涉及一个欧美互联网圈的独特现象:和中文互联网大家都爱骂人但讨厌挨骂不同,欧美互联网的喷子里有一个分支,专门发哗众取宠的内容,就是等着挨骂。
别人骂得越狠他们越高兴,因为“认真你就输了”。
troll这个词结合了“犯贱”“恶作剧”“钓鱼”等等的意思。
而troll hunter看上去是“狩猎”这种人的人,其实也差不多是一丘之貉,总之也是一路喷,能把“认真你就输了”的troll都喷得生气,就是他们的最高奖赏。
好了,总之我们的阿宅程序员在网上对着这些杀人直播者一顿喷,没想到他的IP很快被掌握了,几个凶神恶煞的大哥大姐闯进了他家,把他揍晕之后开始了人体改造。
然后就有了题图中的一幕:阿宅程序员成了双手持枪的双枪客。
仔细看可以发现一个恐怖的细节:两把枪是用螺栓和铆钉,钉死在他手上的。
这样一来,他没法穿衣服,没法吃东西,甚至没法上厕所。
与此同时,他被单方面宣布成为了“杀人直播”的参赛选手,而他的对手则是各种武器皆能,此前战绩彪炳的,莫得感情的杀手——NIX。
NIX也不负众望,很快冲到了他家,一阵枪(miao)战(bian)后,主人公成功地逃了出去,开始了逃亡之旅。
一直到这里,这个设定都很酷。
但接下来问题就来了:这哥们为什么不报警?
也不能说不报警,至少主人公一开始找过警察。
两个巡警远远看到他手里有枪的第一反应是拔出枪来让他“把枪放下”,这很自然。
但男主这个时候的表现却很令人诧异——我们可以理解,他如果嘴里说“我的手被钉在枪上”之类的话,远远站着的警察未必听得清;但至少,他可以选择趴下,表露自己没有攻击意图吧?
然而,男主在被警察威胁后,立刻选择了逃跑,这么一来那真是黄泥巴掉到裤裆里。
后面,他又不小心一枪射伤了追赶他的警察,那就更说不清了,只能逃命。
其实我个人感觉,这段迫使男主自己解决问题而不去找警察的剧情,是有更好的说明方法的。
我能想到的有以下几种:其一,组织者告诉男主,你现在手上好歹有枪,还有机会击败nix,但你如果去找了警察,就不再有持有武器的机会,而nix对你的追杀还会继续,反正都是死,你不如搏一搏;其二,一开始就铺垫好“警察队伍和杀人直播的公司早已勾结”,让男主一开始遇上的巡警就是杀人直播的拥趸,看到他的报警后只是淡淡一笑,然后告诉他“你不参加直播,我就以拘捕的罪名崩了你”;其三,组织者既然有能力追到男主本人,自然有能力追到他的家庭,他的女朋友,可以以他们的安危迫使男主参加游戏。
回到剧情,总之因为这个“不能找警察”的设定太过不自然,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入戏。
经过一连串互殴和飙车之类的剧情,NIX强大但总是人体描边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而男主这个小宅宅根本不会开枪,何况枪是钉在手上的,一枪打完手就疼得要死。
总之打了又打之后,男主终于被两个警探找到了。
警探1告诉男主,他之所以找男主,是因为有男主的地方就有NIX,而NIX是他失散多年的女儿。
当年警探1破获了一起大案,遭到了恶人的报复,汽车爆炸,妻儿都死了,只有女儿失踪。
而这个恶人就是杀人直播的组织者。
结果刚回忆完过去,热血沸腾的时候,警探2出来一枪把警探1崩了,告诉男主“我们都是杀人直播的人,你别想逃”。
接着男主主动利用手机上的位置软件呼唤了NIX,告诉了她全部的情况,两个人决定杀进直播总部有怨抱怨有仇报仇(此时男主的前女友已经被绑架了,所以杀人直播团队其实还是会绑架的嘛)。
这里就出现了第二个bug:男主就在几小时前还是个弱鸡,结果杀进直播总部的时候居然变得强大无比弹无虚发,和NIX配合得天衣无缝仿佛史密斯夫妇。
当然主角不是不能变强,但当男主的“弱鸡”成为了他在片中固定人设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特殊的契机才能让他变强显得自然、可接受。
这种“突然有了觉悟”就能变强的做法,让人很出戏。
总之接着就是打进了死亡直播的总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面的人也都是歪瓜裂枣,长得跟北斗神拳里的杂兵一样。
按我说这个设定一点都不带感,死亡直播好歹也是大公司,如果设定成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里,工作人员都西装革履,或者穿得跟程序员一样格子衬衫大拖鞋,一边随意敲代码一边决定他人生死,那我觉得会带感得多。
总之经过一番搏斗,NIX自爆带走一波,主角和大反派单挑最后把大反派弄死了。
从此以后主角拿着死亡直播公司在全球的合作方名单,开始了自己的猎杀之旅,故事完。
差不多就这么回事。
有爽点,亮点,有隐形跑车(比如NIX食指、中指被切断后大喊一声“以后周五晚上我怎么过啊”),但也有衔接不自然的地方,很大程度上伤害了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三星的电影,一星加给丹尼“我虽然已经30多了但还在尽可能摆脱哈利波特的形象”的努力。
最好的造型,最好的演技,让我从头嗨到尾,可以称得上是萨玛拉维文的巅峰之作。
给造型师加鸡腿🍗🍗🍗🍗🍗🍗🍗🍗🍗🍗🍗🍗🍗🍗🍗🍗🍗🍗🍗🍗🍗🍗🍗🍗🍗🍗🍗🍗🍗🍗🍗🍗🍗🍗🍗🍗🍗🍗🍗🍗🍗🍗🍗🍗🍗🍗🍗🍗🍗🍗🍗🍗🍗🍗🍗🍗🍗🍗🍗🍗🍗🍗🍗🍗🍗🍗🍗🍗🍗🍗🍗🍗🍗🍗🍗🍗🍗🍗🍗🍗🍗🍗🍗🍗🍗🍗🍗🍗🍗🍗🍗🍗🍗🍗🍗🍗🍗🍗🍗🍗🍗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将加盟动作喜剧片[腰间持枪](Guns Akimbo,暂译)。
该片将由杰森李豪顿([死亡高潮])自编自导。
故事讲述迈尔斯把生命耗在了毫无前途的工作上,然而他的生活却因意外发现的黑暗网站而有所改变。
费利佩马里诺([圣魇])担任影由主演的动作喜剧电影释出剧照。
丹尼尔身着睡衣,双手举枪作投降状,角色造型已很难让人想起这是当年的“哈利·波特”。
故事里头血浆不要钱,基本属于“少儿不宜”的类型。
丹尼尔大概是急于摆脱哈利波特的光环,在“糙”的道路上一往无前,颇有几分小李子的路子。
故事取材其实也不太新鲜,类似的网络直播题材已经不少,丹尼尔从一名苦逼程序猿,蜕变成键盘侠,然后忽然之间变成网红,笑果还是非常有的。
不过,故事对于程序猿可没什么好感,可以感觉到对程序猿深深的恶意,丹尼尔没剃光头,已经是最大的善意了。
键盘侠这个种群,基本和“宅男”直接挂钩,丹尼尔在现实中郁郁不得志,也就在成为键盘侠的那个瞬间,可以放飞一下自我。
不过,这种放飞,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肆意的言论,终究要遭到制裁。
不过,故事里头只是用“反派”来善意提醒,别做键盘侠。
或者,故事本身,并不像拔高自己,对于现实的挖掘,还是留待给自己。
所以,达尼尔被“腰间持枪”,被辣手保姆追得屁滚尿流,还不失时机的插播一句——自己多年没有不看手机走路的经历了,天空竟然这么清晰。
辣手保姆,在故事里头绝对是个狠人,但在故事里头,遇到魔法加持的丹尼尔好像有点失灵。
最后还不得不陪着丹尼尔演一场“死去活来”的大戏。
不过,丹尼尔作为一个“演过死人”的演员,这点难度,一点也难不倒他。
丹尼尔在故事里头,穿着睡袍跑了大半个街区,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前女友,宅男本色活生生的演绎成了英雄本色。
故事的台词相当的简单粗暴,部分道具也是直接拉低下限,看起来还是相当解压的。
不过,故事老早就告诉我们,这个可不是“解锁游戏追妹子”的俗套。
人前女友,对现实认识得一清二楚,而丹尼尔在成为“网红”的过程中,领略了一个道理——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导演大概对史泰龙情有独钟,太多关于史泰龙的符号在镜头中出现。
俩人拿的“武器”,都是一样一样的。
台词的照顾,也是不遗余力。
甚至最后,丹尼尔的戒指,也是缩水版的《敢死队》。
最后一个问题,这个IP是个什么鬼。
最初看到“喜剧”标签的时候,我还是抱着看个乐子的心态按下play键的,毕竟,罗恩,这玩意可比魔杖带劲多了。
可能是我不常看这种b级片的缘故,赤裸裸的暴力美学场面刺激着我分泌了不少肾上腺素,但是肾上腺素带给我的不是爽快,而是恐惧。
这恐惧在红色液体喷溅之前,就已经产生了。
迈尔斯始终是被动的。
从开头的随波逐流到结尾的身不由己。
游戏规则不是为他而定,他也始终没有跳出游戏规则的手掌心。
游戏结束了,他也成功“进化”成了杀人机器。
瑞克托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了真。
从键盘侠到杀手,即使出发点是“正义”的,他也还是向内心的原始欲望屈服了。
迈尔斯,如同当代无数的文明人一样,生长在现代社会的温室里。
和平的表象迷惑了每一个人,于是他们为了宣泄内心的欲望选择成为键盘侠,打嘴炮。
但是走出网络,现实社会一直都很残酷。
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奋力榨出每一滴汗水,拿到工资,然后周而复始,这样的生活不比开枪杀人好过多少。
杀手用别人的命换钱,我们用自己的命换钱。
而每一个挣扎着求生的人之间,又连缀着无数的算计,阴谋、背叛……这些琐碎的斗争又比子弹和刀刃温和多少呢?
而大家总是选择麻痹自己,用种种距离遥远而看似安全的娱乐。
迈尔斯对着摄影机控诉观众的冷漠,而屏幕前的观众报之以嘘声和中指。
他们并不真的喜欢迈尔斯,只是看着他做困兽斗而找乐子而已。
像这一幕一样的讽刺桥段还有很多,而且我不认为这是导演刻意添加的成分,因为现实本就如此沉重。
我想到了身边一些有所作为的人。
我时常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狠劲”。
这种狠劲,有多少成分是这种嗜血的欲望、这种战胜他人的原始本能呢?
庸才当键盘侠满足自己的本能,而这些人通过“有所成就”而满足本能,是这样吗?
如果“论迹不论心”的理论总是成立,那么这些人的动机也值得效仿吗?
人类世界总是无法真正实现和平,是否就是因为我们人类能够发展到当今水平的源动力离不开这种野蛮而残暴的本能呢?
又或者我只是羞于承认自己甚至没法变成野兽。
我想到了我从未读过的《三体》中的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在不属于我的游戏里,我有别的玩法吗?
口吐芬芳被教做人——《腰间持枪》
今天聊聊电影《腰间持枪》。
片名Guns Akimbo (2019),别名玩命Online:双枪对决(台) /半路枪手。
这是一部强调视觉效果的R级爽片。
影片里通过生活不如意的男主角迈尔斯,狠狠地将一切不顺眼的事物痛扁一番。
观众们也可以借着爽片无底线的欢乐90分钟。
迈尔斯的身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怪胎集合体。
他是一名资深宅男,热衷于各类电子游戏,没什么钱财,每天蜗居在巴掌大的房子内,本职工作是一个程序猿,编写一些毫无营养的手游圈钱,业余生活是在网上做喷子,喷天喷地喷空气。
感情方面,目前还是单身,被女友诺娃甩了,继续快乐单身汉生活。
工作方面,每天被上司PUA,上班就是挨骂。
迈尔斯为了发泄生活中的不如意,在网络上各种对线喷人,狂喷自嗨、口吐芬芳,说出各种不负责任的话感觉很爽快。
某一天他乱喷的时候,惹到了一个名叫斯基姆(skizm)的组织,结果被人顺着网线找上门来。
迈尔斯开始为过激言论买单。
斯基姆组织可不是省油的灯,组织头目维克多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长期浸淫违法犯罪活动,拉拢了一群打手黑客,建立了地下视频直播节目。
节目搜罗各地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捉对厮杀,并进行直播,吸引了上千万观众观看。
迈尔斯喷了斯基姆组织,结果被斯基姆强行安排上,双手被钉上双枪,前女友被掳走当人质,强制性参加厮杀节目。
迈尔斯问天无路、问地无门,只能硬着头皮参加这个倒霉催的节目。
他的对手不仅是连杀47人风头正劲的尼克斯,还有被买通的黑警。
迈尔斯要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还要找机会破除斯基姆组织的控制。
本片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是观众们熟悉的哈利·波特。
成功扮演小哈利后,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一直在寻求转型,接连出演《瑞士军刀男》《丛林》《困兽之斗》《逃离比勒陀利亚》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电影。
这次在爽片《腰间持枪》中,他依旧是自毁形象,用极为夸张的扮相挑战自我。
丹尼尔这么拼命的目的就一个,希望观众们多看点儿电影,别每次提到他只会说哈利·波特。
女主角萨玛拉·维文的形象一如既往,都是那种疯狂的漂亮花瓶。
她从《大骚乱》《辣手保姆》《准备好了没》等影片,到这部《腰间持枪》,角色形象保持一致。
漂亮妹子不会只做一个好看花瓶,要做花瓶也是最能打的那一个。
迈尔斯用亲身经历告诫观众,千万不要有“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正义”的错觉。
迈尔斯的身份设定基本已经是最底层社畜了,工作、感情、生活没有一个如意的,唯一能够找回存在的事情就剩下网上喷人了。
喷的时候可要小心,万一惹到了不管不顾的大坏蛋们,那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迈尔斯被动成为了一位大杀四方的明星,成了前女友眼中的英雄,情绪饱满的爆发和双枪双持成了他的标志。
这个过程付出的代价则是身边为数不多的亲友们,段位越来越高,能够交结的人却越来越少。
社畜被逼着走上一条反抗道路,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社畜宁愿做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
《腰间持枪》的主要看点集中在视觉效果,红蓝色调是整部影片主色调。
霓虹灯强烈闪烁,快慢镜头交错,刻意营造一种电子游戏闯关式体验。
熟悉各类3A大作的资深玩家,会在影片中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镜头。
年纪大了玩不动激烈电子游戏的观众们,不妨看看这部爽片,借着狂野键盘侠的双枪双持云游戏一番,重温那逝去的岁月……
口吐芬芳被教做人,双枪双持进阶高玩。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妙看影视
《Guns Akimbo》(译为《腰间持枪》或者是《半路枪手》)是一部狂野,酷炫的动作电影,在近些年来游戏改编电影屡屡受挫的浪潮下,另一波电影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将电影赋予游戏般的感觉与趣味,早一些的比如《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中将追女孩的历程幻想化为挑战boss的历程,或者《硬核亨利》通过全程第一人称营造的游戏视角,当然这类电影投资一般不会很大,于是动作戏码往往会有粗糙的质感,但是其新颖的设定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
《歪小子》中游戏化的表现形式不过尽管是将整部电影变成了一场生死游戏,Guns akimbo还是狠狠调侃了一下当今的游戏业,主播,还有广大的网民,当键盘侠在网上的言论终于遭到报复的时候,当“顺着网线跨省干你”不仅是一句宣泄愤怒的妄言之时,且看键盘侠如何博古通今,力战群雄。
1.Akimboakimbo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叉腰的姿势,其基本是与arms连用,一般用arms akimbo表现双手叉腰的动作,本片中丹尼尔扮演的角色手上被钉上了枪,自然没法用手叉腰,于是这个动作便是用双枪叉腰。
不过akimbo还有一个意思便是双持武器,自然也对应到片中的内涵了。
影片的最大卖点倒不是游戏化的节奏与设定,毕竟如我上面所言,这片子绝不是该类型的开拓者,《半路枪手》中被神秘组织胁迫,陷入困局,而最终杀出重围的故事也并不新颖,1997年的《心理游戏》,去年的《密室逃生》,前些年的《玩命直播》等都是类似题材,所以本片最亮眼的一点就是双持手枪这个设定。
一个新颖设定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眼前一亮的惊艳感,更重要的是这个设定是否能与全片的风格完美结合,并且对于全片的剧情发展有益。
无疑,手上钉枪这个设定与本片真乃天作之合。
手上钉枪让我想到了《恐怖星球》里腿上装枪还有《弯刀杀戮》中胸部装枪的设定
这种极为cult的表现给了全片血腥与幽默的气质,而在双手不能离枪的设定之下,生活因此完全无法自理成为了本片幽默的主要源头,从上厕所,开门,穿衣服,开车到吃东西用手机,敲键盘等一系列日常行为,这个设定融入到了全片几乎每一个角落,也让动作戏外的剧本虽然略有套路却不乏趣味。
另一方面,两支枪每把50发子弹,且无法换弹的设定同样绑定在双手持枪的大设定之下,限制了暴力的规模也给出了一个让观众觉得“克制”的表象,而正是在这种克制下的毫无节制才是令人惊喜的。
2.Guns既然以Guns为名,全片自然不乏激烈的枪战与动作戏,上一个给我带来全程砰砰砰体验的还是布丽拉尔森16年的《走火交易》(free fire)
而本片囿于经费所限,并不能呈现大规模的枪战特效或是如同《疾速备战》系列扎实的动作戏,于是如同前两年的小投资爆款《升级》一样,本片非常注重在镜头,动作设计上的新意与对观感的冲击。
《升级》中的动作戏和血腥是非常博人眼球的《升级》中跟随着人旋转的镜头在本片中也得以见到,大规模的血浆,散落的子弹,跳动的子弹计数以及快慢镜头的衔接都让本片在爽度上不落动作大片,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观感。
在动作戏中,女主自然是不逞多让尽力耍帅
其背景故事虽然显得很随意但也让她结尾的自爆升华了一些角色的形象,而更主要的是她从开头就展现出的强大与压迫,而男主总是能间不容发地逃脱她追逐的魔爪,而正是这种幸运max的废宅设定让影片里skizm的观众乐此不疲,也让我们倍感兴趣,所以说,里面的观众就是我们。
3.Otaku,关于网络的一切御宅族(Otaku)文化在全片虽然不算做主线,仍然肩负起了很重要的职责,便是锚定了全片的基调,男主穿着睡衣踩着拖鞋上街的形象,每天回家后上网喝快乐水的邋遢,还有家中摆放的各种手办。
当然影片并不仅仅涉及关于“宅”文化,在宅之外更探索了整个网络中的某些现象,并不如《解除好友》系列中探索暗网那样黑暗小众,skizm更像是一个直播平台,只不过这个平台里展现的是人类纯粹的欲望(我不是指p**nhub)。
事情的起因便是网络骂战的成真,虽然现实里网络里的威胁,谩骂比比皆是,但是键盘侠们握牢键盘,大部分还是躺在自己的安乐窝中发出无谓,也无能的呼号,他们并不能因为这些争论得到什么,不过依旧有很多人对此乐此不疲,这便是当下网络里的一大现象(尽管各种屏蔽词等手段铺天盖地,对应的新词也定然会层出不穷)。
同样,网民的狂热在片中被无数次地提及,人们对于这场对战的关注程度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越发高涨,就像是直播行业中的观众姥爷们对于一个主播或是一档节目倾注心血一般,然而节目一结束,热潮也飞也似的褪去,网络时代中最不缺的便是新鲜的事物,最缺是就是粉丝的忠诚。
而关于游戏行业,本片一开头也点名了手游行业的某些现象,丹尼尔在的手游公司的形象是个松鼠,估摸着就是三消类的手游,不过依旧会有一堆人为其买单,这倒不是说三消类游戏无法做出精品,只是在喧嚣的市场浪潮下,模仿成功产品跟风总是比耗时耗力的原创要活得滋润。
4.一两个有趣的细节我在之前提到“电影的游戏化”时漏了一个没讲,那就是一美和安吉丽娜朱莉演的《通缉令》,那部电影虽然并没有很强的游戏化倾向,但是依旧充满着非常大胆的动作设计和特效,在女主的第一场打斗之中,也复刻了一个类似《通缉令》里的镜头。
在《通缉令》里,是年轻“星爵”被键盘暴打。
在男女主人公肃清反派场所的时候,一个电脑操作人员举着一把塑料叉子就冲了上去,旁边摆了个名曰SFC的汉堡盒子,果然全世界的肥宅快乐餐都是相仿的。
总而言之,《Guns Akimbo》是一部娱乐性风格化都很强的电影,里面宅文化,网络文化的点也许不能满足所有人胃口,不过其充斥全片的幽默和动作至少也不会让人失望,丹尼尔在演了一整部放屁僵尸的《瑞士军刀男》后又出演了邋遢的键盘侠杀手。
虽然这部明显留了伏笔,但是是否有续集并能不断拓展世界观尚未可知,这种顺着网线过来砍人的故事倒挺有意思,假若续集只是到各地刺杀skizm的首领反而落了下乘。
刚刚看完了电影,以为是一个普通的键盘侠的故事,其实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英雄电影。
蛋泥的电影真的很努力的在洗掉哈利的标签,从杀死汝爱、瑞士军刀男、绝对统治……每次的表现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剧情一个游戏公司的阿宅,偶然点进的直播,充当键盘侠,结果麻烦找上了门,双手被焊上了手枪被迫参加skizm的屠杀游戏。
风格/画面有点爱死机的科幻风格加上血浆爆头的效果,视觉体验拉满。
音乐键盘:Run wild-Thumose/NoMBeNix出场的音乐:The Ballroom Blitz-The sweet碰到流浪汉&片尾:When the shit goes down-Cypress HillNix追到办公室: You spin me round-Nightcore两人闯进总部: Real wild child-Leggy Pop最后屋顶枪战:Never surrender-Stan Bush其他前半部分喜剧效果不错,最后枪战加肉搏真的暴力(大概是我接受无能吧……)。
电影游戏化,游戏电影化大概是近年来的风格吧,还是挺不错的。
感觉啥也没讲,网络喷子的设定还有后面男主那段还击有点刻意,直播观众的设定还不错,几乎没讲任何故事…但我挺喜欢把枪钉手上这个设定的
哈利波特主角演的?女主感觉很眼熟呢,整部片子无厘头,血腥暴力不符合常理,凑合看吧
拖鞋加星
键盘侠的逆袭
全是旋转的镜头让人想吐,血浆迸飞像不要钱。我爱死这电影了,漫画加游戏风的血浆大战,最后化身惩罚者是让我意犹未尽。
貌似游戏电影正在成为好莱坞一个新的类型。导演有点想法,但是节奏真的不行……而且好莱坞对于游戏的理解真的……太肤浅了。大概只有游戏行业对好莱坞理解的0.001%。
结局太烂了扣一星。东有裤裆藏雷,西有空手换枪——看完唯一的疑问是女主哪里藏了个异次元口袋能够如此快地换枪甚至拖出一袋军火库来的。我还是想看蛋妞老老实实谈恋爱。
作为一部有些搞笑又暴力的b片,还是很精彩的,对话非常爆笑,虽然主角光环有些弱智,但的确很乐呵
卢瑟肥宅的一出好戏,前方高能,活血解压。
键盘侠终于被顺着网线制裁了一番,可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键盘为武器的。
2020年第一大爽片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长大了,也被烂片埋没了
一个半小时肾上腺素飙升 跟磕了药似的 长大后的哈利波特可以的
从瑞士军刀变成了双手焊枪,丹尼尔真霍的出去啊......
手枪手迈尔斯。开场电子重低音《Spin Me Round》轰鸣下的飙车追杀肾上腺素狂飙!和《升级》一样意料之外的血腥B级片,把现实世界变成厮杀的游戏世界。终于看到一位女性“爆蛋射手”,终于听到一句出自女性的“suck my clit”!!!!! 刘承羽一头披散的橘红色长发醒目靓丽。E时代背景下以游戏、网络直播、键盘侠为主题元素,奈何核心情节老套,无非就是宣泄般的打打杀杀。配乐炫酷,光影迷幻,蛋妞和刘承羽演绎一口纯正美式口音,蛋妞终于不再有哈利·波特的影子了!Samara Weaving同年一连两部血腥片,上演持枪杀出一条血路的大女主,爽!
类似 疾速特攻 的设置,打打打就是了
IT宅男狂想
昆汀式暴力美学,剧情太弱,本该最出彩的枪战远不如疾速追杀。
哈利波特再营业,他跟指环王的伊利亚一样,卸去经典角色的光环,好像只能演一些风格浓郁的非主流电影,这部电影可谓把涂鸦式的脏乱差发挥到极致,偏游戏内视的色调,流畅又机械的视觉呈现,主题也是关于网络世界的废柴逆袭,宗旨实名揪出键盘侠被迫正面生死硬刚,困于安置好的杀戮游戏里,从开始一味逃窜的衰鬼,到接受现实开始对决,最后干翻非法网络体制的幕后班底,完成人格独立和心智成长的双重蜕变,过程铺满热血沸腾的追逃杀机,不仅尺度大开脏话连篇,而且血浆漫天,充满游戏和漫画风格的形式逻辑,死扣节奏,发挥想象力的动作设计,集黑色幽默和cult一体,借时下热门的AR和直播元素,给死宅一次二次元世界的狂欢。本片导演是做视效出身,其实是借作品的一次放飞自我,除了出挑的外化风格,还是有本质上的缺陷和瑕疵,很没营养但会意犹未尽
视觉特效的导演作品果然概念和视觉风格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