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有个江湖传闻,风云一个世纪的香港邵氏终于交棒,百岁老人将基业交给了妻子。
于是伴随着我们长大的传媒奇迹TVB风云变幻,未来,显得神秘又值得期许。
2009年是TVB杯具的一年,几乎所有的片子都让人流泪满面。
即使最终捧得几项大奖的巾帼枭雄和往昔的片子相比,也显得人物太过正面,内容太过说教。
本来众望所归的宫心计更是几乎让所有人失望,三圣母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单纯的反面角色显得直率而真实。
就连TVB最擅长的商战系列,请回了当年叱咤的捞家、老一辈怀念的三嫂,却因为剧本的单薄使整个故事没有撑得起来。
面对革新和挑战,72家租客把TVB线上几乎能召集的艺人都凑在了一起。
仿佛一个家,所有人都回来了,告诉大家,他们,会团结努力地度过这一关,然后,成为新的辉煌。
[ 曾志伟·张学友 ]甚少看香港的综艺,本来对整蛊类的就不甚喜欢,所以即使这个节目一直长红,却鲜少问津。
但,曾志伟,是一个像标志,在香港电影界,在喜剧界,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这个电影不景气的年代里面,有多少电影人离开了他们的工作,去谋求新的出路。
只有真的怀揣着梦想和坚持的电影人才能在这样危难的时刻去反复着他们的故事,演绎着他们的人生。
曾哥用他长期以来的人脉和江湖地位唤来了所有还有热情和奉献精神的TVB人。
亦如,曾经的歌神,张学友。
记忆里,他是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对着台下呐喊的安可,唱着《她来听我的演唱会》……谁还记得他还演过倩女幽魂、东成西就、东邪西毒,谁还记得他也拿过金像奖金马奖,也得过影帝。
戏里,他转过身把酱油抹在头上,让原本看起来凌乱的灰发变得黑亮而服帖。
那一瞬间,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点想哭的冲动,当年叱咤风云的歌神影帝,如今也以敌不过岁月的痕迹。
年少时的青涩的爱恋,初恋里最直接的纯真,在这一刻都重现了。
即使满头白发,却还像一个孩子一样,只想表现出简单而美好的一面,温柔而善良。
[ 袁咏仪 ]袁咏仪真的很适合靓靓这个称号。
港姐的每况愈下,却使得当年的她们显得越发的弥足珍贵。
即使如今已经成为妈咪的她,依然保持着爽朗的个性,干净的外在,以及纯粹的笑容。
就算变丑,她也不怕,嘴唇上涂上辣椒油,眼皮上沾满面粉,她眨着原本秀丽的明眸,紧张而尴尬。
好像初见情郎的少女,带着慌张的掩饰,羞涩而紧张。
能走到今天的她,已经不是大富之家里的何守洁、碧血剑里的何铁手、花木兰里的巾帼英雄。
只是一个被现实磨平了棱角的女人,盘着发,戴着眼镜,守着大腹便便的老公偶尔回忆一下初恋。
即使我们有过年轻时候的自己,也要接受现在的人生,好的坏的,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 黄宗泽·吴卓羲·林峰 ]没有看见马国明,也没有看见陈键锋。
TVB的小生之争显然是这三位占了上风。
而上上风,显而易见的就是黄宗泽。
看到此剧最大的笑点,就是胡杏儿出现在黄宗泽面前的时候。
黄瞪大双眼说,我会不清楚胡杏儿是什么样子的?
直到扫了一个身材的近景,黄才长舒一口气说,真的不像……昔日的情侣,如今已经能如此轻松地打趣。
烈火3唯一让人坚持下来的就是他们两个,分手的两个人的对手戏,演员的无奈,观众的眼福。
胡囧囧整部戏一直放不开,对戏的时候都尽量避开对方的眼神。
黄宗泽一派故作大方却潇洒过了头,原本自然的演技反而变得故意而尴尬。
在这样一个圈子里,曾经所有的真爱都要隐瞒。
但如今一切变得宽容和大度的时候,爱,却走到了尽头。
的确,让人惋惜和遗憾。
不过显然现在黄宗泽的路大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高层大部分是女性,某只又分了手。
好吧……这是八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吴卓羲倒是最近配的戏不是很好,巴不得爸爸追溯难兄难弟成了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
陈锦鸿竟然以楚帆的老好人形象出现在戏里,还演了吴卓羲的老爸……很是怀念他在创世纪里唯一一次反派演出,那些对房地产商的声声控诉至今还被人们拿出来反复回味。
到位啊到位。
还有刑侦4里的子山,那个眼泪小丑的传说,为什么让人记得的都是过去呢。
吴卓羲是不是胖了啊……他最迷人在酒店风云,配的也是出镜率不高的官恩娜,加上那剧本其实很到位,整个跃然纸上的鲜明角色。
之后貌似和陈自瑶成了官配,但是一直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剧集出现。
对于演员来说,青春宝贵啊,72里面的角色就是架了大黑框眼镜的书呆子型销售员,不适合他。
想起一句话,一直在寻找,却从未突破。
年初的时候温了大唐双龙传,吴卓羲和林峰刚出道的时候,乐观向上,简单直率。
稚嫩的演技并不显得突兀和草率,反倒有一种初生牛犊的冲劲和简单。
之后的少年四大名捕就杯具了……为了凸显小生竟然让四个人的心上人都死翘翘了= =。
着实觉得林峰不适合白衣飘飘的无情形象,或许打造一个狂放但从不表露真心的偏激无情更适合他一点。
其实林峰的路相对来说一直比较顺。
从惊世之作寻秦记开始,他就一路顺风顺水的走过来,一边拿奖一边成长。
溏心风暴里的程亮更是被奉为好男人中的典范,不是主角,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内地他也跑得勤,岁月风云里他算挑了一个很重的梁子。
不过估计也因为内地跑得太勤了,去年一年都鲜有TVB剧集出现。
以后吧,蛮期待他今年的《谈情说案》的,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继法政之后TVB的警匪经典。
72家租客里他演的是张学友的年轻时代,似乎他现在也在走歌手路线。
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 佘诗曼·胡杏儿 ]曾经很不喜欢佘诗曼,除了觉得她长的像刘嘉玲,就没什么了。
可是宫心计让人很惊艳,她漂亮了,真的漂亮了。
虽然剧本很烂很垃圾,不过,她其实演的很真实,这么烂的剧本,也怪不得演员。
剧本写她变成圣母无善不为她演成大魔头也不是个办法,但是她把那些莫名其妙的所谓善举都尽量演绎的有根有据。
这就是道行,绝代双娇里面的名牌讨债女也很到位,泼辣有余,真心犹在。
有些剧本很烂,前后都不连贯,主人翁的情绪显得突兀而莫名。
出色的演员会把它们融会贯通,只是一举手一投足,就弥补了原来的遗憾。
如今的佘诗曼,已经可以接受包租婆这样的角色了。
72家租客里她缓缓下楼,两眼带着媚气,掷地有声,带着泼辣却仍然有着一股刁蛮的女人味。
能接这样的角色,也是一种成长,美女,才不会怕被丑化。
只有不相信自己或者不够到位的,才会遮遮掩掩,左顾右怕。
胡杏儿也变漂亮了,这部戏,一个佘诗曼开头,一个胡杏儿结尾。
顾此又不失彼,TVB果然是一部人力资源学的极好案例,步步为营,不失分寸。
不过显然胡杏儿在分量上还是离一姐有那么点距离,看看戏的比重就知道了。
况且还是和黄宗泽对戏,也不知道有没有谁捧谁之说,各种缘由,复杂了,不猜。
[ 徐子珊·钟嘉欣·陈法拉 ]年轻一代的女人们,当然,很多人不喜欢他们。
我也是。
徐子珊最近大红。
呃,不对,不能说大红,应该说被重用。
先不说锦衣卫什么的电影片了很多戏份,就连剧集也连续挑了几个女主角。
虽然江湖传闻美丽高解像里面是本色演出,原型就是她这个骄傲而不可一世的公主,但好歹做了女主角。
接着她似乎跟王祖蓝接上了头。
戏一部接着一部,情人眼里高一D里面直接就演了女天后- -,后来还顺势拍了一部矮仔多情的电影。
想到一个成语,势如破竹。
不过她的演技很单调啊。
不是无理取闹的大声呐喊,就是一片无神好像事不关己。
后台的缘故还是啥?
估计咱道行潜了,没看出人家的丰韵神彩。
接着说钟嘉欣,她曾经长了一张看了就让人不爽的脸,不过老友狗狗里面的吴尊扮相还满亲民。
72家租客里也直接被打趣,说是女版吴尊。
其实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一种真实的戏剧,感觉每一个演员都伴随着真实的人生。
才觉得,这一切,都不是骗人,都有着感情和怀念。
啊,要被骂了,因为有朋友很哈她。
其实女人,还是觉得乖巧大方一点的好,估计她刁蛮任性的小姐扮演多了。
容易被角色代入,所以无辜了。
不过看样子她挺受宠,几乎没扮演过什么龙套,就直接上位了。
应该会和佘诗曼一样吧,即使年轻时候没什么人看好,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积累,终究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相对陈法拉就弱一点,毕竟是舞蹈演员出生。
除了舞动全城以外,几乎对她没什么印了象。
倒是开心上有过她的一次揭秘,写的很清纯和迷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软文。
不过她们这一代的女星里面,她多多少少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至于以后,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这个行当,除了本事,机会也很重要。
[ 谢天华·黎耀祥·郭政鸿 ]这三个人我都很喜欢。
他们都曾经是默默无闻的配角。
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经过这么多年以后,当他们变成老男人,魅力就无法可挡。
或许有人不知道谢天华,但关注09年TVB的人几乎都知道Laughing哥。
其实从女人唔易做开始,谢天华就开始蓬勃起来,秉持着正义的内心,还带着一点点玩世不恭的油味。
学警狙击里面新一代还需锤炼的演技,使在TVB滚爬多年的他一下子站直了摇杆。
凭着这个角色巨大无比的内力,带着自己多年演艺生涯的积累,一下子就走到了红人的行列。
只是10年初的几部戏,亦如老公万岁、恋爱星求人,都显得,有那么一点点雷同。
难道只能演偶像剧里玩世不恭的翩翩公子?
那样,太窄了……就连72家租客里,他还是演的卧底混混,要突破啊要突破,否则,就是死亡。
倒是黎耀祥,很欣赏他。
柴九这个枭雄,四奶奶帮的带头人,那句“人生有几多个十年”,超级励志!
像这样这样底层的混混,或许,更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认可吧,毕竟,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普通人。
当我们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的时候,我们忘却了很多很多本该珍惜的真诚,为了利益,名声。
可即便是这样,付出了所有,也仅仅是一个平凡的打工仔,拿着微薄的薪水,被资本家剥削了一层又一层。
在这样的时候,遇到一个明主,有知遇之恩,款待你善待你,你终于找到最初的良知。
金钱和利益面前你选择了久久不用的正义,你站在众人面前,吼出了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突然觉得邓萃雯是福将,当年谢天华也是跟她合作打响第一炮的。
黎耀祥的角色很多,最早在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那个玩世不恭的老顽童就让人啼笑皆非。
后来在识法代言人里面,又被他对妻子深深地包容所感动,很久没看电视哭过了。
不过72家租客里他的角色很平常,也就是随便演演吧,他们应该对这样的角色超级顺手了。
郭政鸿估计算是客串,开场的时候有句台词,还被佘诗曼敲了。
其实他没有前两个那么红,但是酒店风云里面无敌好男人,和翻云覆雨里让人迷恋的反派角色,都让人记忆犹新。
他和谢天华其实有点像,恩,不过他还没彻底上来。
角色倒是一直在突破,老公万岁里面竟然演了个头发拉杂的脏鬼,只是,还是个配角。
[ 邓丽欣 ] 不说她好像有点说不过去,毕竟人家算是女2,但是也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她算是歌手,也算是演员,只是基本不拍电视剧,电影里面和方力申几乎成了官配。
一直以清纯形象示人,不过,私底下的咱们就不加评论了。
感觉TVB想让她走容祖儿类型的路。
粤语歌听的不是很多,所以,不予置评。
说说她以前拍过的电影吧。
其实爱情三部曲我看了都挺后怕的,表面上都雨过天晴了,可是却最后带了个尾巴。
让人惊讶于人心底的阴暗,怀疑的本质,出轨的潜在。
好像保持爱你和扑克王一样,她在72家租客里面也演了个简单有爱的小姑娘。
习惯性演出,没有闪光点,也没有什么不足。
[ 找人游戏 ] 第一个镜头是肥肥的女儿,曾经有一部戏叫做72家房客,第一个镜头,是肥肥。
曾志伟店里站在第一个的叫蒋志光,就是宫心计里的布公公,他写过歌,挺低调但是演戏很有味道的一个人。
许志安客串了一把,唱了口歌。
张学友的店里有那个某某某监制的女儿,就是学警狙击里面柏翘的女朋友,看学警的时候这个女人一出现立马快进。
薛家燕的女仆装绝对是经典……戚美珍旁边那个戴眼镜的竟然是钱嘉乐。
片尾唱歌里面冒出来一个廖碧儿,好久没看见她了,哈哈。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TVB,陪伴着我从小时候偷偷看电视开始。
到后来跟着网络一部一部完整的看。
再到最后追着一集一集的看。
邵氏电影不仅仅成就了这些演员,更成就了作为观众的我们,童年时代,以及现在,还有将来。
你们好好演,然后,我会一直看。
连着两天去影院看贺岁片,中午起来看豆瓣介绍“72家租客”和“全城热恋”,主要是因为都有张学友的缘故,很多人看这部片子只是为看TVB的群星,但我竟然只是为了看他,结果在影院奇迹的买到了最后的两张10元活动票,当时还拍错了队,而且我是在另外一人的前一秒钟先刷了卡,今年不想太为中国GDP作出太大贡献,所以这方面能省则省,电影从开头笑到最后,其实我是一个笑点不算很高的人,或许只是这些熟悉演员的缘故,里面算是出现了近几年TVB比较红的人物吧,特别是黄宗泽,看到他那造型时,M还问我的发型是不是跟他学的,我当时一楞,再想,上回看见他是或许还是在《溏心风暴。
花好月圆》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还真不记得他是什么型,况且个人也不是特别喜欢他演的角色,看这部片子完全是冲着张学友去的,在我的影像中,看他的戏不是很多,听他的歌倒是近段时间特别的喜欢,安静的听着,特别的来感觉,或是怀恋,或是依恋,有时候真的会因为一个人而去喜欢一个人。
想当年看《最佳女婿》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学友的电影,那是88年的戏,或许我也不记得是几岁看的,当时印象中就有这么个人叫做张学友,看的是那种露天的大电影,原来时间可以过得这么快,张学友看上去确实老了,感觉真可以跟曾志伟一个级别了,感觉曾经的四大天王就他老得厉害,或许是家庭的缘故.....中午时分坐在广场上跟老同学晒太阳,像依稀的老人一般叙说着往事,身旁的老奶奶抱着不到一岁的孙子不停的叫他叫我叔叔,而小孩看着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视线落在我的脸上,脚上,老奶奶说,看叔叔的红鞋子真好看,小孩子长得真的是很可爱的那种,忍不住捏捏他的小脸,感觉自己似乎没有从哥哥过渡就直接进入了叔叔级别,这时光真是飞逝有着我便有着你 真爱是永不死 穿过喜和悲 跨过生和死 有着我便有着你 千个万个世纪 绝未离弃 爱是永恒当所爱是你 爱是永恒在电影谢幕后依然在耳边围绕 2010 是结点亦是起点
《72家房客》的历史,源于20世纪50年代上海滑稽剧,70年代广东珠影用粤语拍摄成为当年经典的黑白片,至今让人乐道。
香港也曾经推出2部同名电影。
跨入21世纪,广东台分别用粤剧和处境剧的形式延续这部经典作品,作为广东地区家喻户晓的剧目。
“八姑”,“太子炳”“发仔记”,“三六九”等角色形象也很深入民心了。。。
http://cache.mars.sina.com.cn/nd/dataent/moviepic/pics/247/moviepic_e3fd617474e209558a8ceed74371a433.jpg其实曾志伟在早几年前也吃过这个广东情怀的饭,把广东超长“人气”(囧)处境肥皂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电影化,只是由于编剧和演员的使用上比较失败(关键是文化涵养没有找准),收视和口碑都比较惨。
这次卷土重来势必是吸取了上次教训,这次卖点除了《72家》这个招牌,分明就是超多“明星碗儿”的路面秀,堪比建国大业,粤港两地最熟悉不过的tvb群星!!
http://cache.mars.sina.com.cn/nd/dataent/moviepic/pics/247/moviepic_679b4b118054e4d7e85745b52c2490d3.jpg实话说笔者在观看此片是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像这种贺岁剧,剧情多半新瓶旧酒,搞笑情节也大多雷同。
看过《72家租客》后还真的耳目一新,搞怪和模仿依旧,但胜在搭配新鲜,剧情的展开也随着人物关系和冲突变化发展,笑声中夹杂泪水,用角色的感情去打动人,尤其张学友,曾志伟,和袁咏仪三人的故事乃《72家房客》故事的延续(2个人其实就是发仔记的分身),黄宗泽邓丽欣、钟嘉欣王祖蓝也不错,故事笑点很多,这里就不剧透了,本剧有很多资深演员老戏骨,表演很敬业,基本没有特别的冷场,除了欢乐,还有更多的触动。
本片很普罗大众,适合无论是情侣,朋友,亲人,甚至是一大帮人去观看。
看着它那张满是星星的大海报,就知道这是一部今年必看的电影了,阵容方面可以说得上是香港版的《建国大业》,特别是对于熟悉或者看TVB长大的我们而言。
我没有看过剧情介绍,只是觉得这样一套电影不可能不去看一下,TVB的重头大戏。
不知道年初几了,和亲爱的去了电影院看了这套电影,果然没让人失望,电影院里几乎从一开始就笑声不断,而且是爆笑的那一种。
可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是近年来香港喜剧的突破。
特别是最近对黄百鸣翻拍经典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遇上了72,使我觉得香港喜剧其实并没有进入死胡同。
坦白说,最近的《花田喜事》、《家有喜事》还有《大内密探零零狗》只能算得上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港式喜剧,经典还是经典,没有办法突破。
吴君如、郑中基、黄百鸣等都是很不错的演员,特别是吴君如和郑中基,充满了喜剧细胞,可是,很无奈的是剧本和剧情没有创新,没有突破。
古装剧的笑料基本上就集中在古代的背景用现代的东西,像rap、catwalk等,时装剧的笑料更一般。
是喜剧,可是不及以前的十分之一。
《花田喜事》我觉得里面最搞笑的就是朱咪咪的那一段。
72不仅仅是TVB明星的大集合,更加是引爆了全场的笑声。
每一个人都有了很好的表现,据说一共有174个明星,我没有细数,反正就觉得里面从主角到路人都是明星。
电影剧情基于一个粤港澳地区都很熟悉的故事,72家房客,这真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啊,其经典程度甚至超过了《外来媳妇本地郎》,就算是在今天,南方台还在播着新拍的72家房客3,我奶奶每天都要看。
故事就是从小桃红、哈公还有坚叔开始的。
然后时间来到了今天的香港旺角街。
故事大概就是讲街上的街坊们在与大财团收购之间的对抗,这是故事的一条线。
还有一条是坚叔和哈公因为小桃红引起的怨恨,另外一条年轻人们的爱情。
在香港的旺角街上,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体现了今天繁华、快节奏的香港。
靓模、扔硫酸、周秀娜人形抱枕等都是香港最热的话题。
还有旺角街上街坊们的精神,年轻人们追求个性,五彩缤纷的生活。
全都体现了香港的精神。
最特别的是,这样的香港精神,从一个大陆的商人口中说出。
电影反应了香港人不屈不挠、同舟共济的精神,这是从七、八十年代到现在都一直存在的香港精神,这让我想起了那首经典的《狮子山下》,当年的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用这首歌勉励香港人要共度时艰。
而且,从年轻人中还体现了香港创新充满活力的一面。
片中众演员皆有出色表现,廖碧儿简直是突破了自己的形象;王祖蓝还是那么贱得可爱;邓丽欣我觉得最不怎么样,永远都是那个形象,演技也都是那样,和她与方力申的电影中都是一样,很出奇的是,黄宗泽和胡杏儿都出现,竟然没有方力申,难道是我看漏了??
有头发的侧田、loli风格的薛家燕、甚至连《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苏妙婵都有出现,哈哈王祖蓝真的很搞笑,片中有一幕,是在病房外张学友唱《爱是永恒》,旁边的王祖蓝那一瞥把张学友的光都抢了。
这样的好片子难怪在香港4天的农历新年就狂收1200万,比第二的《花田喜事》多出了好几百万。
黄百鸣应该好好想想以后自己的喜剧方向了,72所表现的主题更加深刻,更加引起香港人的共鸣。
这个新年的贺岁电影,《花田喜事》和《72》很难不把它们做对比,前者是失望的,后者却是惊喜。
很遗憾的一个就是,《72》在内地的票房似乎不是那么好,不过这也是难免的,第一是72家房客这个故事似乎在粤港澳地区比较流行,而且内地与相关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第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也是所有港产片在内地上映要得到好票房所必须要解决,而且很难很难解决的一点,粤语和普通话的转化问题。
所有的粤语喜剧,粤语的笑点用普通话就不能表达出来了,我在电影院里看的时候,声音是粤语,但是字幕是普通话,我看了一下字幕,觉得一点都不搞笑。
虽然他有很多地方都为了营造搞笑效果,改了台词,可是真的没有了那个味道。
第三,电影的一大看点就是明星,可是基本上都是香港明星,而且里面有很多都是对香港娱乐圈发生的事件的调侃,像周秀娜人形抱枕等,所以要熟悉香港娱乐圈。
很想再看一次,真的很搞笑!
今天去看了72家租客,说实在的,在去看之前,我脑袋里是中国的老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今天一观72家租客,发现里面有老电影中残留的剧情,连包租公的名字也差不多,老电影里叫柄根。
呵呵!
其实这部戏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有很多很多TVB的艺员的加盟;基于自己对TVB的情节,所以,看到很多艺员客串,还是觉得蛮欣喜;本剧皆在推广华人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但剧本对72家租客的电影主题并不是很到位的叙述,影片采用现代与回顾的手法,就72家租客的描写显得比较笼统;剧中某些情节的设计还算比较有意思,如:石坚(张学友饰)在剧中演唱“爱是永恒”,梁天的学说广东话等;电影充满轻松气氛,有贺岁的感觉,主演里的袁咏仪显得很暗淡;总之,感觉比花田喜事好!
知道是向《七十二家房客》致敬的,但那片对于骆驼而言已经过于久远。
再加上向来对这类“明星串联”的贺岁片兴趣缺缺,便一直没有详细了解此片。
某日看到那段“只是买手机”节选,便以为这片多少还有点看头。
然而我终究还是错了,事实证明这的确是浪费时间的俗物。
想看 TVB 明星齐登场,我大可以看每年的台庆。
至少那还有所谓的“节目”,而本作则毫无“剧情”可言,从头到尾就是胡搅蛮缠加混水摸鱼……试图在一部片中,以模仿的形式向诸多港片致敬,其结果便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而笑点的安排实在是低得令人发指,张学友和曾志伟的搞怪则过于夸张。
画面切的太快,看得眼睛疼。
绝非佳片,个人不喜欢。
下面为转评:“《72家租客》与邵氏旧作《72家房客》有着最明显的商业化契合,后者在粤港两地的地位恐怕就像《我爱我家》在内地的影响,只不过时代变迁,《我爱我家》升级成《家有儿女》,《72家房客》升华成了如今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与《72家租客》,其中一直不变的就是主题精神的传承……”。
“郑欣宜在片中饰演了“上海婆”一角,颇受好评。
而在楚原版的《七十二家房客》中,这一角色恰恰是由欣宜的母亲,香港著名喜剧女星沈殿霞出演”。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没有看完,只看了二十余分钟,你知道为什么。
后来从上海回来的返程车上,实在无聊,也没什么可看的,于是重新打开这部电影,在最无聊的时候能有电影看已经不错了,所以也不苛求他是多优秀的片子了。
偶尔能引起笑声,但现在却怎么也想不起其中的细节和出彩之处,我才看过一星期啊,怎么会全忘了呢,这就一部好电影和一部平庸电影的区别吧。
称不上最差的,最无聊的时候消遗一下还可以,只能是一部平庸的电影,如果你是为了看张学友和听他那首〈爱是永恒〉,另当别论。
怎一个好笑了得?
毫不犹豫打了五颗星,其实还可以更多。
记得去年年初我说看过最温馨最有幸福感的是电影是华仔和性感琪的《游龙戏凤》,那么今年就是它了。
由头至尾的捧腹大笑,除了欢乐,更有的是感动,很高兴的看到这一批批TVB艺人的成长,很高兴看到片头写着邵氏电影。
那么多星星聚到一起,有的只是露了一面,有的就算戏份偏重,也没谁把她认了出来。
似乎大家聚到一起,只是为了跟我们一同分享狮子山下的小故事。
这就是香港电影。
或许如果你不是TVB迷,就不会有如此深的感触,看着眼前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个个自己再喜欢不过的扮相,我想是谁都会心一笑。
好的桥段搞笑拼凑,好的贺岁歌曲,就是一部好的贺岁片。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电影的对白跟字幕有些地方对不上号,但还是超赞的说。
开始并没有抱很大希望,只是一部喜剧而已,希望不要太无厘头。
结果看完却大大惊喜。
港片就是有本事,让你可以在上一秒笑的肚子疼,有一秒又感动的不行。
第一个镜头,租客被水龙头淋的那个镜头就让我深深感觉到了喜剧效果。
包括后来的员工大合唱,以及最后的广告,还扯出邵氏和tvb,太搞笑了。
还有胡杏儿那一段,很嘲。
当看到哈太和哈公闹翻,后来大家说真心话的时候,忽然很感动。
夫妻感情,兄弟情义,我觉得真的描述的很到位,让我完全沉浸在这之中,没有觉得是一部喜剧片牵强出来的感情。
而剧情,有开始的那个柄女,到后来那个波波,真的也算蛮好看的。
因为一开始大都以为泼硫酸的是梁天。
结局也是太喜剧了,居然是拿掉电池,我晕。
甚至片尾曲也很赞,穿插了好多搞笑、喜剧、欢庆元素。
总之,作为一部贺岁剧,真是太过瘾了。
真后悔过年的时候没去电影院看。
靓靓也在,廖碧儿威武,大爱郑嘉颖。
是真的挺热闹的 也挺可爱的问题关键在于 这样的大杂烩 算个啥呢 还是去死好了
大巴车上看的
TVB大集合~
老套。。。
竟然有张学友,这必须给四星!
。
这明星拼盘做的还不如《建国大业》呢
比什么花田囍事和全城热恋好看多了去了,数明星的游戏也很好玩。
我喜欢找明星的游戏,尤其是最爱的TVB群星!廖碧儿的造型很是让我吃了一惊~~有了粤语版定再看一遍,特想听BOSCO说北京腔那段~杏儿那段我喜欢啊,哈哈哈哈~~徐子珊就这么一直被安排着演反面角色,哎…不过RON可爱了。
纯属TVB大过年么。
过年时期找来翻看 发现爱奇艺很识趣把何韵诗给打了马赛克哈哈哈。其实挺喜欢这种时装片 看看当时香港的时尚文化 但是很讨厌爱情线。特指张学友这个 多年后还喜欢袁咏仪 搞了个长情人设 但是有没有想过自己死去的老婆?真是教坏了现在的年轻人。
tvb给我们2010拜年。。。。
Bosco好可爱~ 最後那段和王祖藍唱的贊助商之歌現在去旺角的時候還會不自覺的哼起來。
典型的香港喜剧片套路,笑点包袱还是蛮多的!
演员不错。
老套,不过冲着张学友的面子,勉强给三颗星
拍的还不错!一开始还以为是个烂片
很普通的一部搞笑电影而已,剧情简单,是属于打发时间的电影,不知道为何评分竟然比全城热恋还高??
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