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开始学电影,从来就没有睁眼看过漫威,软科幻,x战警,蝙蝠侠,以至于没有形成很系统的漫威宇宙世界的基本逻辑和脉络 。
我也一致认为我就没有细读它资格。
(因为科幻电影的世界观构架对理解电影很重要)[流泪]这是我的损失。
今天拜读了同济大学张艳老师的论文,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李石老师关于元宇宙和艺术的不同纬度的阐述,真的启发性可大。
学习本来就是全面涉猎才对,虽然现在已经不学电影了。
[旺柴]最近闲暇时间看了(未来战警,蝙蝠侠,钢铁侠等科幻电影)终于能感受到科幻片迷,狂热的求知欲。
片中堆砌了很多关于物理量子,矩阵,宇宙空间套层的理论。
让我很头疼,我在想这是为了区分观看受众还是为了增加科幻世界建构是必须的现实甚至超前的理论支撑的需要。
整体来说观看过程不是那么流畅也没有像瓣友评论区里的发言那样,背后关于这些影片独到的发言那样"细读"了电影科幻理论文本。
什么穿越宇宙的次元壁,什么核心宇宙算法!
离谱[发怒]。
没有这些理论理解力的我,却大胆尝试去看了这些影片,也获得一些思考和见解。
思考几个问题:1.从柏拉图的西方哲学溯源角度来说,影响整个西方文化和艺术创作,同样也是后人类理论当中,关于肉体和意识(灵魂)关系思考,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强调了由于肉体的脆弱性,从而重视灵魂的本质性和不朽性。
当然在现在的角度来看,这只不过是对荷马神学的欺骗性的一面的抽象的揭示。
这也就是说灵魂从肉体中飞升到理念神的世界,为了保持不朽和完整,必须通过苦修和静观世界的方式。
因此在西方文化哲学领域中,存在身心二分论,这也就是后人类主义世界观中的基本理论架构:灵魂和意识可以穿梭时空和肉体的局限,这当然是身心二分的进一步延伸。
科幻片中出现逆魂现象,意识可以被电脑和科幻技术提取出来,作为提取物注射到任何主体中。
2.人类身体介质发生重要变化,人类肉体作为载体、装置、电影元素在流行文化中的消费位置也更加突出了!
这也与柏拉图关于肉身的局限性论述有关,由于肉身腐朽问题的困扰一直伴随着人类并且外化在艺术中,电影的木乃伊情节、摄影的停滞性,以及古代人物肖像画都是为了将肉体不朽化的浪漫性体现,通过艺术的方式不朽。
这一现象也在科幻片中出现,由于意识可以被抽取,肉体的自身脆弱性和腐朽的局限性,机器人形象,通过模拟人体的基本生理表象的智能生命体,也是作为科幻片的主要元素出现,其实也是灵魂不朽、回应肉体脆弱的现代性想象。
那么电影中人类身体介质发生改变,其实也是后人类主义的概念的具化,后人类主义中人类作为一种混合物,异质性的组合体,其实在科幻片中人机合作、人形机甲形象,人与动物的融合(蝙蝠侠!蜘蛛侠!
绿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就是最好的后人类的例证,通过装置,机甲,变异的方式来赋予影片中那些原本遭遇困觉,极度平凡的人一种神性,他们因率先改变了身体机制结构而成就英雄神话的梦想。
这也是一种寓言和隐喻性的表达,后人类主义打破了原先文艺复兴之后的人文主义的思考,(原先人文主义下人类的主体性,是通过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确立的,因为人在认识世界万物的时候才能通过非人的物体特征来认识人类本身的这一人文主义逻辑。
)简而言之就是,人的主体性就是通过人与非人之间的区别来建构的。
然而后人类主义却通过改变人类身体介质的层面,来消除人与动物 人与机器,人与变种之间的区别和界限这就造成了人类自身指认自我主体性的障碍。
这也是后人类主义最大的弊端我觉得。
3.很小的一个点,漫威宇宙当中为了PC,政治正确倾向会安排不同阶级,不同种族,性别,肤色,取向的电影人物或多或少的出现在重要的戏份当中。
但是好玩的是,科幻电影人物设定中,人物都有游戏性的皮肤,通过外表酷炫的皮肤来掩盖性别,肤色,甚至阶级的差异,这也是反乌托邦式的社会伦理构建,人物外表成为符号,佩戴的机甲背后的人被隐形不见,,,,,,太困了!
还有好多分享在豆瓣了!
第一次看漫威的一些感悟!
从前,有一个姓坎特的傻逼老男人,先发明了拟人替身,等到世界适应了之后,瘫痪在椅的这货又想把替身踢出历史舞台,还搞了个牙买加小辫儿黑胖大叔搞邪教——哈哈哈哈哈——你精神病啊你!
吃饱了撑的纯粹傻逼!
我就特别支持搞替身占领地球!
你看看那些回归自然的傻逼们住的地方,垃圾堆成山……再看看替身社会,犯罪率下降99%的说啊!
99%啊!
所以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男人都应该消灭啊!
这tm什么烂片儿!
老布你tm接的什么烂片儿!
还tm想让人类回归自我!
你tm就忘了你儿子怎么shi的!
——不过我又觉得这片子其实是吐槽所谓的绿色有机自然党?
①总说好莱坞电影自甘肤浅,到底事实如此还是偏见所致,一时半会也说不清。
《未来战警》从一个绝妙的科幻主题出发,试图通往人性,最终又难以避免地滑落到寻常的科幻动作惊悚,有点可惜。
②未来人人都用上了机器代理人,街上型男靓女摩肩接踵,都是工业的皮囊,原生人类躲进阴暗的房间任凭臃肿颓唐,倒是个御宅族的狂欢世界。
③后来男主日常拯救世界让所有人逃过一死之后,犹豫片刻又毁掉了所有机器替身,他只是单纯希望自家黄脸婆别总是宅在家里。
全世界的机器代理人同时失控,东倒西歪遍地狼藉,这大概是全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了。
20190507
SDMS评分:74.5 分挺喜欢这个电影的创意,人类用代理机器人来完成日常的一切事务,这样既能够让自己的容颜变得完美,而且也不用担心什么意外事故、暴力事件,因为代理机器人的损毁只是一个机器的问题,和它的使用者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个创意本身有点像是《黑客帝国》和《异次元骇客》的结合版,但是从故事风格来说,《未来战警》更接近于威尔·史密斯的那部《机械公敌》。
属于那种新科技造福人类,但同时也埋下隐患,最后由科技自己革了自己的命的套路。
这个创意本身蕴含了很多值得我们反复讨论的议题,比如一个人的灵魂和肉体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
请容许我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假设我们都认为林志玲是美女,芙蓉姐姐是丑女。
然后当我们无聊开始性幻想的时候,如果对象是林志玲的话,我们会幻想得很high,但如果尝试用芙蓉进行幻想的时候,我想有的人可能会吐出来的。
然后现在科技让情况发生了变化,假设现在林志玲和芙蓉姐姐都买了代理机器人。
但是林志玲觉得自己太美了,从没有试过丑女的生活,所以她买了一个芙蓉姐姐造型的代理机器人。
而芙蓉姐姐则买了一个林志玲造型的代理机器人。
这个时候,你在夜店同时勾搭上了这两个代理机器人,两个都愿意与你上床。
然后你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你和芙蓉姐姐造型的机器人上床的时候,你其实是在满足林志玲的性需求;而当你和林志玲造型的机器人上床的时候,你其实是在满足芙蓉姐姐的性需求。
那么提问:你愿意和芙蓉姐姐上床,还是和林志玲上床?
开个玩笑,这个电影确实表现出了人类虚伪的一面。
我很喜欢电影里的一句对白:“人类已经对代理机器人上瘾”,这成了人类的一种疾病,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所以我愿意为这个电影伟大的创意和反思精神鼓掌,但是我并不喜欢这部电影。
我不得不说,编导的功力不足毁掉了一部本来可以成为经典的科幻电影。
大凡成功的科幻电影都是通过无数微不足道的细节而支撑起来的,这里我们可以随便地回想一下:在《少数派报告》中,那些怪异的交通方式,那些神奇的身份识别系统,那些变态的意淫性服务提供商;在《水世界》中,那些人们关于泥土的交易,那些人工岛上的居民关于配种的需求……正是这些细节让我们领略到那个假想世界的魅力,并且心甘情愿地相信那个世界是有可能存在的。
而在《未来战警》中,诸如此类的细节寥寥可数,让人印象深刻的只有两处,一个是关于整形美容,一个是关于几个机器人在拿电棒电自己来作为“吸毒”。
导演的着眼点始终是在一些肤浅的,能够刺激到人的意识的那些地方,而在一些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角落却很少呈现。
更可悲的是,代理机器人是一项关系到十亿人的产业,而那些没有代理机器人的人群想必也有几十亿。
所以当这两个群体发生对抗的时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但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汤姆(男主角)在被革职后,气冲冲地跑到了没有使用代理机器人的群落里,直接去逼问他们的领袖(一个黑人)。
然后,整个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根本不是几十亿人和几十亿人的对抗,而更像是一个城市里的两个帮派,一派是拥护代理机器人,一派是不拥护。
导演没有能力表现出那种一个族群和另一个族群的对抗,他只能够表现出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的对抗,这让这部电影的格局马上就缩小了。
所有问题的可解释度也缩小了。
想想那部经典的《人类之子》吧,阿方索·卡隆是如何用几个细节而把末世的感觉给表现出来的,大到整栋楼的人都往下扔垃圾,小到一个墙壁上的标语,这才是大师级的表现力。
而《未来战警》只不过是说了一个还算有趣的故事,所有外延的东西,它都没有办法表现。
所以到最后,《未来战警》只是长得像林志玲而已,实际上,我们还是上了芙蓉的床。
这部漫画改编的科幻作品有几个地方还挺有意思的:【D1】在这个机器人四下横行的所谓的完美世界中,人类的肉体被替代了,应有的感情被放弃了,但原罪却以其独有的暴力形式被传承下来了。
恰恰是发明这一切的那位博士的儿子作为受害者展开了这个故事,多有『因父之罪』的一个设定啊,正是因为他的死,奠定了那位科学博士想要毁灭这一切念头的基础,既然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按照他的预想在发展了,那么作为创世者的他是有权毁灭它的。
在博士的心里,他是一直把发明这一切的自己当作创世者来看待的,这点从他给自己找的机器人替身之一那位老黑哥们——新世界中自诩为上帝代言人的反机器人运功的领袖,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D2】作为上帝代言人,反GM武装力量的领袖,老黑哥们他的存在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他一出场就用大火力武器轰倒了主角,接着又武装抢劫了片中出现的对机器人最具杀伤性的武器,太那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了吧,这和他宣扬的教义还真有点反衬托的喜感啊。
最具喜感的一个镜头,就是当GM武装部队冲进他所聚集的那片“非人类不得入内”的圣地领域时,这哥们被一枪打烂了后,观众们才发觉,啊哈!
原来他也是个机器人啊!
主啊,原来一直是撒旦披着耶稣的裹尸布在十字架上跳舞来着。
就算是最后了然了这哥们作为博士机器人替身之一的身份,他也是个值得高亮的人物啊。
这里隐喻的挺有意思的,主派遣来救世的代言人是神子耶稣,从后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是布鲁斯大叔的机器人替身可见,大叔他就是救世主了,也是唯一跟耶稣大叔有得一拼的那种能克服肉体脆弱的存在了,太伟大了。
至于那位老黑哥们,他在这里作为伪代言的戏份大概就是借喻了主的论调,那什么他在天堂里为信徒们备好了肉体,他是备好挺多的。
【D3】主角布鲁斯大叔狠揍了他老婆PARTY上的宾客哥们,那哥们从头到尾都笑着在挨揍,作为机器人替身他是没有痛感的,奇怪的是竟然连别的感觉都麻木了,对他来说这居然是件很HIGH的事情,非但是他,包括其他所有PARTY上的宾客都在为此而HIGH,肉体被替代的同时他们的感情也都已经缺失了,这也为最后整个感情缺失世界注定会被毁灭的结局作了伏笔,毁灭它的人正是那些深怀感情的,譬如博士,他对儿子的感情让他做出了“毁灭”这个决定,并且付之以行的引发了这场潮水般的清洗,他是不需要诺亚方舟的;譬如布鲁斯大叔,他对妻子的感情让他最后决定按下了“毁灭”之键,当理智失去了判别标准的时候,最终他选择了遵从自己的情感,每个人内心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也不例外,只不过他的价值观迎合不了这个追求完美的社会的价值观罢了,那样看来,毁灭的最终结局也是在所难免的了,作为主角布鲁斯大叔的光环效应决定了毁灭的不可能是他的,那就只能毁掉这个完美世界了,大叔真是太英雄了,他又一次毁掉了一个世界啊。
【D4】主角老婆光鲜的机器替身和依靠抗抑郁药物维系的残破肉身,隐藏在光鲜表现下的是残破不堪的心灵还是真正肉体的衰败呢?
不止是她,所有的人都已经习惯了用这种“镜中自我”来替代了,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
当心变得麻木时,温柔的手便难以触及,破而后立的最后那个HUG镜头给的挺讨好的,HappyEnding还是符合多数人口味的。
【D5】最后当一直以来所谓的完美世界崩坏的时候,那些茫然失措走上街头的人们很有意思,跟光鲜的替代品比起来,穿着睡衣狼狈不堪的他们简直太有对比效果了,这才是现实,不完美但却真实的存在着,人不正是这样一种现实的产物么。
未来战警特别奇特,想象着左边右边路上行人超市收银员等等都是代理机器人,而本身在家里躺着,这感觉真的无以言表。。。
故事从博士的儿子夜店调情,代理机器人被杀死反扑至本身至死而开始。
继而因为追查凶器而误闯入保护区导致主角停职。
随着剧情发展,渐渐凸显出人性的本质。
最终所有代理机器人满大街停止运行,所有本身都懵懂出现在街上的时候,那场面真的好壮观。
主角夫妻俩也终于相拥而泣,前面的伤痛总算可以暂时搁置,人还是要活在当下。
剧里的大胖子人物真的塑造的很圆满,哈哈哈。
剧时间也挺长的,但是看起来不知不觉就结束了,看完了再细细寻味着。
本来是怀着看科幻片的视角去看《机器化身》,本以为布鲁斯·威利斯会像在虎胆龙威中表现的一样生猛。
但是看完了才知道这是多么让人触动神经的一部电影。
虽然现在的科技还没有达到让机器人去做代理的程度,但是真实的冷漠,我们却见的太多太多。
网络的出现,我们慢慢的变的虚伪起来,虚拟出的虚伪,虚伪的太虚拟。
你有多长时间没联系你的亲人了,你有多长时间没有深情的看着你的爱人,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的出去走走了。
机器化身中所有的人都不需要出门,他们会有他们的代理,30岁的男人全都是大腹便便,30岁的女人都是满脸皱纹。
但是虚拟的机器化身每一个男子都是潇洒健美,每一个女子都是性感妖娆。
像极了当今的网络,和你聊天游戏的20岁美女,兴许是一个老的驻拐杖的奶奶。
人们在虚拟的化身身上需找刺激,感官的和内心的,去满足虚拟,去满足短暂的欢愉。
当发明代理人的博士,都意识到了这是一种危险,这是人类进步的一种退化,他要杀死所有使用代理的人。
是的,是该全部杀死,本来,不是科技的错误,是人本身习惯了满足虚拟,是人本身放弃了做人的权利。
和博士自己说的,我杀死的只是一堆行尸走肉。。。
我们常常在抱怨生活空虚,无聊。
无限的虚拟能不空虚,能不无聊吗?
人为什么会快乐,人为什么会忧伤。
快乐是因为你有追求,有梦想,梦想的实现会让你欢欣鼓舞,忧伤是原因只是不如你愿。
什么是你的追求,你曾经的梦想是什么?
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当你在梦境中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我在做什么?
我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
很喜欢美国大片,似乎都是是在科幻,在幻想,但是你会发现每部电影似乎都告诉了你一简单但是异常真实的哲理,就好像以前看时间机器,读大学的时候都没有看懂这部片子,只知道一个人不断的穿越时空,去未来寻找一个过去的答案。
前段时间再看一遍,却发现自己真真正正的看懂了这部电影的主旨。
人是不能改变过去,你所要做的就是怀带梦想,就在现在的时间,去不断的改变你的未来。
不要去一味的缅怀过去,不要让自己的时间停顿在了历史的某一秒,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请珍惜身边真实的人,当真实变的冷漠,虚拟再不能代理你的感情!
玩了很多的网络游戏,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朋友在游戏中即使能和你生离死别,现实生活中能帮你的还是真实。
虽然很多朋友我不常联系,但是和某个朋友说的一样。
即使我们不联系,但是我们只要见面,我们不会缺少任何话题,这就是真实的朋友很喜欢电影的结尾,布鲁斯·威利斯满脸胡子,抱着他满脸皱纹的爱人。
他们超越了代理人,超越了虚拟,重回真实
老黑人那里我本来以为这人肯定是个geek,结果看评论才知道也是代理这个是改变了原著。
这个剧情变成完全反智主义了,人们没有感情这个几乎没有铺垫。
为了最后的戏剧性(倒数毁灭,人群倒地)牺牲了逻辑和人物性格。
结果除了主角,原本可以出彩的邪教头子,科学家的内涵都被牺牲了
克隆技术刚发明的时候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人类的福音,可以让残疾者像常人一样生活,反对者则认为会造成人类世界的混乱。
当时施瓦辛格就以此为题拍了一部叫第六日的电影。
某人推荐这部电影的时候说还行,于是中午在办公室看完了。
和机械公敌甚至是瓦力表现出相同的焦虑:人类会不会因为过于便利而迷失自己,人类究竟是工具还是目的。
很多年前在叮当上看到过一个情节,大雄坐时光机到了未来,是一个人类生活相当便利的时代,人类使用智慧造了很多方便于自己生活的工具,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去做,只需要思考。
于是大雄看到了他父亲,一个奇小的身体配着巨大的头。
关于人类的本质,很多哲学家在多年前就思考并争吵过,人类到底是工具还是目的,人类的智慧会把人引向更好的未来还是更糟糕的未来?
不可否认,生活的便利是大家都追求的,但是当这种便利达到某种极致,甚至使人类拒绝面对真实的自我而宁愿生活在假象中的时候,这样的便利是不是违背了人类造就的初衷?
据说很多东西都是想偷懒的人发明的,不想扫地的人发明的扫帚和簸箕,不想洗衣服的人发明的洗衣机。
但是当我们希望更年轻漂亮不易受伤的身躯、更大的活动空间的时候,我们真的希望找一个代理机器人吗?
躺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可以了?
即使是这样也会因为上厕所、流泪等不能被代理的行为阻止代理人的活动。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但是对工具的依赖也是会上瘾的,当意识到过于依赖某一项工具的时候,你也就应该想一想,你到底是使用工具,还是被工具使用;你成为了工具,还是只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使用的便利。
在《Matrix》中的人类是被迫成为机器的附属的话,在《Surrogates》中人类则自愿让机器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而出卖自我的原因仅仅在于对自我的不信任。
不信任自我的外表、不信任自我的能力、不信任自我的所处世界种种的不和谐。
从而人类不仅要用假面将自己封闭起来,还要用机器来麻痹自我的感官。
从古至今,艺术往往成为人类寻求自我灵魂解脱的方式,而在科技昌明的现代,网络则逐步成为人类自我解救的一个手段。
在网络所构筑的虚拟世界中,人类期望用最完美的方式呈现。
但人生不能代理......人生是经验的集合,而不是知识;知识可以传授、可以学习、可以理解、可以从外界获取,而经验则必须亲历;人生是时间的期权,而不是记忆;记忆可以虚构、可以解释、可以不同方式复现,而期权是必须亲自执行;人生不能用别人的情感来装饰,不能用别人的痛苦来欢愉,不能用别人的幸福来满足。
这是上帝给予人的权利,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没有任何技术或者艺术能成为人生的代理,宗教也不能。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从原来的技术迷幻中渐渐清醒过来。
过去人们总说"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于是许多人未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便潜入虚拟世界中寻求。
网络上充斥更名、匿名的人们。
但现在随着SNS服务的兴起,Facebook等网站的成功,虚拟社会与现实的对应越来越清晰,现实中的人不再需要”虚拟社会的代理“。
走出代理的迷幻,方能体味人生的现实——便是苦涩也是真实。
《Surrogates》的特效很成功,代理机器人的完美无瑕与真人的沧桑缺陷,在布鲁斯.威利斯的身上鲜明对比。
看着那张年轻光滑的布鲁斯.威利斯的嫩脸,真是拜服特效制作人员的功力。
更为成功地是特效并没有喧宾夺主,导演没有强调视觉震撼,而是追求真实,这也更凸显”人生必须真实”的主旨。
有点经不起推敲
养眼
我去看攻壳机动队好不好 无聊死
如果换在三年前,也许会耐着性子看完整片……
世上没有后悔药,彻底毁灭一项东西与创造他一样困难
“代理人” 这个想法很新奇 也很给人思考
虽然情节有点虚伪,但是还是很喜欢的样子
当每个人都使用代理,当大街上全部都是帅哥美女,不知道是应该高兴人类的进步,还是悲伤人性的自欺
伪科幻,布鲁斯威斯利头顶有头发一点也不习惯。
我一直在分析虛擬世界交往給人類之間交流所帶來的影響~
未来战警
我都服了我自己了 居然当时拿这个片来做ppt OTZ
好
科技的进步只会加速人类自身毁灭而已。
-_-|||宅男宅女的幸福生活。。。
比大烂片更可怕的就是这种让人彻底麻木的片。
科幻到中年危机到人文关怀
恶心
有点像攻壳啊。。。
想像力还行,结局尚可,剧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