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过小说,兴趣不大。
感觉不够血腥、暴力和变态,不在我的兴奋范围内。
也不是twins的粉丝,没有想看她们表演的迫切心情。
只是出于对恐怖片一贯需求,拖到现在来看这个片子。
这样一来,我看的不是内地剪辑版,而是粤语版,大概算是意外收获了。
编剧下了功夫改编整个故事,但整个片子仍然给人波澜不惊的感觉。
只是借助于影像的手段,让一些圄于文字的场景凸现鲜活起来。
比如高玄帅哥的自杀、清幽的剪舌自尽,算是其中的一些小涟漪了。
反而是那些一再宣传的地狱CG镜头让我提不起一点劲头。
恐怖来源于未知。
而眼前这些个异化的现实场景,虽然有些面目狰狞,也仅仅是让人有些不适,而非恐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谭耀文饰演的严老师这个角色。
他执着于这个试验的真实目的,或者说原动力真的只是为了验证“地狱十九层”理论的正确以及救赎纯净灵魂麽?
恐怕不是。
首先,他曾在跟春雨的交谈中无意说到过他也曾经很怕女人,包括母亲、姐姐、女老师;第二,从他的口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全心全意相信“十九层地狱”的理论,因为这是高玄的理论。
第三,在提及当年试验的失败,他一再强调是蕴涵出错了,没有经得起第十九层地狱的考验。
而蕴涵之所以出错,是因为他和高玄两人心心相映情愫孳生。
可见高玄也是导致当年试验失败的原因之一,可严却毫无指责之意。
最后,他一再重复“难道你不想重温那些美妙的时刻麽?
”,这是他对众多受害人的心理暗示,其实也就是第十九层地狱的考验。
最后他自己也身在此中。
请注意电影的最后几个镜头,蕴涵和高玄相拥的场景,我想这几个镜头应该是从严老师的视角出发再现的当年情景。
想象一下,他痛苦地看着他们相拥,这其中一个应该是他心中的爱人。
接下来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严老师朝窗户玻璃上看,看到的是高玄的形象;由此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推断,高玄帅哥才是严心目中真正的爱人;地狱十九层对人的考验就是:爱。
大概类似于《妙色王求法偈》曾经提到的: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严在地狱十九层看到了自己的心,自己的恐惧,自己的爱,高玄。
他无力挣脱,无从救赎,就此永堕阿鼻地狱第十九层不得超生。
当然,这也改变不了该片“读者和观众都不买帐”的悲惨命运。
ps:不知为啥最近看的书也好,电影也好,最后那个BT终极boss都是大学老师,而且大都是学心理的出身。
看来当个BT也忒不容易咧,同志尚需努力呀
13年看的 看的是不是删减版忘了……· 春雨清幽是好友。
记得有一个人物玩了恐怖游戏后晕倒了吧 然后被同伴捡到了西门子手机。
美院老师叫高玄,还有什么什么马佐里尼…最后在游戏中死去的人物都回来了吧… 订报纸时代在报纸上看过《地狱的第十九层》的连载小说 好久远的回忆啊,那时候每天看小说连载 一直看到结尾可太珍贵了……
真的真的这是我看过的最不恐怖的恐怖片了,太滥了,小说也就一般改成电影就更差了。
千万不要看看了你就后悔,哎!
没法说了
阿娇主演的恐怖电影《第十九层空间》我肯定不会错过的,不过看了以后还是对中国的恐怖电影感到失望了。。
最不能容忍的是对《寂静岭》的模仿。
其实作为《寂静岭》Fans和喜欢阿娇又酷爱恐怖片的观众来说,这本来有可能是一部很棒的片子。
可惜模仿的地方太多——墙壁渐渐褪色变成很旧的效果;精神具象化的世界(“地狱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当你做错事感到内疚,它就会在你心里变成真实的”);在自己幻想出的世界中(18层地狱)见到已故的人;可以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如果要叫醒她,你可以进入她的世界”)。
等等等等。
不光是这些,甚至就连音乐也有N分《寂静岭》的风格。
只可惜电影挖掘的深度还远远不够,也比较牵强,四人的友谊、从信任到不信任、再从不信任到信任,倘若不是最后又阿娇口述出来的话,观众都很难看到这会是电影最想表达的思想。
阿娇说地狱是有逻辑的,可电影的情节甚至都不合逻辑,阿娇的前两个室友已经死去了,所以才会有叶警长的介入,可影片结尾阿娇又口述:在叶警长的帮助下,我们四人都醒了过来。??
感觉《第十九层空间》过多的模仿《寂静岭》,就会让熟悉《寂静岭》的观众不由自主将二者进行联系和比较,于是,便很容易看到二者巨大的差距,这也无形中给电影的成功制造了一堵巨大的障碍。。
得不偿失啊。
《寂静岭》系列游戏看似荒诞不经、不知所云,但人文思想极其深刻,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非常非常符合逻辑的。
《第十九层空间》很显然在严谨性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
甚至不得不让人怀疑,导演/编剧仅仅是通过电影版《寂静岭》来获得所谓的“灵感”的,而不是《寂静岭》游戏。
电影版的《寂静岭》可以说在画面上非常完美地再现了游戏效果,但从人文深度来看与游戏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影片是讲手机短信游戏的,这本是科技时代的代表产物,然而影片却几乎没有将手机短信和现代社会的节奏联系起来,这很可惜。
电影同时又以中国传统的 18层地狱的描写为主,遗憾的是电影中同样没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在进度2/3时忽然又引出西方18层地狱的概念,但也没有表达清楚,它和中国的说法有何不同呢?
如此把二者放在一起有些不清不明,显得没有必要。
而第19层地狱这个大标题,更会让人觉得纯粹是炒作罢了。。。
据说《第十九层空间》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偶没读过这本小说,所以也不清楚到底是小说模仿了《寂静岭》,还是仅仅是电影在效果的渲染上借鉴了它呢?
手机短信题材的恐怖故事倒着实新颖,倘若小说并未模仿《寂静岭》的话,说不定读起来是很有趣味的呢。
而在荧幕上再现手机短信的恐怖效果,恐怕比翻拍寂静岭更加困难了。
其实,个人感觉《寂静岭》故事的根基不过是东方恐怖元素+西方心理学而已,我们中国有5000年沉淀下来的恐怖精华,一部《僵尸先生》足以堪称经典。
18层地狱是个很好的题材,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文化定位不明的电影在今时今日很难有大的影响。。
不过,还是期待《鬼吹灯》。
可惜林正英先生已不在了。
高中的时候看过书的 觉得还是很有意思 我一直很喜欢蔡骏,所以对于电影还是很期待的,但是电影还没看完 我就失望的看不下去了 阿娇又不是救世主 ,所有的人都期待她去救,然后就是阿娇一个人在那里很卖力的去出汗害怕,恐惧,而我们观众却只能没有任何感觉的看她一个人在那里自娱自乐,当然不否认演员的演技,只是太无语乐.
這叫恐怖?!?!
從頭到尾就是一遊戲,感覺像體驗生活這叫驚悚?!?!
簡直逗小孩兒玩呢麽劇情粗糙簡陋、枯燥乏味那19層地獄的内容不嚴謹不說,連最起碼對得起觀衆的地方也沒,水得一塌糊塗!
真不值得,看過算數。。。
看这片纯粹是因为看了原书.大二去朋友那玩,偶然翻到此书,一下午扫完.当时就感叹怎么会有这么无聊的恐怖小说,而今我又无聊了一次,看看凭着编剧陈十三的生花妙笔,钟欣桐的可爱脸蛋,此片能升华到什么高度.在片中,恶灵都是趁着女生心中的黑暗面,以前无心的过失或者无奈之举,将其作为心理上的薄弱环节作为突破点,产生了一系列的幻觉、景象等等.只有凭着无畏的勇气、执着的信念、坚定的爱才能战胜恐惧,从地狱中走出来.其实我一直不中意看恐怖片、惊悚片,甚至玩恐怖题材游戏,就连《异形》系列都不敢看,就更别说《德州电锯杀人狂》、《咒怨》、《寂静岭》等等.如果说美片是以支离破碎、血肉模糊的视觉刺激恐怖为主,那日片、港片更是主要营造那种让人不禁毛骨悚然的氛围,直击心理深处的那份恐惧.长这么大,真正意义下看过(即全片关键部分没用手捂着耳朵,闭着眼睛pass)的恐怖片,《生化危机》系列算一个,印象深刻的还有张国荣的《异度空间》.以前有段时间3、4点才冲凉睡觉,漆黑的楼道,暗夜的静谧,规律的滴水声往往让我这样很喜欢联想的人不由自主的自己吓自己,所以少看一些这种片就没有素材给予发挥的余地.一部恐怖片能让人笑着看完,也算是成功之作了.
花了一个下午看完了原版小说后,由好奇心的驱使,又看完了电影,相较而言,电影真的是差了很多。
感觉改编的不是很成功。
国产电影难道非得最后要保持无神论,才能公布于众么。
结局实在是太差了,哪有这样歪曲情节的电影啊,我实在是很失望,最近看了韩国的恐怖片,尽管情节也开始老套,总是绕着一些古老的诅咒作祟的话题,但是画面做的很精美,拍摄手法很特别,再看看自己《地狱19层》,画面粗糙,又被剪辑成毫无头绪的碎片,这对演员是很大的侮辱,他们很用心的拍的影片,到观众眼里却是莫名其妙的没有思想的幼稚女生。
如果广电局真的不允许有鬼神出现的影片,那就拜托各位导演就不要拍了,也不要玩心理恐怖,上次的《门》已经很失败了,请不要再毁我们心目中优秀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了,好么?
看过蔡骏的这本书,觉得真的不错,情节紧凑又有张力。
等这部片子也好久了,但是看过之后有点失望了,虽然明星阵容强大,但是还是不如书中写的好,难道电影真的永远超越不了书嘛
甚末玩意兒
07年和ls一起看的。。。。脑残岁月。
又一部无聊的片
书比较好看,蝴蝶公墓怎么不拍
瞎搞八搞的,这还是恐怖片么~
小的时候看的 那个时候还是很害怕的
哪里恐怖?
学校电影院看的,黑乎乎的,剧情神马的完全看不懂
10分钟拖完的一部片子,那团蔬菜真的会写小说么,读这种小说的都是些什么人呐.即使从来不看那种小说,改编后这个愚蠢故事的脉络也粘上来了,难受
童年许久的噩梦,大概是看过的第一部恐怖片(2007)
为了蔡骏
有一颗星是冲着我们家阿娇给的
删的太多了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片子,关键词就是地狱和19层,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口井里伸出来很多手,对我来说简直是童年阴影,现在刷到才发现竟然是这部吗?不过好喜欢阿娇啊
可能看的时候年纪小吧,但是真心觉得很不错啊
阿娇在里面很漂亮,演的也很自然
烂本子加烂导演配一个烂演员,最终不出所料的是一部烂片
小说比较好~
没看过原著。我可爱的sasa啊~~友情出来不到一分钟TAT……
。。我就是属于看个恐怖片就害怕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