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还没上映之前,相信只要嗑柯佳嬿的人都已经是引颈以待这部充满诗情画意的电影。
看完了这部戏之后,很多人觉得剧情上有点混乱或不清晰。
但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没有留意当中导演留下的细节。
先说一些我觉得从这部电影的感悟。
有三句话是让我感触颇深的。
“人的一生多少留一点给自己会比较好”人就只有这一生。
如果一直为别人为世俗的眼光而活着反而会失去自我。
“如果两个意见一左一右,与其举棋不定,不如就选一个方向,毕竟原地等待也是有成本代价的”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就是选择题,你的裹足不前不代表就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失与伤害。
相反选择了一个方向,起码是走出第一步的表现,说不定那条路是对的。
“当两个相爱的人,产生在不同的阶段,注定没办法在一起,就只好好好说再见。
”再爱的人也会有分开的理由。
在不恰当的时间相遇,勉强在一起只会徒添痛苦。
不如好好的和彼此说再见,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关于说女主的感情线混乱交待不清。
我在这里好好的做一个说明。
首先女主并没有给太多的错觉给男二。
只是对于男二对自己的关心表示感谢。
因为剧中已经交待了女主由读书开始就喜欢男主,而且因为男主一直激励她的人生。
后段应该是想说对于男主的谢谢,既然做不成情侣。
也要好好彼此祝福对方。
至于剧中,也交待女主是那种很守规矩的人,不会逾越任何不应该的事情。
所以是不会对男二产生儿女私情的。
所以我相信那个孩子既不属于男一也不属于男二。
因为生活还是要继续。
只要好好和过去道别就应该好好重新出发。
#你的情歌#这是我疫情后第一部献给电影院的电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太喜欢了不管是剧情的反转 我哭的稀里哗啦 还是影片里动人的歌声 我喜欢的庭院 向往的生活气息 很帅的男主们 搞笑可爱的兄弟们 我很爱的佳嬿姐 淳朴的气息...电影的每一帧都能成为壁纸那种宁静的气息那种冲黄灯勇敢的气息一切我成为了我心中的美好(加盐姐太美了 美到不可方物 男主们也好帅好帅呜呜呜)
芜湖!
今天去影院支持了佳嬿姐的电影→你的情歌 没想到包场了本来因为台湾青春片在我心里一贯的风格以及这种纯爱片很容易让我睡着 我很难找到除了“柯佳嬿”以外的理由专门去影院看哈哈哈但是 完全超出我的预期!!
很典型的台湾文艺小清新 以及选景 摄像 灯光都太唯美!
最重要的事华语金曲的回忆 开始五月天的憨人到周董 蔡依林 SHE…影片选的音乐以及原声带都好好听!
影院的音效简直氛围感拉满特别是学生乐团i了柯佳嬿好美 还有男二谢博安唱歌好好听
《你的情歌》夏末银幕上的小清新亮色!
文/王珉作者简介:王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全国部分报刊和新媒体的影评专栏作家,厦门广电集团记者。
导语最近上映的《你的情歌》是很典型的台湾文艺小清新电影,选景、摄像和灯光都很唯美。
该片和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一样,是这个夏末银幕上清新的一抹亮色。
青春纯爱片,这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唱着导演安竹间,主演傅孟柏、柯佳嬿、谢博安,三角恋套路爱情中的小清新戏码。
该片充分运用倒叙闪回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沉浸感,观众在余静和邢致远的独白叙述中,逐渐发现大人的梦想。
他们的梦想在李东朔这些孩子们的身上,谱写下去。
剧情简介音乐老师余静(柯佳嬿饰演)因为未婚夫出轨,流浪到花莲治疗情伤。
而郁郁不得志的流浪教师邢致远(傅孟柏饰演)同样被调到偏远的花莲学校,他把歌唱选秀当作新的教育跳板。
邢老师问学生谁唱歌最好,学生推荐天生好歌喉的李东朔(谢博安饰演)。
于是,邢老师支持李东朔和他的好兄弟们组成“七月男孩”乐团,并请余静作为指导,在歌唱选秀比赛中大放异彩。
温暖善良的余静,被两个男人深深吸引,面对截然不同的情感,余静摇摆不定。
正文不得志的老师邢致远来到花莲,希望通过歌唱选秀比赛,让身边的亲朋好友看到自己的教学理想。
音乐教师余静因未婚夫出轨,自我放逐远离台北,两个同类人可谓是抱团取暖。
机缘巧合,他们赏识了有唱歌天赋的学生李东朔,才有了这部音乐治愈系的电影《你的情歌》,青春纯爱片中的三个人物都在片末解开了自己的心结,逐渐放下了背负的包袱。
导演安竹间,并没有把那些沉重的回忆,变成狗血煽情的剧情,而是把人物的前情,在片中通过倒叙闪回,一点一点地透露出来。
这样的处理方式,营造出一种沉浸感,好像观众也成为唯美的选景、摄像、灯光中的人物。
在余静和邢致远的独白叙述中,逐渐发现他们并非快乐豁达的人,而是一直隐忍着生活的沉重。
该片予人最大的感受,正是散文诗般的内心独白和生活细节,一切都是那样淡淡来淡淡去,主人公也学会默默接受默默前行。
如此云淡风轻的小清新故事,却包含着隐秘的情感张力,暗潮涌动。
笔者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余静的一场哭戏。
她打算独自承担责任做重要决定——堕掉未婚夫的孩子,却碰见一路偷偷跟在后面的谢博安。
“难得来台北来逛逛街。
”“我来配眼镜。
”茫茫人海擦肩回眸走远,两个人嘴上说着无关痛痒的话,但却都在街头哭了。
这是余静心中积蓄已久的、负面情绪的一扇窗口,她终于可以放任情绪崩溃一次。
两男一女,一场三角恋,这是一个稳固的结构。
剧本结构同样如此,这样的人物设置堪称经典模式。
三个人中,存在年龄差,余静和邢致远都是大人,而李东朔只是一位高中生。
三角恋套路爱情却各有象征,两个大人成熟稳重,他们明白自己的目标,以及生活前行的方向,虽然遭遇挫折,却永不气馁。
邢致远可以说是理想主义的代表,不论是台北还是花莲,成天抱着一堆理想,还有一屁股债。
余静更像是感性主义的代表,她渴望生活平淡幸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是越简单似乎越难以实现。
尚为高中生的李东朔,似乎夹在两者之间,年轻人的理想就像飞蛾扑火的爱情。
但当李东朔从小地方花莲,站上台北的大舞台,他第一次看到台北101大楼,看到全新的世界,心境产生了变化,也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方向。
李东朔在舞台上光芒万丈,带着主角光环自动打光。
而看似成熟的两个大人,却被真诚的孩子所打动。
因为密集训练,一群不被看好的孩子竟然成才。
余静在台北的淘汰赛,竟然在花莲变成孩子们的复活赛。
那些清澈的嗓音,放在高中生的身上,代表着内心的呼唤。
李东朔们的歌声,提醒两个大人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旋律,并且将这个旋律谱写下去。
电影名为《你的情歌》,自然在故事中出现许多台湾流行金曲:《憨人》《日不落》《美丽新世界》等等,这些歌曾经陪伴许多观众度过青春年华,也在电影里伴随故事见证两个大人的青春之恋。
余静早在1995年就暗恋上邢致远,这样的剧情像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经典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直到片末余静才向邢致远写信告白:“你那么迷人,你总是让人觉得未来可以很光明的样子……”许多记忆碎片闪回,这些小清新的歌曲和余静的情感像极了《一页台北》《我的少女时代》《一吻定情》等小清新文艺片,都是中国台湾电影的独特标签,台版小清新都市爱情都是小格局小确幸的制作。
回顾当下中国台湾电影,鲜少有大场面、大视角、大制作和大格局,较火的诸如《悲情城市》《一一》《等一个人咖啡》《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艋舺》等,都带着浓郁的台湾味道,属于当下中国台湾都市青年文化的缩影。
这些电影采用现实主义的视角还原台湾市井生活,秉承人文主义追求的小格局,真实抒发台版小清新的情感。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
影片讲述了音乐老师余静(柯佳嬿 饰)为治疗情伤流浪到花莲;郁郁不得志的流浪教师邢致远(傅孟柏 饰)被调往乡村学校,他把歌唱选秀当作自己教育事业的跳板,机缘巧合下找来了天生好歌喉的学生李东朔(谢博安 饰),并请来余静指导,三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情愫暗生,余静在轻熟男老师傅孟柏和青春高中生谢博安之间,站在爱情十字路口的柯佳嬿又将如何选择?
怎么硕呢,,这部片让人的感觉就是两头都不沾的中间状态吧,想看点无脑甜的恋爱的,会被结尾突如其来的车祸和孩子整得无语凝噎,想看点正儿八经的爱情剧的,里面的故事线和三观都让人想掀开编剧脑壳看看ta在想什么。
先说优点,其实电影的开头我真的挺喜欢的,非常小清新又不落俗套,男女主各自讲了一个笑话来概括自己的人生,我以为这部电影从这一刻要开始起飞了…(结果是整部片里唯一的高光。
然后就是台湾腔真的很可爱很搞笑,青春热血之类的镜头电影里呈现处理的也很好,比如组乐队的那一部分。
谢博安演的阿东特别有少年感,我和朋友全程直拍大腿就希望女主赶紧答应了。
女主眼睛真的很好看,五官也是越看越美的那种,每个人都不是第一眼惊艳的长相,但越看越有味道。
花莲的风景拍的很唯美,会让人想去这个小岛看看。
再说缺点,青春片里普遍有的emo语言就不说了,在这部里倒还好,加上台湾腔就当听笑话了。
我想电影大概是有一个除了爱情以外的主题要表达的,就是对成功的定义究竟取决于谁。
但对这个主题的表达处理得太不好了,掺杂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诸如女主完全没在前期有任何体现的长达几年的对男主的暗恋,女主莫名其妙的怀了前任的孩子却不说等等,男主的转变也很莫名其妙,他想选择更好的学校当老师,女主一开始表达的态度和最后信里表达的态度也没区别呀…为什么你就突然被感动然后选择留下来了。
最后的车祸和孩子让人恨不得把电影掐灭在男主读完信跑出来那一刻就好了,没必要整一出这样的恶心观众。
可能是想弄一个双结局吧,不得罪任何一类观众,不告诉最终孩子究竟是邢老师的还是阿东的,让观众自行理解,但是观众只想抽你俩嘴巴子。
总之,,大概是一部适合一个人心情不好想看点甜甜的剧然后在吵闹的环境里用二倍速掐掉结尾来看的片吧,和对象朋友去电影院看也行,就是不适合带着脑子去看。
另,电影里的歌都挺好听的,冲mv去看倒也不亏…
放张票
翠绿的群山,少年的青春,缓慢的生活,固执的理想,美好的爱情,动听的音乐。
这部电影放置了所有对于生活最美好的意象。
主角演技都很不错,摄影美术也非常好。
但是剧情有点过于拉跨,主要的硬伤在剪辑使得逻辑无法自洽。
这些美好的事物需要极强的逻辑使得观众充满信念,但剧情过于缥缈使得它们只能活在想象里,无法把观众亲身带到那个境地,感受那些弥足珍贵的美好。
希望可以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即使只是看看花莲的慢生活,看看被山脉、大海包裹的日常,仿佛十年前没有浮躁、焦虑,只有闪光的梦想和直来直往爱情的时代,感受中学生时代的快乐,也是一种享受。
所有的星是给佳嬿姐姐和花莲的美景的。
这是一部让人从头笑到尾的影片,级别堪比长沙万家丽,这里有一些疑惑,整理下来供大家思考:1.为什么女主男二在同一时间洗澡?又恰巧在洗澡时停电?女主为何毫无警惕心,给裸男开门?2.为什么女主一个教钢琴的,可以指导整个乐队,教会他们其他乐器?3.七月男孩乐队的水平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达到音乐学院水平?4.男二喜欢女主十分明显,为什么女主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和自己的学生搞暧昧?5.为什么女主会给男二听和前男友的录音6.为什么圣诞节演出的编曲如此专业?
7.为什么每次演出音乐里都有整个弦乐组,但是场上只有一把大提琴?8.男二究竟有没有驾照?9.为什么一个正常认知能力的高中生可以纯靠想象觉得阿嬷还活着10.为什么男主可以理直气壮地破门而入?11.为什么三人同时出现在电话亭,并再次停电下雨?12.演出结束后女主为什么要在男厕门口等男二13.为什么没人阻止他们站在饭馆桌子上?14.女主第一次去妇科医院干啥了?
15.女主男主究竟有没有在一起?
16.为什么培养出明星乐队可以作为一个好老师的证明?17.前男友见到女主时为何有些落寞?18.为什么男二要到男主家里学上传影片19.为什么女主恰巧在做出选择时被车撞了?20.为什么男主既理想主义又贪慕名利?21.为什么剧中人表达感情的方式都是“你是一个好人”22.为什么女主男主男二都以“孤儿”的形象出现,生病时身边再没其他人?
台湾电影总能给人以温情和共鸣,这部片子亦是如此。
为接近暗恋师哥而来校做老师的余静;想打破教育学生理念的致远;以及因亲情缺失变沉闷的天才歌手东朔,三个人因音乐而走在了一起,逐渐理解,相互扶持。
而影片并未采用合家欢剧情作为收场,半开放式的结局更多了对选择观的思考,不落俗套。
谢博安的嗓音剧里剧外都充满着魅力感,不愧为顶着选秀冠军的头衔。
编剧应该是周杰伦的超级fans,从选择插曲到钢琴名场面,再到女主声形兼备“桂纶镁”气质,让人各种“出戏”。
电影海报
谢博安现场交流
谢博安在现场
谢博安现场弹唱
如果没有狗血三角恋,我想我会很喜欢很喜欢这部电影。
年轻时风头无两的学长,变成被放逐的“流浪教师”,选择台北,还是籍籍无名的花莲,怎么看都是两条路。
在幽蓝的海洋馆前,余静盯着那些漂浮发光的生物,藏着掖着她最揪心的秘密与漫长的白日梦。
而阿东火急火燎地骑着单车,想要把新写的情歌唱给所有人。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摄影很美...但是...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Cannes2023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