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是一部从标题开始标新立异的电影。
作为一部青春喜剧,它的主角是不多见的宅男,小白脸宅男。
我想到了高中的某同学。
配角有我喜欢的来自的Anna Kendrick,还有《小鬼当家》主角Macaulay Culkin的弟弟Kieran Culkin,长的实在是像。
Culkin在电影中强力出演和斯科特同居的gay,而斯科特并不是gay,所以常有Culkin携男友三人同床睡的强大情况。
《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的最大亮点还是要数它在诸多电子游戏改编电影的今天,能够逆行将电影电子游戏化。
开场的人物介绍就用的电子游戏的标签式,剧情也是过关式的,男主要打败女主的7个前男友,也就是7关的Boss才能赢得美人归。
片中的所有打斗都有格斗游戏效果,光晕效果,连击数统计,敌人落地得分等等,并以此为基础制造喜剧色彩。
另外也包括滑板题材的速度游戏,摇滚音乐游戏等等。
这些特色烘托了主角斯科特的宅男特质。
不过除了这一大特色之外本片似乎没多少亮点,除了暧昧的Culkin是亮点外,所有演员的表演都一般,尤其是女主角演技很烂。
整片的剧情也过于狗血,似乎是为了嫁接起一段段游戏格斗而设立的。
当然,这样一部没有过度标榜自己的电影,能有以上的创意已经算可贵了。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以前看过,觉得就一部普通好莱坞炫技片,剪辑特效视觉效果无可挑剔,剧情很屎。
现在才发现这电影很有内涵,是一部有想法的爱情教育片。
微剧透先说结论,当你喜欢上一个女生,除了要展示自己要用心表达爱意,还要用上十八般武艺一路过关斩将把她的邪恶前男友军团一个一个干掉。
这是个很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几个兄弟帮助你鼓励你,大概率会自我放弃BAD END。
在追的过程中,你还要注意自己的问题,比如前任,请优先把自己的事情解决好屁股擦干净。
当你们关系飞速进步,那个你心爱的可爱的女孩儿在和你相处的同时,随时可能会想起前任拿你和前任对比,随时。
你要是表现不佳被邪恶前男友打败,她会立即提出分手。
你有把握干掉邪恶前男友军团全员吗?
电影最后靠爱的力量HAPPY END,那是假结局。
朋友为了金钱出卖自己,女主跟金主走了,这才是真结局,后面的都只是幻想,人生不能重来,你除了能懊悔再来一次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还能干什么。
就算是第二结局,男主也不是靠爱的力量,是自强的力量,在电影里属性加的比爱的力量多。
深思下你有这样的力量吗?
自信自强起来,朋友。
《歪小子斯特对抗全世界》看完《电锯6》实在有点不爽,所以继续挑了部评分还不错的喜剧片。
很单纯的喜剧片吧,主线居然是要打败7个前男(女)友,加入了大量游戏场景,虽然我不怎么玩游戏,但是还是感觉拍摄手法很萌,尤其是那熟悉的黑框字幕,小刀的眼睛变成圈圈的样子,好可爱啊其实我没看出男主有多宅……然后,为毛这么纯真可爱的中国女孩子要被抛弃啊啊啊另外,男主的同性恋室友好可爱告状的速度也好可爱捧面最喜欢的画面一:第三个前男友陶德翻着咸蛋眼冒烟的样子最喜欢的画面二:第二天男主醒来,发现同性恋室友华莱士坐起来,然后再旁边两个男人也坐起来= = (其中一个是他妹妹的前BF,另一个似乎是小花的前BF?
)最喜欢的画面三:BOSS被男主打吐血的时候,吐出来的是硬币= =最喜欢的画面四:LEVEL UP!
的字幕最喜欢的画面五:小刀在雪中看着男主的样子,真的觉得好可爱。
嗯嗯,就这样吧——难道真的要我一个晚上写三部影片的正经评论吗!
嗯。
现在它的海报挂在我房间里。
意外惊喜是原来导演是《僵尸肖恩》的导演。
原来原来。
不管怎样,可以说,它疗愈了我。
本质上,我喜欢rock、电玩、激动人心的fighting,以及大团圆结局。
anyway,酷哔了。
本片的画面运用了游戏机闯关的风格,在一开始确实很吸引人,但看的久了就有点无聊了。
Michael Cera还是那个Superbad里的宅男,遗憾的是他没有带来哪怕一点清新的内容,还是延续着自己的老路子。
整个剧情的发展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这是拍给小学生看的电影吗,不太理解为什么各方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倒是取景方面导演强烈地表现出多伦多的农村特色,这是本片唯一到位的地方。
一句话评论:这部以“对抗”为卖点的电影,看到结尾却看不出谁赢了对抗。
不过环球公司又能赚上一大笔,倒是铁板钉钉的事。
今年圣地亚哥的动漫大会上,《斯科特对抗全世界》在事先没有宣布的情况下做了放映,结果是热爱动漫的少男少女们惊喜无比,观片时不断爆发出阵阵掌声与尖叫,好评如潮。
这种现象在粉丝满地的动漫大会上算不上意外,影片公映时还能否这么受欢迎,尚是未知之数。
布莱恩•李•欧玛利的原著漫画是一锅丰富的大杂烩,一个平凡小人物误入幻境,在卡通,电子游戏,MTV与漫画角色的伴随下展开冒险。
成功执导了《僵尸肖恩》《热血警探》的埃德加•赖特这次身兼导演,制片人,编剧,成功改编了这部风格怪异又妙趣横生的作品。
虽然大部分影迷都能看出本片的诚意可嘉,但是诚意和票房,还无法画上等号。
我大胆预计,下个月本片在北美上映时,票房应该不错,但主要都会来自年轻观众,而海外票房,估计不能太指望。
主角斯科特•皮尔格瑞姆的名字来源于欧玛利的一个小花招,他借用了库尔特•冯内古特的 “第五屠宰场”(译注:经典科幻小说,曾被改编成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名字。
扮演者迈克尔•塞拉则以其清纯养眼的少男形象闻名好莱坞。
斯考特是一个住在多伦多的怪小伙子,二十出头,在一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车库乐队里当吉他手,他生活平淡,毫无出奇,就这么弹弹吉他,跟高中女生约个会,日子也就这么过了。
斯科特身边充满怪人,包括他丑闻缠身的妹妹,行为怪异的同性恋室友,和他的乐队伙伴们,而这些怪人居然还都对他的17岁的现任女友情有独钟。
斯科特情路坎坷,一年前被抛弃的经历撕裂了他的心,更让他倍受打击的是,前女友居然成功的当上了摇滚明星。
但是当斯科特遇到了拉蒙娜时,生活中那些麻烦立刻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个时常变换头发颜色的神秘女人,浑身充满了危险气息,让斯科特迷恋难以自拔。
拉蒙娜提出,斯科特要得到她的垂青,必须先打败她的七个前男友。
不是吧,连七年级时候的前男友也得过招,太夸张了吧?
不过剧情本来就不指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对于当今大部分年轻的漫画读者和影迷来说,剧情从来都是很次要的东西,只要打得够劲爆就行了。
电影接下来的部分就是一场接一场的大战,出人意料的是,对手除了前男友们之外,居然还有一个前女友,原来拉蒙娜曾经也好过这口(偷笑)。
所有的动作场面都令人眼花缭乱,时而拳来脚往,来一段设计拙劣的武术表演,时而又是音量咆哮的乐器和闪亮的匕首连番上阵,就连“超人”布兰登•罗斯扮演的素食主义摇滚乐手也被毫无悬念的击败。
在模仿漫画风格方面,本片可算是做到了极致,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屏幕被分割再分割,动作场面泛滥着快放和慢镜头,漫画中常见的象声词“呼”“哈”“哔”,还有大量喷屏效果。
前男友们的背景都通过素描画来介绍。
整个电影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拼盘,编导们可以任意往里面塞进各种评论字眼,甚至有个家伙要上厕所小解,他们都要这么讲解一下,还能再牛逼点吗?
可惜的是,电影整体还是偏低幼,情节也丝毫不合逻辑。
片中的决斗动不动就会改变规则,谁都不把它们真的当回事儿。
那些前男友被打败以后,就唰的爆炸成硬币,变成给赢家的奖励。
塞拉的表演也没能让情节变得靠谱一点,他演的有点一根筋,就是一个一心想赢得美人心的痴情种。
这个新美人冷若冰霜,显得没心没肺,倒是他的现女友,除了太过年轻以外,是适合他性格的不二人选,真不知这个傻小子是怎么想的。
这是一部不太有追求和拼搏精神的电影,因为一切就像电子游戏一样无关紧要,人死了,只要倒带一下,就活过来了。
主角爱上了另一个女人,临了也会再换回来。
斯科特对抗的不是整个世界,只是他自己游移不定的那颗心罢了。
来源:好莱坞报道
本片简直好玩儿,演员都超有爱,尤其是染发的女主角真是出众吧。
昨晚在医院开始看的不过要开机器了所以没能看完,今天跑回家一口气就看完了。
写的全是流水账(囧),不过无所谓了,电影的创意和特效简直很棒吧,还有我爱的Chris Evans(顾及形象问题没有被海扁),Michael Cera也很可爱,乐队主唱怎么那么像Kim Clijsters的丈夫。。。
(17年旧文)《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7.5①我先走个题。
大学里做过一期广播节目,写的是《坏未来》的影评,开头就难得地认真地列了一堆理由,关于你为什么该看《坏未来》这部微电影。
我每天在街上和人山人海擦肩,漂亮的姑娘总也能得见,如果轻佻点儿我会冲她们吹口哨,如果我长得也不赖我会冲她们微笑,但能让我回过头去还想再见还想着哎哟这姑娘我得让兄弟们开开眼,这样的姑娘不多。
后来李阳三四年都没有消息,16年说是有部长片,又黄了,18年还有一片子在豆瓣的序列上挂着,比16年那部好歹进步了一点——总算有了张海报。
我知道这家伙拍起二三十分钟的短片来宇内无敌,一旦往长片去捯饬好像就难免犯浑,其实我那会儿对李阳的期许,先拍到这部《斯科特》的水平就行。
②有人说《斯科特》不好,被这片子的支持者嘲笑是叔叔阿姨,其实一转眼,玩着街机红白机长大的咱们反而变成了叔叔阿姨。
如今的小孩子从小玩的是手机,看世界习惯通过1080P的屏幕,街机厅的喧嚣黑网吧的烟味大概率体验不到。
8-bit、K.O、横版过关的街机游戏,已经是叔叔阿姨那一辈的情怀。
③不过情怀一代一代,表现手法却至今仍然新颖。
那是李阳的“原来时间只在我一人身上汹涌地流逝了”,是埃德加·赖特的血条和金币,是扎克·施耐德的水手裙美少女大战式神和僵尸纳粹。
那是,极度私人地风格化,私人到近乎自恋的程度,导演自恋不是坏事,庸俗乃至媚俗才是。
对内,自身审美出了问题,叫庸俗,对外,处理不好自恋的尺度转身又想跪舔市场,那叫媚俗。
所以哪怕用了比约克的BGM,《美少女特攻队》依然是烂片,除了扎克施耐德脑残粉(我怀疑是否存在这样的人群)、艾米丽·勃朗宁的影迷(实不相瞒,我那会儿觉得她在《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里面没长开的萝莉苹果脸美极了,但我宁愿承认自己是怪蜀黍,哪怕她年纪其实比我大,也不觉得自己是影迷,我不曾迷过演员)、游戏宅这些人群之外,估计看这片都要翻白眼。
也所以比起埃德加·赖特,李阳才是我的更期待,因为选哪张黑胶唱片对付僵尸的梗实在太英伦,“宁要社会主义迟到,不要资本主义早到”,这样的话才能逗我会心一笑。
那是种保质期可能极短的狡黠、任性、肆意妄为,多数人酝酿二十多年,拍一次就用尽。
但愿李阳能像他自我期许的那样,“一如少年”。
④那个被斯科特玩弄感情的中国姑娘赵小刀难得地符合了咱们中国人的审美。
如今好莱坞那帮脸盲终于也和咱们接上了轨,早些年但凡有华裔出场,我都会心想你们把种族歧视表现地这么赤裸裸真的好么?
比如那个把哈利波特迷地神魂颠倒的秋张,找一个通古斯脸型的黄种人来演,选角导演你的良心不会痛么?
哦,反正金妮也是你选的对吧,破罐子破摔了是吧?
周末和基友去了酒和食品展,然后到我屋做饭喝酒,最后关灯点蜡烛来一部《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
看过《僵尸肖恩》和《热血警探》对导演的剪辑和黑色幽默万分崇拜,到这部正好三部曲。
这部电影的情节很奇幻,就是一个宅男为了追梦中女孩,而不得不KO了女主7位前男友的过程。
前半句差不多构成了爱情片的基本情节,后半句可以看出导演是多么的脑洞大开。
当然,如果你能打开这部电影,你会更加惊奇它能脑洞大开到何种地步。
埃德加•赖特对于剪辑这一电影表现手法的运用很是牛逼,简直是独一无二的神奇,唯有观摩才可以领悟之,这里恐怕很难用语言来描述。
不过这部电影的情节用KO两个字母可以看出很有电玩的感觉,斯科特VS前男友1234567,哦,不对,还有一个是女生。
他孜孜追求的cool女孩有着七段过往,斯科特必须以电玩的形式一个个KO掉,才有可能赢得芳心。
所以这部电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坏小子斯科特与全世界对敌的激烈;另一部分是loser斯科特面对爱情阻碍的软弱到坚强的过程。
这部电影以好玩搞笑的画面和情节来展现爱情的争夺厮杀,只有你觉得你无法割舍无法放弃的时候,才有和全世界对抗的勇气,这勇气来源于面对情敌的勇猛,面对情人的热情,还有对过去伤害自己的和自己伤害的人的讲和,对朋友的包容。
有时候很难在现实中碰到一见钟情然后迸发出巨大勇气的故事,然人生总是向前,时间去抹去一切,我们总会认清自己学会爱别人。
看题目就知道,这严格来说就不是影评,而是为了CE写的。
因为这个电影也是看见有CE了才决定看的,然后,从电影开始我就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
然后,好不容易在报纸上看见了他的脸,然后,又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
然后,出来了啊!!!
开心死了啊!!!
再然后,额,那个,打了个酱油……就五分钟啊!!!
只有五分钟啊!!!
唯一的五分钟啊!!!
顶着那个神奇的眉毛!!!
就只是出来了这么五分钟!!!
看得我真是心酸!
心塞!
心梗!
为什么要这样对他!
看看我家这眉清目秀的小帅伙子,从一出场就带走了我的眼睛和心脏!
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撩动我的每根神经,加上那身帅气的夹克那脸络腮胡【并不是 根本就让人把持不住啊!
我喊破喉咙也无法完全表达出我的爱啊!
华莱士的那句台词“I wanna have his adopted babies”简直就是我的心声!
让我娶了他吧多少钱我都养着【泥垢!
虽然打斗场景严重电脑合成的味道,但他那么直接的挑衅那么生气的表情,嘴炮似的一直絮絮叨叨,完全就是瞬间男友力爆表的节奏啊!
你嫁我吧嫁我吧【你滚!
然而,就是这折线的眉毛又浓又厚真心伤害到我了!
尖叫迷恋之余不忘一直念叨着把他的眉毛还给他……我要摸着他正常的眉毛睡觉【去死!
仔细看来,个人觉得CE的功力已经大大提高了很多,在这之前的一线声机、泪珠钻石、失败者多多少少他还是有种花瓶的味道,当然也可能是剧本和角色的问题。
而在斯科特这里,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分钟,还有不少是特效是合成,但认真看那一点一滴真的觉得他成长了,他很努力,他的演技越来越赞。
我真的很爱他,也会越来越爱他!
好了,现在来说说电影本身吧。
虽然我只给了3/5分,但是……深深的觉得这是游戏玩多了的后遗症,这样神奇的电子游戏设定,超出了我的想象,但是感觉还不错一个比较新颖的主题。
本来可以很平淡很无聊很普通很随意很烂俗的剧情,活生生的靠镜头切换、叙述手法以及那伟大的特效,转变出了一部神奇的电影。
不愧是Edgar Wright的脑袋,想法做法就是不同寻常。
当然不得不说为了这狗屎的爱情,每个男主女主都容易做出更狗屎的事情,这样比较弱智的爱情片自然也是HE的结尾。
选Mike来演很合适,他那样傻傻的愣愣的小表情,特别能体现出斯科特的本性。
哦对了,还有一点,我很喜欢,那些无处不在的英文字符,那些在最逗比的时候飘来飘去的字母,特别赞!
剧情人物均装嫩扮酷、恶俗不堪,让人看着恶心;摄影、剪接、特效整的花里胡哨、一塌糊涂,让人看着闹心。
电游、摇滚、谈恋爱、打架、颓废,出了这些,我什么都没看到,哦,对了,还有宅男
好评一片但意外地无感,特效很新奇,十足地向电子游戏致敬
这片子到后面抽风的太厉害了......
像游戏一样的通关模式还是挺有创意的
里面的女孩有点像秋张的女演员,但觉得比秋张的女演员演得更好。如果真想看这个电影,我觉得更好的渠道是直接去看漫画。这个电影的武术指导是中国人呢。
3.5很有趣的电影,就是越到后面越乏味,少个20分钟会更好,后边节奏更快、剪辑更花俏、画面更异想天开些就牛逼了。
还是挺用心的,本来想和他一起看的,还好没有……结果竟然看哭了,不过剧情的确比较空洞,没有什么实质内容……
虽然风格新颖,但是内容实在是肤浅。宅男的“最终幻想”,但是女主角实在不敢恭维。
挺好玩的,一个暴力小子为了爱勇往直前不停打架最终得到真爱的故事= =
华丽的特效,各种穿越..这是什么 Edgar Wright看来我对你认识不够
新穎漫画格斗视觉,,看完部戏就好像打完一个游戏多新生代演員..华人女孩Ellen Wong我觉得表演的幾好
与17岁中国高中女孩约会度过空虚时期,我只是个人摇滚,并且我认为我们那个团队一点都不摇滚,绝对不让曾经帅掉我的女人再次将我玩弄于股掌之中,乐队舞台台风很好,配合电子竞技的特效比较年轻和活力,称呼一中国女孩为kong bao chicken有意思,洗
WTF!!!!!完整地硬着头皮看完全片,我非常同意任何一二星影评!
打斗画面比海扁王还要劲爆,配合摇滚,看得时候真的很刺激的说。情节就不多说了,我是为了音效和特技才加五星的。
三星半。李献计历险记有一定概率参考过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游戏宅自high的电影,但是电影里的爱情丝毫没有感动到我= = 没有了两个大傻的Edgar Wright好像失去了以前那种干练的英式幽默。
这电影又中二又尴尬,还有种族歧视,好无聊啊,忍着白眼看完了。不过小刀挺可爱的。
真TM有意思的一部电影,潇哥推荐的不错哦
三星半。视觉游戏化风格挺喜欢的,加上青春元素和劲爆的音乐,耳目一新,剧情什么的就有点……
无聊到睡着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