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哥特风格的电影,就不能不提蒂姆·波顿,而提到蒂姆·波顿就自然要联想到他的黄金搭档,跟他矢志不渝的在哥特风格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的约翰尼·德普。
真的不能不服这两个人,自1990年经典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的首次合作开始,《断头谷》、《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理发师陶德》、《爱丽丝梦游仙境》,跨越20多年的时间执着的蒂姆·波顿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风格,固执的誓将哥特和冷幽默进行到底,期间鲜花与棒槌同在,票房收益也时起时落,而不管外间如何评价这位大导演,他的忠实战友约翰尼·德普却始终伴随在他的左右,较之20多年前的那位青涩年轻人,如今约翰尼·德普已然是好莱坞首屈一指的超级巨星,更曾雄踞好莱坞男星收入排行榜首,但只要是蒂姆·波顿发出邀请,约翰尼·德普必然是不离不弃,甚至约翰尼·德普更是曾发表言论:只要蒂姆·波顿需要他,他必然会出现在他的电影中。
在好莱坞这种无比拜金的圈子里,这样长达20多年的真挚友谊真是异常可贵。
而多年的悉心经营也让这“波、德”组合成为好莱坞的一块金字招牌。
(想想国内同样亲密无间的合作多年的“二张”组合最近骤然分手,不禁让人扼腕不已)其实真的只要是这两人联手的作品,就必然是精品,由蒂姆·波顿把控全局,再加上演技日趋精湛细腻的约翰尼·德普冲锋陷阵,观众要做的就是细细品味他们联手奉献的饕餮盛宴。
然而由于蒂姆·波顿执着甚至可以说是偏执,常年坚持同一中拍摄风格的他,自然的培养出了一票死忠影迷,就好他这一口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绝对不在少数。
这也就自然的形成了向对立的另外一个群体,对于他这种过于阴暗的调调嗤之以鼻的人也大有人在。
每每他的新片问世,总有褒贬不一的两种舆论相继出现。
而固执的蒂姆·波顿也就仿佛习惯了这样的状况,只拍电影给喜欢自己的人看,至于其他人,他也懒得去争取了。
本片就是这么一部他继续我行我素的最新作品,勤奋而精明的科林斯夫妇,在生意场上的得意之后,决定将自己家族的扎根在一个港口小镇并给这个小镇命名为:柯林斯。
而一项耗时15年的工程,让个家族有了一个坚实的据点,也给波顿提供了他影片中最为擅长的元素之一——城堡。
在这个城堡中故事的主人公巴拿巴逐渐成长,直到他接管家族事业,这样的一位高帅富自然是众多少年青睐的对象,其中就包括家中的一位女仆。
这位公子哥将这位身份卑微、自不量力的女仆始乱终弃之后,一边对她宣称自己爱的不是你,一边将另外一位漂亮姑娘娶进了门。
而那位女仆在接连不断的刺激之下居然露出女巫的本来面目,先害死年迈的柯林斯夫妇,接着将巴拿巴的新娘忽悠的跳崖身死,一心殉情的巴拿巴也没能幸免,遭到诅咒的他变身为吸血鬼,成为了不死之身,而难以融于世人的他则被乡亲们无情的活埋。
时间瞬间穿越到近200年后的现代,此时的柯林斯小镇依然繁华,然而这里当家做主的已然不是当年的柯林斯家族,200年期间更换了数个身份的女巫俨然已成为这个小镇的掌舵之人,而200年的时间也让柯林斯逐渐没落,凄凉的城堡中只剩下几位可怜的成员,而伴随着德普扮演的巴拿巴被工地的工人挖了出来,柯林斯家族即将在这位强大的吸血鬼祖宗的带领下开始复兴之路,伴随着故事的延续,巴拿巴与女巫的巅峰对决如期上演,而代表这正义的吸血鬼必然的在这场对决中成为了胜利者,然而代价却是标志着他们家族历史与辉煌的城堡被付之一炬,他的新欢也在再次堕崖的过程中成功的被改造成吸血鬼,在他仰天长叹终于摆脱了女巫的诅咒的同时,也终于拥有了能跟自己天长地久的爱人,同时也宣告影片的结束。
看完全片,又一次被波、德组合的魅力所征服,在影片的各处仿佛信手拈来的留下丢下几个包袱,然后在后面的故事叙述中,又在不经意之间逐一点破,连赞助商都成为他调侃的对象,在观众为之莞尔的同时,更是起到了绝佳的植入广告的效果。
在人物的化妆方面,更是一大亮点,坚持夸张风格的他,楞是将德普扮演的吸血鬼化妆的阴森而又不失滑稽,而他的那位老婆大人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成功打入波顿御用班底之后,就没错过他其后的所有该风格的作品,海伦娜·邦汉·卡特这位《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那位被化的夸张无比的红桃皇后,在本片中虽说戏份不多,但也足够出彩,而在片尾被安排的在水底复活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又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仔细品味这种大师的作品,真的相当有意思。
该片改编自美国1960-70年代的同名电视系列剧,讲述了吸血鬼巨富巴纳巴斯家族与女巫安琪莉可之间的故事。
1760年的利物浦码头,科林斯夫妇正带着年幼的巴纳巴斯登上开往新大陆的船,靠着捕鱼生意建立了繁荣的商业帝国,就连这个小镇也以他们家族命名,叫做科林斯港小镇。
16年后,巴纳巴斯长大成人,继承了家族产业,坐拥科林伍德庄园。
染指了家里的女佣安琪莉可,安琪要巴纳巴斯说我爱你,巴纳巴斯说你只会得到谎言。
然后安琪就下咒语把巴纳巴斯的父母杀了。
但是这时的巴纳巴斯还不知道实情,只是觉得事有蹊跷开始研究巫术试图找到解答。
后来,他爱上了乔赛特,被安琪看到,安琪彻底化身为女巫施法让乔赛特从“寡妇崖”跳崖自杀,然后巴纳巴斯跟着跳下去殉情,并没有死,女巫站在悬崖上看着他,说我诅咒你变成吸血鬼,然后带了全村人抓了吸血鬼巴纳巴斯,把他封印了埋在土地。
196年后,和乔赛特长相相同的女主坐上火车去柯林斯庄园应聘当家庭教师,她练习自我介绍时,为自己临时起了一个名字,维多利亚。
巴纳巴斯消失后,柯林斯庄园的大门再度开启——严肃的柯林斯女主人伊丽莎白,幼年被狼人咬伤留有狼人血统的女儿卡洛琳,哥哥罗杰,从小失去母亲,性格变得孤僻还整天神神叨叨的说能看见自己的妈妈的侄子大卫,酒鬼的门卫,老迈的管家,和酗酒的心理医生霍夫曼女士,伊丽莎白聘请维多利亚当家教希望有一天大卫能从阴影中走出来。
这天晚上,一个施工队无意间挖到了一口棺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工人们用钳子打开了棺材盖,巴纳巴斯从里面蹿了出来二话不说先饱餐一顿,吸光了在场11人的血。
他并不知道此时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着灯红酒绿的世界,巴纳巴斯一路懵逼的,回到柯林斯庄园,遇到了家丁威尔,一打听才知道已经过了两百年。
女巫安琪不停地变更身份,用巴纳巴斯的钱创办了自己的渔业公司成了镇上最富有的女人,而巴纳巴斯的家族企业逐渐衰败,为了从安琪手中夺回家族企业,巴纳巴斯向伊丽莎白亮明了身份说他就是这里的主人,带着伊丽莎白来到了只有自己和父亲才知道的暗室,伊丽莎白看到一座金山,答应帮他隐瞒吸血鬼的身份并以远房亲戚的身份入住了庄园。
当巴纳巴斯看见酷似前女友的维多利亚大吃一惊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个女孩与此同时,安琪知道巴纳巴斯打开封印逃了出来。
罗杰和下人有染更是个小偷,在儿子和金钱自由中选择后者被逐出柯林斯家。
而一直在用输血帮助巴纳巴斯,让他不杀人的心理医生霍夫曼女士在偷巴纳巴斯的血自己喝借此获得吸血鬼的力量青春永生,被巴纳巴斯发现后吸血杀死,尸沉海底。
在伊丽莎白的鼓励下,巴纳巴斯开始重振家族企业,巴纳巴斯的企业越做越大,和维多利亚的感情也逐渐升温,安琪醋意大发再次找到巴纳巴斯,使用美人计诱惑巴纳巴斯想趁机收购他的公司,但是被巴纳巴斯拒绝了,安琪用铁链将他捆住放进棺材里,临走的时候送给巴纳巴斯一件礼物让他再考虑考虑。
危急时刻大卫及时出现将巴纳巴斯从棺材里救了出来,大卫之所以装神弄鬼是因为能看到母亲的鬼魂,她指示大卫来救出巴纳巴斯。
另一边,安琪又开始诅咒维多利亚让她去寡妇山跳悬崖,接着带人烧毁巴纳巴斯的公司,还举报是巴纳巴斯杀死了工地的工人,有录音为证,怂恿警察和村民围攻科林斯城堡。
巴纳巴斯出现,他用吸血鬼的真身揭开了安琪天使外衣下的女巫本貌。
大决战中,卡洛琳显示出狼人身份,这时候女巫安琪道出真相,大卫母亲的死是她施法,更在卡洛琳小时候派狼人咬过她,而196年前巴纳巴斯父母的死亡、乔赛特自杀等等都是她所为。
在巴纳巴斯、伊丽莎白、卡洛琳、大卫母亲幽灵的齐心协力下女巫终于被击败。
安琪在临死前说:我一直都死心塌地的爱着你我可以为你掏心掏肺,而安琪的心脏是玻璃做的,瞬间破裂,解决完安琪后,巴纳巴斯就飞快地赶往寡妇山救下了维多利亚,维多利亚说:我是个凡人会生老病死而你可以长生不老,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我们永远地在一起,在维多利亚跳下悬崖的瞬间巴纳巴斯趁机咬了她一口最后维多利亚也变成了吸血鬼。
心理医生霍夫曼沉在海里也变成了吸血鬼。
看了电影《黑暗阴影》,对里面由伊娃格林饰演的女巫一角——“安琪莉可”印象深刻∶如果说电影满星5星的话,我会给这部作品打3星,然后再添1星给伊娃格林的演技;因为她把角色演活了,使这部电影在无厘头的打闹中,有了一定的深度。
以下简称安琪,结合剧情(有剧透),打算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她。
因一时精虫上脑,家族坐拥百万渔业,及百亩庄园的富家子弟——我们的男角巴纳巴斯(由德普饰演,以下简称德普)和家中女佣——其实是女巫的安琪发生了关系。
但同时,他又看上了另一位女士,就想吃完就甩不认账,所以就被我们的天使大宝贝下咒了∶父母下线,情人跳崖,自己想陪情人殉情不成,还变成了不能见光的吸血鬼。
之后被安琪带领全村人强制抓获,被封印进棺材里,一躺就是二百多年。
2百多年后,因为一次工地意外,封印德普的棺材被成功打开,德普得以重见天日。
重出江湖的德普,发现曾经的家族企业——柯林码头,被依然在世的不老女巫安琪给垄断,并取代其在镇上的崇高地位了。
所幸的是自己的家族还有四名后人在世,德普回归家庭后联合小辈,一场轰轰烈烈的家族(企业)振兴/夺回计划就此展开。
片中,安琪可太励志了,从2百多年前平平无奇的富家女佣,摇身一变变成了2百多年后的,垄断并取代了德普家族产业的女老板,持续带动小镇发展,风光无限。
她站似五棵松,走路刮大风,活脱脱的,就是一部移动的大女主爽文∶正如她在剧中所说的∶“现在这个小镇人人爱我,而你(指新鲜出土的男主),现在只不过是一个不能见光的怪人罢了”。
她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女王,但可惜她爱上了德普——不管是在2百多年前,还是2百多年后,她依然想用自己的方式,引起他的注意∶看呀,现在的我很优秀,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我们可以忘掉过去一切,从头再来,两家产业变一家,从此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
可惜即使过了那么久,他依然选择和她再次欢愉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之后还重新和前世情人的转世在一起了。
留下她在暗处默默偷看,黯然神伤,然后嫉妒得裂开来(剧中是真裂开了)。
为何安琪得不到爱?
抛开剧中她对渣普的执着,目前的我,更倾向于认为∶她是“自恋型人格”。
何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
他们自带权力感,要求自己说一遍别人就要记住;同时,他们也缺少与人共情的能力,经常把他人的话当耳边风。
他们强烈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赞美与认可,认为万事万物都应围着自己转,自己是特殊的,所以理应得到优待;如不然,他们强烈的落差感,就会外化成攻击力,伤害他人,乃至伤害自己。
同时,患有自恋型人格的人,他们的童年大部分是孤独的,大部分出生在异于健全人格的家庭环境里∶社交疏离被孤立、被父母用物质取代爱(物质/行为溺爱)、父母只给条件性的爱、有被利用或被操纵的历史……他们没有获得有意义的爱,甚至感到情感被剥夺。
所以他们的“自恋”,就是保护自己内在脆弱小孩的铠甲。
回到电影,电影中安琪出生在灰暗潮湿的贫民窟,连一次偶然的和小少爷对视,都要被监护人呵斥,告知她,你是卑贱的,是不能和他们(上层人士)对视的。
通过这短短的一段镜头语言,我们就知道她的童年究竟是怎样过来的了;可能就是童年时的这惊鸿一瞥,让她在成年后追随了曾经的小少爷——我们的德普,并在他的庄园里做起了女佣。
2百多年前,男主和她发生关系拒不认帐,她冷冷的盯着对方说∶“如果我不能得到你,我的爱,我就会毁掉你”,2百多年后,变成吸血鬼的男主和她二次发生关系不认账,她又说出了同样的话;并且,随之而来的灾难,也像2百多年前一样,降临在了男主家族身上。
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自恋型暴怒”,即使德普明确表示只被她的肉体吸引,自己并不爱她,她也全当耳边风。
她的内在声音是这样的∶你必须爱我,我说一次,你就要清楚的知道我的需求;因为你让我的自恋受损,所以现在我必须捍卫我的自恋,无论用何种手段,何种方式。
这时他们就会对别人,乃至自己,造成严重的破坏;艺术来源于生活,安琪作为女巫,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可想而知。
故事的最后,安琪“为爱疯魔”,和德普在他的庄园里斗个你死我活。
战败后,她落寞的靠在一盏破碎的水晶吊灯旁,因为她的身体也如这盏灯一样支离破碎∶脸,胸,手,腿……各处都出现了如瓷娃娃一般的裂痕∶但她身体没流血,每块剥落的身体碎片,都留下了一块触目惊心的黑洞,这揭示了一个真相——安琪的内在,是如大部分瓷娃娃的内部一般,空洞而虚无的;因为她的“内在小孩”,从未真正成长起来,以填充自己的内心。
她的商业帝国,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证明,及保护被她关在这幅躯壳下的“内在小孩”。
这时,德普带着憎恨而又同情的语气对她说∶“知道吗,我本有可能爱上你。
”她伸手似乎想要勾到他∶“我爱你,巴纳巴斯。
”对方:“不,安琪。
你不爱,因为你没有心……”听罢,安琪的关节咯咯作响,她缓缓的把手接近自己胸口,随着一声恐怖的陶瓷碎裂声,她的手穿透了自己的胸膛,然后缓缓的把一物掏出,举到那个男人面前:“看,这是我的心,我把她给你。
”手中的心是玫红色的,周身散发着玻璃般的奇异光泽,富有韵律的一起一伏。
对方:“……你不懂爱,也不能爱,这就是你的诅咒。
”听罢,她手中跳动的玻璃心碎成了无数碎片,带着呜咽声,她脸庞的裂缝早已被泪水填满;头一歪,手一放,安琪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漫长的,带着不甘的一生了。
不能爱人是可悲的,不懂爱己更是可悲。
就像安琪,她实在不明白她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那么爱他,我那么优秀,他就是不爱我。
这里有个心理误区,那就是∶只要我足够优秀,我就值得被爱。
自身优秀,固然可以吸引到优秀的人,这是吸引力法则;但却不是别人爱你的必要条件,及关键因素;而只有做最真实的自己——不伪装不夸大,不虚伪不奉承。
原原本本,完完全全的接纳自己,把会把真正爱你的人吸引而来。
做真实的自己——这恰恰就是许多带有自恋型人格的人所缺失的。
有的人一生都在迷茫,一生都在痛苦;而有的人,因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自己的内在小孩,而选择合理的向外界求助,实现自我疗愈。
愿在看的你,及所有小伙伴,都有爱人,及被爱的能力。
老蒂姆真是老糊涂了 人就这样 一老就老眼昏花 都挑的什么演员啊 挑个反派都选的这么喜闻乐见让人爱不释手迷死人的伊娃格林 这还能算反派吗!!!
风头都盖过男一号了 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有这么性感美丽大气动人的坏人还让好人怎么有活下去的勇气啊 最最最关键的是!!!
我已经深深的拜倒在了伊娃格林的秋裤下了 以后你让我怎么看电影啊 我还看的下去么 看什么女演员都觉得索然无味 我还怎么看别的电影啊啊啊啊 还有啊 这部桃花侠大战菊花怪名字应该改一改才是啊 黑暗联盟大战女巫好听还是哥特大战嬉皮士呢 真是百撕不得骑姐啊 把这种题材拍的这么欢乐是想干嘛啊老蒂姆 把吸血鬼题材这么嬉皮 我草 太HI 了 前无古人啊 特效水准也是好莱坞最顶级的 不行了我必须给这部电影打四星 不能再多给了 不能再多给了!!!
6.2分太苛刻了也 不就一奇幻吸血鬼么 还要什么剧情 我是冲着莫瑞兹去看的 五星给她跟那个演过雨果的小男孩
很多人批判的可能是他有点狗血的剧情。
我承认如果把剧情单独的剥离出来,可能真的是不紧凑,无逻辑,很狗血。
但是我们能不能看一看除了狗血剧情以外这部片子的亮点?
1. 画面拍摄和配乐相当赞。
2. 吸血鬼,巫婆,诅咒这些黑暗的题材配上幽默和喜剧元素,的确是创造出了不同于其他吸血鬼题材的风格。
3. 德普大叔这次演的很好。
一个有点笨拙,很真诚,很善良,很爱家人,很萌的吸血鬼。
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的吸血鬼的。
个人觉得德普的两个亮点是他两次的默剧演出。
第一次刚从棺材里爬出来,在回家的路上的各种惊奇和抽风……第二次是重振科林家族时,各种抽风睡姿各种温馨的家人生活。
所以,对于德普我给满分。
4. 再说说导演的思路。
个人觉得这部片子的追求根本也不是讲述一个有完整逻辑和思路的故事。
抛开吸血鬼的背景设定,这部片子就是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史,生活故事。
一家人一起吃早餐,讲一讲生活琐事,斗斗嘴吵吵架,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小幸福。
导演把温馨的家庭故事配上魔幻色彩,加入各种荒诞的桥段,生动的生活的细节,让这部片子除了温馨,多了些惊险和刺激,多了些新鲜的元素。
这样的处理,是从全新的角度叙述一个特殊家庭的故事,同时,也是从全新的角度叙述吸血鬼的故事。
过去的吸血鬼故事大多阴暗,邪恶,神秘,这部片子算是披着这些元素的外衣,内涵却是温馨搞笑幽默。
难道是因为这片子不符合大众对吸血鬼片子的期待,所以你们才不喜欢?
那没办法了。
对于那种老套传统的吸血鬼故事,我是真不喜欢,反倒是这部披着吸血鬼的外衣的假吸血鬼故事深得我心。
没人觉得波顿和德普能抛开常人对吸血鬼的固有认知,创造出新的萌系吸血鬼很牛逼么?
反正我是喜欢了,不管你们了。
我觉得一切都切合的完美。
对于这部片子,没必要抱着太认真的态度,没必要期望什么曲折离奇的剧情。
他就是荒诞,就是没有逻辑,但足够新鲜,精致,新奇,有创意。
反正我是被导演和演员的用心征服了。
剧情是一个片子的基本,但不是全部。
这部片子用平凡无奇的剧情配上了精心的叙述,同样值得称赞。
去看了首映,在美国,队排的人很长但老人家更多和朋友们一起去的,朋友对普叔其实不是很感冒,纯属陪我看到大部分的老爷爷老奶奶都拄着拐杖什么的,朋友表示对此片的质疑实话说我自己看到都是老人家的时候也很困惑看完全篇感觉其实故事情节的惊喜程度上其实还好,但是演员的演技和剧情发展都很有爱啊!普叔萌死了!
(我会告诉你我是死忠脑残粉嘛?
)事后才想起来,这个片子不是翻拍七几年的老片子吗,,剧情如此不是就很说得过去,,在那个时候这个电影应该很新颖吧,,而且大多数都是老人家,,嗯,,40年前,,那些老人家也是年轻人啊,,这真的跟他们那什么15年后一起看泰坦尼克似的感觉么,,不是说它剧情如何,,什么看不懂之类的消极的话,,而是说,用心的想一下对很多人来说,这个电影是一种年轻时代的美好回忆,,
第一遍是浅看,还是近半年前。
但还是直接被维多利亚那个苍白精致的面孔惊艳了。
加上身材气质酷似娃娃,实在让人感慨导演的别有用心。
片中每个人物形象是禁得起推敲的。
只是这种一开始就野心勃勃想出续集的片子,不要抱以对每个细节深究的心态。
但是就片中那首卡朋特流行在七十年代的经典歌曲《The Top Of The World》,真是难得这种放在我爹诺基亚手机里面的老歌能在电影里面听到。
记得大概是一年前看这部片子的预告,当时《暮光之城》已经有了涨势,吸血鬼题材的片子受到小女孩的追捧。
片中男主角的扮相完全是仿照旧式哥特风+古板+冷幽默(后来查了一下居然是德普大叔啊)。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米国人拍的,对于哥特式的看法就是“人物的脸要白,脸要白……”今天重新看了一遍。
其实也是突发奇想想回顾维多利亚出现的那个惊艳镜头。
而却发现,之前觉得“硬是靠着半斤粉底才画出这么恶毒妆的”女巫安琪,是那么的妖艳动人。
于是把全片的演员都去百度了一下。
哇,原来女巫是法国人伊娃格林,饰演过大名鼎鼎的邦女郎(《皇家赌场》还是很久以前在电影院里面看的,最后女郎还被活活淹死在海里那叫一个憋屈); 而我之前一直喜欢的拥有美丽嘴唇金发的卡洛琳,居然是《海扁王》里面的小萝莉,和尼古拉斯凯奇合作过(后来看《海扁王》的时候真心没想到原来是同一人); 而城堡里面的女主人饰演过《蝙蝠侠》老版里的猫女; 最神奇的是发现原来英剧《皮囊》里面的凯西也在这部电影里面(虽然我真的不知道她在这部电影里面演的是哪一个角色……)综上,可见导演找的都是好演员,是下决心拍续集的。
但是就米国人的风格来说,如果只是以女巫,吸血鬼,狼人等一系列题材为卖点和串联故事的附加值,(该片的亮点还是黑色幽默,搞怪式幽默,从客串的老太婆女巫和吸血鬼翻云覆雨的那段还有很多可以看出……)也许,这部片子图个乐子吧,毕竟它里面的一些情节设定是经不起吸血鬼迷,女巫迷们的推敲的,但是细心看,你会发现,拍这部片子的导演还是很敬业的设置了情节和剧情,被这样轻而易举的吐槽否定,只能说,“冷幽默不是它的槽点,而是它的看点;而你们所吐槽的一切,都是它的看点!
”但是就片子的精致度和人物着装还是值得一看的。
(尤其是女王的伊娃格林)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很喜欢这个词不仅爱着,还相互残害着一对虐恋但是爱得多深虐得才多深可是用在这里似乎不太恰当炮灰女主完全可以忽略是德普看不到自己的心意,还是真的不爱使得这个相互的事少了一只臂膀都说爱得多深,恨得多深这样说来女巫真的很爱那种近乎毁灭的爱我得不到就毁了却始终无法下狠心毁掉只是放逐几个世纪爱情本就是自私,本就是占有放纵只是给予自由以及妥协前凸后翘烈唇金发美女整室的完美破坏上演一段相爱相杀的激情吸血鬼留恋的是身体女巫还献上了心如同最后一样有的人要得到感情有的人要得到身体有的人要两者兼得那如果首先输掉了感情仅得到身体,也是可以自我安慰地告诉自己有过那么一段回忆至少曾经温存过最亲密的肌肤相亲如果真的无法得到亦无法毁灭掉所爱的人毁掉自己,解脱自己免受感情之痛最后那刻捧出跳动的玻璃心献上这样的一颗心无人珍惜碎裂风化成灰
这个电影娱乐性极高,看的过程中我一直笑个不停,到嬉皮士们围着火堆聊天、天然呆的两条辫姑娘、可能是被狼狗咬了才感染的狼女、女巫肖像变迁史、一条红内裤、玻璃心鸡蛋身……时我都笑喷了,不得不说做为娱乐片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电影主体背景设置在1972年,西方最后纯真年代的尾巴,Beatle解散了,休克摇滚之王Alice Cooper发行了第一张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专辑,嬉皮士们迎来了自己的黄昏……导演Tim Burton显然钟情于这个充满了可能性的年代,本电影也像他以往的作品一样充满了夸张的人物造型、极端的人物性格、阴暗的怪物幽灵、奇诡的大胆想象,电影中主要人物从男到女从老到少竟然没有一个是吃素的:从来不走寻常路的Depp,小而聪慧的Hit Girl,色衰神犹在的Michelle阿姨,美艳却不做花瓶的Eva Green,长相很哥特的伯顿之妻……光是看这几个人同台出演我就已经心满意足,电影中对话机智诙谐,尤其是德普的台词,其遣词和语气仿佛就是在莎翁舞台剧中的表演,电影涵盖的元素有吸血鬼、狼人、女巫、诅咒、死亡、爱情、幽灵、黑色幽默,其最核心的主题可以用一个单词概括——Blood!
不是吸血鬼的血,而是血缘,血亲,血脉相连。
电影中两次提到”It's said that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It is what defines us,binds us,curses us“,这一句”Famile is the only real wealth“几乎就是Collins家族的传家箴言,我很惊讶在传统上更强调个人独立的西方也曾有人如此强调”血浓于水,家族优先“,导演在本电影中就用激烈的戏剧冲突强化了这个信仰。
首先是亲情,Collins家族因为血脉的相连而被女巫诅咒,但也因为血脉相连最终解除了诅咒,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们守望互助,为家人牺牲奉献也在所不惜,仅存的这七人+一鬼,Barnabus一心想要重振家族事业,虽然做为吸血鬼他杀人无数催眠误导,但他对自己的远亲们却是关怀备至亲之爱之,为了家宅,母亲拿起了步枪,女儿化身狼人,管家面对女巫也敢拿起斧头,老女仆则任劳任怨只干活不出声,为了保护儿子,David的妈妈离世后化为幽灵不散,最后终于一举歼灭女巫,唯一的害群之马则被Collins家族放逐。
然后是爱情,Barnabus和Josset缠绵200年的爱情是电影的明线,两个人先是阴阳两隔后又人妖有别,最终是一枚颈上血吻让他和她的爱情修成正果天长地久,通过这一吻他们两个才算是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液将他和她牢牢相连。
Josset在200年后终于正式成为Jollins家族一员。
我认为在众多人物中,最能体现血亲至上主题的人物是Elizabeth这个Collinwood的实际大家长,不是Barnabus是因为他身为一名吸血鬼除了有特异功能、永生之驱还坐拥无数财富,不是女巫是因为她始终孑然一身况且也有特异能力,而Elizabeth只是一个普通人,除了艰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团结各个怪异家族成员,还要应对一个心怀仇恨的超级女巫,Elizabeth却奇迹般挺了过来,绝不哭泣从不放弃,她的眼泪只往肚里咽苦水只向心里倒,在人前,她坚强、固执甚至冷酷无情,那只因为她自愿背负了一个家族的命运,这个担子太重太沉把她的软弱、自艾、眼泪……都挤出了身体。
Elizabeth让我想到了《飘》中的斯嘉丽,斯嘉丽在父亲的羽翼下任性、刁钻,但一旦面临美好生活的崩溃——黑奴出逃,族屋被烧,土地干旱,收入断绝,生命威胁……她来不及叹息就立刻挽起长发脱下长裙为生存而战,用勇气、坚韧和一点点狡猾重筑一个新家。
即使最终她所爱的人一一离开,女儿堕马死、梅兰妮难产死、瑞德出走,她依然能够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这句经典台词与剧中Elizabeth和David的对话异曲同工-"What do we do now?"-"What we've always done……Endure!"这样的女性,她的家人有时会厌恶她,但同时家人们也不得不尊重她、依靠她,有她在Collins家族一定能繁衍生息缕缕不绝。
台词低龄化,剧情弱智。看这架势还有拍第二部的意思,赔钱货。
厄...这个明星阵容配这个剧本,想吐槽也不知从何说起
等了这么久,看完只能吐一句,oh,shit happens...
额,起初非常期待德普的吸血鬼没想到这么没劲,失望啊。只要是Tim Burton的片Johnny Depp都没二话的演。这!是!真!爱!真爱就是即使你已濒临才尽我还是愿意为你赴汤蹈火!!!
演完海扁王接着演黑暗阴影,科洛·莫瑞兹看来是下一个波特曼啊。在老【米歇尔菲弗】中【邦卡特】青【伊娃格林】童【莫瑞斯】四代女星面前,德普完全成了摆设。剧情什么的就算了,只当是欣赏四代女演员的各自魅力吧
要是冲剧情看绝对能把你逼疯 不过看演员的颜或是看服装装潢还是很有欣赏价值的 PS:滚床单滚地板都弱爆了好么!要滚就滚房间!
其实是部文艺片~只不过没啥节操而已~
我是波顿脑残粉。。。
Tim Burton不行了的说?
二逼欢乐多
很喜欢其中的复古味道,应该算是近两年蒂姆·波顿最好的作品了,比什么爱丽丝或者剃头匠的好很多,也不乏俏皮和童心味十足的地方。
各年龄段美女拼气场,麦当劳的广告好有喜感~
看预告觉得是搞笑片来着,不过其实也倒不是。。。一如既往的,是童话片,当然这个结局暮光之城了点,忍不住喷了。当然七十年代的风格还是很吸引人的,不过最抢眼的还是伊娃格林啊。。。对电影的好感度随着拿到大把黑暗骑士的海报而猛增
非爱即死,女王气场秒杀一众cast,整体平庸。
Tim Burton和Johnny Depp组合的一贯高水准,这次多添加了一些新鲜的元素,仍是绝佳的商业片作品。
最美艳的女巫,最喜欢《top of the world》那一段
一出略带Cult的轻喜剧,尽管一副副妖魔鬼怪的生相,但都演绎得好生可爱
小站已有更新,欢迎来访http://deadstars.net/
吸血鬼惊情两百年,虽然僵尸新娘的结尾足够浪漫,蒂姆·伯顿的想象力却几近枯竭了
又一次证明,我不喜欢波顿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