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ta's the 10 items in ur mind, it a nice movie,deserve ur time
有点像《迷失东京》。
当然迷失东京更好看些,里面的人物,音乐都很迷人。
喜欢里面说的‘i don't have any friend.’‘i know. Me too’we live, we work, just get started..我们不选择,we follow,可是当天使飞过你的身边,你就要开始微笑。
厌倦、孤单又有点迷失的人们,有时,还满,beautiful的
整个故事循序渐进。
Freeman的扮演女店员的厌倦。。。
每个人都以自己为原点生活着。
不能说是怪诞。
戏谑,没有。
轻喜剧的效果在开始时凸现口语词fuck的不断出现,是否在暗示一种生活化。
乏味化。
不仅仅只有演员可以扮演只要你乐意。
10 items or less 的选择也是一样只要你乐意你完全可以10 items or more。
事实是现实中我就爱超市胜过其他类百货店铺,所以整天拉着逛超市的朋友们对不起你们了。
超市的画面总有种独特的生活气秩序感,繁杂却不逼仄。
关于超市的影片剧集,可以繁衍出情侣、侦探、间谍、天才、明星、艺术家、笨蛋经理、限时闹剧(就我观影而言),这是个人人皆有个能一切皆有可能的空间。
爱超市,爱生活,爱自己。
老男人您真有味道
最近看了另一部低成本制作,摩根费曼(Morgan Freeman )主演的《10 Items or Less 》,与《我要成名》同样是关于演员的故事。
摩根费曼在戏中演回自己:一位广为人认识的名演员,在故事中,他已经有四年没有接拍新戏,而他正考虑接拍一部小制作,饰演洛杉矶拉丁美洲人小区里的超级市场经理;他便趁机到了当地考察,在超级市场内认识了一位女收银员 Scarlet,摩根费曼觉得他很有趣,决定跟随她,两人展开了一天征妙的相处。
《10 Items or Less》这片名,是借用了超级市场内那条「十件货品以下」,方便买些「湿碎野」顾客的快捷付款通道。
片中,摩根费曼处处发挥演员的敏锐触觉,他喜欢观察别人,从谈吐衣着,以至走路的姿态,对他而言,都是一种新的体验,他又喜欢和陌生人搭讪,从交谈中多上了解别人的生活,他表示演员的本能就是投入人的生活(engage people )。
其实所谓「演技」,或者所有创作的泉源,说到底都是源自对生活的观察,能广开眼界,提炼生活经验,便更用到创作上。
摩根费曼透过饰演自己说,接拍独立电影,有助感受不同的工作方式,即使成果不理想,自己也有得着,人生总会有些阶段做些「湿碎野」,不是每次进超级市场都要买很多很多东西。
回想自己,做了那么多年人,期间有过不少宏大的理想,虽然不至于全部落空,但泰半都未能实现。
为了实践理想,将许多认为「湿碎」的东西搁在一旁,因为人总会认为「湿碎」事易处理,可以拖延一下;这刻,不妨想想有几多已搁置多时而还没有做的湿碎事,试试列一张属于自己的10 items or less清单。
(1. 做一次身体检查。
2.拿ipod去修理。
3.认真地看一次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
4.写封信或email给远方的N。
5.下注买车路士夺英超冠军。
6.将戴了十年快了十分钟的手表调正。
7.入房称赞老总的文章写得好。
8.追回傻强欠我的$500……)
在等待头发干的睡前时间,偶然碰到starmovie播这部2006年的片子。
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独立制片,这部片子确实少了很多所谓好莱坞式情节和手法的炮制,半indie的风格,可以看出导演是悠然地在享受节奏。
摩根这个帅老头,已经完全经过卖弄演技的阶段了,举重若轻,驾轻就熟。
看到快结尾处,发现一个大配角:哇, the big bang theory的重头主角shelton出现啦,大概半分钟的戏份, 还是那个geek的劲儿,喜欢!
看本片纯粹是因为摩根·弗里曼的原因,因为他的表演很有魅力和亲和力,前段时间刚看过他的《为戴茜小姐开车》,所以对他颇有好感,后来发现【10件或更少】的导演原来是《天使之城》的导演布莱德·希伯林,所以对本片有些期待.喜欢娱乐性的片子的人对本片可以放弃,因为其大段的对白和简单的场景让我想到昆丁·塔伦蒂诺的处女作《落水狗》,不同的是它少了《落水狗》中昆丁式的超酷对白,所以如果你想在本片中看到诸如对麦当娜《like a virgin》那么有创意的调侃是不可能了,但是如果你喜欢象《大人物拿破伦》或者是《杯酒人生》那样淡淡的讲述人生的生活小品,或者是反好莱坞叙事模式的独立电影,相信本片还是值得你一看的!摩根·弗里曼这次可以算是本色派表演,片中充分发挥了他擅长表现的一类角色,故他的表现可以说是十分稳定的!P.S.:片名【10件或更少】(10 Items or Less)从字面上看,也许翻译成“不多于10件”更容易理解。
美国的超市结算台有“不多于10件商品”与“超过10件商品”之分,如此细化想必能为顾客节省宝贵时间。
所以10 Items or Less是超市结帐的专用通道!
一个有点儿“过了气”又没“自理”能力的老影星在偏僻小镇遇到超市里工作生活一团糟心情更糟却不失善良的年轻女收银员(专属“10 ITEMS OR LESS”通道的悲惨处境),于是女收银员决定送这个迷路的老家伙回家顺路去参加可能改变她糟糕生活的一个面试,而老影星则一路发挥他的能力和热情让这个年轻女人走出烦躁愤怒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no kiss ,no sex 只是陌生人的互助:平凡而感动……跟随影片一起也想想“十件或更少”自己最喜欢和最讨厌的事吧最喜欢的:正直善良的人、让人感动或震撼的电影、好听的音乐、可爱的小孩子和小动物、家人和朋友、好天气(和煦的阳光及清新的空气和微风)、Dior的一款香水的味道、学识渊博且有幽默感的人、被人需要的感觉以及性感的异性最讨厌的:污染、生病(尤其是牙疼和过敏)、愚蠢并喋喋不休的广告、功利虚伪的人、严重的不公平、有人在旁抽烟、自己提很沉的东西、无聊带来的空虚感、缺钱和为以前的事后悔(尤其是浪费) 也许这样能理清楚些自己的生活:并不是由此就只追求“喜欢的”避开“讨厌的”——影片中后来在摩根·弗里曼演的老影星的鼓励下曾最讨厌问路的女收银员也开始尝试着向人问路了:通过这个列举其实只是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已经拥有了些什么值得去好好珍惜的;又缺乏些什么该怎样去改进总之,无论你看没看过《10 ITEMS OR LESS》这部还算不太无聊还有点儿小小温馨的电影,都该抽空好好想想关于自己的“十件或更少”很有FEEL的电影,女演员很迷人的!呵呵.简直快被吸走了
片名《10件或更少》(10 Items or Less)是超市收银台的一个标识,可能在美国的超市,结帐的时候将10件以内的商品跟更多的商品区分下来,基本上还是挺科学的,毕竟人家讲效率,这样分是为了节约顾客时间,国内的超市应该效仿一下嘛。
轻松简单的片名,让人在看片之前不会思前顾后的猜疑片名跟剧情的联系,偶尔一个巧合看到网站下载区这个片名,马上就吸引了我,也还真的没有让我失望,算是一个意外的小收获吧。
先谈谈主角 呵呵 第一次看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freeman 感觉真的好free)是他在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演一个低调、安静却又能在监狱搞到任何商品的囚犯。
这个片子我几乎看了4遍,是他非常出色的一部,从那以后,他身上那种平静的哲人气质深深吸引我。
一直很喜欢他在戏里那种慢条斯理讲话的神态、稳健的步伐、缓慢的语速、低沉而磁性的声音。。。
每每看到他那张布满皱纹略显沧桑的脸,即便是空白的台词,也能仿佛感觉到你身边一个哲人在无声的诉说人生的故事。。。
他,就是这样一个让你觉得很亲和的演员,很平静也很生活。
从《肖申克的救赎》到《冒牌天神》再到06年底的这部《10件或者更少》,他的演出依然保持这种让人很亲近很和蔼的状态,这是他独有的气质,区别与阿尔帕西诺的睿智不羁、老罗的恻隐锋芒,他表现得更多的是一个智者对生活、对人生的诠释。
这3个演员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虽然3位都已年过60,但摩根·弗里曼身上那种独特的成熟始终是另外两人不能比拟的。
女主角帕兹·维加Paz Vega,西班牙籍明星,在片中她正好演一个西班牙女人,一个超市的收银。
西班牙女演员给我的感觉向来就是那么神秘赋有魅力,大家熟悉的佩内洛普-克鲁兹跟她都是比较有名的西班牙女星,查了一下,她是西班牙佛投格拉玛斯奖、戈雅奖获得者,外型爽朗属于I LIKE型,在片中的表演也是屡屡给我惊喜,当然她以前的片子我没有过多的印象,只知道她在阿莫多瓦的《对她说》里面有一些戏份,她主演的《露西亚的情人》在我电脑里面至今没有看,当然这部片子是留给我自己的惊喜,迫不得已的时候会拿出来品味。
片中男女主角的生活可以说是两条平行线,一个是好莱坞明星而另外一个却是超市很不起眼的收银员,看到片尾才知道是男主角决定去小超市体验角色的感觉,才与女主角产生一个小的据点,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从相识、相知,到最后的互相的勉力到分开,也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虽然一天时间但是也足够了。。。。
片中弗里曼饰演的老演员已经很久没接戏了,因为为了扮演一位超市的经理,他来到市郊一家小超市考察,但没想到说好了一个小时后来接他的司机虎头蛇尾的没有赶来,而他的手机又没了电,导致他只能徘徊陪生意清冷小超市,超市只有3个营业员,经理也外出不归,最后经济公司联络不上、家也回不了,只能落得个非常的尴尬的局面。
弗里曼在超市晃来晃去,与一名叫斯嘉丽(帕兹·维加)的女营业员邂逅。
斯嘉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生活、婚姻一团糟,但这些丝毫掩盖不了她年轻的生命赋予她的韧性和美丽。
这时,毫无头绪的弗里曼向斯嘉丽求助,斯嘉丽答应一旦将本日的工作全部完成后送他回家,在得知斯嘉丽正要参加一个文秘的面试之后,弗里曼给予她很大的鼓舞,并帮助她完成面试前的种种准备。
大致就是这个情节,对于剧情的解释,我向来不喜欢说得太明了,这部片子也不存在所谓悬念,只是本来很平淡的情节是需要各人去体会的。
整个片子的剧情没有多大波折,从头至尾都是两个主角平淡的对戏,心情随也随片子的情节一路疏缓而至,也许是看多了让人费心力的东西,这种平淡的发展更能打动我。
女主角的一颦一笑,男主角幽默的对白。。。
这些微妙的小细节,时而触动我疲惫慵懒的神经,很适合工作一天下了班的我,感觉甚是舒坦啊。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品味。
一边用着电脑,一边看星空卫视的《TEN ITEMS OR LESS》。
电影开始的一段让我很烦闷,但很庆幸没有随便把台转掉。
片里音乐不错,开着车在黄昏公路上疾驶的那一段,是Paul Simon72年演唱的《Duncan》,听在耳里,有乡村式的慵懒和愉悦,也隐藏着那么一点忧伤。
然后摩根·弗里曼坐在车盖上要丝卡丽特随口回答,“10件或者更少你喜欢的,10件或许更少你讨厌的”,心里突然有些感触。
我们时常盲目地活着,不是觉得很好,只是觉得习惯了。
我想我是需要偶尔这样问问自己的,而你们,则更需要。
摩根·弗里曼在激励启示别人的同时,明白自己要决定去做些什么。
必须得承认,他的话语总让人感到恰到好处,而我的说教却总让人心烦。
年纪大的人喜欢唠叨,男人也不例外:)在没有等到摩根·弗里曼这样的人之前,你们还是要努力认清自己,不贪心、但有自信地寻找最好的方式来改变。
期待你们更幸福的将来!
音乐链接 http://luohh.blog.hexun.com/19509509_d.html
说实话 得知此片是2006年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加映单元后 我还是相当惊讶的...果然这么深刻的片子不适合我...太生活太感性太文艺...我太TM俗了...
活得越久,喜欢的东西越少。
--1--
3.5。摩根监制主演。西班牙妹美翻,音乐棒,谢耳朵龙套惊艳 当时还没有谢耳朵呢。两场戏比较喜欢 摩根学聋经理 摩根和小孩的对手戏及之后的擦车。很好诠释we live we work just getting started。零负担电影 制作略略粗糙。论演员的自我修养 我们都应如此
We live,we work,and we never see each other again.😳
《夜。上海》之原型版
生活 就是如此。
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想了想10件最快乐的事儿。我还是认同那句we live,we work.真是不错的片儿 不错的morgan freeman..
喜欢!
10度以下沒有出門 看了很多爛片 一般片 和傳說中的好片... 這個偶遇的最好
谢耳朵对着Morgan Freeman说“你让我想做个女人。” 噗噗噗。。。
失望
就如影评说的那般,平淡之上热烈未满。留下最吸眼球的镜头就是最后,两个人相见恨晚又不得不说再见的惋惜啊。
老爷子做一回心灵导师,在懒洋洋的超市外,开导模式开启
这样美丽温暖的电影来多少收多少
不太懂
摩根·弗里曼
超爱这种小人物,小情调,小情节。
美国人拍的法式小品。配乐很棒。话说没什么情节的电影往往更能给人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