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虽然是恐怖片,但恐怖元素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剧情。
与其说它是鬼片,不如说是剧情片或者悬疑片。
电影有一定的悬疑感,也有一点点烧脑,但是导演没有刻意拍得让人看不懂,取而代之的是拍得比较通俗易懂,让人看一遍就能看懂大概是怎样一个故事。
电影中,古德曼受卡梅伦所托去调查了三个灵异事件,当事人分别是守夜人托尼、少年里夫金德、中年男子麦克。
电影名字没起好,虽然是紧扣主题,电影里确实讲了三个故事。
但这个名字实在打动不了初看到这电影的人,太敷衍了。
不敢说精彩,因为豆瓣里恐怖片都不入流,评分都很低。
但电影很好看。
由打假抓鬼专家为引子带出三个恐怖小故事,之后又由一些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镜头结束电影,创意很好。
第二个故事的男孩演得非常好,惊恐的眼神,苍白的脸色,神经质般的动作,非常适合演恐怖片,不像第三个故事里的华生,因为太熟了,他的演绎总让人出戏。
很久没看到让人欲罢不能的恐怖电影了。
所以综合观感总结一下:看恐怖片能晚上看就不要白天看;能用投影看就不要用手机看,能用音响看就不要用小喇叭看,能一个人看就不要多个人看。。。
闭锁综合症男主多次自杀未遂,全身瘫痪重度昏迷,接近植物人。
微弱感知能力和混乱的脑部活动,把他所处的病房环境和每天出现在他病房的大小医生、保洁员三个人,编进了三个鬼故事中,以一种离奇诡异、气氛异常惊悚的方式表达出来。
其实就是通过这三个故事揭示了它自己的性格弱点,以及从小到大遇到的种种无法排解的问题,那些问题关于父母、宗教、诚实、成长、妻子儿女等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直接导致他的闭锁综合症,而且日益严重,直到多次尝试自杀,未遂后昏迷,编故事,回忆,闭锁……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电影的精彩之处,这样的环形结构是一点。
让我想起《恐怖游轮》《死亡幻觉》来。
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更具有悬疑性,交待了非常多的关联线索让人可以参与推测。
细节上的呼应非常极致。
第三,电影基本上只使用现场实际光源,利用光线和阴影的错位和在人物、环境上的变化,营造出极其压抑、恐怖的气氛。
三个鬼故事的恐怖部分可以说是非常刻意了。
三个鬼故事,在全片看下来的话,刻意的程度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整个故事在表达上感觉没那么流畅,有很强的卡顿不适感。
而过于象征性和神经质的场景,难免会让人有故弄玄虚的感觉。
尤其结尾几分钟用病房里短短的场景体现,把整个故事解释得太过于清晰,一下子产生了“之前真的是故弄玄虚”和“这样的故事就太平凡了”两种感受。
电影复杂精巧的手段,很有一些卖弄的味道,就是痕迹略明显了。
因为上个周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元节”,所以上个周成了名副其实的“恐怖周”,各路媒体都在做一些相关的节目,一些恐怖电影也被大家提起和讨论,虽然大家说了很多恐怖电影,但我今天想说的却是一部于今年上映的没有鬼的“鬼片”,这就是根据英国知名舞台剧改编的恐怖电影《鬼故事》。
《鬼故事》这部电影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的“硬”,让人在影片一开始就做好了被吓到的准备。
而这部电影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给大家讲了三个“鬼故事”。
本片的主角古德曼是个致力于揭秘各路“神仙巫婆”的斗士,一如早年间跟各路“大仙”公开叫板的司马南,因为幼年时看到的电视节目,古德曼成了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他认为这世上根本不存在鬼,一切的“鬼怪”都只是人内心中自我编织的谎言而已。
从此,古德曼成了“打假斗士”,专门揭露各种通灵师的骗局,他的梦想是能和自己曾经的偶像,也就是启发他走上这条路的心理学家查尔斯.卡梅伦医生见上一面,但遗憾的是卡梅伦医生早已神秘失踪。
但突然有一天,古德曼却接到了失踪已久的卡梅伦医生的委托,去调查三起“见鬼”事件,而这三个“鬼故事”,也让古德曼彻底走向了崩溃。
夜班老人、懦弱少年、成功律师,三名角色毫不相关,却各有一段恐怖离奇的经历。
在开始调查之时,古德曼完全是抱着一种轻蔑的态度,认为这不过是又一次脆弱心灵的荒唐想法,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却渐渐从这几个人的经历中一点点的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这些东西恰恰是作为一个不迷信的人所最不应该看见的,而在目睹了律师的崩溃后,他自己也崩溃了,因为这三个鬼故事,就是属于古德曼自己的鬼故事。
剧情进行到这里,仿佛探讨的是人的信仰有多脆弱。
就像古德曼,一个坚定的反迷信者,认为一切超自然的力量都是虚假的,但这是因为那些故事都是别人的故事。
但当影片中的三个鬼故事展现在他面前时,他在别人身上看到的,却都是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这让他动摇,让他崩溃,虽然他最后跑到卡梅伦跟前大声叫嚷,但这也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超自然力量,也就是“鬼”的存在。
看到这我就想到我们现实中的“信仰”,就我所知,身边有人是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或者亲朋好友身上的某件事而突然感受到了神的呼唤,从此有了某种信仰。
但这种信仰会坚定吗?
这种信仰真的是某位神给你的启发吗?
如果这只是恰巧只是偶然呢?
从不信鬼神的古德曼会因为调查几件鬼故事而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那么反过来呢?
也许,对所有“有信仰”的人来说,他们信仰的只是自己在内心中给自己寻找的一片舒适区而已,但人类是脆弱的,这片舒适区也随时会崩塌,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坚定。
再说回电影,古德曼在经历的自己的“信仰崩塌”后,电影发生了一个神奇的翻转,告诉我们前面这三个鬼故事既存在又不存在,事儿是真的,鬼却是假的。
所有的所有,其实都是深度昏迷中古德曼自我脑海中的演绎,这些缠绕着他的鬼,其实并不是超自然的某种东西,而都是他自己的“心魔”。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总要做出一些选择。
比如看到有人正在受欺凌我们应不应该出手相助、无意间撞到了人我们是下车承担责任还是一脚油门赶紧跑、看到老人摔倒了是过去扶一把还是装作没看见等等,这些时刻我们所做出的选择看似只对当时产生影响,但其实会在我们的内心中悄悄的埋下一颗种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种子中好的部分不会怎么样,坏的部分却会茁壮成长,最后长成一个个恐怖厉鬼,在梦中向你扑过来。
古德曼就是如此,因为懦弱,因为逃避,他在人生中的一次次选择里都做了错误的决定,这些决定看似没有对他造成多大影响,但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心中一点点的撕开口子,让那些恶鬼钻进来,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他。
影片结束时,我们知道了这一切都是古德曼的一个“脑内小剧场”,但古德曼的处境和现实也让我们看到,这个讲述着鬼故事的“脑内小剧场”将会一次次的重复,一次次的再现,那些恶鬼也会一次次的出现在古德曼的面前,折磨着他。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总会面临一些选择,而在面对这些选择时,一定不要因为自私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否则的话,即使能让当时的自己得到解脱,这些东西也会变成各种恐怖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你的噩梦中,出现在你的脑海里,缠绕着你漫长的一生。
没有“鬼”的鬼片对我们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每年的国内院线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几十部没有“鬼”的鬼片,制片方用它来洗钱,观众也多是为了打发无聊趁机亲热的小情侣,纵然各种怪力乱神,最后总能生硬的用所谓“科学解释”来收场,更何况恐怖场景也做的特别烂,可以说是既不走心又不走肾。
而《鬼故事》却在这一点上做的相当成功,前期讲述“鬼故事”的时候气氛营造得相当成功,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也仍会被其搞得汗毛倒竖、尿意阵阵;而之后的转折也丝毫不生硬,用一种神奇而魔幻的手法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究竟是什么让古德曼遇到这些事情,既走心又走肾,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了。
最后再说一点,这部电影埋梗的本事相当过硬,几乎从一开始,就开始埋下各种伏笔,只是让人注意不到,而当整部电影结束的时候,才会让人发现,原来有些东西,其实处处都在。
给大家点小提示,注意数字、注意时间、注意窗户注意嘴。
看到最后我才发现古德曼先生是一个被生活压垮的老好人,只是一个想过平凡生活的人,然后生活对他太过残忍了。
如果让他永远停留在那个幻想出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呢,他会继续听别人口中那些离奇的故事吗……但问题在于,就算他一直生活在那个世界,他也是怀有愧疚的啊,永远不得安宁。
那个少年一直被父母管制,无论做什么都好像是做的不好而被骂,没有上交文件而被大骂,没有去考驾照也会被骂,导致无论做什么都不敢对父母说……(这不就是我吗),由于被骂,少年在情绪激动下撞到了什么东西,其实他撞倒了鹿,却以为撞到了人,不明不白的就认为自己被恶灵缠住了,开始与世隔绝……古德曼以为他疯了,其实这种生活是好多人的写照……(话说这个少年的父母静静站在厨房一动不动的样子真的太吓人了……)卡拉汉并不是古德曼害死的,但这件事却让古德曼一直心怀愧疚,他自责了一辈子,而真正的凶手却不知所踪,我估计他们也不会自责吧,只是当做一个小小的玩笑……呵,真正感到自责与愧疚的,永远是那些心存善念的人。
古德曼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家,老婆却死于想要试管婴儿的失败手术……他太想要一个孩子了……而古德曼甚至没有勇气开枪自杀,只是试图把自己闷死在车里,却反而把自己变成了闭锁综合征,(不就是植物人吗?
)想死都死不成了……记忆最深的就是结尾那一次次被撕裂的幕帘,一个个场景的转换,像是舞台剧……强行把古德曼所有的想象都撕碎带回现实——他只是一个躺在床上,靠仪器生活的植物人。
家庭的冷漠严厉,内心深处的愧疚,成年生活的悲惨,自身的懦弱……他所有的幻想都来源于每天接触到那些医务人员,好可悲……
没想到这么简单,愣了吧唧的片名,却有这么一个精致有趣的故事。
是乃避暑解乏的佳品。
恐怖片最难的是要给观众代入感,你要不相信,害怕个毛线。
所以,尽快取得观众的信任,是惊悚故事的开始。
所以小时候听鬼故事最可怕的是那种所谓“亲身经历”。
前段时间韩国恐怖片《昆池岩》居然打扮成个纪录片,真人秀直播来博取观众的信任。
信任建立起来,观众才会入戏。
而不是用各种套路来免疫剧情的意外。
在博取观众信任的任务上,本片开局挺有创意,男主是个专门拆穿通灵骗术的老专家。
这等于说,安排一个不信鬼的人被鬼虐,这就挺让人期待这个较量。
而且会很大程度上打消观众的质疑,因为官方都已经自我质疑了。
男主是个抓鬼老专家,打假多年了,如今却自己遇到事儿了,这事儿肯定不一般呀。
观众会期待一起去拆穿这个骗局,过程一旦走起来,难免不会上当,这诡异的气氛,神奇的剪辑,娓娓道来的故事就给人拽住一顿吓唬。
哎吆妈的,让人毛骨悚然。
但不得不看下去,入戏的目的达成了。
这比上来就弄个巨假的怪物呜呜渣渣要高明,观众都不信,吓唬谁啊。
接下来,成了猜谜与解密的较量。
观众为了克服恐惧不由的会猜测几个结局,如果剧情按照自己的意思走,恐惧就没那么严重,有种胜利的快感。
如果出乎意料?
这是一个层层铺垫,把看似不相干的几个事情联系的越来越紧密的迷宫。
各种明示暗示,不断的刺激你去猜想到底是咋回事。
而且,还明告诉你,这不是魔幻,这是现实题材,所以更不由得好奇,我看你怎么圆下去。
因为这不是日韩泰国恐怖片,肯定有个圆满解释的结局,观众看到后半截是较着劲的,有种看热闹的心态,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圆?
后半程没拖拉,节奏合理,该揭晓的会揭晓,只是不能剧透耽误了大家的乐趣,就此打住。
不过建议看完之后,再去脑补联系之前各种暗示和小故事,你会品出更多意味。
这是本片的最大亮点。
感谢关注wx号:liaoliaopian
本文有强烈剧透警告,谜底在第一段揭晓,请观影结束再看。
又是一部把濒死体验延伸成整部电影的作品。
《生死停留》应该是上一部做到比较成功的作品。
所谓濒死体验就是弥留之际把人生事件和真实体验投射在一起的幻觉,尤其是会让身边的人物出演这些生活片段。
因此,三个故事的片段的主人公最后一一揭晓,第一个故事原来是清洁工,第二个故事是助理医生,第三个故事是主治医师,他们的面孔被投射到了主人公的闪回中,但这些事件其实是主人公自己的经历或幻想。
表面看起来是教授在以旁观者身份走访这些人,但其实这些故事是教授经历投射的。
这就决定了这种电影相当烧脑,或者相当混乱,好在这部片子的处理比较友好,大不了当做三个不怎么样的鬼故事来看好了。。。
不像《生死停留》的真真假假,或者《恐怖游轮》也有做濒死体验解释的,如果不知道濒死体验会看一半想骂娘。
所以这个故事大概就是一个叫“好人”(Goodman,古德曼,相当讽喻的名字)的教授因为少年时被霸凌,迫于小混混压力,也由于自己懦弱,任由一个低能儿在废旧的工厂地道里死去后,受了一辈子心里折磨的故事。
小混混们让低能儿进地道,报出第十个门上的数字就可以加入他们的帮派。
根本就没有第十个门,低能儿在洞里越走越窄,小混混骗他继续走,低能儿开始刨坑,最后笨死在了里边...所以这就是第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为什么在那个门上标了79的房间里遇鬼的原因,79是前三个出现的数字之一,电影中重复了好几遍。
而那个鬼,是教授未出生的女儿。
老教授投身解读灵异事件,出书,上电视,自己却一辈子被挥之不去的阴影缠绕。
而且可能越解读,越觉得有些东西不那么容易,这种恐惧始终去不掉。
就有了第二个故事。
回访的时候,面对灵异事件还故作镇定的说都是假象,这种自欺欺人却在观众面前一览无余。
可能教授自己年少时哪怕自己那么懦弱了,还是被父母骂,所以有心理障碍。
少年在夜路行驶,低声下气的像父母道歉没有早回家,还是被鬼给盯上了。。。
当然最后应该是对应着教授自己的自杀。
第三个故事估计是教授自家的故事。
教授老婆是女强人,发誓不做到自家金融机构的合伙人不生娃。
所以当她终于做到合伙人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用了一切手段受孕,给了“金钱能买的最好的看护”。
可还是死胎了,而且可能是一尸两命。
教授在空荡荡的豪宅里想象闹鬼,想象自己的孩子是个邪灵,因为B超图像扭曲看不见,在家里上演灵异事件。
花生大叔演技太好,一个站在落地窗前的身影都不需要台词,已经让人想入非非...我是说,觉得背后有鬼的想入非非。
所以goodman教授就被这两个鬼纠缠不休——黄裙子的女儿,穿雨衣带帽子的低能儿。
为什么这是部好片呢?
因为所有的细节在最后全部汇成一个故事。
低能儿在解密的时候出现,我以为继续是个鬼故事,他会替正在被霸凌的男主出气,没想到帽子脱下是个人,你才发现是真实故事,从此剧情急转。
黄裙子小女孩的形象符号也逐渐明朗。
苏格兰阴云低压的原野上,路尽头出现了长雨衣的无脸鬼,花生拿着猎枪问惊魂失措的教授,你杀过人吗?
教授当然想说没有,或者有。
教授拜访的老人变脸花生。
花生报出一串门上的数字,指出了教授学生时代懦弱造成的死亡。
花生其实就是内心。
花生说,你自己的心里有ghost。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是全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说“ghost”这个词,之前用了“spirit”,“devil”,或者把灵异事件叫做“that thing”,但是没有直称“ghost”,所以就点了题目的ghost,这个ghost stories是教授灵魂里纠结的鬼的故事,他的内心故事,也是人生最后闪回和遗憾的故事,伴随他的心魔。
随着灵异符号对应的真实物件逐渐呈现,他们出现的频率就像越来越密集的鼓点达到高潮。
虽然解密后,最后铁轨上的婴儿床,喂狗粮,跳出来的雨衣鬼,和最后陪教授躺在病床上的雨衣鬼还是有点跳脱的超现实。
所以你觉得Goodman教授杀人了吗?
显然不算。
逼死低能儿的事件他只是暴力的顺从者,但是两个小混混的下场却没有提及,或许他们从来没有受过良心的谴责呢。
萦绕不去的死去的女儿,是这个拜金的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牺牲者吧。
第一个死魂,可能教授还有一份子;但第二个死魂,教授明显是受害者。
Goodman教授是个典型的屈从暴力的懦弱老好人,但在人的暴力和社会秩序的暴力下却觉得自己是个刽子手,而真正暴力的吸血鬼可能正快乐的在嗜血中快活。
Goodman教授心中的鬼也算厉鬼的话,真正的鬼故事应该是社会的牛鬼蛇神,魑魅魍魎。
所以如果见过大世面的观众觉得这种事情也会内疚的话,一定会发现荒诞背后隐喻的作者的对比。
影片的舞台剧感非常强,每个场景下完成一定的剧情推进,尤其是最后揭密的场景转换,你几乎可以想象它作为舞台剧的时候几层幕布和背景的转换。
这就造成了三个故事相对的线性,如果导演有意炫技,很明显可以多线叙事,打乱组合,讲出一个《记忆碎片》式的故事。
而现在,你几乎可以还原出舞台剧上一个序幕+三幕+尾声的经典结构,加上中间三幕的相对独立,估计会让不少观众当做低成本无聊鬼片来看吧...这可以说是一个弊端,但是或许烧脑本就不是导演的意图,所以才用了这种近乎教科书的三幕剧方式吧。
最后的场景转换如同话剧舞台一样的渐变手法,基本可以把观众放在定点观赏的位置,不知是导演太懒所以照搬了舞台剧的美工,还是有意为之,但那个逐渐打开的病房大门和撕裂的窗户,在大屏幕上确实很有新鲜感。
影片的光影其实颇有末世感。
苏格兰(FYI,凭枪支的存放状态判断是苏格兰,另外可以补充欧洲很多有钱人在苏格兰没事干找个威士忌酒庄在旁边打鹿捕鱼吃三文鱼,苏格兰盛产威士忌的小岛上遍地私人机场,而很多小岛都有那么一两个号称世界尽头的地方)低云压境的草原,废旧的工厂,树林,老人的潦草小屋,灯光诡谲的酒吧,光影极美。
当然演员少也是一个原因。。。。
音乐氛围,和每次鬼影逼近的质感的营造也很到位,虽然作为伟大的无神论水洗大脑团成员,我会觉得氛围有点大于剧情的无力感,以至于每次快要遇鬼,我都想,为什么不先去好好和鬼聊聊,说不定是看上你的漂亮女鬼呢....
《致命ID》、《生死停留》、还有大陆的《催眠大师》和这片都有相似之处,讲人的不正常时候的意识没啥新鲜的,都见过。
有意思的是它来自于戏剧舞台的前身,对于文学本质的思考一定会大于影视化的思考。
那个牧师说(大意):我很反感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精神生活的不关注,除了个人利益之外,他们对所有事情都漠不关心。
故事一:守夜人的无爱,他本质上不相信爱、爱的力量,认为女儿已经认不出了就毫无意义了。
故事二:家庭的无爱,责备,压制,逃避。
故事三:女人的无爱,有了社会地位才能要孩子,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有钱可以人工授精。
核心人物:更是无爱的代表,革命的代表,他也生活在一个充满信仰压制的家庭里,所以他长大后变成了激进的无神论战士。
他和父亲关系很差,但是以他懦弱的性格,是等他长大后才把这种压抑回馈到了社会上。
其实无论信仰是不是一样的,生活在一个有爱的,一个真正能把信仰得于心应于行的家庭,都不会是这样的。
他生活在一个没爱的世界。
他们都只关心自己,不爱他们的周围的人:女儿、孩子、妻子、丈夫。
所以他们遇到了鬼,他们见到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以下含剧透!
我们先来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菲利普,他的一生并不幸福。
菲利普出生于一个宗教严格的家庭,拥有一个有着暴力倾向的父亲。
年轻的姐姐偷偷交往男友的事情被父亲知道了,暴力的父亲将姐姐赶出了家门,而刚刚成年的菲利普所能做的却只有旁观。
这不是他第一次冷漠旁观了,菲利普因为是犹太人而经常被同龄人欺凌,被石子砸,被逼进入黑暗潮湿的山洞,胆小的菲利普吓得跑了出来,但依旧不敢反抗。
这天菲利普又被霸凌者们给盯上了,软弱的菲利普眼睁睁地看着霸凌者们将患有智力缺陷的卡拉汉骗进了山洞,并且威胁他不许出来。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患有哮喘病的卡拉汉在狭小的洞穴之中病情发作,一阵哀嚎之后就没了动静。
霸凌者们意识到了自己惹上了大事,便匆匆离开了。
而一向软弱的菲利普最终也没有勇气进入洞穴帮助卡拉汉,甚至连把这件事告诉大人们的勇气都没有。
卡拉汉就此失去了生命,而菲利普也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患上了精神疾病,从此困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自我谴责着。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专门负责拆穿装神弄鬼现象的古德曼教授。
他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找不到答案的鬼故事。
这天,古德曼教授收到了来自于自己所崇拜的前辈卡梅伦教授的信件,邀请他去解开三个谜题。
古德曼教授应邀前往,第一位是在工厂之中看到恶灵的守夜人,第二位是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撞到了好似邪神的羊面人身生物,最后被丛林中的邪恶力量攻击的少年,第三位是在自己家中看到已经死去的妻子的鬼魂的“先知者”,这三个人的经历不断地冲击着古德曼教授的信仰,他似乎并不像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坚定。
相信讲完这两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贯的腐国套路,这两个故事是同一位主人公。
而第二个故事正是菲利普封闭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反转结局放在这种电影中是令人失望的。
老太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十分期待,在完美的躲开了所有的剧透后却在反转情节上一下子感受到了失望。
老太原本期待了很多种故事走向,什么背后操控一切的真实黑暗势力啊,卡梅伦教授是否是黑暗势力之一啊,潮爷是不是幕后大boss啊,这一切会不会是另一个更为高明的角色给主角下的套啊等等。
所以当如此俗套的剧情出来之后,说它是高配九号秘事也没什么不妥,毕竟剧情走向还没有黑镜出彩。
如果有些观众在看过电影之后有什么不解的话,请往下翻。
1.压抑的家庭氛围开头处男主的成人礼和姐姐被逼出家门。
2.男主的懦弱
3.现实和精神世界的呼应
清洁工给男主的镜子,可以看到窗户后面的病房
多次出现的手指,在现实中是呼吸机的插管,侧面说明了对于男主来说生命只剩下了痛苦。
4.男主对现实的逃避
面对男主的疑问,说服力很弱的牧师。
表示了男主逃避自我但却找不到任何有力的借口。
精神世界里对现实的映射整个悲剧的成因十分简单:无耻的霸凌者,懦弱的旁观者,无知的受害者。
和因为自私懦弱而带来的无尽是良心谴责。
听说关注老太的人都会暴富!
恐怖片作为世界上经久不衰的电影类型之一,在世界各地都出现过非常经典的作品。
因为不同地区的恐怖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各个国家的恐怖片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日本和好莱坞的恐怖电影是我们最常提起的,泰国和香港恐怖片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但是因为内地的一些限制,导致国产(非港澳台地区)恐怖片一直裹足不前,让影迷们也一再失望。
去年我们也曾有过相对优秀的《中邪》,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还是被临时撤档而无法上映。
那么怎样不提鬼怪还能让剧情引人入胜,达到一定的惊悚效果呢?
国产导演们一直在上下求索而不得其道,英国同行们这次带来了《鬼故事》,为国产电影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
这部电影名字十分直白,就叫《鬼故事》,乍一看是不是有种三流作品的感觉?
也许这个名称让很多影迷错过了一部佳作。
《鬼故事》豆瓣评分暂时稳定在7.1分,相对于《小丑回魂》的7.3分,还是稍微有点差距。
但是在电影艺术的角度,《鬼故事》绝对比《小丑回魂》高出几个档次。
《鬼故事》改编自同名的舞台剧,电影也采用了类似舞台剧的叙事结构,引题——多个故事逐步推进——完成揭秘——反转揭秘。
电影的主角Goodman(古德曼)是一名电视台冷门节目“通灵作弊”的主持人,同时也是坚信超自然力量是伪科学的研究者。
他从小的偶像卡梅伦也是研究超自然力量的公众人物,在一次车祸中失踪。
奇怪的事发生了,古德曼收到了一封来自已失踪的卡梅伦的邀约,卡梅伦见到古德曼之后,痛批古德曼的研究是狗屎。
并且交给了古德曼三个悬疑案子,只有把这三件“跟鬼有关的”案子证明非超自然力量所为,古德曼才应该继续坚持“无鬼神论”。
第一件案子,守夜人半夜遇鬼。
守夜人向古德曼详细讲了那天晚上的遭遇,守夜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穿黄衣服女孩的鬼魂。
这位守夜人的妻子去世多年,而自己的女儿也成了植物人,已经在医院待了近5年时间。
古德曼因为一直以来对“无鬼神论”的坚持,这次他也认为是醉酒和心理压力让守夜人产生了幻觉。
第二件案子,落榜生西蒙无照驾驶半夜撞鬼。
西蒙出生在一个父母充满争吵的家庭,他从小就缺少父母的疼爱,所以性格也比较软弱,什么事情都不敢告诉父母。
比如他高考失败却对父亲撒谎已经考上;比如驾考没有通过,却仍然谎称已经取得驾照,甚至开着父亲的车无照驾驶。
在半夜回家的路上,西蒙和父亲彻底闹翻,并在慌神的时候撞到了一个类似于马面人身的怪物。
因为受到了太大的刺激,从那以后他开始变得神经兮兮。
古德曼去了撞人的地点勘察,经过简单的查验,他便得出结论:西蒙是一个脆弱的男孩,家庭不和谐导致他一直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这才有了西蒙臆想的“撞鬼事件”。
第三个案子,大款麦克和自己的老婆在40岁的时候打算要孩子,最终大龄产妇没有能够健康生产导致一尸两命,麦克在自己的房子中遇到了老婆的鬼魂。
麦克向古德曼讲述完遇鬼的详情之后,便用双管猎枪自杀,剩下古德曼一脸震惊。
调查完了三件案子,古德曼如约回到了卡梅伦的住所,但是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卡梅伦撕掉了人皮面具,竟然变成了麦克。
麦克死掉了房子上的墙纸,竟然现出一扇大门,大门后面联通的究竟是什么世界?
真正的高潮戏才刚刚开始。
古德曼变成了年轻时的自己,他再次面对了年轻时的一段惊心遭遇。
因为性格软弱,古德曼经常被校园欺凌,有次放学后再次在桥洞口遇到了两个校园小混混。
小混混将古德曼欺侮了一番仍不过瘾,恰好旁边来了一个智商低下的卡拉汉——也就是智障。
小混混欺骗卡拉汉玩一个游戏,让卡拉汉去桥洞中找寻第十个数字,如果能找到就能加入自己的帮派。
古德曼明知桥洞中没有第十个数字,但是直到卡拉汉因为缺氧倒在桥洞中,古德曼自始至终也没敢提醒他。
虽然不是自己逼死了卡拉汉,古德曼却成为了一个最冷酷的旁观者。
这件事,成为了古德曼一生的梦魇。
古德曼再次重温了因为自己的软弱导致卡拉汉死亡的过程,卡拉汉也化为厉鬼来找他寻仇。
但是画面一转,古德曼又成了一名躺在病床上的植物人——因为自杀未遂。
前几个故事中的守夜人成了医院的护工;麦克成了主治医师;落榜生西蒙成了实习医生。
就连卡梅伦也成了麦克口中的“老师”。
电影就在这样的一种不确定中结束。
这部电影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而且在观看完最后的反转之后,才会发现前面铺垫了如此多的细节。
1,数字的作用从电影开始,出现了多处对数字的特写,我们可能会感觉十分不解。
但是看完电影后才知道,这一连串的九组数字,是古德曼萦绕心头一生的“心魔”。
数字会让他想起自己的不作为,想起自己间接害死了无辜的卡拉汉。
2,细节的暗示卡梅伦家的墙壁上竟然挂着听诊器和手术刀,这也和后面麦克的主治医生身份相呼应;在西蒙家里阁楼上闪过了医生的蓝色服装,也和西蒙德医生身份对应;
在和守夜人见面的吧台墙壁上,印着一句话“ TO BE KEPT CLEAN ALL THE TIME”,意思就是“时刻保持干净”。
这也和电影主题相契合,虽然古德曼不是凶手,却也是冷眼旁观者,他并不干净。
如果不能时刻保持心灵上的干净,早晚会遭受来自良心的拷问。
3,麦克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在我的理解中,麦克其实是象征着死神。
就像维吉尔引领但丁游览冥府一样,麦克带着古德曼体验了死亡。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人死的时候,记忆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做过的错事。
而人死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赎罪的过程。
古德曼生前从未对卡拉汉说过一句抱歉,所以在“异世界中”他一直在道歉。
《鬼故事》充满了英国电影特有的人文气息,无论是剪辑还是对节奏的把控都十分“英伦范”。
和那些市面上“浓妆艳抹”的日本恐怖片和好莱坞恐怖片不同,这部《鬼故事》用超凡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心魔”。
侧重挖掘人内心深处的恐怖源头,同时兼顾了恐怖片应该有的吓人效果,整体品质堪称优秀,《鬼故事》是今年为止的最佳恐怖片。
这部电影中不得不提麦克的扮演者,同时也是《神探夏洛克》中“华生”的扮演者——马丁福瑞曼。
他用自己特有收放自如的表演方式,为本部电影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还记得《中邪》中的半仙夫妇吗?
正是因为自己做过亏心事,才会越想越怕。
人这一生最怕的鬼,其实是自己的心魔。
问大家一个问题,影片最开始对古德曼家庭和姐姐的描写,对影片有什么作用?
欢迎大家讨论!
适合那些喜欢玩这种虚实映射的细节梗的观众。工作量确实很足。但看完觉得很空虚。
几乎看睡着了,能把鬼故事拍成这个乌漆嘛黑、又臭又长、毫不吓人的熊样,还真是不容易呢,随便找个恐怖短片都能完胜本片。值得一提的也就是鬼故事中的细节与反转后男主的遭遇互相对应罢了,但也没啥嚼头。直到最后一个画面终于结束了,不由长出口气,烂片对人的精神和心灵都是折磨啊,建议没看的朋友快躲开这烂片吧。潮爷演的倒是还行,有一点点诡异的感觉,问题是片太烂了,给2星都觉得勉强,这是继《负重前行》之后第二次上当了,潮爷的恐怖片真是啧啧……
期待这么久,看完只想打人。脱胎于舞台剧的内核用电影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后只剩下单薄乏味。三个鬼故事的套路都简单得难以置信,只有18线恐怖片才会用的幼儿园jump scare。最后的内心独白直接照着舞台剧来演了。精神病版催眠大师的结局看的人直接崩溃。是谁说这个精分套路比国产片高明的?
有点僵硬
前面有些无聊,看在最后几分钟的份儿上给个好评
唯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浓浓的英式口音
【2018.74】
高级
一星给胖萌男主
善良又懦弱的人永远不会放过自己
包覆在最外层的、作为最大包袱的设计反而俗套,倒是中间插入的三个“鬼故事”有意思。第一个故事的恐怖要素还是空间、黑暗、恐怖谷,没有灯的漫长隧道,空旷房间里靠墙站立的人偶,似乎是恶作剧的鬼魂;第二个故事的恐怖要素更现实,古怪的家庭,神叨叨的受害者,被困在有潜在危险之地的孤立无援的孩子,担心黑暗中死而复苏前来报复的怪物;第三个故事则是预兆、暴风雪一般的房间、婴儿。可能由于舞台剧改编,所以场景静态居多,不过看似平淡的对话引出一个个故事还是挺有感觉的。
为什么有时候做梦,梦里会有被现实打搅的预感出现?难道那都是在几微妙内的神经活动?
开年第一部 收获很丰富! 摄影和配乐是小成本的胜利了 三个故事的联系和伏笔以及结尾的反转非常令人满意
三个故事竟都是一样套路的故事和一样的运镜方式,虽然这都是为了真相,但真的太无聊了,你至少玩一下镜头啊。
不知道我还以为是毕志飞拍的 A宝和潮爷演技加分
生死停留,黑镜中的一集,都有类似的创意,评分有点虚高,本以为多精彩的电影。三个故事也没什么太大的惊喜。1在看守一个荒废的精神病院大楼,这种设定本身就是烂大街的故事,这种空楼还用人看守?有什么可以偷的,最后看到了女儿。2男主演的不错,但有点表演过度,一个开车至于这样紧张?电话也一直响个不停的然后撞死了什么,后来被那个怪物吓的不行,气氛到还可以。3男主在空房里面看到婴儿床上面的床单在动,后来看到难产的老婆?后来男主去找让他找3个故事的男主,原来一切都是假象,男主回想到以前被人欺凌,后来2个恶霸将1个智障让其进入水道中后来致死,而男主也没有去救,他们3个人全跑了。后来他的鬼魂压到男主身上,为什么不找另2个人,有些奇怪。
精神病人欢乐多~
竟然是戏剧改编的啊?真想去看看在戏台上是怎么演的
「Why is it always the last key that unlocks everything?」「Things are not always as they seem.」「The brain sees what it wants to see.」
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