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韩国电影已经从揭示政府无能,黑暗。
执法人员不作为变成每一部类型片不这么拍就不能上映了。
除去这个愚蠢的设计,解谜过程中的无趣和视点的累赘。
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毕竟是我这一年看过最好的手持摄影,没想到伪记录手法下美术玩起来也很有趣。
演员能在这样的镜头下演绎成这样,我觉得一定是好的。
“你知道比死更痛苦的是什么吗?
” “是饶恕。
因为忍受长时间的痛苦后才能饶恕。
”真实,是好电影最基本的底线。
诚如《不可饶恕》这部影片,延续了韩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
而影片出人意料的结尾,给观众震撼之余,亦再次解剖了人性。
玻璃棺材与玫瑰花瓣昏黄的灯光与黯淡的重影结合,如此的色调,使影片更具历史层次感。
而那玫瑰花瓣,如猩红血液一般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更是让观众无法摆脱压抑。
在故事的结束,复仇者选择“无力抵抗”,而公法人员愤怒地开枪杀人,这又不免看到了《七宗罪》的影子。
01《不可饶恕》最大的主题落在片名的后两个字上:饶恕。
“以眼还眼,只会让这个世界少一双眼。
”仇恨,最终就像把利刀那样捅进了影片的男主角里,又如烈火把那位美丽而无辜的女孩焚烧殆尽,像图图大主教所说的:“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女主角闵瑞英(韩惠珍饰)影片以一起女尸肢解案作为开端,同时当年因司法腐败而造成的冤假错案又被牵连出来。
李圣浩(柳承范饰)因为仇恨,把无关的受害者沦为了自己向法医姜民浩(薛耿求饰)复仇的工具。
当他痛快地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以为一切就这样索然无味地收场时,原来这才完成了他计划的第一步。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句话反过来说,亦有理。
在痛恨李圣浩手段的残忍时,我们透过影片对真相的层层挖掘,逐渐地发现他这个人又是如此的可怜:亲人含冤自杀,家庭破碎,使他一辈子笼罩在绝望的阴影下,活在仇恨里而终日痛苦,即使复仇成功也未能带给他喜悦与释然。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是韩国司法腐败而导致的受害者之一。
02《不可饶恕》除了探讨“饶恕”之外,还试图深挖韩国的司法问题。
像这种抨击司法腐败的片子,在韩国现实类题材的电影中并不少见,如《杀人回忆》、《追击者》等。
韩国电影《追击者》(2008年)然而,编剧在极力地制造韩国司法腐败的线索时,却用力过度,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逻辑上的漏洞,这是它的评分被大打折扣的原因。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可饶恕》集结了演技出色的演员、令人震撼的反转、发人深思的桥段于一体,撇除这些细节不谈,确实是部佳片。
为解救被绑架的女儿,姜民浩(薛耿求饰)在与调查此事的警察极力“赛跑”回顾整部影片,李圣浩的复仇根源,就在于当年的司法腐败。
有钱有势的人贿赂法官与证人,将自己犯下的罪过掩饰得不出胚子;而没有背景的人,在没有法律的保障下,却成为了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然而,真正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公法人员为了一己私欲,漠视自己的手上的权力是来自民众的,心安理得地将一只脚已进监狱大门的人又拉回来。
哪怕是第二次机会,他也重蹈覆辙。
李圣浩就是看穿了法医姜民浩教授的这一点,因此,他也能够心安理得地绑架、杀人、肢解、弃尸,把自己逼到病态的地步。
因为他知道,他自己能逃过法律的审判与惩罚。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而姜民浩就像是复画着李圣浩的人生轨迹;又或者说,他们二者之间有着一面镜子,只不过反映出来的镜像是对方罢了。
作为一名法医,姜民浩利用职权去做伪证,没有职业操守外,自己亦触犯了法律,虽然他是为了解救自己的女儿。
当然,这不过也是李圣浩故意设的局。
但这样一个失去了道德底线,尝试游走在法律边缘而不被他人发现的人,无疑又是可怕的。
当仇恨如癌症一般蔓延至李圣浩的全身时,他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自己,而是变成了魔鬼。
姜民浩也一样。
在影片开始浮出线索后,这个问题一直拷问着我:仇恨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结束呢?
是复仇成功?
还是复仇者失去生命?
还是……首发于 筑梦塔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2LFulY-DEd8MezGsWvQWJA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比死更艰难的是什么,是饶恕,因为忘记痛苦需要一生的时间”,甚至不够。
七号评分:7.57剧 情 简 介江口河岸发现一具女尸,尸体被残忍地切割成数块,解剖学教授姜民浩(薛景求饰)被指派作为法医接下这起案件。
姜民浩有个在国外生活的女儿即将回国,他决定完成这个案子后就辞去工作好好陪女儿生活。
死者吴恩雅是个酒吧小姐,死因是头部遭受硬物重击,通过尸体上的线索,姜民浩发现死者被杀、被肢解、被抛尸是在三个不同的地方。
青年警探闵瑞英(韩惠珍饰)通过推理分析,发现这个三个地点跟一个环保组织有关,警方便将嫌疑人初步锁定为环保组织的领导人李圣浩(柳昇范饰)。
李圣浩曾在自己写的书中将河流比喻成维纳斯,而政府建设堤坝就是将维纳斯拦腰截断,这似乎就是肢解尸体的含义。
河堤边的脚印一深一浅,也符合李圣浩腿部残疾的特征,警方决定立刻将他带回警局审问,可没想到的是,李圣浩竟然直接承认他就是凶手。
案子进行得很顺利,但另一边姜民浩却心急如焚,本应今天回国的女儿一直没有下落。
在机场焦急等待的他身边出现了一个陌生男子,男子递给他一份文件夹,声称是李圣浩交待的。
姜民浩打开文件夹后惊呆了,里面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他女儿被绑架的照片,可等反应过来,回头想去寻找传信的陌生男子时,人早已没了踪影。
这时,闵瑞英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李圣浩已经承认就是凶手,姜民浩连忙开车前往警局,他要找李圣浩问个清楚。
作为法医,姜民浩在警局可以自由出入,他直接来到审讯室质问李圣浩,想要知道女儿的下落。
李圣浩看上去很平静,似乎早就知道姜民浩会来,他告诉姜民浩,要见到女儿必须帮他脱罪。
姜民浩得知警方已经找到肢解吴恩雅的凶器,知道要想让李圣浩脱罪,必须要在关键证物上做手脚。
他赶回家后,用手术刀割伤自己养的宠物狗,并将狗血带到警局,准备找机会替换在凶器上。
姜民浩知道,这样做已经触犯了法律,可为了女儿他已经顾不得许多,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等待着他的挑战远不止此,李圣浩又究竟为何设局?
……影 片 浅 析经过《老男孩》的洗礼后,对韩国电影变态的剧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是本片结尾带来的冲击还更甚之,那种残忍和绝望就像一口痰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让人极度难受。
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故事非常完整,一些细节描写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其中缺点也极为明显,导演为制造观众的急促紧张感,设置了大量镜头的晃动,这种设定很影响观看体验,并且和大量光晕特效放在一起也很突兀,个人不太喜欢这种处理方式。
影片的剧本构思让人称道,结尾出人意料的程度可谓顶级,抖出这个大包袱的同时,逻辑上的漏洞也浮现了出来,这大概也是影片没达到一定高度的原因吧。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导演选择了出人意料,优点可能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将会很难忘记。
看过薛景求饰演的很多角色,作为“父亲专业户”的他每次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结尾那一段炸裂的表演,让我想起《老男孩》中的崔岷植,《杀人回忆》中的宋康昊,他们的存在让电影的口碑更进一步。
韩国犯罪悬疑片中,往往会吐槽警方的无能和司法系统的落后,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如果说《杀人回忆》中呈现的是业余,《蒙太奇》中呈现的是草率,那么《不可饶恕》中呈现的更多的是无能。
除了女主韩惠珍饰演的闵瑞英是一股清流外,其余警察几乎都是智障的化身。
影片中案子的关键线索几乎都是闵瑞英找到的,而也是她第一个找到真相的,反观其余警察,不仅不如一个新人,反而被罪犯玩弄于股掌之间,结尾关键时刻也迟迟才出现,让人愤怒却又无奈。
正因为如此,影片中的一些所谓的BUG也让我开始怀疑,这是否也有可能是导演刻意为之,将司法系统漏洞放大来讽刺当下环境。
导致这一切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不是个体,而是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不仅仅是韩国才有,相信每个国家都有这一系列的问题。
在10年前,有钱人脱罪的事情还少吗?
而正是有脱罪的先例,才会有之后的肆无忌惮,才会引发后面一系列的悲剧。
这也引出了影片的主题:不可饶恕。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会犯错,可在犯错前能否设身处地替他人想一想,如果人人都会换位思考,社会才会更和谐,否则,你犯下的错误将会得不到宽恕,而不可饶恕的那个人,将是你自己。
台 词 精 选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谁又会想到曾经犯下的错误有可能成为一生的痛苦,多换位思考,造和谐社会。
我浑身颤抖,让我大口呼吸一下,然后开始写。
请不要纠结于犯罪过程的细节。
这只是一部电影,编剧已经做到极致。
并且我们本来就不可否认在全世界范围内巨大司法漏洞都是普遍存在。
这部电影包含了太多的肮脏和黑暗。
我们可以看到“轮流发生性关系”这样熟悉的案件也超前得在这部2010年的电影里得到展现。
如此重大打击了韩国当下存在的金钱关系收买和伪证的地下交易的社会现实,编剧令我侧目。
影片结局令人窒息。
看完后,只有一种想哭却堵在胸口,不断涌出,而后平复再涌出的眩晕。
在故事的结尾,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报应无一例外全部归于曾经犯过错的人的身上。
最恐惧的一幕,他的女儿躺在玫瑰覆盖的玻璃缸中,只露出了她的脸孔和一双腿,其余的地方用血红的玫瑰铺陈开来,手触摸下去,只有玫瑰。
他一路在努力营救的女儿居然是早就是在他自己手中解剖过的那具完美尸身。
呕吐感再次袭来,这是我在影片的开头和这里有过的感觉。
触目惊心。
令人绝望的最后。
饶恕比死还难,他根本已经无法被原谅。
篡改证据,教唆罪犯,伪证。
当年的他也曾经做过同样的事情。
这样轮回了两次。
他被掏得清空。
李圣浩说,想要他余下的日子忍受比看到痛苦还痛苦的心的折磨。
可他知道他不再需要时间了。
因为他已经不可饶恕。
枪声响起,再响起。
打碎了多少人的美梦。
人的一生不能犯那么大的错。
我现在难过得无以复加。
不会再看第二遍。
人变成了尸体之后就不再是人了,而是证据剧里面解剖的场面也太真实了吧,但是解剖的人连个口罩都不带嘛(真的是牛逼的承受能力)疑问:遇到自己的女儿被绑架了这种事情,难道不应该先稳着犯罪的那个人吗(毕竟他已经进去了),然后联合警察一起调查自居的女儿在哪里吗。
毕竟他的名声和威望都不错的,警察应该都会尽全力去找她女儿。
这不比一个人找来的强。
而且反派说的那个话也不值得信任啊,那么危险的杀人凶手脱罪了难道不是对自己女儿更危险吗。
(果不其然吧,女儿早就死了)但是男主真的一点不犹豫就开始给反派脱罪了啊。
找到和犯罪同伙,一个人去追,这不是去送人头吗。
最后的反转确实是很精彩的,但是前面的剧情还是有一点不太合理,连女主都猜到了男主的女儿可能藏在了哪里,男主居然猜不到吗??
费心半天,人早就死了。
真的是精心设计的复仇啊,没想到解剖的居然是自己的女儿。
这个剧情确实牛逼
《不可饶恕》。
8分。
金亨俊编剧、导演,薛景求、韩惠珍、柳昇完主演作品。
14年前的作品,薛景求大叔的演技确实可以封神,他近乎完美地演绎了痛彻心扉的疼痛。
故事非常残忍。
一个被切成了6块的女尸案同时摆到了薛大叔饰演的韩国第一法医姜教授和韩惠珍饰演的警察闵瑞英面前,一个是顶级法医,一个是推理专家,两人很快就查出了犯罪嫌疑人——柳昇完饰演的小儿麻痹症患者李圣浩。
证据确凿,只待起诉。
然而,约定好日子回国的女儿被绑架的信息传给了潘教授,如果不想办法救出李圣浩,女儿惠元必死无疑。
潘教授和闵警官也都发现了案件的端倪,各自往下查,很快同时都找到了源头——和十几年前一宗少女奸杀案有关,彼时教授正是案件法医。
故事确实漏洞非常多,完全经不起推敲。
但它的残忍掩盖了这些不足。
尤其是结尾,当痛不欲生的教授终于明白一切后,他即便求死,也永远无法解脱。
始终不能理解的是,作为韩国第一的解剖专家,一具尸体属于两个人,都检查不出来吗?
实在说不过去吧!
大家CSI的什么都看过吧,里面检查的比这更细致的都能看出来啊!
漏洞太多了!
另一具女尸呢?
一个风尘女和一个小女生的躯体能一样?
教授女儿死因?
怎么被绑架的?
十多年不见正常吗?
上飞机之前,飞机落地不打电话的?
早早就闯到那个小屋里了偏偏看不到关键的?
为什么又是拐杖又是铁杵?
电锯上本来有谁的血?
遗失的手术刀没下文了?
一只残肢就那么杵在沙土上没人看见?
犯人在警署怎么和他兄弟自由通信的?
外人多次殴打嫌犯真的跟没事一样?
杀人犯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的是有分身术吗?
真的不知道这部片子怎么就到了7.8分。
难道就真的是因为一个残忍的结尾?
如果仅仅是一点瑕疵,我可以给7分,但是整部片子的漏洞已经完全掩盖不了那结尾的一点优秀。
在我眼里也就值5.5吧。
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有人说结局震撼,前半个小时我都放弃这部无脑片了。
太侮辱我的智商了。
一部好电影,绝对不是以刻意的技术手段舍弃一切而强行强化的一个局部。
而应该是由饱满的人物组成的值得推敲的故事。
看看我们的《无间道》。
然而这片子里,弱化警方到白痴的地步,人物的转变也没有铺垫,在紧张悬疑的气氛中,每个细节都最大化的发挥着叙事功能,然而本片的许多细节完全都是多余的。
处处都是无法避免的硬伤。
先说故事里的硬伤:碎尸案哎!
特么的这么大的案子,这么变态的事儿,全球哪个法制国家发生这么大的案子能不重视?
怎么找到的凶手?
就因为保护环境的一堆示威者,从示威者里找到一个头,这个头还写过一本小说,一本小说就怀疑了作者?
巧了,作者还真是!
保护环境示威的人,要有碎尸的胆子,还用在门口瞎咋呼么?
示威者有这胆子,不杀开发商,不杀破坏环境的人,杀个女人干嘛?
警察如此走运的抓到了这么变态的凶手。
没人在乎杀人动机?
受害人的关系?
一条河被分几段,杀个“无辜”的女子人就分几段?
这个逻辑谁想的?
我真该说一声鬼才!
就这样把一个看似毫无关联,实际背后揭晓有很大关联的案子结合在一起,这个方式真是好巧妙哦巧妙的我都想给编剧寄刀片了。
调查这层关系,还得反复由犯人自己强调,真是把警察都塑造的太白痴了。
再说凶器,一个棍状钝器,抓了个瘸子,在全城的在找凶器。
特么的就没人看看那根拐杖么?
瘸子最顺手的第一怀疑凶器就应该是那根拐杖啊?
我真的感觉自己在这个片子里被侮辱了智商。
到最后瘸子自己把拐杖递出去...这个心心念念的凶器,却成为不了直接证据?
纳尼?
那开始费什么劲呢?
接下来说教授的硬伤:作为警方多年高级人才,出场就塑造了一个十分强大的形象。
能够从J液传播中找到过敏源,这是多么细致严谨的解刨专家?
这是为警方贡献多么大的一个专家?
然而面对一个肢解的尸体,竟然就第一时间主观的推测为是一个人的尸体!
人设崩塌连就仅仅只用了5分钟。
然后,在得知自己女儿被绑架后,第一反应竟然是背叛国家安全机关!
WTF?
坏人都没说你必须独立完成啊!
他就立刻接下任务了。
好歹在警务一线奋斗这么多年,就没有个警察帮个忙么?
如果我是一个警务工作人员,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利用自己的现有一切资源(警方资源)先查女儿的入境记录,再调监控。
一般最短的有限监控记录都可以保持7天,4天前的记录完全可以找到女儿在哪失踪的。
而不是自己谁也不说的去找犯人妥协。
紧接着,教授找到了帮凶的窝点。
(自己女儿的尸体也在那里。
)教授被帮凶揍了一顿。
你是个法医,没有战斗力,ok,但犯人都找到了,你不依靠警察赶紧抓人救人,而是陪着犯人依旧在做游戏!!!
被揍过的教授开始开窍了一点点,开始黑化陷害男友。
那个赌徒虽然看起来不是个好玩意儿,但是他的确是没有杀人啊。
教授有脑子陷害死者男友,没脑子救自己女儿。
你女儿死了你怪谁?
教授行动里的问题:教授第一次见到凶手在全程监控的重案审讯室,两人肆无忌惮的聊着绑架与威胁。
然而外面的警察仅仅就是敲敲门就拉倒了。
之后连看看教授说什么都不管。
本以为这段忽视是故意的忽略,为了之后有警察发现教授的事情而帮助教授,然而并没有。
失败。
教授在凶手家被钉子戳穿。
导演,你试试被那么大一个钉子戳进身体里试试,你试试。
衣服的韧性,和人体的本能反应,没有强大的撞击,你慢慢靠墙试试能不能插进去。
碰到这段有什么用意?
特么的一个悬疑片!
在推理中你浪费时间搞这个?
失败。
还是同一个场景里,教授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地窖,很难打开,掏出了手术刀。
手术刀?
就是捅完自己的狗随身带着的手术刀?
等等,他为什么还要随身带着手术刀?
哦,因为他是个解刨的。
费劲巴力的打开那个地窖,你们猜发现了什么?
没错,什么都没有,还把手术刀遗留在现场了。
这么不正常的工具,仅仅就用来被新来的小警花发现教授去过凶手家而已。
其它人(例如每天只知道骂骂咧咧的老警察)就一点都不在意?
整整一个场景铺垫了教授干扰现场而留下一堆证据,我以为教授会被警方发现而被通缉不得不转到地下行动,添加行动的阻力。
然而,并没有。
这一切精心的安排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小警花发现教授去过那里。
很典型的以点盖面的微观编剧思维,忽略了整体线索同一的宏观布局。
失败中的失败、再提一句凶手,凶手的复仇是贯穿行动的动力,而再次压抑的环境中,产生的变态心理(都碎尸了),在表演中却缺少了一些力度。
尤其是在结尾,复仇成功时的扭曲心理,很轻描淡写的就带过了。
其它的人物,傻乎乎的小菜鸟警花只为敬重而跑前跑后,纯帮忙的帮凶,只知道骂人啥本事没有的老警察,导演的人物塑造功力可见真是不咋地。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
全片就真的是为了展现一个报复的结果,强行忽略了所有的逻辑连贯性。
为了增加难度而增加难度,故意省略了警察的能力与智商,使整个故事完全建立在一个一触即碎的孤立无援环境里。
宏观布局不足,微观拓展冗长,还十分炫技的用什么手持摄影加不明觉厉的蒙太奇手法。
不想吹毛求疵去强调逻辑漏洞。
服务于剧情节奏的取舍很容易会变成不理解的漏洞。
愿意去相信明显问题来自于理解角度或者剪辑的取舍逻辑而不是编剧的基础逻辑。
总之讲良心话,是好看的电影不至于低分。
第一次主动选择韩国悬疑片看,还是比较惊艳。
其中部分镜头没法规避,否则故事片尾的震撼力量达不到;可以理解喽
故弄玄虚装深沉的片子,直接搬来美剧的情节拍成个两小时的电影,结果可想而知……我觉得坚持一个国家民族固有的腔调是必要的,电影也是啊。
真残忍。
这部电影也就最后几分钟能看看,全被剧透的人毁了。核心诡计有巨大的BUG,其他小BUG无数,期待太高,略有失望。爱奇艺和腾讯买了版权又不放完整版,真是鸡肋。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你所做不到的是原谅
全片无节制地滥用煽情bgm,看的头疼。
哇哇哇 ,这是我觉得除了老男孩外最好看的韩国电影了。最后10分钟绝对要你大跌眼镜,韩国编剧又一出精彩绝伦的奉献~~薛景求的电影一向都很有保证~~~~
虽然看起来尺度很大,既包含底层阶级的复仇又有视觉上极为刺激的场景,但是结局刻意且bug太多。
虐心。。。。
太朴素的脸让人跳戏
典型的精心策划复仇计划~~惊爆的结尾,编剧很有想法!
开头的断臂维纳斯,和后面的玫瑰花瓣藏尸,非常有巧思。而且有视觉上的震撼。以牙还牙的复仇方式也不错。要挟让自己脱罪,不得不再次做伪证。然而居然是以亲手侮辱女儿身体的方式???女儿又做错什么了呢???悲惨的连环伤害,以无辜的女人被害为起点,又以无辜的女人被害为终点。
硬伤太多太明显,结尾还不错,挺震憾。
剧情俗套,不过拍得还行。
对韩国这些扭曲人性纠结复仇的类型片审美疲劳鸟...
有些错误是真的需要用生命来抵罪的,然而最痛恨的是”不要让我一个人玩弄你女儿,你也一起来参与“,女主虽然韩国屏幕大众脸,但异常耐看个。韩国犯罪片里,总少不了要有鱼腩警察来负责逗逼的
剧情漏洞百出。
变态~我不喜欢没魅力的罪犯牵着没道德没智力侦探鼻子走的片儿
好邪恶.....
拍得憨好~复仇这件事大概真没有适可而止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