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冲着影帝才去看这部片,张家辉的片子就数千王之王和证人最喜欢,虽然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显然觉得他扮演喜角更有前途,有星爷的影子,很少看这种港式黑社会片子,没想到却认识到另外一位身材这么正的莫小奇,双重人格的经典题材片,黑白两道之间的明枪暗战,感觉一切还好,对王晶的片子没有多大印象,只知道其中必有biggirl看,也就算没白看了,一星给影帝,一星给大凤姐....
有這麼一種導演,明明陷在商業娛樂的浪潮裏不能自拔,偏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故作正經染指一些嚴肅題材,美其名曰“拍一些我想表達的東西”。
(娛樂片就不是親爹生的?
)幾部娛樂片之後用一部正劇挽回點口碑,如此循環往復,幾乎已是定律。
左眼望著利,右眼瞅著名,既要當XX,又想立YY──咳咳,某大佬其實也幹過這種事。
這裏就不點名了。
回到晶哥。
之前年初的《金錢帝國》本來是沖著牌坊去的,可惜效果差強人意。
然後他很嗨皮地快速搗騰了兩部娛樂片(《00狗》和《未來差人》),掐指一算,接下來應該是正經時間,於是,便有了這部《旺角監獄》。
============以上內容 個人猜想 如有說中 不是巧合==========《旺角監獄》的宣傳賣點是“王晶第一部cult片”(好怕怕哦……)。
事實證明這就是傳說中的扮嘢,因為片子跟cult實在沒什麼關係。
如果是宣傳人員想出來的噱頭,拜託回家查查字典先。
拋開無厘頭的“cult” 不說,《旺角監獄》的故事其實挺有趣。
用二位演員共飾一個角色,來表現人物精神分裂的兩面,雖然有《Fight Club》經典在前,但在華語電影中並不多見。
即便知道晶哥又在施展“拿來大法”了,還是有一些新鮮感。
而關於旺角是一個無形監獄的概念,以及張家輝可憐巴巴站在人行道上走不出精神監獄的神情,本人也很喜歡。
可惜,本來可行的創意毀在了低俗處理的手裏。
同樣是講旺角,爾小寶《旺角黑夜》的檔次就比《旺角監獄》高得多。
兩部戲中都有惡霸欺淩北姑的情節,前者裏,攝影機擺在房門外,惡霸走進房,猛地一推丹(張柏芝),她無力地坐在床上,惡霸緩緩關上門。
這種留白內斂而壓抑,撕扯觀眾的心。
而後者裏,鏡頭直接對著大鳳(莫小奇),她趴在前景,身後的惡霸早已迫不及待解開褲子擺出了老漢推車。
在同樣情節的處理手法上,後者低俗得昭然若揭。
更不用提惡霸對於“菊花”的嗜好,以及對小鳳的侵犯情節;還有鏡頭再三對莫小奇傲人雙峰“戀戀不捨”的無意義特寫,仿佛可以看到攝影機後晶哥垂涎的臉。
OK,大家知道你想表現旺角如阿鼻地獄,底層人受無間苦難,但處處充斥著的低級噱頭,更多的是感官刺激,而不是心靈震撼。
可惜了莫小奇這個演員。
看得出她很用心用力,希望在這個其實並無多大發揮空間的角色裏儘量做到最好,可惜影片對她身體的強調,就快令她淪為肉彈。
而孟瑤,一如既往,不知道這次的弱智妹妹算不算是本色出演。
寫到這裏忍不住八卦一下。
據說要想知道一個男人的品味,只用看他選擇的女人。
晶哥以前的女主角還頗有靈氣,君不見當年有邱淑貞和舒淇。
而如今,他的“愛好”只淪為肉欲,看孟小姐便知。
近年不少香港中年導演的身邊人都大洗牌,全部換成年輕的一款。
似乎大家都不能免俗地陷入了中年危機。
至於宣傳裏最強調的四位新鮮出爐金像演員大飆戲,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火花四濺。
鮑起靜,陳麗雲只是交足功課,張家輝偶有神來之筆,其中最有氣場還屬智叔,啥叫戲骨,那真是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透著戲啊。
片中還有一個主題,懷念。
輝(張家輝)對老旺角的懷念,對舊戲院的懷念,對午夜場的懷念(這些其實都是圈內人常常聊到的話題,被晶哥直接用成了對白),實際上是香港電影人對香港電影巔峰時期的懷念,甚至是全體香港人對香港黃金年代的懷念。
那時天很藍,雲很白,香港經濟繁榮,戲院人頭攢動,隨便拍部戲都可以賺大錢;那時的字典還沒有“北上”這個詞,CEPA也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內地市場根本不放在眼裏,電影人們意氣風發,更不會仰人鼻息。
然而當往事如風,一切都成為過去式,這種不斷回頭顧盼的姿勢不過徒添感慨,倍增淒涼。
只有loser才會沉溺在曾經的輝煌中尋找慰藉,像個复讀機般反復念叨自己過去的成績。
輝最後雖然肉身死去,但精神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希望香港電影也能如此。
===============片中插曲一則:以揶揄藝術片為愛好的晶哥不忘在自己的地盤出口惡氣(比如《精裝難兄難弟》裡的王晶衛=王家衛)。
這次,他洗涮的是杜琪峯:古惑仔看到街邊的機動部隊(PTU)巡邏,其中一個聊到電影《PTU》。
箭豬:“我知,吳宇森拍嘅。
”手下:“唔係,係杜琪峯。
”箭豬憤怒地對其拳打腳踢: “杜咩琪峯?
杜咩琪峯!
屌你老母!
”全場笑到拍手掌……大家都知道,晶哥借箭豬之口,赤果果地講出自己的心聲。
如果说,旺角是个监狱,江湖是个监狱,那么,谁又能解释,这世界是不是一个监狱呢?
如果没人能解释,或许可以说,最大的监狱,其实是“心灵”。
细辉没能走出心灵的监狱,因为愧对母亲,愧对年少轻狂时夺取的二十几个冤魂;枪王余没能走出心灵的监狱,因为愧对三十年前那背后不光彩的一枪;七婆没能走出心灵的监狱,因为愧对被人砍死同为黑社会的丈夫;甚至大凤,多少年以后,她会不会因为自己在旺角的不堪经历,而将自己锢封进又一个心灵的监狱?
影片里最自由的,应该是小凤吧!
无论身处多么险恶,经历多么悲惨,生活多么艰辛,有自由的心灵,就是快乐的……
有港片的特色,但也有王晶的特色。
这些年,王晶大导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不再局限娱乐大众,也想拍点有深度的、有个人想法的。
冷不丁的,又加了一部黑帮片,还请到一众大牌影帝影后。
看过许多黑帮片,要拍出新意来很难了,这仍然是一个复仇与还债的故事。
30年,时间足以是两个世界的跨度,蹲30年监狱,也足以击垮一个人的精神防线。
由于香港没有死刑,对于这个重刑犯,能做的也仅仅是关押。
进了监狱肯定要接受教育,这么多年下来,脑中的邪恶基因,竟然由于长期的被教育,分裂了出来。
也好,起码有伴,也不寂寞了。
其实挽救这样的人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曾经凶残地犯下重罪,如今还精神分裂,放出来不是危害人间么。
从影片看,他出狱后,最重要的就是送妈妈最后一程,一个盼了他30年已成痴呆的可怜母亲。
其他时间,他只是个被利用的道具,没人会真的在意他当年的作为,虚假的尊重背后只是阴谋。
因此在冷血的黑帮片中,少有的温情片段就显得很苦涩,30年前的社工还在为他假释而奔波、母亲在洗头中闭上了眼睛,他们期盼的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本片的结尾,不时太满意,警察的性情大转是个问号,行为是不符合他之前塑造的人性的。
而杀人犯本身,多次无法走出内心的监狱,似乎就是告诉观众,出狱只是对当年的事情和人做个了断,当一切都灰飞烟灭时,他也可以离去了。
不得不把这样的思想归结为王晶的无厘头,总觉得结尾没有做好,或者没有完全表达出导演的意思。
影片中还有一个插曲,就是不时为拯救香港电影而呐喊,多处的怀旧都烘托出如今的市场相当萎靡,与30年前的鼎盛不可同日而语。
但这其中的责任也有王晶的一部分,他拍了这么多只追求商业利益的烂片,不就在加速恶化这个市场么。
人性是混乱的,也是伪善的,大多数人的名正言顺,其实只是为了疯狂的一个幌子。
片中大辉的分裂人格小辉,映射了大凤的现实中低能妹妹小凤,小凤对着空气拍手,就像是现实与精神世界的一种交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住在自己的监狱里,但是也许只有疯子才有机会释放自己吧。
最后想说这么好的片子,为什么只有6.2分。
喜欢张家辉,看了两遍~觉得这部剧好黑暗、好现实,也看不懂这电影表达的是什么!
有几个疑问一直想不明白~1、最大的疑问,最终是全程腹黑攻心计的披特成为赢家?
披特跟箭猪争老大,最后利用一篇报道借刀杀人促进剧情发展,箭猪最终得到报应死了~幕后黑手披特顺理成章成了赢家!
2、箭猪的幕后推手,那些老辈也一个都没事?
3、大凤,这个妓女两天性格大转变成贤妻良母?
4、佳仔还有蛋挞是什么样的设定存在?
另外,最终的受害者就是小凤了,全程无辜啊😂小辉说的对,好人只有被欺负!
如果没有那些人一再逼迫,小辉又怎么会再次走上~有些命案,背后总是有那么多憋屈和无可奈何啊
《旺角监狱》由香港非著名导演王晶编剧、监制、导演,王晶在剧中出演一个男配角,男主角是金像影帝张家辉,是一部典型的纯正的香港电影。
警察、黑帮、妓女、大哥小弟,这样的剧构对于香港电影人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但要拍出新意,还是需要编剧和导演的一番功夫了。
还好,由王晶一手操刀的本片还基本保持了香港电影的一贯水准,虽然不会给人太大的惊喜,但也不会给人太大的失望。
看这部片子,让人不由得想起好莱坞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同样讲述一个罪犯因长期在监狱服刑,而导致与社会隔离,即使某一天出了监狱,也如同进入了另一所形式不一样的监狱。
三十年前,张家辉饰演的阿辉在旺角砍死十余人,被警方逮捕并判终身监禁。
三十年后,获得假释的阿辉得以短暂离开那个禁锢了他三十年的监狱。
可是,三十年后的旺角已不再是当年的旺角,江湖也已不再是当年的江湖,就连以前有上千个座位的大影院也变成了拥有很多个厅的小影厅。
这个有些精神分裂的男子站在熙熙攘攘的旺角街头,总觉得有个18岁的阿辉一直跟在自己身边,是那个年轻的阿辉指挥着他的一言一行。
被黑道两派作为棋子的阿辉,他是否还会走上一条不归路,是否还会回到旺角的监狱?
人生的剧情是否有得自己选择?
片中有一段男女主角在影院看戏的戏,有一段关于香港电影的对白。
这应该是王晶,这位香港导演关于香港电影的一点表达吧。
——以前看电影很开心,差不多一千多人在戏院里,一起笑一起鼓掌,就算坐第一排,看得脖子都酸了,也一样很开心。
——现在香港人都不看香港电影了。
——香港人不看香港电影……,以后没有香港电影,不知道会怎样?
——现在大陆拍好多电影啊。
——那是大陆电影。
的确,现在而今眼目下,纯正的香港制造是越来越少了。
那个有着多种类型片——功夫片、武侠片、警匪片、喜剧片、古装片——而流行于整个华语世界,靠功夫片走向海外的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吴宇森们有的去了海外去了好莱坞,有的退出江湖很多年了,张国荣们到另一个世界演绎另一出戏去了,当年酷毙了的小马哥演起了圣人孔子,发哥李连杰们都有了皱纹,曾经繁华一时的香港电影要如何焕发第二春?
诚然,一方面,还有很多的香港影人在坚持着拍香港制造的电影,而另一方面,很多的香港电影人,因为有与内地官方签署的电影优惠协议,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还是投资方,纷纷转战大陆,把大陆当作了一块香饽饽,所以,香港内地合拍片是越来越多了。
只是,在赚钱才是硬道理的指引下,谁来拯救香港制造?
关于香港,我们知道多少?
是繁华的金融中心,购物天堂,美食之都?
是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都市?
还是黑帮当道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之地?
对于大多数未到过香港的内地人来讲,我们了解香港,大多是从香港的电影电视开始的。
从警匪片里,觉得香港到处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黑社会,但同时,香港警察也是身手一流功夫了得。
从喜剧片里,觉得香港人讲话真快,与台湾人讲话的风格简直就是对立的两个方向。
从都市爱情片里,觉得香港真是一个时尚现代的大都市,帅哥美女美食和购物的天堂。
这些是真实的香港吗?
不清楚。
但是,朝廷电视台里报导的香港,那是真实的香港吗?
更不见得。
君不见,在CCTV4的《中国新闻》里每天都有港台连线,关于香港的新闻都很和谐,关于台湾的新闻总是很犀利很丑闻。
每个人眼里的香港当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局外人,还是香港人。
本文最初发布于2010-5-26
前几天,受到毕设答辩的威胁,我夜里总是睡不安稳。
在一个夜黑风不高的晚上,我在宿舍看了这个电影,当时是12点,同看的人还有老大和锅巴。
我们管在熄灯之后看电影叫夜场,过去这个时候只要有人振臂一呼,那立刻是N多人赢粮而影从啊,我的很多电影都是在这种情况下看的,可是现在宿舍已经没有几匹人了。
过去的夜场,一直都是以恐怖片为主,至于为什么要看这个电影,那我就不得而知了,老大决定的。
我猜测可能是觉得王晶特别牛逼吧。
故事开头我没看,当时我在看小说,以至于我并不知道主角是怎么回事。
于是我以我天才的智商推测,我将看到一个重出江湖的英雄,一个有情有义的妓女,然后就是一个骑士打败大魔王的欢乐结局。
只可惜,我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并没有猜中这结局。
港警,影片让我看到了一贯类似影片,不一样的状态!
警察也是人!
我觉得更加人性了一些!
我喜欢!
当然是香港的警察!
大陆警察?
……………………我无语!!
第四部。
从这四部电影可以看得出,我究竟被长途机折磨得有多厉害:最后一部直接跳成港片了。
主要是因为在学校看过它试映会的poster,如果不是估计我也不会有兴趣。
故事编的很奇异,拍的更是满是幻觉。
但始终还是港片,看得出来制作费并不高,有点山寨的感觉。
虽然有张家辉这个新科影帝撑场,但并没有超越期望。
很傻
在我印象里,张家辉演过好几个类似气息的角色,不过我倒是都不讨厌。就是这部片子里疯子傻子有点多,不免觉得“这不应该是电影啊~舞台剧里这样的人设还差不多~~~”之类之类的。
挺压抑的。另外别指望王晶拍剧情曲折的片子了。
那个多重人格想学神探,可惜没学好,不伦不类的!
听不粗的黑帮港片,有些黑暗
一个大胸女和一个神经病,一个弱智,一个老年痴呆的黑帮故事,张家辉也救不了这样的片子,孟瑶很适合这样的角色,棍子捅我这段笑死了
一般
旺角監獄并不是一個地方,對阿輝來說整個旺角就是監獄,因為他是瘋子。PS.王晶的電影永遠帶顏色。
人格分裂吗,神探要讲述的更到位的多。王胖子搞这点深度,是对香港电影的一种缅怀吧。张家辉这几年的转型还不错,莫小奇真是个绝顶尤物。
可以看出王晶对香港及香港电影痛心疾首的缅怀。谁的心中都有一个原始的故乡,但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却没有故土,或者说所谓的故土情结被安置在了空中,找不到落脚之处,虚无缥缈的让人心痛却无以追寻。所谓的家乡已经被改变太多了。追名逐利渴望速成,一笔万利的诱惑太大了,又有几人能坚守?
“最美”不过夕阳红……
影评人石琪赞其“剧情人物相当复杂,胜在角色们性格鲜明,戏剧性丰富”,而尽管影片还带有王晶式的挪移变奏的拼盘式手法,但“好在今次活学活用了奇招妙笔,还有别出心裁的灵感,拍成真幻交织、悲喜交错的黑白道狂想曲,成绩不俗”。
什么乱七八糟
精神分裂,妓女,黑社会,黑警察,还有一个死胖子王晶
难得王晶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总是让人感到不舒服…
还是不错的。。。搞笑的是借着台词把杜琪峰给骂了。。。
山羊胡的造型很有创意!
有两种监狱是很难走出的:时代的大势,内心的牢笼。王晶明显是借着去年《证人》的成功拍了这部非雅非俗的《旺角监狱》。不说影片,但就张家辉的形象,还是沿袭得很成功的,去年那个独眼,今年这个一直保持着温柔微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还有就是莫小奇,确实妖娆魅力得很。
因为家辉哥给鲍起静老师洗头的那场戏,打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