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新导演的港产片还算有意思,至少在剧本上狠下工夫,将两组坏人以及警察的线索巧妙地串联起来,难得见到以往港片中盲打误撞的喜剧意味。
角色塑造偏向漫画手法,两位影帝的表演没太大惊喜而言。
反而是另外一组坏人帮让我觉得更有看头,出场时的暴力描写其实可以设计得更血腥,这样就跟主角四人帮的对比更加鲜明。
夜景拍摄得很有味道,最后在白天的高潮段落反而略微丧失掉前面营造的悬疑和刺激感,不过充满想象力的漫画式结局倒是跟全片风格保持一致。
最后,关于主题的表现过于说教和呆板,不一定非要让剧中角色讲出口才能让观众领悟到个中道理。
跟同期上映的《暴风语》打成平手。
比想象中要好看,算合格的喜剧片吧,可惜没有影院放粤语版。
故事挺完整,就一群想大赚一票的贼在假扮警察打劫过程中遇上了另一批装成警察但更丧心病狂的抢劫犯,于是最后变成了贼抓贼的故事。
其间他们救了姑娘救小姑娘,不断遇险,让人好气又好笑。
片子中间节奏有点慢,无聊得我想玩手机。
不过大叔们演得都还可以。
唉,总之就是看完了觉得还行但也没有特别想说的点。
经典粤语对白:个个都系食饭屙屎的啦,食屎屙饭够劲咯,你不如去食屎?!
早死早投胎,偷车!
走郁手走享受。
米郁,锦又点样举高手呢?
真系傻。。
唔好漏嘢啊!
漏嘢系漏左先知漏左嘎~~记唔记得英雄同差人有咩分别啊?
差人要守纪律,英雄唔洗。
差人呢,有粮出既,系打工仔来既;英雄呢,无粮出既,多数都系老细,即系Iron Man个D咧。
做好老细先学人做英雄啦~~不过Super Man都唔系老细来嘎。。
Super Man呢,条底裤着系出边嘎,哎~咁筛?
里D唔系就筛,D钱掉落咸水海就筛,依家就洗做仲有得威!
阿sir,米郁有点熄匙?
《冲锋车》里的经典台词。
1.——为什么不用一罐白漆喷白了,然后写警察两个字这就快啦 ——喷白它,它始终是一架白色的小巴。
喷黑你,你始终是个黑色的贼。
2.我们这一次已经不是打劫这么简单,我们不是为钱,我们是替天行道。
3.我有个点子想了十六年……扮警察干一票,以前左轮改AK,今天小巴改警车。
4.兄弟没了,钱没了,什么都没了!5.有没有搞错呀?做兄弟不可以这样的!生,我要见人,死,我要见尸!6.长官,有人滥用私刑,盗窃,还自称警察。
7.——又想做英雄啊 ——我是警察,就要抓贼。
8.监狱长:你没变,不过这个世界全变了,你不认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认识你。
9.卢西发:这个世界不会有39633,只有一个人叫卢西发,就是我!10.卢西发:我们做贼当然要打劫啦,没刀子拿砖头,劫到钱买AK然后换大炮,吃屎就吃最臭的,打劫,就要劫个最大的。
11.抓贼不是靠衣服,穿什么不重要。
12.警察有薪水,是打工的,英雄没薪水,多数都是老板,就是Iron Man那种。
13.有钱有兄弟,没钱没女人,正所谓出来混的只信一个钱字。
14.女人有钱就把你当男人,没钱就不把你当人。
15.打999报警不需要钱的。
16.这个世界真是怪,龟苓膏没龟,奶茶没奶,坏人不坏。
17.内裤穿在外面还是里面,超人始终是超人,干了的湿巾还是湿了的干纸巾,只要它相信自己还能擦东西,它就是一张好纸巾,不要以为穿着制服就是警察,穿什么根本无所谓!天使还是魔鬼,魔鬼还是天使,要看你怎么看了。
看到吴镇宇出狱那妖异而莫名其妙的自信的步伐,兄弟之间的真挚又各自计较并伴随误会的故事,警察叔叔的人生训诫,做贼遭遇呛行的霉运,套用经典台词的冷幽默,我仿佛看到了《难兄难弟》2015版。
从演员的表现来说,吴镇宇驾轻就熟,任达华一改高格调,非常接地气的演绎外冷内热,处处碰壁的中年工科男,郑浩南压住了杀气,谭耀文无神的眼睛出卖了落拓的斯文。
几乎不用看剧情,已经可以肯定是一部好片。
没有枪战,没有铁血,没有茶餐厅,香港电影在此突破。
警察徐安良,在坚持本分的同时,坚持做不在本分的事,不太像一个警察。
贼人阿发,坚持做不本分的事,同时坚持本分。
他们的编号都是39633!
他是他的投影,还是,他是他的真实呢?
几人欲做的无本买卖,也是非常荒谬。
首先利用尸体运输黑钱,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讲究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所以阿发就振振有词的计划抢劫这些人,说是替天行道,问题在于,抢劫就不是恶行吗;抢劫就惩罚了恶人吗;抢劫所得赔偿了家属吗?
也没有,他们是为了满足自己发财的私语,根本算不上正义。
那么,正义又在哪里呢。
阿发口若悬河,音乐也越来越高亢,兄弟纷纷跳了起来。
然后,灯被老板关了……此间,并没有什么音乐,也没有什么慷慨激昂,有的只剩傻眼。
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哈,哈,哈,看到这里,好想哭一场。
一群人傻傻的站在那里,等老板过来收费,一群人傻傻的站在那里,等雇主过来发放微薄的怜悯,一群人傻傻地站在那里,等社会过来把他们踢出局。
忍不了,所以要改变。
四个人分工合作,弄出出了冲锋车,警服,BB弹手枪,冲到偏僻的案发现场—抓住了2个强奸犯。
蹩脚的职业模仿,混乱的办案程序,假警察居然唬到了真罪犯,更离谱的是以前开玩笑所说的,罪犯举报自己成为了现实:“我们在这里强奸了一位少女,快点派人来抓我们。
”诸如此类的细节,非常的丰富,世间的荒诞,各人的冲突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路见不平之后,干了第一票,搜走了强奸犯的钱包。
4人瞬间从道德的高处,又落回法律的低处。
或许,大家一直都在底层,只是习惯了仰望。
为了保护少女,不怕露陷引来防备,也要报案,是愚蠢的疏忽,还是强大的认定呢?都是又都不是吧,谁也无法权威的评判。
不过上车离去时,那欢畅,通透,发至肺腑的笑声,真的让人羡啊。
世界就是这样,当三人成虎自以为是的时候,总有一个人提醒你现实的残酷。
三人都开始幻身处正途,只有貌似神经病的阿发最清醒。
听从了现实的召唤,四个人瞬间就一人占了一个球道,过来收费的老板,重新和他们称兄道弟,其乐融融。
第二票,遇上了干货,气氛陡然紧张。
但这不是一部严肃作品,于是杜公子躺枪了—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
每每事情刚刚按照人们预计的走向发展时,命运总会来个急转弯,甚至是踩个刹车。
虽然会懊恼,不过也是剧本精彩之处,哪怕有生命危险,也有勇者闯下去。
而当勇者想要或者被迫闯下去的时候,现实又跳出来,提醒他们“我们是为了钱,做大事总要有牺牲”这一次,在生死面前,妄想狂们没有选择现实,没有选择其乐融融。
于是现实离开了,情义成了拖油瓶。
徐安良没有继续追击犯人,因为他要送阿婆回家。
拿起本分,维护生者,甚至放弃了书面的功勋,能说他不是警察吗。
阿发独自逃离,黑老大女人提议黑吃黑,甩掉黑老大,能说他们不是贼吗?
不过,命运之所以为命运,它带偏你的路线之时,还会继续带偏你已经偏离的路线,然后,一切像是转了个圈,还在此间,却不在原点。
漫画一般的机枪,漫画一般的追逐,漫画一般的撞车, 漫画一般的保龄球,漫画一般的结局,漫画一般的黎明。
于是安良得到了警帽,阿东得到了眼镜,阿发得到了大拇指,杜公子得到了眼神,丧宝得到了大家。
社会原来是要求大家本分的。
他们每个人都在守本分,每个人又都不守本分。
履行自己的职业,巩固社会地位是本分吗?
超越职权,坚持前行是本分吗?
不改初衷,本心示人,是本分吗?
高傲狂妄,老实本分,做派斯文,见面即为兄弟。
这四种人,必不容于当今社会,终为僭越,终为颠簸。
套用阿发的 一句话:不像警察的才是警察。
或许,正义不是你的职业,你的身份,甚至你的立场,而仅仅是昏暗街边,前途无光,后有追兵时,拥入孤儿那一秒的温柔。
又或许不是。
其实到后来,我也看不清道理了。
只看见一群异想天开的大儿童,冲撞着一面光怪陆离的屏幕,对着红日不是在高歌,只是在尿尿,幼稚而有型。
你是观众,还是身在其中?
人们评价谢里丹的作品,是带泪的笑。
这部电影更加迷离,人性。
影片结尾之时,眼泪,鼻涕,唾沫都已风干了,是笑出了泪,还是哭着也要笑,早分不清了。
只是知道,无论哪个方向都有人,却是无人在于原点了。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冲锋吧,皮卡丘!
这个世界真怪,斑马线上没有斑马,黄金酒里没有黄金,王老吉并不下火,对了,还有黄瓜不黄……那么穿什么真的也就不重要了。
你和我认不认识,你被不被周边人理解,你孤不孤独好像也不重要了,于是世界看起来豁达了一些,你也和长久困扰、拧巴的自己和解了。
这个世界怎么了?
“我混过黑道, 当过大盗,还假扮过警察替天行道,其实做什么都好,就是一个称呼,都是被别人叫的。
就好像穿什么,不过是穿给别人看,勇敢面对自己,穿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两个大拇指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自己的!
”天使还是魔鬼?
魔鬼还是天使?
呵呵,要看你怎么看了!
这个世界真怪,善良、不善于拒绝他人的人经常被颁发好人卡,并为此付出繁琐的代价,时间和精力在脚边淌走了。
反而那些时不时发脾气,随时伺候着时机,善于使用他人善良的人经常颁发好人卡。
荒唐的是这些被搅拌在心灵鸡汤里,在疯传中一口一口吃掉很多人的脑子和忧愁。
那么穿什么真的也就不重要了。
这个世界真怪,挽着衣袖,揣着裤兜,你用诚惶诚恐取代诚诚恳恳,焦虑身边的冷漠穿梭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汽车,它们那么快。
你很难体会炊烟徐徐飘散,对于帝都绽放了蓝天白云开始惊叹不已,被囚禁驯化的内心逐渐丧失了愤怒与细腻的感触。
明明知道7021公里外有悠悠的火车、青石的街道、异域的男子和姑娘。
跟耐心和平静渐行渐远,觉得然而这一切又有什么卵用,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那么穿什么真的也就不重要了。
这个世界真怪,愈发的觉得节奏太快,深陷其中似乎连舒坦的呼吸都成了稀缺。
KPI和卓有成效成了毋庸置疑的真理,头儿是真理,客户是真理。
为了真理,为了理想主义和金钱帮,各种时间管理法挂在床头,战胜拖延症奉为圭臬。
着急的太多,身心太累,恍惚间,不经意就打起了盹,醒来能做的只剩下回忆青春了。
那么穿什么真的也就不重要了。
这个世界真怪,内裤穿在外面还是里面,超人始终是超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怎么看待隔壁王叔叔?
3个月练就八块腹肌或细长笔直双腿的诀窍!
其实,干了的湿纸巾还是湿了的干纸巾,只要它相信自己还能擦东西,它就是一张好纸巾。
一个姓邓的爷爷好像也说相似的道理,一说起来,你好像懂得很多道理,可最后泪流满面的听二十多岁风风火火的少年告诉你,你依旧过不好一生。
你看见的,看不见的,看得清的,看不清的,看透的,看不透的……你轻易看到皮毛,你很久很久没见过里面的血肉了。
不要以为穿了警服就是警察,穿什么根本无所谓!
这个世界真怪,龟苓膏没龟,奶茶没奶,坏人不坏。
王朔曾经自嘲道:“不过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你们也不会年轻很久。
”
这部电影还是比较特别的,和以往的警匪片不太一样。
可能是时代进步了,拍摄方式有了改进比如配乐不再是老一版港乐风,比较跳脱灵活;人物形象较个性,大佬的女人果然是悍妇一枚,倒不像陈浩南的阿细;画面漫画风;场景特别,包括了结尾的海和中间的露营帐篷;主题也不是正义分明,而是偏向于21世纪的模糊善恶;情节当然也紧跟时代,劫匪老老实实地报警不过拿到这个分数,也说明其却有缺陷:并不是所有演员都会演,个人以为演差人的演技有点生涩;枝节人物无厘头,小孩哪里来的?
明仔是谁?
我觉得雪糕女没必要二次现身;主题不深入---恶人做好事,然后呢?
终究要坐牢,不是?
;警察,悍匪的形象不是很明确,不足以与4个主角形成对比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电影,但是离大片尚有距离PS:新一代的港片全然脱离了那种“癫狂过火”的气氛,反而带着感伤和悲凉,也可能是我的个人感受,但是从四个人劫车不成还得自己改装车,最后听警察的话自首,当然显出法制文明,另一方面也反映古惑仔们确实不如以前潇洒了,兴许古惑仔这个词也落伍了,现在流行小团伙作案,或者说街头混战已经落伍,这几年最流行的是到境外搞电信诈骗
几年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句流行语---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 也可能是鸟人。
冲锋车这部电影所说的故事,大概和这句话有关。
伪造了冲锋车,偷了警服,可是他们还是贼。
他们不想维护法纪,惩恶扬善,他们只想狐假虎威,谋取私利。
可是,坐上了冲锋车,穿上了警服,一切都鬼使神差的不一样了。
救了那个差点被带去荒山的少女,保护了那个被绑架的小女孩,破坏了那个凶恶的黑社会团体。
他们不经意间做了那么多事情,就是没有做一件本来计划里的坏事。
我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力量让他们改变,却不得不承认,坐在了冲锋车内,他们内心发生的微妙的变化。
想起小的时候,班主任曾心血来潮的搞过一个班长轮流做的活动。
作班长的那一天,即使是最调皮的刺头,也会萌发出一反常态的责任感。
那一天他们不捣乱不违纪,甚至还会是一个帮助维持教室秩序的小班长。
插上了翅膀,即便是一个鸟人,却也不免做起了天使的梦。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另一个自己。
他曾经在你试图铤而走险时给你善意的提醒,他曾经在你想要转身离开时伸出挽留的手,他曾经在你决心硬起心肠时对你温柔劝慰。
在怎么样的外衣下面,怎么样的自己就更容易走到真实世界中来。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隐藏在心中各式各样的自己,也都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只是不知道,到底哪一天,他会突然跳出来,然后,让我们自己大吃一惊。
呢啲先係充满港味,地道香港出品嘅纯正港产片!
值得点赞啊!
胶爆头嘅吴镇宇先係吴镇宇嘛,佢会抢劫,佢会杀人放火,会踎监,会枪战,但唔应该揸飞机去英国拍拖。
好老实讲,用学院派观点去睇,呢部戏不折不扣应该被列入烂片行列,夸张嘅表演,唔专业嘅后期,粗糙嘅特效,还有充斥住嘅粗口。
但拧转头一睇,呢个唔正係上个世纪港产片大行其道嘅时候佢哋都或多或少有嘅特点么?
係彭浩翔同杜琪峰两位地方派大佬都北上搵钱,佢哋嘅电影中都出现普通话嘅时候,有一个从前专门编烂剧嘅人凭住全粤语嘅班底,拍出一部香港人自己嘅诚意作品,实在令呢个晚上充满惊喜。
电影就係讲一个《那晚半夜,我坐上了旺角开往牛潭尾的红VAN》嘅故事。
连最后生嘅谭耀文都已经45岁嘅中坑抢劫团将一部十六座小巴改成冲锋车,扮差佬抢劫,但呢次唔係讲PTU,亦唔係无间道,而係玩黑色幽默搞笑,所以心照不宣我哋都可以估倒跟住发生乜嘢。
味道就在于呢班已过不惑嘅中年人佢哋都有作为一个小市民嘅羁绊,亲情、爱情、兄弟情,所谓盗亦有道,半世人嘅经历令佢哋都稍微对人情同世界有咗更深嘅领会,唔再係杀人唔眨眼嘅悍匪,亦就因为呢种羁绊令再恶嘅人亦有咗向善嘅心,终于最后假警察做咗一轮真差佬,真正“替天行道”咗一回。
电影最大嘅亮点在于台词够地道,古巨基揸小巴嘅吐槽同爆粗,还有吴镇宇最后要去鸭脷洲将三叔公条龙舟改军舰抢返“我哋个岛”返嚟为国争光嘅彩蛋都劲搞笑,实在佩服香港人嘅思维,所谓烂编剧,怕且係因为佢编出嘅剧冇办法用正确嘅语言去表达啫。
诚意之作,精彩,充满惊喜嘅港产片味道,推荐俾讲粤语嘅小伙伴,唔收藏。
《冲锋车》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警匪港片,因为近年来港片让人失望者居多,时间久了,反而感受到久违的惊喜。
或许很多意欲走进影院的人不会被片名所吸引,“冲锋车”一词没有任何杀伤力,却是一个实在的象征符号。
片中两帮劫匪、一个警察都围绕“冲锋警车”展开情节,手枪VS AK47,正邪大冲撞,在以“车”为载体的叙事中明辨着对人性的反思。
明星一大帮,都是我们熟悉的演技派,还有我最关注的吴镇宇的全新黑帮演绎,而且他的角色性质神似《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的“靓坤”,狂妄不可一世,却被赋予了“善性”的一面。
这几年个人最欣赏的港片是《激战》和《风暴》,在所谓“港片已死”的宣言中彰示着回暖的倾向。
这里头存在着一个“创新”的元素,上世纪的黄金时代已然不再,要跟上时代就要锐意进取,在内容上贴近现实大众,在情感上与时代接轨,无论是纯粹的正能量,还是依存于网络时代的“自嘲”。
《激战》给予人动人心魄的力量,而《冲锋车》则充满了黑色幽默,昆汀式的玩法自圆了“无厘头抢劫”的荒诞,所以这必然是一个不羁的故事,看不惯此类型的观众可以骂它狗血,用尽一切自己擅长使用的标签,你却无法否认这是一个成熟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完整故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该片是刘浩良导演第一次拾起导筒拍摄故事,也许正是编剧出身(《画皮》、《枪王之王》、《大魔术师》等等代表作),因此作为一部彻底处女作,是超越了水准线的。
摄而优则导,编而优则导,演而优则导——除却那些刚毕业的新人导演或者神似新人导演的导演,这三类是当下转型导演的三种力量。
相比演员转导演,我更看重前两者。
因为摄影、编剧,一个与画面、构图有关,一个与剧情有关,至少在长期经验者行之开来,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也许有人会说,《致青春》不正是赵薇的第一部作品吗?
请注意,《致青春》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的拍摄作品,一部毕业作品获得票房与奖项,这与其在导演系的数年经营是分不开的,有天赋。
刘浩良玩转黑色幽默虽未有昆汀或者科恩兄弟熟到爆的才气,却也具有国内方代表宁浩的《疯狂》系列及《无人区》的相似之处,譬如在吴镇宇、任达华等四兄弟伪装成警察抢劫却遇到真劫匪时,慌不择路还救走了一个小孩,最後更是为了拯救落单的兄弟放弃了唯利是图的初心,导演对其反转程度相当具有功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具有相当多的铺垫。
所以,本片的结构相较缜密,线索较多,一定要从一而终细致看完。
片子也对其他经典电影有致敬,比如“三年又三年”,显然致敬了《无间道》。
而其中四兄弟爱不释手的“保龄球”,我也认为与科恩兄弟的《谋杀绿脚趾》有关。
本人热爱黑色电影,以《绿脚趾》尤甚:督爷和一帮兄弟们酷爱打保龄,哪怕最终身陷危机,还失去了一个兄弟,还和另一个兄弟彼此安慰到:“我们去打保龄球吧。
”在《绿脚趾》里,保龄球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代表困境、黑暗中的积极力量,在欢笑的娱乐中贯彻主角的信念。
《冲锋车》结尾处,保龄球超越了象征的意义,吴镇宇、谭耀文、郑浩南、任达华轮流朝真劫匪的冲锋车扔保龄,并导致出现了极富戏剧化的翻转,令人忍俊不禁(提醒各位注意任达华掷保龄时的配乐,与画面、镜头高度契合,非常优秀)。
想谈一下演员,但明星云集且演技各有特色,还真盘点不及。
简单说一下吧。
吴镇宇风骚,谭耀文还是那么帅,任达华演技非常出众,郑浩南老实——与印象深刻的《古惑仔之龙争虎斗》的“司徒浩南”或者《暗花》中的“容公子”大相径庭,我都不知道原来戴上一副大框眼镜,他还真的可以这么木讷。
这是四大兄弟,古巨基饰演的警察,演技中规中矩吧。
姜皓文特别好玩,在演过许多逗比角色之后,饰演一个凶悍的反派人物,且依然具有许多脱不离的喜感,为片子增色不少。
我在看完许久,依然记得他在厕所捡起布娃娃的一刻。
一群逗比劫匪抢尸,背运地不仅抢的钱全被 “第三者”顺走,空余谭耀文悲恨。
本来只想稳妥地干一票出人头地,却在过程中发掘了人生的“真谛”,为了实现卑微的价值与一群悍匪火拼。
到最後四个人还在空地上捡垃圾,心态变化得与开端截然不同。
毕竟在那么严酷的生活里,笑一笑,以热烈的目光看透阴暗,积极地活下去。
这是生活的价值,也是一部好电影应该带给我们的价值。
文/猫头新浪微博:@是喵头
2.5。
有趣的部分有趣,后面简直纯情得一塌糊涂反而无聊了
吴镇宇邪气凛然,天生的反派
吴镇宇演黑社会老大还是演得不错的
三星是因为没认真看,也是遗憾没给杜琪峰拍,这种带着黑色幽默味道的港片还是要杜琪峰来。
以前没看过香港这样的黑色幽默,颇有天下无贼打~打~打~打劫的范儿。完全的内地幽默。
漫画式的大贼打劫
黑色幽默片真的不是谁都能拍的好的,觉得特别扭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龟苓膏没有龟,奶茶没奶,坏人不坏。」漫画式的手法、多线叙事,初看略惊喜,有当年银河映像的味道。只是故事越往后发展,越感觉节奏把控的不足。不过庆幸在粤语区观看,发现大家似乎都在吐槽国语配音糟糕。★★★
挺有小巧思的
真逗,香港少有的类型喜剧,笑料不少,台词也有意思
很黑色幽默,有点荒诞的故事。挺搞笑的,就是特效有点差。演员演技也可以。
有些老片的味道,风格化,黑色幽默。这个世界怎么了,坏人不坏。
勇敢的面对自己,穿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在做什么样的事。PS:导演一直在灌输鸡汤,但还不算讨厌。
误打误撞的看了,一块钱的特效,4个罗里吧嗦的大叔,装卷福的书桓,笑笑就过了,这样的黑色喜剧太多了,做的并没有多好。
一场皆大欢喜的冒险。
导演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啦。要是用几个陌生面孔分应该可以再多一点,不过几个大咖也是尽力了。有佳句无佳章。ps,谭耀文已经开始跟这些老头一起走怀念路线了吗!!!
从一部港片看到香港电影的颓势:故事毫无逻辑可言,无脑流的笑话拼接,如读者知音一般格言,拍摄毫无创意,一部制作非常差劲的港片。
好看,剧情和台词都很精巧。一个夜晚各种意外和巧合凑出的喜剧,让我想到了《停车》,我觉得这是一部公路电影。三更半夜冰激凌车接走戴着公主冠冕的小妹妹太浪漫了。内裤没有穿在外面一样是超人,没有穿警服也一样可以伸张正义。
前半部分实在好睇!对白有黄子华执过,果然唔少野。整片有点吐槽警匪片的意思。情节设置相当紧凑有瘾。卡通式的风格配乐不少功劳。可惜爱情戏亲情戏硬砌。再赞一次斟酌过台词。《疯狂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