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乡
Jauja,走出安乐乡(台),巧黑(港),丰饶之地,Land of Plenty
导演:利桑德罗·阿隆索
主演:维果·莫腾森,迭戈·罗曼,格茜塔·诺比,马里亚诺·阿尔塞,维比约克·莫林·阿格尔,米萨埃尔·萨维德拉,阿德里安·方达依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丹麦,法国,墨西哥,美国,德国,巴西,荷兰语言:西班牙语,丹麦语年份:2014
简介: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曾参加过普丹战争的丹麦军官Gunner Dinesen(维果·莫腾森),带着青春期女儿Ingeborg(Viilbjørk Mollie Malling)从丹麦来到阿根廷,加入阿根廷军队,参加征服沙漠之战,女儿却跟一个阿根廷士兵私奔,生死未卜,他从此踏上了荒漠里的绝望寻女之路。详细 >
略闷,摄影赞
7/10
想起了禁忌 侯麦 帕索里尼 像一首荒原的游吟诗
草原与海之间,有一只人形巨犬,拉美系只要有某些段落保留住魔幻本色基本不会差,新生代动不动就是塔可夫斯基伯格曼路线,西班牙本土文艺片被爆残也情有可原。
第一次包场……马克一下。虽然看到最后已经糊了。
(7.0)特殊的画幅
最后
前面一大半是原始的风景展示和主角孤独的身影,后面一刻钟突然又像从梦里醒来(或者是进入了梦?)。我不知道,因为——引用莫滕森“你今天可能没有看懂,但电影的最后十分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可以睡一觉,再起来可能就发现自己的理解会不同了。很久以后相信你还会记得这感觉。”
三星+
于梦中时隐时现的《安乐乡》既指向过去又指向未来。然而真正的家园既不在彼岸也不在此岸,最终它在人的身上。阿隆索这部悲观的城市寓言建立在人们失去家园(无家可归)的现代语境之下,因此荒漠里的寂寥和伤感全都来自人失去交流后的巨大孤独。尽管梦中人在回家的途中迷失了方向,但值得庆幸的是他又在梦中梦见了那些维持生命运转的意象。唯一的(甚至是致命的)败笔在于提供解读的结尾破坏了影片整体所努力营造的神秘感。
用极简和等时间的拍法,想在4:3画幅里捯饬出新意的努力,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
古典摄影之美,那一抹红绝了!https://kickass.so/usearch/Jauja/
实在好无聊 我是文艺不起来了
+
4:3画幅 静止镜头 极简 诗意
镜头下散发出一股无法掩盖的古典美,如油画般精致的唯美画面,剔除了锋利边框的圆角画框,极度讲究的4:3画幅更加突显出影片的别样美感,艳丽的色彩如此夺目,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搭配上一份无处躲藏的宁静,不加修饰的美便油然而生。女儿随着内心的欲望逃离,只愿沉溺在爱的欢愉中,在放纵过后便消失不见,只留下一个虚无的影子,让后来者望尘莫及。父亲踏着沉闷的调子找寻,透过水面凝视自己苍老的容颜,跟随野狗来到荒芜的原野,只看见一个被抛弃的信物,却始终不曾见到她残留的痕迹,两人间不可跨越的距离。结尾的设定显得比较多余,原来一切不过是黄粱一梦,愚蠢的故事。穿过草地、海洋、河流与山丘,踏遍黄辉落日也寻不到的安宁,翻过万水千山也看不见的美丽,都只是一闪而过的光影,然而荒漠足以吞噬一切,唯有此刻的绝望和痛苦,无可替代。
B+. 摄影极美,像在历史画般的时空夹层里漫游。前半段明显感到镜头刻意维持的间离(固定的景框中漠然的走位与表演),但随着主人公卸下武装(马被偷走)并深入荒野,“文明”的距离感也逐渐被化解,转变为环境在个体身心层面激发的自然反应,最终在星空和大雾的感召里变成直击人心的“通灵”。结尾真是虚无:万事万物,梦醒梦中,不变的唯有一池绿水。
舒服,有质感的画面,看起来没什么,再看又一种悄悄地渗透出来,看下去就无法自拔了。
画面比例有新意。
总有一部更难看的电影挑战难看。全程无剧情无交流,中途睡一个来小时,还能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