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陌生人

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命中注定,遇见爱(台),遇上陌生情人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乔什·布洛林,娜奥米·沃茨,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芙蕾达·平托,艾文·布莱纳,露茜·彭奇,杰玛·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西班牙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0

《遭遇陌生人》剧照

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2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3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4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5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6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3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4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5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6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7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8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9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20

《遭遇陌生人》剧情介绍

遭遇陌生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共同度过了40年平静的婚姻生活后,阿尔菲(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饰)突然决定离开妻子海伦娜(盖玛·琼斯 Gemma Jones 饰),转而投向和自己年龄差距极大的应召女郎查梅尼(露茜·彭奇 Lucy Punch 饰)的怀抱。在巨大的打击之下,海伦的精神开始崩溃,她选择了自我麻醉的手段,将意识和身体全部托付给了一个神神叨叨的算命师,唯命是从。 父母的婚变让身为女儿的莎莉(娜奥米·沃茨 Naomi Watts 饰)感到十分的头痛,同时,她和丈夫罗伊(乔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饰)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莎莉爱上了其他的人。巧的是,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罗伊的身上,并且,对于一个半红不紫的小说作者来说,还能有什么事情要比发现自己的死党拥有着高出自己千百倍的创作天赋更令人沮丧的呢?几乎完全相同的故事发生在了两代人之间,此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朝圣之路好好生活亭城之恋隋炀帝梦游夏威夷飞越疯人院之随机兄弟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白色陷阱伦敦往事速度与激情7十二日的夜晚明星伙伴第一季陆小凤之凤舞九天绿色妈咪会被解雇的暗黑士兵慢生活的第二人生春天里的人们飞虎之雷霆极战太极先锋超级老爸带我回家超索型警怒火12小时绝色营救花书生恋爱史鹰与鲨鱼太平天国请神灯1催眠师冰糖炖雪梨

《遭遇陌生人》长篇影评

 1 ) 《遭遇陌生人》除非幻想,无法信任。

电影在开头用画外音说道:“莎士比亚说:‘生命充满了喧嚣和骚动,可到头来,没有任何意义。

’--《麦克白》”

《遭遇陌生人》又是一部伍迪证明生命毫无意义的电影,又是一部我们熟悉的伍迪式悲观主义电影。

让我们看看《遭遇陌生人》中都讲了哪些感情破裂的故事:作家丈夫与画廊秘书妻子的婚姻破裂、作家丈夫爱上红衣女后因自己剽窃别人作品的事有可能被发现而溜走,暗示感情结束、红衣女爱上作家的才华与未婚夫解除婚约、画廊秘书妻子与自己老板调情失败,老板爱上自己同学、画廊老板与自己妻子长期分居,感情破裂,四处与人调情、岳父与丈母娘感情破裂,与妓女结婚、妓女与健身房小伙出轨、岳父与妓女感情破裂、岳父企图与丈母娘恢复关系失败。

在这部电影里除了电影最后丈母娘与他的新情人老头的感情之外,所有形式的信任都破裂了,在这部电影里人人都是违信而不守约的。

伍迪显然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契约精神。

而至于丈母娘与新情人老头,两人最后成功走到一起竟然是因为荒谬的算命、来生论的迷信。

伍迪认为活着就是悲剧,人们只能靠不真实的幻想和自我欺骗式的催眠才能活得幸福,才能遵守爱情的契约精神。

正如片尾所说:“既然生活如此的飘忽不定,如此的痛苦不堪,我们如何才能熬过此生?

有的时候幻想比药物管用。

 2 ) 想象/假装/自欺欺人比吃药还有用

又看了一部老头的电影 他的作品 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悲观 且揭露了现实的人生 他很多作品中都写着出轨的内容 这是又一部老头爱上了年轻的艺人 他的老婆靠找占卜师找到新的生活他们的女儿婚姻也有问题 渐渐喜欢上了老板 而老公也爱上了对楼的女子那女子因为他 也离婚了 最终他们走在了一起这男的以写文为生 却偷了别人的作品 他以为那人一定意外死去 却突然知道好像还有奇迹最后老头想表达的观点是 想象/假装/自欺欺人比吃药还有用我半认同这样的观点 因为我觉得 不到一定的自我麻醉空间 无法让想象超过药物而达到一定的麻醉空间前 必定要经历一段 人生无奈的痛彻心扉和撕心裂肺老头的作品 看完总有说不出的情绪 或许是被真实的表述触动看到人生的无奈 又或许自己也只是老头作品中的某个人物之后继续补他的其他作品

 3 ) 《遭遇陌生人》:对伍迪艾伦的期待,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影片一开始,旁白就告诉观众:莎士比亚说过:“人生充满了喧嚣与躁动,而到最后,神马都是浮云!

”本片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还是莎老师厉害,400年前就看得这么透彻。

Woody Allen,这个永远充满智慧跟幽默的老头儿,无疑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电影人。

他电影中的台词永远都是那么机智而巧妙,他把生活中的种种看的永远那么透彻,他把人性的虚伪,装逼,荒谬,阴暗,矛盾,躁动...永远都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

但他永远都用非常智慧而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切。

因此,观看Woody Allen的影片永远不会感到枯燥或无聊,你经常会在他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人的影子而发出会心的一笑。

有人说懂得太多,看得太明白的人活得会很累,或者不快乐,那其实是懂得还不够多,看得也不够透彻。

伍迪艾伦一定是那种看的足够透彻,活得也足够快乐的人。

他对生活的调侃跟讽刺早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悲观,到达了更高的境界。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句话:因为看得太透彻,所以开始不正经。

或许这就是这个74岁的老头早已达到的境界吧。

Woody Allen以每年一部新作品的速度保持高产,虽然风格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但观众爱的就是他的这种风格。

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继续拍下去,期待他每年一部的新作品,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盼着能早点看到他今年的新片《午夜巴黎》。

 4 ) 有人做错了吗?

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好像每个人都没有错,老头不想就这么过一辈子,到老了她想换换口味还想再坚挺一下。

老太太一辈子碎碎叨叨,本本分分,没想到到老了还被劈腿了。

上哪说理去,但关了一扇门开了一扇窗,也算到老了没白活。

男作家始终坚信自己是个出色的作家,苦苦坚持不愿放弃,还得来点感情刺激,像极了夜读的书生盼女鬼。

实在走投无路了,也是运气不好,但是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得付出代价。

家庭主妇看老爷们这么没用只能自己出去工作,遇见出色的男人也努力去争取想改变这操蛋的一切。

异域女邻居就应该这样来点不一样的刺激,悔婚私奔,这是有追求的文艺女青年的标配。

不甘烦躁家庭生活画廊老板就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去勾搭点没出名的女艺术家,这是干柴烈火,顺水推舟。

这些凑在一起就形成了生活冲突和矛盾。

谁又能说的清呢,伍迪艾伦的片子总是透着对生活的洞悉,这是年长又善于观察生活的独有技能。

 5 ) Woody Allen's & Bermagin

对于这些用悲剧形式而用喜剧材料的电影。。。

幸运和超现实总会出来,这告诉我们生活是。。

无常的,不过你没东西写了你也别忘汉纳姐妹哪里靠呀! -===== Bida Laska

<图片7>

 6 ) 遭遇陌生的自己

电影《遭遇陌生人》,更像是遭遇陌生的自己。

在人生的新阶段,无法接纳现实,努力抓住那个熟悉的自己,让自己感觉还活着。

但这只会更糟,因为只有接受了过去的死去,现在的自己才能活着。

所以我们看到人们疯狂地抓住他们可以抓到的一切,他们抓住了吗?

海伦娜和阿尔菲结束了四十年的婚姻,阿尔菲无法接受自己的老去,找不到自己的存在。

死亡的焦虑指向健身试图延缓衰老的步伐,指向性和年轻的应召女郎应对空虚和抑郁,指向再生个儿子让自己的生命延续。

虚弱的他无法与一个女人建立亲密关系,直接用钱和伟哥来交换,不惜代价。

海伦娜习惯了依赖,甚至沿用前夫的姓氏,从按摩师、心理医生、药物、酒精、算命师那里寻求新的依赖,而她新的男友正借助神秘主义试图联系死去的前妻。

医学院毕业的罗伊一直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作家,却写不出作品,困在死气沉沉里无法证明自己,郁闷的他打开窗子勾引对婚姻充满恐惧的迪娅。

罗伊从迪娅崇拜的眼光里满足,甚至不惜盗取朋友的作品出版以获取虚假的自尊,迪娅则借助罗伊身上父亲的影子回到了父女一样的关系,找到了熟悉的自己,回避了婚姻。

莎莉像个孩子无法为自己做决定,像母亲一样放弃了自己的天分留在家里,无法稳定地工作来获得独立,需要母亲来付房租和出钱开画廊。。。

在生命的河流里,你正试图抓住什么呢?

 7 ) 陌生人和惯性思维挑战,哪个更怕

前话,这是去年写的影评,当时内心还年幼无知,出字不经脑,回想起来也是成长了。

写在前面:一,某位老师一直点名我最近老看电影(只有你看到我我的时候刚好我在看电影好吧~)表示下电影没白二,这部电影的海报,在现代设计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再加上又是电影界里的大师—伍迪艾伦早期经典之作,是很值得分析学习和借鉴的作品,但限于文字功底和学识眼界,只能粗略写点部分的见解,可圈可点。

莎士比亚说:“生活充满了喧嚣和骚动,可到头来,没有任何意义。

”这句旁白放在开场伴随海伦娜的出现,镜头跟着她急促的脚步移动,故事就此展开。

观众会不自主的习惯性的以为,故事就是这位满头银发的前半段人生经历,然而紧接着三四幕场景之后的人物叙述和场景表达,我们才发现,这只是围绕海伦娜身边的家庭成员每个人在做梦与痛苦中挣扎和无聊。

导演精心安排着每个人的出场方式,以海伦娜太太的角度,最大的原因在于,海伦娜因与霍普金斯离婚后承受不了赖以为常的家庭破裂,最后找到一个所谓能预言未来的“神婆”安抚自己的心灵。

这一线索看似无关紧要,却始终关系着全篇所有人的命运。

同海伦娜离婚的丈夫,离开原来的家独自生活,嘲笑着原妻子竟然相信“江湖骗子”,却在短时间内适应不了没有人陪伴照顾的日子,六七十岁的他承受不住孤独的情况下被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妓女迷惑并娶她回家。

年迈与年轻的格格不入,需要他依靠“伟哥”和不能停止讨好的金钱来维持他们的“婚姻”。

不想最后,霍普金斯的梦,被债台高筑和妓女的出轨打碎,让他狼狈不堪想要回到海伦娜身边却已为时过往。

受到生活最大的惩罚者,是海伦娜的女婿罗伊,那位坚信科学道理,从医不成励志要当作家却从没天赋,屡屡受挫。

他依靠着岳母的经济支持,却没次见到海伦娜都要在语言上针锋相对(这个地方以很多骨子里中国文化思维比较深的人不能理解,觉得为什么女婿怎么能跟自己的岳母吵架顶嘴,还直呼其名或者出口成脏。

美式文化里有些不同的是,一般长辈和幼辈是可以直呼其名,并且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尊重长辈并不等于所有事情都要默认和谦让),因为海伦娜的“神婆”预言他的书一定不会成功,布洛林在焦急挫败的状态里,每次都气急败坏,出口成脏,摔杯子怒哄江湖骗子的鬼话如何能信,镜头紧紧跟着他的愤怒移动着。

这一切也促使他与海伦娜的女儿莎莉的婚姻走向了尽头,当然这最重要的推动,还是他遇见的那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女人。

红色,放在梦里一定是最鲜艳的颜色。

一种人性里无尽欲望的诱惑。

罗伊利用他最擅长的花言巧语得到这个红衣女人,事业上,因为朋友的意外车祸,他误以为那位写作上的天才朋友去世,将其未交稿的作品偷走出版。

获得老板大为赏识,然而就在这里老板对他说“这本书才是你的水平吧,你之前的作品太爱把科学观念强加在作品了,这次作品终于解放了你自己。

”导演颇为用心的台词,提醒观众他之前被拒的理由,也在提醒罗伊,然而此刻的他已经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心里只有事业踏上光明,爱情得到重生,得意洋洋。

上帝并不偏心,他总是会在很多细小的时刻给过我们荒诞的人生重要的提醒,这一点导演知道,但很多人是不会知道。

这样患得患失的人,观众叹他们愚蠢无奈,其实这何尝不也是我们呢。

最后,罗伊正觉得自己人生已经走向巅峰,向其他朋友炫耀时,却得知那位天才朋友并没有在车祸中死去,而只是昏迷。

当他在病床前,只有提到那个将要出版的作品,昏迷的人动了动眼皮,病房里所有人都欢呼他也许很快会苏醒,只有罗伊,黑着脸,独自一人沉重得走出了病房。

这个人物命运何去何从,电影只在这里孑然而止,留给观众去想象,也在提醒观众思考自己。

伍迪艾伦在我眼里,是一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清楚着人生里的戏剧效果都由我们自己产生,尽管别人再如何提醒作为观众如何不忍哀叹,人性在挣扎时的醉生梦死和无药可救,他疲惫于批判他们的愚蠢,只是冷眼旁观,留给观众自己去叹息。

“做梦比吃药容易”隐含着不切实际对现实的冲突,大概也是人心对于科学的一次较量,是所有人对于海伦娜的冲突。

“神婆”的预言,是一种麻醉沉浸在过去痛苦,企图重新再获得人生的美好愿景,比起其他人物在欲望的恶循环中不断无法自拔,自食其果,这种愿景,大概是无聊人生里较好的选择吧。

显然结局,只有那个宁愿相信“神婆”的海伦娜找到了新的圆满的开始。

伴随着海伦娜与未婚夫在草坪的座椅上接吻,电影的尾声又想起了那句旁白:莎士比亚说:“生活充满了喧嚣和骚动,可到头来,没有任何意义。

”再次出现,原来,早在好几个世纪以前,就又人早已看透这一切。

先人的智慧令人敬畏,也是导演价值观部分的体现,值得我们思考很多。

 8 ) 死神来了

看成熟导演的作品,往往就是看一个人生观。

他的人生观决定了他的叙事、他的题材,甚至镜头的长短、机位的选取。

这一点也不玄,看得多了你自然会知道。

比如伍迪的这部作品,有大仰拍、大俯拍么?

没有。

有什么特别的技巧?

也没有。

唯一比较“技巧化”的是中间那段吵架的长镜头,不过一般观众肯定看不出来这是一镜到底的。

旁观、冷静的叙事态度,荒诞、悲凉的故事内核,却套着轻松、愉悦的外表,一出“喜的悲剧”。

有评论说这部片子是伍迪的“老一套”、“重复”,当然你泛泛这么去看主题、风格什么的,是有一部分跟以往相似。

但这种结论毫无意义。

首先这片与伍迪老儿大部分“自己出演+自已唠唠叨叨”完全不同,也与“伦敦三部曲”+“午夜巴塞罗那”不同,它是一种比较冷静的多线叙事形态。

我近半年重温了三十几部老头的片子,像《遭遇陌生人》这种形态的片子,老头拍得比较少。

你不能因为都有个话外音旁白,都有爵士乐,就说这是“重复”。

扯淡。

说偏了,回头说这部电影的中心,就是展现了“生活的喧哗与骚动”。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没什么深度”。

其实深度这玩意,有时候是躲在“现实表层”之下的,是靠观众自己挖掘的。

当然这个“表层”一定要足够强大,足够扎实,形成自己的体系。

《遭遇陌生人》就是这样的电影。

看最近的“动车事件”,其实也体现了某种“喧哗与骚动”,各种角度、各种声音交叉延伸,活生生就是一幕黑色荒诞剧。

在国内不能拿这个当题材来拍,但伍迪艾伦的这部片子,反映的内涵其实也一样。

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普遍性”,只要你挖到了人性于世的规律,拍什么都可以反应现实和社会问题。

回到开头说的,对这部影片喜欢与否,其实就是一个人生观问题。

你是否认同导演的人生观?

是否认同生命充满着自大的、盲目的满足(霍普金斯那条线),看似美丽却是绝望,越挣扎就越陷越深的希望(作家出书、老婆开店那条线),永远是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霍普金斯与作家的外遇),生活中那些阴差阳错一厢情愿(老婆与老板的恋情、红衣女与男友),看似不靠谱中的靠谱(算命线),看似靠谱的不靠谱(所有理性挣扎人最后的失落)……等等生命中那些表面如意、实际并不如意的事件。

这些大多是不开心的、悲惨的,但老头儿并没有用哭哭涕涕的方式来表现。

相反,他是有种抽离的说故事的感觉,而观众,也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故事,没人会把他们当成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

伍迪艾伦一向阻止观众对银幕世界的过份投入,无论是拿手的人物直对镜头说话,还是大量运用的叙事画外音,又都在向观众说着:戏不是人生,人生如戏而已。

所以,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事件具备了更“抽象”的特质,它当然可以不发生在英国、美国,可以发生在中国,或是任何地方,也就是更接近艺术表达的“普遍性”,而且毫不留情。

导演通过对“故事”和“人性”的掌控达到了这一目的,每条线索的发展、交叉与融合,几乎炉火纯青。

我认为是伍迪电影在多年的叙事经验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像老头儿以前的绝大多数片子都有一个“Happy Ending”_即使不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Happy。

但这部影片Ending的几条线都很悲凉,甚至是达到全剧悲凉的顶点,唯一的称得上团圆的地方,就是那对“老年算命人”的相依了——而这种圆满恰恰是基于一种在影片中最不靠谱(被女儿女婿所不屑)也最不着调的方式。

只有盲目的信仰才能让人觉得内心平和,面对现实的努力只有失败与徒劳,只会淹没在生活中,淹没在更多的“喧哗与骚动”里。

这似乎是老导演在阅尽人生后给出的领悟。

似乎很悲哀,但看这部电影能真正感觉到透心凉的观众,我相信不多。

一个是因为它的“讲故事”特征,也因为整部电影的温暖色调、轻快配乐,那些对生活细节的温柔照顾(比如作家与红衣女在下雨的中午出去吃饭),包括全片最鲜艳的颜色给了红衣女……等等细节又让人觉查出导演对生活的热爱。

是的,伍迪艾伦一向都是个矛盾体,他热爱又惧怕生活。

虽然随着死神的逼近,他会越来越悲观,但他的另一面也会忍不住跳出来对抗自己。

这部《遭遇陌生人》也正是这样的产物,所以影片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悲的喜剧”。

这不是一部会让你全情投入,但却会让你有思考反应的好片。

如果你是那种会思考“在死神来了之前自己一直都干了哪些傻事”的人,那这部电影就是属于你的电影。

在听老头儿的历年电影原声,所以顺手写下了这些,为这一部容易被忽略的杰作。

 9 ) 生活教育了我

不用我自己承认别人大概也已经知道我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所以如果我知道什么电影是要歌颂关于什么希望和美好之类的主题,我多半就会直接没有兴趣看了,我想看的电影大多是关于那些“down side"或者“fact”的。

比如woody allen这部,它讲述的,不过就是人生的一些残酷事实:轻飘飘忘了自己是谁的时候,难免会做一些自己稍后就后悔不迭的蠢事——老头子天底下没有名,利,美女从天而降这样的好事,如果你才能仅限于搭讪技巧的话——作家女婿,顺便说,他的样子很象雷蒙德.卡佛长辈们都一致反对的事情,不去做是正确的,当然20出头的时候,人都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好歹——印度裔音乐博士,顺便说,我讨厌所有印度人,乐得看到他们吃亏最幸福的,或者说最无忧无虑的,永远是看不清真相也从不仔细思考,一辈子都天真无知的人——连她的自杀都显得天真无邪——老太太当然还有那个女儿,要用什么来归结她的事情呢,she've done nothing right,从嫁了个没上进心的老公又收编不了,到成家了还依靠爸妈付房租水电,明知是骗子还叫天真的老妈去算卦,还有工作场所爱上老板,知道老板和画家同学搞上了居然还去问老板是不是也喜欢过自己,只能说再有什么本事也敌不过情商低,情商低最牛逼,再惨也没人同情你。

当然,最后,不管怎么样,你都不得不要迎接那个tall dark stranger, 两腿一蹬,神马都是浮云,所以“生活充满了喧嚣和骚动,并且最终毫无意义。

”几百年前人家大师就定论了,后边的人一代又一代还是看不透。

 10 ) 但寻死路,莫问前程

伍迪艾伦应该算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能透视到最消极的部分,然后用马三立逗你玩那套去应付,要说太聪明的人不容易快乐,那一定是还不够聪明,上一部《Whatever Works》翻译过来也就是三个字:爱谁谁。

老头这回教了一句:做梦比吃药管用。

但是做梦这事儿也不是谁都玩得起,当你主动把人生卷进一个死循环里还得硬着头皮继续生活,他也就只能像上帝一样对着你一摊手了。

一年一度,这一次用捉弄满屏皮囊老化了的好莱坞大明星展开一副鸡零狗碎的伦敦卷轴。

五官虚焦的霍普金斯躲在厨房为自己重新焕发的青春偷偷嗑春药,金发美人娜奥米沃茨人到中年尴尬的抬头纹,当年明月班德拉斯遮住后移的发际线蓄起刘海,加上全片最大挫点乔什布洛林可歌可泣的挫人挫事,想到这些就够暗爽一会儿了。

莎士比亚说:“生活充满了喧嚣和骚动,可到头来,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判断句作为旁白放在了影片的开场。

其实想想最挫的事情,就是在任何时候提到莎翁,你都不得不承认他已经先于我们几个世纪把该说到的都交代明白了,这种捷足先登的智慧已经足够让人挠墙了。

秩序先是被霍普金斯打乱了,为了寻找生活的激情他休掉发妻盖玛琼斯娶了年轻的应召女郎,可怜的老妇人盖玛转而寄人生希望于占卜,作家女婿布洛林事业无成却觊觎着窗户对面的红衣女郎,女儿沃茨婚姻不顺对老板班德拉斯产生幻想。

似乎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新的支点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生活,而肆无忌惮的把原本基本平衡并且可以修补的关系打破,佯装是让爱做主,结局是一塌糊涂。

霍普金斯满足不了应召女郎的需要,于是她和年轻的健身教练搞到一块。

老头回过神来找前妻,她也有了自己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还需要占卜来最终决定。

以为老板对自己有意的沃茨,发现老板和自己闺蜜私情的同时丈夫又提出了离婚。

而布洛林如愿和红衣女郎搬到了一起,却望着对面窗户正在换衣服的妻子失神,最挫的是,被一再退稿几近崩溃之际,他得知了一个作家朋友的死讯后偷走他的手稿并受到出版社青睐,搂着小女朋友以为人生即将开幕,却得知这个被误传身亡的朋友也即将从昏迷中醒来。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摇摆于痛苦与无聊之间的钟摆。

莎士比亚说,生活就是毫无意义的喧嚣骚动。

这个小老头儿根本已经不屑于启发和传达给你任何积极或者负面的价值观,阐释给你他看到的真相,甚至不在智力上给你什么压迫感,他说,既然反正都这样了,做梦比吃药管用。

哪怕到结尾,靠占卜过人生的老妇人当真似地以为自己前世是圣女贞德又有什么关系。

但寻死路,莫问前程。

一弹指一刹那一辈子不翼而飞。

最后只好躺下来。

《假日100天》2011年1月7日

《遭遇陌生人》短评

每年看一部伍迪艾伦的,故事还是那个老故事,但也不排斥,有些桥段还很喜欢。

7分钟前
  • 禾希食反
  • 推荐

早在《安妮霍尔》里,他就表达过对这个世界(喧哗骚动却又毫无意义)的费解和纠结,到《奇招尽出》的开头,几乎又复述了一遍。何以解忧呢?至此总算是给出了一个答案:幻想有时比药物更管用。是真理吗?这个时候伍迪艾伦已经七十有五了。

12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陌生人是逃避生活的一剂猛药,但并不一定是良方

16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还行

空虚寂寞冷,陌生人可以成为一时的妙方,但灵药反噬的后果需你自己买单。出轨大集合,不会有善终。

18分钟前
  • 小可西
  • 较差

WOODY ALLEN老是拍这类沉闷的家庭、感情纠葛片(这样说太笼统了)。

20分钟前
  • Sole
  • 还行

遭遇陌生人,一道注入了欢笑的绝望闪光。 t9a2e9e7b6

22分钟前
  • 刘小黛
  • 还行

无脑陌生人。

26分钟前
  • 臆想症
  • 较差

居然是伍迪艾伦的片子

29分钟前
  • MZ
  • 推荐

a tale of a bunch of lunatics, the plot&amp;#39;s fine but the cast totally turns me off

30分钟前
  • sarah🇺🇦
  • 还行

平庸,俗套,无聊。与此前对两性关系的探讨相比,这个也太低级了,几乎没有人知道自己在做和将要做什么。重点是,片中出现的老年人难道意味着这是伍迪年长以后的新想法么?!那也太倒退了吧。

31分钟前
  • wy9331
  • 较差

每年能看到woody的这样一部碎碎念话痨小品也不错噢~我觉得是Josh最好的一次表演,可能和他以前的形象差异较大吧,班德拉斯老的啊~~~~

33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不那么犀利了?

38分钟前
  • 安静不安静?
  • 推荐

很差。。

42分钟前
  • Acidflowersky.
  • 较差

作为 uncertainty 有些偷懒了 惊喜的不是那段吵架的调度镜头 反而是换家后对窗视角 红与黑

45分钟前
  • wangzhy
  • 较差

Life is a illusion.

48分钟前
  • 木叶
  • 推荐

啊啊啊,我再也不看伍迪艾伦的片了,拍了多年,都他妈一个本子

52分钟前
  • 嘴客
  • 较差

You see this movie and you know how bad casting dooms a good story. Never saw anything with so many talents failed so hard. disappointing!

57分钟前
  • BearSnap
  • 较差

illusion better than medicine

58分钟前
  • 跳舞机器
  • 推荐

Naomi Watts&amp;#39; accent reminds me Cathy......

59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The time has passed...

1小时前
  • 飘飘然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