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同类节目移植而来的大型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万千观众的支持下热播两季,成为当下并不多见的超话题类综艺节目。
借着前两季的风头,《爸爸去哪儿》迈出荧屏,走入影院,在2015年初闪亮登场。
此次的外景地走出国门,选在了瓦努阿图以东、汤加以西的南太平洋岛国斐济,村长李锐坐镇,陆毅、黄磊、曹格、杨威则带着贝儿、多多、Joe、Grace、杨阳洋这几个古灵精怪、人小鬼大的孩子相继前来。
纯粹是因为对萌爸萌宝喜欢而去看的消遣片,电影本身没什么可评论的,和看电视的感觉差不多,比预想的要好看些。
想说的是一些题外话:追了两季的《爸爸去哪儿》,还是看不厌,也觉得是有点教育意义的节目。
不过理性地来说,还是不大赞成这样把真人秀拍成电影的方式,感觉这样对待电影文化略显浮躁且不大严肃。
国产的电影档次已经不咋地了,如果这样的形式流行起来,估计整个国产电影的颜值又要被拉低了。
不过偶尔消遣还是可以的啦,笑笑开心下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不成为一种趋势就行。
好看,但称不上电影。
1、 打着亲子的口号,买的却是娱乐2、记录片的标签,但是称不上纪录片说是纪录片,但人物是确定的,内容是规划好的,所有事情都在可控 范围。
要说做实验还得采集各种种类的参照物,虽说拿着活生生的人做实验没人性,也存在有争议。
3、传播的内容是好的,向上的。
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内容,产生的化学反应多数都是温暖人心的,稍微有不好的地方都会有正确的纠正。
首先:1、这片子的确很烂。
2、我是看了电影才来评价的。
很多人批评这部电影大概就是说到捞钱啊,没操守,综艺电影根本不能算得上是电影,这样的行为对电影艺术没有尊重、敬畏啊啥的。
其实我也十分不喜欢这样的电影QJ我的眼睛,但是这能全怪人芒果麽。
毕竟大多数人拍电影也是要赚钱的,又不是谁都能像昆汀,诺兰一样拍个电影又叫好还叫座。
躺着拍电影都能赚钱,如果是你你不干?
好歹看电影也算双向行为,没人逼你买票进电影院。
进电影院的人也都知道,自己是去大银幕上看综艺节目的。
总比花个钱以为看国产大片,结果是国产大烂片好点吧。
好歹人家没有欺骗你。
这种现象完全就是市场行为,有人愿意看,出品方能赚钱就拍,有人不喜欢就批评,这都是大家的自由和权利。
一些导演骂的这么厉害,如果你水平高,拍的国产电影酷炫狂霸拽,票房全面飘红,那大家肯定都去看您的电影了,还会去看这个?
要怪就怪大众的审美品味去,如果谁都像你们豆瓣文艺青年一样,这片还会出现在电影院麽?
至于大众的审美品味为什么低呢,我没本事回答清楚,也没胆量说清楚…以前听李志说过:“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不满,不要说,去做”。
我觉得导演有空批评别人,不如脚踏实地试试如何戴着镣铐起舞,也是慢慢培养观众审美的一种方式。
对于我们自己呢,多去电影院支持那些你喜欢的作品,尽量不要在网上下载。
不要脸地想起《推拿》上映时,全宁波没几个电影院排片,为了给娄烨贡献票房,横穿半个宁波也要去看。
我觉得这样杯水车薪的行为可能也比空开嘴炮来得更有意义一些。
ps:本应该以身作则不去电影院看综艺电影,以实际行动抵制的。
但是大半年没见的朋友约我一起去看,反正我是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大批特批人家刚要去看的电影。
到了电影院后,发现大多都是家长陪孩子以来看的,人家看得很开心,欢声笑语的。。
怎么着,电影完了,我得堵住出口,对他们狂喷教育一段麽?
唉!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吃相太难看!
文/黄鑫亮原本这是一桌其乐融融的麻将,有人听牌、有人胡了,旁人是看不清这桌麻将的技术含量,直到打麻将的人出现了“五缺一”,《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此番只有四位奶爸,这时是要无比佩服当时选择请曹格的前瞻选择,曹格两个娃,才保证了萌娃的数量相较第一部大电影没有减少。
可这一桌原本五个人打的麻将突然少了一个人,纵使你之前玩得多么爽,玩法不得不变,同时也让旁观者能看清他们这桌麻将有多少牌、有何底牌。
我认为《爸爸去哪儿2》真人秀的底牌是吴镇宇费曼父子,他们在第二季的位置相当于第一季的林志颖黑米,林志颖是容颜不老,吴镇宇是心态不老,而费曼与黑米更是有几分相像,他们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小世界,不像其他萌娃一样喜怒形于色,他们在团队里也特别难搞定,绝非是哭了说几句好话给一颗糖就能搞定的。
从他们的身上也可以看到更多新生代的孩子的性格。
黑米和费曼娇嫩的长相都曾被误认为是女孩子,可他们的内心都是倔强和不妥协的,费曼经常会拉滑下的裤子,可他似乎宁愿拉裤子也不愿和大人们说;费曼的表情会突然从阴转暴雨,这只是他把以往的不悦都积于心底,直到吴镇宇露出了他饰演过的角色们的脸孔,费曼才能给自己的释放找到一个台阶;谁都不会忘了费曼掉入水塘里的一幕,换成其他小孩被捞上岸之时会惊恐未定,可费曼却会痴痴傻傻的笑,可能他自己都认为刚才掉进去的自己蛮可笑的,可当家门一关,看到吴镇宇之时,他才回到了一个小孩的反应。
费曼敏感而又真诚,对外界世界带着戒备又带着好奇,不喝心灵鸡汤,从费曼的身上可以颠覆不少人以往对于孩子们的陈见,《爸爸去哪儿2》就是两种类型的孩子,一种类型是费曼,另一种类型是费曼以外的孩子,其他的孩子们都是能连哄带骗,第二天又是不记仇的快乐的小孩,而费曼有时会让你看不懂,说实话我认为其他孩子都萌,唯独费曼不萌,这样的不妥协恰是当下的世界所缺乏的,看到一个陌生的女子就喊“美女”,看见一个小孩子撒个娇就喊“萌”,这就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幸好有人是清醒的,而最清醒的又往往是小孩。
不过即使费曼参与大电影的拍摄,他也不能改变电影仍然是“完成任务”的真人秀模版,只不过是来到一个空气更为清新、海水更为湛蓝、人情更为淳朴的斐济,“碎片化”的情节也满足了不爱动脑的观众,萌娃的一撅嘴一蹙眉都能让他们沉浸其中好久。
此次吴镇宇和费曼没有参加大电影的拍摄,是不是能带给综艺电影一个变局,而不是让观众看完了一季的真人秀再去电影院排排坐看续集,这几个月的真人秀不会是这一部电影的彩蛋?
综艺电影是电影大森林里新发现的一个物种,作为物种本身而言本没有好看难看之分,更何况这是一个刚被认知的动物,不了解此类动物之时是不是就要迫不及待的把它们抓到动物园。
就像刚被发现的新动物一样,综艺电影没有所谓电影人士所说的那么强大,能拍综艺电影的真人秀屈指可数,综艺电影也是除动画片之外孩子们爱看的影片类型,怎么把综艺电影的脉络和情节理清,而不是简单的任务式的游戏,至于演员们也不需要拘泥于这一季的奶爸萌娃,可以请到不同季的,也可以请到其他优秀的演员。
真正能走入小孩子的内心的电影是多么稀缺,但愿未来的综艺电影能补上这一块缺憾。
综艺电影的底牌是同龄人之间隔着银幕交心的嬉戏。
中国人普遍的心理就是看到人家挣到钱了就心里不痛快,说综艺电影毁了大银幕,说圈钱,说只是加长版真人秀,打开豆瓣一看果然是4点几分。
我去的那场,大年初四下午13点25,全场爆满,几乎都是家长带着小孩子,甚至还有爷爷奶奶,整场笑声比《博物馆奇妙夜》《银河护卫队》多多了。
回国之后带着妈妈看了两次电影,一次《银河护卫队》,英文配音中文字幕她看不过来,美国幽默抓不到点。
第二次《星际穿越》,看得她云里雾绕。
还好《爸爸去哪儿》她两季从头看到尾,还是贝儿的死忠。
她特别高兴《爸爸去哪儿》上了大电影。
整场下来她看得特别开心还意犹未尽。
这样能让全家人一起看还看得特别开心的电影全国一年能有几场?
反正我给5星,因为老妈看得开心,我还准备带她去看《爸爸的假期》。
电影里面有个片段,多多因为住的学校宿舍有点烂,晚上睡觉前不开心的哭了,旁边的姐姐也因为曹格不在身边一直大哭不止,黄磊面对着两个小姑娘,平静的给了多多一张面纸,然后耐心的对多多说:“你摸摸你们的床,再摸摸别的小朋友的,你的床特别软因为小朋友们特意给你找了床垫,别的小朋友只是硬硬的床板加上一层床单,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家舒服,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出来呢? 因为我们要出来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并怀着感恩的心。
”
虽然谈不上期待,但是今年还是陪着家人去看了《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
截止到21日,票房累计收入1.04亿,虽然谈不上亮眼,但是考虑到其制作成本,这个成绩已经足以令人羡慕了。
从电影类型上来说,《爸爸去哪儿》开创了一个新名词——综艺电影。
不同于之前综艺节目的人员拍摄的故事片,此类影片不过是将综艺节目换了一个地方重新播出一集罢了。
当然很多人并不同意这一说法,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内容根本是称不上“电影”的。
在《爸爸去哪儿2》上映前,同一类型的《奔跑吧兄弟》还引起了电影人之间的激烈论证。
其实这样的论证并不少见,其本质还是那个争论已久的问题:电影的本质是艺术还是商品。
如果电影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属性,那么电影人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影片是交由历史去评判的;而如果电影需要强调的是商品属性,那么电影人首先要对投资方负责,影片是交由市场去评判的。
近年来电影商品化愈演愈烈,也难怪很多电影人痛心疾首。
就说回春节档,2014年春节档是历年来票房最高的春节档,同时也是口碑最差的一年春节档。
15年的春节档刚刚过半,就已经刷新了去年的记录,钱赚的越来越多,口碑如何就只能等春节档结束之后再来评判了。
只要春节的时候去电影院凑个热闹,这样的现象就不难理解。
电影院在春节期间几乎全都是爆满状态,甚至出现了买座难的状况。
银幕的普及,影片曝光度的增加,各大购票网站不计血本的价格战,以及最重要的,中国人在春季期间日益匮乏的娱乐生活。
都催生着电影成为了春节期间继春晚之后的另一个刚性需求。
既然观众本事只是图个热闹,也就不能怪众多导演只是想捞笔热钱就走了。
然而爸爸去哪儿的经典在于,它不仅仅是电影属性的争论,在这个风口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大银幕是用来干什么的。
在影片的结尾,爸爸和孩子走进斐济的一家电影院,用大银幕播放了几次旅行的点点滴滴。
在我看来这是无比有趣的一个设定,他们没有用影院的银幕放电影,而影院外很多电影人在争论他们拍出来的这货到底算不算电影。
如果是我,我就大大方方的承认这部作品就不是电影,我们只是富裕了影院银幕一个新的使用价值——播放综艺节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影片内容的获取难度已经越来越低,现在的上映影片大多开始在视听方面下工夫。
3D、IMAX、杜比立体声、4K甚至4D,这些都成为了影片的附加价值,吸引观众选择来到影院而非在网络上观看影片。
这些视听技术本是增加影片体验的工具,但随着形式的逐步优化,他们已经跳脱出工具的束缚成为商品本身。
打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商场都有4D体验区,这些体验区一般都不会播放电影片段,而是播放一些专门为4D效果制作的短片,换而言之,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甚至由形式在主导内容。
如果接受了这一点,那么进一步,为什么这样的设备和形式不能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开放出来,让更多需要使用影院银幕的人或者机构来使用?
我希望我的综艺节目能有更好的效果,所以选择在电影院放映,大家如果希望看到更优质的综艺效果,就进影院来付费观看。
按照这种思路看,《爸爸去哪儿》也未尝不能登上银幕,毕竟好多影院的银幕还能租赁出去当个求婚工具使呢。
互联网的价值就在于,让闲散的资源被整合,让单一用途的工具焕发新的活力。
有意思的是,《爸爸去哪儿2》和《爸爸的假期》同步上映,前者是彻头彻尾的综艺节目,后者是综艺节目改编的电影作品。
观众对于哪个的接受程度更高,春节档之后立马能见分晓。
如果综艺节目的大银幕化真的能走通,这未尝不是电影院的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电影人也不用急于高呼这类影片的危害,我们压根可以不把他当做电影看,但如果今年《我是歌手》的决赛能在电影院用杜比环绕立体声播出,我想我是一定会买票去看的。
在看《爸爸去哪儿2》之前,曾怀有莫名“敌意”的,这种抵触情绪源自先入为主的对“综艺电影”的排斥,也曾一度批评这种基于综艺节目的“电影”对电影产业甚至传统电影人伤害,但其实,即使在这个节目最火的时候,都没有看过哪怕超过三分钟,因为不觉得哭哭啼啼的孩子有什么吸引力,甚至基于对罪案片、动作片的谙熟,发现爸爸们有些时候有点惺惺作态。
坐进影院,也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影片的,毕竟,要拒绝一种类型电影是需要“证据”的,有观感才有口实。
所以当赵忠祥老师熟悉的声音缓缓迈进动物世界的时候,一个鄙夷的声音在心底嘀咕:这种逗笑观众手段有些太过时了吧,影片果然只有这么low呀,根本起不到搞笑效果啊。
然后继续冷眼旁观。
在多多说出“把我们当成你的爸比”来安慰一直哭泣的姐姐以后,发现自己竟然笑了起来,“可你们长的并不像我爸比啊。
”多多说——那种童言无忌带来的新鲜感迎面袭来,让意想不到的欣喜得以继续,然后,再次惊诧于多多的英语水平,以及会说出“即使我们很爱自己的爸爸但也不是会一直都在一起”这么有道理的话,因为这个时候,我也开始在心里试图安慰姐姐,想象着如果自己也带着这样一个孩子,在她哭泣的时候说些什么——发现竟无言以对。
“我觉得自己并不那么幸福”当多多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再一次在心里问自己,怎么解决孩子的这个问题?
黄磊绝对是几个人之中最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长,他只用了几个有理有据的事实就让孩子转变了心境,对于一个准爸爸而言,简直崇拜的五体投地——是的,我暴露了自己喜欢这部影片的根本原因——因为我的宝宝也将要来到这个世界上,该如何和一个陌生的家伙一起成长生活,我很迷茫。
而这部“影片”给我以最真实的案例。
但在当时,还并未想的如此遥远,只是感叹沟通的魅力,我是一个喜欢沉默和发呆的愚钝之人,每一个可以和其他人顺利沟通的人,都能让我觉得无比佩服,也是因为,混蛋也有温柔和感性的一面——姐姐终于找到爸比,和joy钻到蚊帐里以后,开始不停的对哥哥说我爱你,每一次哥哥都冷淡的回我不爱你,但姐姐还是一直重复:我爱你——让我开始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自己的宝宝将来会如何对亲人对这个世界表达自己感情的。
喜欢一部电影完全是私人感情,说些题外话就是至今我也算跟过几个剧组,有些项目甚至从策划之初便参与其中,见证过多部电影或电视剧的诞生过程,和许多演员、导演也都有过接触沟通,关于票房如何、圈钱与否,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自有感触,无需赘言,不都得需要投资商一个交代么?
大环境本就如此。
国外有针对儿童观众成熟的类型片,中国每年拿给孩子看的影片能有几部?
现在影片在不分级的状态下,你带孩子进影院,谁知道会看到什么内容?
每年那么多烂片拍出来还堂而皇之,不都烂在剧情上么?
难道一部影片看完让你心生美好,有无限柔情蜜意涌现,都不能算是一部好电影?
2015.2.19观影大年初一让这群可爱*^o^*的萌娃们来开场,传递出欢乐、勇敢、团结、友爱、帮助、温暖!
满满的正能量💪[爱心]!
Grace姐姐永远是最煽情的角色;最喜欢多多了 😘 ,既懂事儿又会安慰人;最后老爸们为宝贝儿们写的信简直就是催泪弹 😭 ,还有萌娃和老爸们跳的《牧羊人之歌》也很有趣,现场看影片的好多小朋友都不约而同的跟着节奏拍起手 👏 👧 👦!
在飞机上看的,打发时间,不过看着很欢气。
情节设计得真差劲,姐姐可爱的那一面没展现出来,光顾着哭闹了。根本就没必要把曹格和JOE放逐到荒岛上去的
新年带天天去电影院看综艺节目…
什么爸爸去哪大电影 分明就是芒果圈钱大电影 【本来不想叫这东西叫电影的 愣是一下想不到代替的词】 刚刚在微博看到了枪版然后顺手下载了看一下 Joe啊!!!你太糯了啊!!!!你再这样我就不要嫁给你了啊!!!【什么鬼
能不能不要啥都拍成电影!!!
全中国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是为了格肉丝姐姐去看这个电影的,太可爱的小姑娘,真希望她不要长大
看完好想去斐济玩啊
做了动画的不肯承认自己是动画,做了综艺的不敢说自己是综艺,非以电影冠名,掩耳盗铃比比皆是,这就是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现状。
综艺节目冒充电影打一星
曹格家的教育真的很棒,爱很重要!
原谅我放浪不羁的泪点,要求那么高干嘛呀,有可爱的宝贝看,有美丽的风景看,多好啊
看到放视频煽情那段终于忍不住快进了,,一身鸡皮疙瘩,平心而论,镜头还是比电视精致了很多的,但看到哭个不停的姐姐,从最初的喜爱开始烦了,这节目再这样下去,也要把我这个死忠的热情给消耗殆尽了
再也看不到姐姐了T^T
忍无可忍啊 怎么那多的真人秀节目上影院啊 豆瓣您给出个负分的好吗 我他妈现在加1星都觉得心里内疚到不行啊
"我不知道明天,是几天""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你们都不像我的爸爸..."哈哈..Grace太可爱了 过年过节能看到这么令人愉快的电影也是值得
不能称作电影,也许是斐济观光片,也许是综艺SP,但最后爸爸们的信还是很感动。
多多姐的铁粉~希望以后能像黄磊那样教育孩子
一个孩子从头哭到尾,其他人玩得很开森...一群人跑到电影院里看电视,2015年中国电影院新趋势。
我没付钱
人傻 钱多 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