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了很多大家的评论,如果很多人看到了表面意识,而不是看到真正的含义。
就不要轻易评价好与不好,抨击人的内心,罪恶阴暗的一面。
你们以为女主是真心想帮那个鬼吗,你们错了。
你们以为最后真是那个鬼害死她的吗,那你们也错了。
自己多理解理解深意吧。
这部10多年前的片子,从拍摄手法,到引喻都很好,这是一部值得四分以上的恐怖片。
它告诉了我们人类的阴暗面。
故事的开头是在地铁,地铁女说她孤单,女主并没有去理她,而是很冷漠。
地铁女跳下地铁,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完全想死,她想知道,女主会不会救她。
女主没有拉她上来,因为女主怕死。
所以女主扒开了地铁女的手。
这个引喻告诉我们了人的本性,那就是自私。
然后接转到公寓,女主帮助残疾女孩,和发现一个个人死亡,去告诉人们。
人们的漠然不信任,她继续坚持,是因为什么呢?
是因为她很后悔,她想弥补,后悔当时没救到地铁女,她想让自己的内心更好过一些。
残疾女孩很孤独,其实过程讲的是,残疾女孩并不想杀死他们。
就算他们那样的伤害残疾女孩,她只是怕孤单,所以在圣诞节,人人都在狂欢,而忽略了她,她希望有人来看看她,帮助她,就算曾经别人伤害了她,她自杀的时候,其实也在等待,她渴望有人出现,去救她,但等待等待,却成了泡影,没人救她,没人在乎她,没有人真正的关心她,所以她恨,她恨所有人,她要报复!
结局很简单,残疾女孩报复完所有人之后。
那么女主的报复也来了。
也许当成是地铁女的索命,也许是她克服不了自己的内心。
这也是一种报应,导演留了个悬念,让大家自己去想。
再说一个更简单的,那个长发男人,残疾女孩只是希望有个人陪着自己,所以一直借用那个男人的身体去报复。
但是并没有去害这个男人。
这个点缀说明这个男人曾经没伤害过别人,所以鬼也不会去害他。
而是这个男人承受不了这种精神压力,最后才自杀的。
最后,我想说,打这么多字,真的好累!
地铁里红衣女子寂寞的高跟鞋敲打的声响呜咽的哭泣却得不到回音就像她为何自杀得不到解释一样 这个世界总是有那么多寂寞的人不是人寂寞的住在公寓里而是寂寞住在人的心里最吓人的是素研割腕时血在裙衫蔓延而上的视觉感黑发 白裙 绝望的眼神……我不知道为什么恐怖电影里总要有人爬着是因为贞子这样的出场吗《咒怨》是这样,《公寓》也有这样虽然素研无法行走的人……“我想帮助你,真的,即使太迟”鬼是没有心的……
姜草《公寓》最近看了姜草的漫画《AGAIN》、《照明商店》、《魔女》、《公寓》,觉得超级好看。
这位漫画家讲故事的本领实在是一流的。
每一部漫画都是独立的一则故事,可是里面几个线索人物又互相把故事把串联起来了。
每一部漫画里,都是多条线路并行,互相穿插,有时倒叙,有时插叙。
然后,居然一点都不会乱!
逻辑超强的!
往往看到后面,都是在慨叹,厉害啊,原来是这个样子的,每一个每一个谜题都解开了,环环相扣。
故事往往一开始都好惊悚。
但是到后面,好温情,默默地就含泪了,特别是《照明商店》,不明就里的时候,真心觉得每一刻的画面都阴恻恻的,真相大白时,才发现那每一刻都是一种无言的守护。
有人评论他的漫画,“恐怖的外衣下,始终有颗温情的心。
亲情、友情、爱情,勇敢、坚持、责任,还有孤独,他总能在很细微的地方戳中我”。
前两天看了《公寓》,这部的主题是孤独。
《公寓》,一个无业男孩纸发现对面公寓楼的几栋住户在09:56都会同时熄灯,而隔天熄灯的住户会增加一户。
然后熄灯的这几户,都基本每天都有人在死去,或是心脏病发或是自杀。
这个男孩纸研究(每日的望远镜偷窥)发现了以后,就去派出所报警,显然被当成疯子了。
但他中二的行为,不被当成疯子也很难啊。
最后的最后,当然没有警察会相信他说的话啊。
于是这孩纸就去发传单,见人就跟大家说不要在晚上9点56分熄灯。
收效甚微。
人还在继续死。
他还特别特别关注一个女孩纸,特别特别想救她免于这悲惨的命运。
这是一个勇敢的有爱心的还莫名仰慕了一个女孩纸的中二少年。
当终于有人相信他,大家一起联手来解决这个事情的时候,才知道,那是一个太过孤寂的父母双亡下半身残疾的女孩纸(这个男孩纸莫名仰慕的)在一年前自杀身亡,然后她用她的愤恨去感染其他人,让他们感受她的绝望、愤恨与孤寂,承受不了的人就自杀或心脏病发了。
而这样自杀的人也好委屈,莫名其妙地就挂了,但是那种满满的负面情绪无法宣泄啊,于是就在楼里游荡啊游荡,重复着他们死去的过程,一遍又一遍,顺便吓吓别人。
这个善良的男孩纸对着这个愤恨爆棚的女孩纸鬼说,我很想很想帮助你,如果可以,请求上天能让我帮你分担痛苦。
于是,女孩纸鬼感受到了大家的暖意,感受到了女学生对警卫大叔鬼的歉意,抑郁症女人的谅解,阴差的感化,以及这个男孩纸对她生前渴求不到的满满关爱,然后悄悄地消失了,走向投胎路。
然而,要死的上天,听到了男孩纸的祈祷,然后就把女孩纸鬼的所有绝望、愤恨、孤寂都转移到了男孩纸身上。
这可怜的孩纸受不住这样的痛苦,就从楼上跳了上去。
好委屈的男孩纸鬼,开始熄灭他那栋公寓的灯。
漫画相当精彩,极具感染力。
不论是恐怖的时刻,还是温情的时刻。
大概是在传唱“如果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电影《公寓》这部漫画翻拍成电影了,于2006年。
我特地看了一下。
觉得完全没有达到漫画的感染力。
改编得比较多。
好几个角色的成分组合成了两三个角色。
男主角换成了女主角。
一些比较暖的设定,被改掉了。
而且也没有漫画里最让我觉得恐怖的那几个画面,都么有了。
完全撇开原著来看,这也是一部不错的恐怖电影。
女主是一个果敢独立的女性,非常有主见,也很善良。
女学生问她为啥没有男友时,她答复,“我已过了狩猎与被狩猎的年纪了”。
非常肯定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看到那个下半身残疾的女孩纸时,毫不犹豫地想要去帮助她。
看到对面公寓陷入奇怪的诅咒时,毫不犹豫地在网上发布了出去。
她在地铁站台遇到一个浑身红衣的女人自杀,她险些被一同拖下地铁轨道被撞死,她一直悔恨自己在关键时刻拉不上来那个女人,还把那女人的手掰开了,悔恨自己没能早些帮助那个女人。
这悔恨如附骨之疽,化身成那个女人的鬼影,叩叩叩的高跟鞋音,时时来扰着她。
所以,她如同漫画男主一样的,在天台上对着那个早在一年多前已死去的女孩纸鬼说,我后悔没有早些来帮助你,我想要帮你的,我想要帮你分担你的痛苦。
于是她最后一脸绝望的样子从天台跳了下来。
然后,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公寓,开始熄灭自己公寓的灯。
跟漫画不同,在这部电影里,人们一开始都那么关怀那个父母双亡下身残疾的女孩纸,让她真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漫画是让那女孩纸由头到尾都孤零零的独自一个人,没有人理会,没有人关心,没有人来敲她的门。
电影里的允恩,一开始是被左邻右舍们深深关切着的。
后来,一切就慢慢变味了,她不知不觉间变成了邻居的负担,变成了他们发泄对家人不满的对象,变成了他们虐待的对象,变成了药物的试验品,变成了发泄性欲的对象。
即便这样,这个可怜的孩纸都默默忍受了,只为了有人能有那一丁点的关爱。
直到平安夜,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欢乐地吃着团圆饭,过着团圆节,日日来虐待她的人们一个个都消失了,丢下这个孩纸在地板上爬行,绝望地哭泣呐喊着她的伤心和孤寂,直到她自杀,也没有人来瞧她一眼。
变成鬼的允恩最终一家家去报复,让他们死于对自己虐待的方式。
漫画的最终,是温情,是女学生对孤单的警卫大叔的歉意和谅解,是抑郁症女人走出了阴霾重新开始生活,是警察大叔接受了莫名其妙得来的阴差的差事(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完整地过完属于他们的一生),是每一个不屈的阴魂都得到了救赎。
虽然有一个可怜的男孩纸挂了,并且开启新一轮诅咒。
电影的最终,就是死光了。
人性从一开始的温暖,到最后撕裂了假面,自私、暴虐、欲望,以及最后深深的绝望。
看完会沉默的。
虽然不怎么恐怖。
但主题很忧伤。
好了,影评,稀里哗啦地居然写了这么多,也是服了自己这啰嗦劲。
都剧透光了。
漫画还是很精彩的,推荐自己看。

跳轨的红衣女跟这个女主住的公寓应该是没啥关系的,属于单独的一条支线。
这个公寓每天到了晚上9:56就会集体不停闪灯。
然后就有人自杀。
原因跟一年前有个自杀的残疾女柔妍有关。
柔妍是个坐轮椅的残疾女孩,有天柔妍父母开车外出因车祸丧生。
《善良》的邻居们便复制了柔妍家的钥匙轮流来照顾她。
柔妍住704房间。
开始邻居还算照顾有加。
后来渐渐的厌烦了柔妍便虐待她。
直到有天圣诞夜柔妍割腕自杀了。
一年后便回来报仇了。
一个接一个除掉了以前虐待她的人。
而女主第一次见到柔妍时还以为她是活人呢,一直在跟柔妍的鬼魂讲话。
女主用望远镜观察柔妍家看到的也是柔妍生前回放罢了。
电影结尾女主也被柔妍给害死了。
这也太惨了。
女主可是一直很关心柔妍的。
结果遇到这种恶灵只有自认倒霉了
时隔十年再次观看 感觉不一样了 只记得十年前某个深夜被这部电影吓到了 不知为何一像不大喜欢重复观看同一部恐怖片的我为什为又打开了影片 ... ...再回顾少了当年的恐惧感 多了一些思考 只记得当年为轮椅姑娘的遭遇唏嘘 为邻居的“好心”气愤(怎么会有这么可恶恶心的坏人) 而今是有不同的审视视角和理解:阳光照到的地方一定会有阴影 这是正常的 所以简单形容 如果一棵植物永远在阳光的照射下 一定活不了 道理很简单 除非基因突变或不是地球物种 这个扯的远了!
那么说回来轮椅姑娘本身是有一些问题的 我们不能因其是弱者而忽视其弱点 而这一弱点也是引发其悲剧发生的根源!
思考一下吧!
我们可以说现实很温暖 确实也是 关键看成长中如何塑造 到最后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现实也可以很残酷……看看真实的战争就知道了 那种痛苦是你根本来不及去感受痛苦的... 轮椅姑娘起先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 其实她只观注到了自己的悲惨 举一例子 父母要带她去看海 海是什么?
我想此刻的你 对 你 一般情况下对海的感觉是宽广 有力 自由 甚至多想一层海是包容的!
但姑娘只看到海会让她悲伤 因为她活在悲伤中 以泪洗面 所以她认为更多的水就是更多的眼泪💧 逃避 且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中 完全活在自以为的世界中 当真正会无私(基因传递)去爱她的父母意外身亡后 她依然是无自理能力且偏执内向 索爱且不满足的那个人 注定了会在食物链底层!
因为需要照顾而且不只是生活上的照顾 她还要求精神上的满足 但世界上只有一双真正的父母!
失去了就是真的失去了!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 时间和精力肯定也是有限的 烦恼一样不会少也不会多多少 所以后面不说你也一定明白了 只要代入!
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 绝不可能 所以更不能要求别人是圣人 闷心自问 我们自己?
......最后想起一句话 来做总结吧:别人之所以这样对你 是因为你让别人觉得可以这么对你。
那么 坚强吧 勇敢吧 努力吧 只有足够强大了才能真正去爱去付出
轮椅女孩的死赤裸的显示了人性的丑陋。
这部电影,我刚看完,不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很久之前曾看过而且,它应该也还有一个漫画版。
这是个会死的女主,。
, 说说电影吧,这部电影的诡异气氛渲染很到位,尤其是在当年接触鬼片不多时,真是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包括地铁站里红衣女子的跟随啊,夜半床下有人啊,走廊里变异长发男啊什么的,但这次真的让我最揪心的却是轮椅女孩的自杀。
轮椅女孩 她的父母车祸中双双丧命,然后邻居们强当好人轮流来照顾她。
但随着岁月流逝,她的那些邻居都变了——喂饭的银发老太婆逼着已经吃饱的她继续吃饭到吐;喂药的波波头女强迫她吃大量的药片;给她洗澡的大婶将她皮肤搓出血,最变态的是那个高中生竟然想要强奸她还对着她撸管...我本来以为这些是致使她自杀的主因,但从她的描述中可以知道,竟然是 孤独。
她是因为过年时无人陪伴而选择割腕的。
被轮椅女孩附体折磨的小哥
这就是轮椅女孩 也许,如果她是个正常人就好了,可以出去逛逛街,看看海,享受与人交往。
然而现实的残酷造就了悲惨的结局。
割腕示意图 最后,我们的“本不孤独”女主也被她害死了,。
,
如果你有能力去帮助关心一个人,那就去,否则,请不要招惹。
——终
女主为什么最后会死?
在我看来肯定不是女主自己自杀的,因为她自杀理由是不成立的。
那只能是被鬼害的,那这鬼太不是东西了。
女主太无辜了。
为什么是被鬼害的呢?
理由如下在我看来女主是个非常自信、独立、勇敢、心地善良、坚强、理性、健康(一个人跑步)的。
自信:圣诞橱窗的设计,男同事觉得圣诞应该和家人一起,橱窗设计应该很温馨,而女主橱窗设计的设计并不是这个感觉,女主并没有妥协修改方案,而是说如果销售额下滑她负责,凭此就看出她的自信和主见。
独立、理性、不怕孤单:自己一个人住,家里也收拾的井井有条,而且没有男友,原因是“到她这个年龄,已经厌恶狩猎和被狩猎”。
孤单感可能会有,但她不是个怕孤单的人。
勇敢、心地善良:1.电梯停电时,其中一个死者从电梯井掉下,死在她面前。
她当时是害怕的,但之后还是多次乘坐这栋楼的电梯啊。
2.之后她从望远镜看到“女鬼”做在轮椅上被邻居打,她马上跑到“女鬼”的那栋楼去找“女鬼”,碰巧遇到刚从电梯出来,遇到对女鬼扇耳光的邻居大妈,还质问“为什么要那样对她,我看到你对她做的事了”。
3.告诉那栋楼的邻居不要在10点前关灯。
4、知道“女鬼”在去年圣诞自杀的新闻后跑到对面楼并发现在冰箱边被撑死的大妈,自己拿了钥匙,自己一个人就冲到女鬼家,也不找个人陪,这得有多独立,胆量得有多大啊。
5.告诉“女鬼”,对跳轨那女的心怀愧疚,当初要是拉她一把,或者陪她说说话,也许那女的就不会死了。
有这种心思,就够善良的了。
而她身边不断出现的“跳轨女鬼”并不是真鬼,因为并没有害她,我的理解“跳轨女鬼”只是她内心的愧疚以及目睹人跳轨对她心理的冲击。
那她为什么会死呢?
理由1.因为她把一个要拖她一起死的跳轨女的手掰开了?
所以跳轨女死了,她愧疚到要自杀?
那女的摆明要自杀,还要托人下水,这让女主怎么办呢?
虽然女主性格独立,但我觉得她还是比较乐于助人的,就凭她几次三番去敲“女鬼”家门,以及告诉大家不要在10点前关灯。
如果能拉,她肯定会把跳轨女拉回来,但当时明显拉不回来嘛,那该怎么办?
本能反应就是,啊呀,你你别拉我呀,列车快来了,我会被你拉下去的,我不要死呀,那把跳轨女手掰开这是太正常不过了。
从她性格看来,因为愧疚而自杀是不成立的。
(所以理由1不成立)理由2.假设“跳轨女鬼”是真实存在的,是“跳轨女鬼”害死女主的,那这“跳轨女鬼”太不是东西了!
你自己觉得活着孤单,要是想找人倾诉,那你得好好说呀,你得正确表达你自己呀!
用跳轨引起关注,你就没想过这样会吓到其他人吗?
你还指望别人救你?
看到列车来了,你跳轨,你不会早点跳啊?
要是想要引起人注意,列车没来前,你跳到轨道里,我就不信了,按照女主的性格会不去劝你??
要是因为这个原因害女主,那这鬼也太自私了。
理由3.被“残疾女鬼”害的,人家女主对你也算很好了,很热心了,几次三番来找你,你还想让人家怎么样?
最后还说什么“你要是离开这个房间也会把我忘了”,这什么跟什么嘛,你想让人家一辈子陪着你?
又是个心理不健康的女鬼。
结论:女主不是因为自身性格原因自杀的,她是被鬼害死的。
女主真无辜。
女主太可怜了!
写啊写的就写长了,感觉有些写重复了,有些地方也没写到,将就着看吧。
.
如我之前一样,并没有对这部片子完全看懂。
女一号的死。
我之前是这样理解的:剧情的第一幕,女主角见证了地铁里红衣女子自杀的一幕,而并没有出手相救。
红衣女死去时候的阴影一直在她心中,影射全片。
所以才会拼命想救公寓里的人。
怨念的允恩利用了女主角的这个心理弱点成功控制了女主角的意识,逼着女主角跳楼自杀。
每晚9点56分,对面公寓连续发生的死人事件,随着女主角的调查,种种真相缓慢地揭露,让人感到心寒。
对面楼房里有个下肢瘫痪的女孩子,她本来有个美满的家庭,一次车祸将父母和她的双腿夺去,楼房里的邻居们都热心轮流愿意照看她,她逐渐地开心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真实的本质,这群人也逐渐露出本来的面目对她漠视虐待羞辱欺凌殴打,非亲非故就真的要对你好么你以为,何其丑陋自私的人性嘴脸,打着关爱的旗号只是为了赢得社会的赞誉。
随着剧情推进揭露开来的是人性的私欲虚荣贪婪卑劣,何其不堪,残忍。
她都一一的承受下来,她只想得到他们的哪怕一点点的关爱。
圣诞节那天,没有人会想到她,她只是众人手里玩弄的玩具,她心灰意冷,用刀割破自己的手腕,血缓慢地流在雪白的连衣裙上,她挣扎着还抱有最后一丝幻想,如果这时有人能过来看她能救回她的命,生命的意义也不至于全然幻灭。
但是一切无用,当她慢慢死去的时候,其他人正在房间里享受着幸福的时光。
怨恨最终形成强大的怨念,她选择了报复,让他们全死在虐待自己的方法之下。
影片实质是:最后的结局,所有的都真相大白,而女主角依然过不了自己的心魔,最终跳楼自杀。
这个心魔就是,她终于能够感受到允恩如同地铁红衣女子般的绝望。
最后的意念也无人救赎,尽管当时她就在身旁。
自己原本可以救那个在地铁寻死的女子,但是由于人性本能的自私念头,以为抓住自己的女子想拉她一起死,其实她错了,那女子只是想在寻死的最后一刻期望身旁有人能够救她,拉回她的绝望。
就那么一点点甚至带着最后乞讨般的求助啊,一丝温暖可惜都没有,女主角沉浸在极其害怕的意识下只有私心完全没有救助心理自私决绝将那女子的手指折断,红衣女子带着恨意跳下轨道。
等她明白那种绝望,一切都已经为时太晚。
很悲伤的片子。
人性深层次的孤独。
我不否认,爱心是我们心灵的组成部分。
即使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也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他的爱心。
当我们见到那些在地震中遭受巨大灾难的人,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湿润眼眶,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他们,当然,很多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想要上,他们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这就是爱心存在的明证。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爱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同昙花,美丽却转瞬即逝。
我们可以让这朵花常常开放,但却没法让它持续地盛开,因为我们心灵的另外那许多复杂的部分,或者说是我们身处的这个充满杂志的复杂社会在我们心灵的投影,本质上是和爱心的那种纯洁相抵触的。
当你为钩心斗角而累,为生计奔波而累,为人情世故而累,更别说那些隐藏在灿烂表面之下属于每个人所特有的阴暗,维护这样的花朵,需要付出的代价,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太高昂了。
我相信当允恩的父母出车祸去世,面对这样一个楚楚可怜满是悲剧的孩子,邻居们的爱心是发自内心的。
我不相信当他们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达成要共同收养她的共识时,实际上各自已经筹划好了要如何满足自己的变态需求。
我更愿意相信那一刻开放的,确实是一朵美丽的爱心之花,在阳光照射下,在允恩的笑容中,温暖地绽放。
但是,他们所做的,想要维持这朵美丽昙花的初衷,终究只是一时的冲动,很快在日积月累的普通生活中让度给了那些更贴合生活更符合本性的欲望。
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所需要的前因。
电影中把邻居们的行为极端化了,几乎个个都成了内心足够扭曲的变态,为了给允恩一个足够她大杀四方的仇恨,也为了给我们更大的震撼。
在现实生活,遇到这样的状况,更可能的是邻居们对于他们收养的这个残疾小姑娘,在爱心的热潮褪去后,产生负担感,产生不满,对她变得冷淡,不再像原来那么关心,减少交流,减少见面,相互推脱责任等等,而这些并非出自变态的心理,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心灵弱点。
某位伟人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而爱心,就是这个困难的关键。
我没资格批评人性的丑恶,作为众多普通人的一个,我确信在遇到相同情况的时候不会比别人做的更好。
仅仅是一种反思,以及一个自我暗示 ,一种希望自己能够进步的暗示。
会学习,会思考,毕竟人类是靠着它们一步步从完全的野兽走到今天,今后我们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爱心确实是一朵非常美丽的花朵,而至少我们对于美丽还是充满了向往,这就是一种希望。
《公寓》就在俗套不俗套中完结了。
有点像是励志(?)的鬼片,又有一点像是冤魂不散的鬼片。
大致是说一个残疾女生在一处意外中父母双亡,然后左右邻里都热心地来帮助她。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女生渐渐地沦为了一个发泄肉欲和被施以折磨的对象。
终于于大家无视的眼神中,在一个圣诞夜自杀了。
她怨恨,愤怒,所以决心杀死每一个无视她的人。
每天在她死的那一个时间点就会有一个邻居死去。
最终连真心想待她好的女主也不放过,因为大概她不想女主忘记她。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很零碎。
第一,片子里面有两个鬼,而且是各讲各的。
如果说需要第一个鬼来引出女主与女鬼的相遇,似乎太牵强。
而且那个无意义的第一鬼出现的场景太多,却又没有关于她的任何描述,只是让她不停出现,显得莫名奇妙。
第二,在电影开始没多久女鬼给了女主一个魔方。
在片子中间的时候女主开始研究各个死者的房间号,终于发现房间号和魔方上刻的数字一摸一样。
于是这部鬼片瞬间变为了侦探片。
至于结局,最开始我以为片子会很俗套地让女鬼被女主感动,然后怨恨消失,温馨收场。
但是女主还是被可怜又自私的女鬼杀害。
让我很满意这样的安排。
但是在最结尾,女主于是变成了替死鬼,延续怨恨,就略显敷衍了。
不就跟水鬼找替身一样了么。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很适合和朋友一起在家里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作为消遣不错。
PS:其实片子不吓人,但是居然被梦里面自己想像的给吓到了。
汗。
漫画还行,电影结局改的弃善从恶
看了很久的恐怖片我也会记得剧情,然是这部却不记得了耶~
腐烂的爱心
这还是很有感觉的典型韩国恐怖电影
纯粹的怨念女鬼片,毫无悬念和逻辑而言,就是女鬼附体谁惹谁死啊~
很早之前看的了 当时竟有被吓到 也许是全片气氛一直很压抑的缘故 剧情颇有些“后窗”的意味 片头的红衣女很是惊艳
一群披着羊皮的好心邻居,一个怨恨而死的女孩,一个好奇害死猫的围观者
怪事一件接一件。基本全部是夜晚的剧情。气氛非常诡异。
好像是唯一看过的韩国恐怖片。大学时期看的。
没有想像中的好。
有头无尾啊
09年看的DVD
特别无聊 没什么可说的
电梯针头床下神马的最吓人了!
为什么看起来有种日本电影的版节奏调调?
气氛搞的很紧张··· ··· ···
我还是不擅长看恐怖片T。T
和蔡雄一起看的,小伙子很喜欢韩国电影。
一般,话说这海报选得也太血腥了吧= =
女鬼妹纸挺漂亮的。其他的没看头。有些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