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夫导妻演米拉夫妇组合除生化危机系列之外的又一部商业巨制,向来hold住fashion潮流的米拉夫妇这一部电影也是噱头不断,热点频出——从“福尔摩斯式”的蒸汽朋克风格,到奥兰多布鲁姆,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和罗根勒曼等明星的众星捧月,再到对名著大刀阔斧的商业性质改编。
《三个火枪手》直到上映之前,一直都很hold住热点。
可在上映之后,影片遭遇的压倒式的恶评,以至于影片全球票房刚刚破亿就只能惨然退场。
对于这种卡司阵容的商业大片,可以用彻底惨败四个字形容了——想想看,连绿灯侠的全球票房都有两亿!
但本人虽然对本片不报以任何希望,但还是经不起明星的诱惑,再加上正好有时间,还是忍不住去电影院看了。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影片倒是比我想象的要强很多,至少能确保我能在观影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
确实,本片基本上就可以归结为米拉等明星的pose秀,但这场秀极具美感:英姿飒爽的动作,精细典雅的服装,奢侈华美的布景。
从宫廷到空艇再到密室,从斗剑到枪战再到爆炸,还有年轻的路易国王卖萌。
我保证,全片可以满足你的视觉需要。
……聊了这么多,再绕回题目吧。
本片挨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对原著肆无忌惮的改编。
把原著一波三折的悬念改成了无脑的爆米花。
确实,本片的编剧很弱。
但是大家想一想,《三个火枪手》原著的特色是什么:改变历史,娱乐至上——这不正是本片所做的么!
本片将这一特点无限放大,降低了国王的年龄,把白金汉从情痴变成了阴谋家,增加了空艇的设定,还有必须的——给了米莱迪增加了许多戏份,谁要米拉是导演了老婆嘛!
导演保罗对自己的老婆可谓是分外上心,使米莱迪成为了全片最出彩的角色。
而其他角色就没有如此好运了。
已经砸掉了波西杰克逊的罗根勒曼小帅哥,在本片中成功的以毫无亮点的造型和弱到爆的气场毁掉了达达尼昂——不过也怪不得他,在如此强大的星光之下,他还能有多少存在感呢?
一般来说,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严格遵循原著的人物、年代,情节上也仅仅是进行合理优化和适当取舍,基本上就是把文字变成影像,比较成功的例子像86版《西游记》等等;第二类是采用原著的主要故事线索,但是把人物、年代甚至地域都彻底变更,再起个新片名,比如冯小刚的《夜宴》、张艺谋的《黄金甲》等等;本片与吴宇森的《赤壁》、莱昂纳多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篇》一样,属于第三类,主要是采用原著的人物、年代、地点和故事线索,但在情节上却是全新演绎的。
就我来说,这三种改编方式本人都能接受,主要是看电影好看不好看。
对于本片,如果你不去苛求是不是符合原著精神啊、是不是符合时代背景啊、是不是科技设置合理啊、是不是吧拉吧拉吧拉啊等等等等,那么本片还算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娱乐电影,首先故事讲明白了,此外帅哥美女、锦衣华楼、飞艇大炮、长剑火枪一样不缺,还有大量能刺激肾上腺的动作场面和挠咯吱窝的幽默小段,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你还能要求更多吗?
对于这种影片来说,观众买票进场就是为了看美女秀大腿的、就是为看肌肉男大打出手的、就是为了看眼花缭乱的大场面的、就是为了看冲击视觉的建筑和服装设计的,为什么这种电影叫《斯巴达300勇士》甚至叫《美少女特攻队》大伙都能接受,但一叫《三个火枪手》,就有些人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呢?
事实上,大仲马本身就是写通俗小说的,搁现在撑死也就一网络写手,再往高了捧也不过是九把刀、月关之流(没有贬低的意思),不能因为他早生了几百年就楞给他扣一文豪的帽子。
谁要说他的小说里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多么广大的人文情怀什么的,那完全属于文艺青年们的过分解读,打死我都不能认可。
所以我认为,对于《三个火枪手》的改变就跟改编《笑傲江湖》啊、《流星蝴蝶剑》啊什么的一样,好看、意思到了就完了,讨论电影跟原著的差别本身就是一件很矫情的事。
再说,你要求拍《生化危机》的导演拍出一部文艺范儿十足的名著改编电影,未免有点太欺负人了。
不过,本片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偷项链那场戏明显抄袭《霹雳神偷》,达芬奇藏手稿的地方怎么看怎么是埃及风格,一些随身武器精致有余、创意不足,部分大场面的电脑特效痕迹太重等等,这些对于本片来说反倒是不可饶恕的。
很喜欢看关于欧洲的一些影片,特别是描述中世纪时期的英国,法国电影及电视剧。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奢华而又庄重高贵的场面。
那些经典迷人的服装,奢华而又庄重的宫殿建筑,有正太有大叔,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那天仙般的女主角。
特别的要说一下女主角,奢华性感的服饰披在那美丽动人的身体上,两个又白又圆又大,水灵水灵的胸器能刺瞎男观众的眼!!!
2、欧洲的礼仪也是令人崇尚的。
欧洲的代表性国家,英国,法国,都是很注重礼仪的国家。
男的都有绅士风度,女的都是那么lady。
对于礼仪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气质。
3、了解欧洲历史。
虽然名著改变过的会有些出入,但是对于没有读过名著的观众来说,看电影也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接下来吐槽一下这部《三个火枪手》优点以上三点它全占了,至于不足吗,确实有一些。
1、剧情有点让人觉得傻傻的。
只要把那条项链扔了或者毁了不就彻底达到阴谋了吗?
干嘛还抢来抢去,红衣主教的手下把它拿到手后即使扔下飞船,也可以完成任务,达到目的。
可居然又愚蠢的决斗,还驾驶飞船进入乌云,愚蠢的人无可救药啊!
2、男主角达达里昂太过表演了,反倒让人不是很喜欢,由于他长得太正太了,这点还是可以原谅的。
毕竟,帅哥都喜欢出风头。
3、飞船打斗时候,那个炮弹轰炸飞船的场面,道具假的有些明显了,破坏了电影整个场面的美感,真实感。
整体说来还不错,不过就我看过的最经典的《傲慢与偏见》差了很远的距离。
Orlando Bloom 所饰演的George Villiers,即Duke of Buckingham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个凭借男色上位宠臣。
George Villiers (1592-1628)一个minor gentry的儿子,从22岁当上国王James I of England的伺寝男仆之后,短短几年从被授予骑士称号到权力巅峰的十大公爵之一的白金汉公爵,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1984年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出版了一本书叫 Letters of James I of England/ VI of Scotland.书中公布了一系列James I的私信,包括他与George的信件。
在两人通信中,James I 称George为"My only sweet and dear child" "My sweet Steenie gossip"以及"My sweet boy".而白金汉公爵在回信中称James为"Dear Dad and Gossip"并自称"Your humble slave and dog"赤果果的女王和忠犬好么!
还有角色扮演倾向!!!
最受不了的是当我读这些信的时候,James I在信里称George为“sweetheart”而且说什么像爱老婆一样爱你,而且什么宝贝希望你早日回归爹地的怀抱(白金汉公爵经常在外替国王奔波)之类的话我都替他们脸红啊!!!!
而且这俩二缺还经常在书信里讨论对方老婆孩子!!!
还说要多一起聚聚!!!!
虽然我们教授说,严格来讲这两个不能算是同性恋,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之所以秘密通信只是因为,在当年,没有“同性恋”这个说法,人们对于同性恋的看法如同对于偷盗一样。
并不会指责是某人的人格问题,只会觉得某人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行为,遵从了欲望,但是可以改正。
(这种观点很有趣啊。
)但是!!!
我觉得这俩货真的好肉麻!!!
我好想把这俩的信件全部打下来啊!!!
一身鲜艳蓝衣的路易十三遇见孔雀绿的米拉迪,愤怒地撕袖而去指责裁缝为什么不给自己做绿衣服而蓝得像拉长石的白金汉公爵又嘲笑路易十三的绿衣服流行于:“last year, maybe few years ago."他又换上了蓝衣服可是白金汉公爵的紫衣服和帽子又让路易十三丢了面子╮( ̄▽ ̄")╭如此纠结,真如同雄孔雀一般但是这个国王的形象刻画得很好,孩子般稚气,喜爱华服美衣,恋着自己的皇后却不知如何表达遗憾的是剧情实在是改动太大了路易十三和奥安公主的居然变成了一对少年男女虽然他们确实是14岁结婚(1915)尚且处于羞涩得爱意朦胧阶段,但是黎塞留1624年上任的时候他们已经处于冷战状态,为了让剧情更有看头而把年代整整往前推了十年更不用说项链事件的始末了,整个人黑白颠倒白金汉公爵的戏份太多,他在原著里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只是因为奥兰多布鲁姆演了他,所以要多多露面以吸引观众么?
白金汉公爵戴耳环也就算了,路易十三也戴耳环,路易十三戴耳环也就素拿了,波托斯也戴耳环,他们都戴耳环也就算了,还是左耳单边戴耳环╮( ̄▽ ̄")╭米拉的戏份很抢眼,小国王演得也不错,,为了他们这部本来只能打三星的影片可以打到四星我最喜欢的关于米拉迪的片段是白金汉公爵问:“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她立刻冷却了对他的热情,并且嘱咐车夫走得越远越好如果一个男人爱上了她,她就不会再爱那个男人多么美的女人!
整个影片中最失败的选角毫无疑问是达达尼昂和奥安公主前者本应狡黠机警足智多谋,后者本应冰冷美艳手腕强硬结果一个变成了被美人一亲就拼死上阵的傻小子另一个变成稚气未脱笑口常开的未成年少女而达达尼昂的情人,美则美矣,却整个人从妇人变成少女是为了配合这个美大叔&熟女杀手&美貌少年少女的阵容么?
但是达达尼昂的演员一点都不出彩好么?
我绝非崇尚逆主流的前卫男生,但不得不承认,当达达里昂面对抉择——究竟是交出辛苦得来的钻石项链去拯救他心爱的女人康斯坦斯,还是大义凌然地为法兰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之时,阿多斯的前车之鉴着实打动了我:“选择心爱的女人吧,法兰西自有神助!
”我知道这是调侃,然而这本就是一部聊以消遣的电影,在艺术的真实中成全一次忠于自我情感的抉择,又何尝不是一件伟大的事?
而这份伟大,不在于气概万丈,恰在于一份纯情笃深的浪漫。
现实的生活,除了现实本身近乎所剩无几。
有时,我们似乎都忘却了该如何浪漫——当然,金钱堆彻的浪漫另当别论。
三剑客的魅力,我想,绝不在于他们效力路易十三的耿耿忠心,而是那份骨子里透满侠气的优雅风度——英勇、机智、浪漫、幽默,这一切无不闪烁出其迷人夺目的光亮。
他们不是超乎常人的天将,他们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有时或许表达得更为透彻而强烈。
他们是最本真的一类,没有虚伪的外衣,他们忠于自己的感情,对正义的坚守,对国家的效忠,对敌人的憎恶,对朋友的坦诚,最为重要的,是对真爱毫不掩饰的流露。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令我心生羡慕。
人生在世,是脚戴镣铐的苟且,还是诚于自我的生活?
他们给出了我们心神向往的答案。
“选择心爱的女人吧,法兰西自有神助!
”这话是多么的真实,没有违心屈忍的抉择,没有轰轰烈烈的悲壮,而是充满着合乎人心的深情,以最为潇洒的姿态表达着自己最真挚的态度。
对于祖国,他们没有放弃,更没有背叛,而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爱人的真情,对国家的献身。
我是凡人,有着凡人的情感,爱我所爱,恨我所恨。
或许,现实中难觅如此浪漫的奇遇,或许,现实中有太多身不由己的无奈,但我理当心存一份剑客的潇洒,为我所爱者付出一切,对所恨者嗤之以鼻吧。
至少,当面对着那些我心爱的人们,不要虚伪,用行动去爱他们,我们只是凡人,其他的自有神助!
昨天去看电影《三个火枪手》,3D的,看了一会儿,感觉3D效果很差,看着眼花,这时我心想:欧洲的3D电影技术这么烂啊。
后来感觉实在难受,于是摘下3D眼镜想擦擦镜片,看这样能不能使得3D效果变好点,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把眼镜戴反了……将眼镜正过来重新戴上,效果一下就变好了。
要是我一直没发现这一点,估计从此就会有这样一个偏见在我心里根深蒂固:欧洲的3D电影技术太烂了。
我初中时看过《三个火枪手》这部小说,应该没读完,就记得书中的男主人公的名字被翻译成“达尔大尼央”(现在更常见的翻译貌似是:达达尼昂,这部电影里也是这样翻译的),除此之外书中的情节几乎全忘光了。
说回到电影版《三个火枪手》,看完这部电影,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奶奶的,我爱这部电影!
”读艾柯的《悠游小说林》时,对艾柯这一观点印象特深刻:生活更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不是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但人们更喜欢用后者而不是前者的方式去思考生活……这几年,我对艾柯的这一观点越来越认同了。
虽然我同样没有读完过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虽然我只是读过关于这本书的大量评论,但我越来越觉得,生活就像《尤利西斯》所描写的那样晦涩凌乱,生活毫无意义,生活只是无穷无尽的空虚和徒劳,一切都是无常的梦幻,一切都是易碎的泡影……只是,当我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我能做什么?
去自杀?
很显然,我现在还不想身体力行这唯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
我能做的只是想方设法让我的生活变得有点意义,而一旦我这样做了,我就可能像艾柯说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以《三个火枪手》的方式去思考生活了。
我之所以喜欢《三个火枪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我被达达尼昂以及三个火枪手的一些言谈和行为打动了,我对他们坚持的某些价值观产生了共鸣。
你可以说这只是通俗小说式的价值观,你可以说这种价值观很肤浅,只是在当下的中国,这种通俗小说式的、肤浅的价值观依旧是理想主义的,依旧能点燃青春的身体和血液。
例如电影中达达尼昂在离家出走去外面的世界打拼时,他的父亲对他说:去战斗吧,去恋爱吧,去生活吧。
记不清原话了,大意如此吧。
在我看来,这种价值观有些类似于心灵鸡血,类似于心灵牛鞭汤。
这种价值观不同于心灵鸡汤,在我看来心灵鸡汤理论之所以被大肆宣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告诉大家:当你正在被社会强奸时,不要抱怨,不要反抗,你要换个思路去看待你正在被强奸这一事实,这样你就能感受到被社会强奸的乐趣,这样你就会对正在强奸你的社会产生感恩之情。
我讨厌这样的价值观,我更喜欢达达尼昂的父亲所说的那种价值观,虽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我还是想保留一些少年心气,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我在2010年曾写过一首题为《假如生活强奸了你》的歪诗:假如生活强奸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哭泣/ 就像他们劝你的那样/ 闭上你的眼睛/ 假装你很享受/ 然后找个机会/ 一口咬掉他的小鸡鸡……再例如电影中在达达尼昂面临是拯救法国还是拯救自己心爱的女孩儿这一抉择时,一个火枪手建议达达尼昂为爱战斗,他还对达达尼昂说:所有不能在寒夜里温暖你的,都不值得你为之战斗。
上面这段话我同样记不清原话了,这段话同样打动了我。
人世间一切都是假的,只有你和你在最寒冷的雪夜里最想念的那些人在一起时的快乐和温暖才是真的……电影《三个火枪手》应该算是欧洲电影导演搞出来的大片儿了,虽然我个人特喜欢这部电影,虽然这部电影的结尾留下了拍续集的伏笔,但据说这部电影在欧美票房不佳,估计不大可能拍续集了。
而说到大片儿,前两天我看了电影《复仇者联盟》,回来后写了这样一条微博:听说《复仇者联盟》全球票房过十亿美元了,因此凑热闹去看了。
看完后,发现这部电影可谓美式无脑大片儿教科书之作了。
拍这种无脑大片儿,特效的钱不能省,请巨星的钱更不能省,这两手都要硬。
前段时间上映的《异星战场》听说巨亏两亿美元,其实那部电影的特效还不错,可能还是吃了片中无巨星的亏吧。
我写这条微博绝不是有意贬低《复仇者联盟》,我个人对这个电影不喜欢但也不讨厌,如果它出续集了,我肯定还会去看的。
而且我也相信,绝大多数大片儿导演都能拍出有脑的大片儿,只是他们十有八九不会这么干,为什么?
因为观众不买账。
很多观众看大片儿只为放松,或者寻找这样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这部电影怎么这么无脑?
导演是傻瓜吗?
”如果一个电影导演拍出了一部《尤利西斯》式的大片儿,估计他的投资者会很想在他两肋上插刀。
为什么电影《三个火枪手》在欧美票房不佳?
这部电影的娱乐性其实挺强的,笑点也挺多的,而且它肯定不能算是有脑的大片儿了,只是欧洲电影导演拍大片儿就像光屁股坐板凳,总是想拍得有板有眼儿的。
还想要点脸的他们不想拍那种完全无脑的爆米花电影,但为了票房他们又不得不取悦大众,他们的这种心态可能会使得他们两头不讨好。
而很多美国导演拍起大片儿来,则可以做到完全不要脸,估计在他们看来:艺术诚可贵,理想价更高,若为票房故,两者皆可抛。
说回到电影《三个火枪手》,看这部电影时,我想起了另外两部也是由欧洲电影导演拍的大片儿,即盖•里奇导演的那两部《大侦探福尔摩斯》,这两部电影同样拍得有板有眼儿的,但在票房上还算比较成功吧。
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盖•里奇的名头更响,而且影片里的两位男主角也足够大牌吧。
顺便说一嘴,我在本文中所说的“不要脸”不是贬义的,也不是褒义的,它完全是中性的。
而且尤其是在爱情世界里,不要脸更是必修课。
单身男女如何告别单身状态?
秘诀有三个: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
要脸的十有八九都找不到自己的真爱,最后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相亲。
另外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特要脸的一般都没有钱,没有钱的一般都找不着对象,找不着对象的一般都特要脸。
2011美国动作片《三个火枪手》,根据大仲马同名小说改编,全球累计票房1.32亿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6.7,时光网评分7.0,IMDb评分5.7,于2012年5月15日引进国内上映。
2012时一刷本片,如今因为法国版的《三个火枪手:达达尼昂》要引进国内上映,所有在看《三个火枪手:达达尼昂》之前二刷重温本片。
魔改版的《三个火枪手》,味道有些像《佐罗》。
抛开原著故事,单从娱乐性上讲,本片创意很足,视效强烈,说科幻不科幻的气球飞艇大战堪称一绝。
不过如果以为看的是大仲马名著电影版,就会大失所望。
所以看本片要看以什么样的角度和心态来看,如果以为是大仲马名著,那么干脆不要看、这是毁原著的魔改。
如果想看特效娱乐大片,并不计较魔改原著,或者就是想看耳目一新的魔改版,那么本片值得一看。
影片卡司阵容很强,众星云集,既有偶像派,又有演技派。
本片的导演保罗·安德森是女主的丈夫,二人合作了《生化危机》系列,女主米拉·乔沃维奇是丈夫导演的御用女主。
别人开夫妻店,这二人拍夫妻片。
不过保罗·安德森在《生化危机》六部曲后就一蹶不振了,女主米拉·乔沃维奇也是如此,看来这两口子谁也离不开谁。
值得一提的是,颜值巅峰时期的米拉·乔沃维奇非常美艳。
片尾留了彩蛋,但可惜至今没能等来续集,本片的娱乐性很强,我还真挺期待续集延续世界观继续魔改,不过显然能够接受魔改名著、娱乐化名著的人并不多。
一直热爱原著的我也一直非常喜欢奥兰多,于是在看这部电影时,造成了两个我不停的在交锋。
原著那个说:这个拍的是什么东西呀。
真的是火枪手么?
整就是007吧。
为什么阿托斯会和米莱迪在一起啊……为什么波尔多斯像个杀手啊……为什么阿拉密斯成交警了还会给人贴条啊……为什么他们三个人会住在一起啊……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
为什么火枪手会变成这个鬼样子啊!
都快成十万个为什么了。
爱奥兰多的那个说:奥兰多的白金汉公爵真英俊,奥兰多的气质真高雅,奥兰多的一颦一笑都好好看!
奥兰多不能欺负路易13啊!
就是一句话:奥兰多演贵族太合适了。
两个我不停的在战斗,最后终于达成共识:这部片子只看奥兰多。
电影一开场,阿托斯突然从水里冒出来,砍了一堆杂兵,然后米莱迪妖娆的出场。
看着这两人一边调情我一边困惑了,这俩人不是仇人么?
阿托斯不米莱迪前夫么?
怎么凑一块了。
带着困惑,我继续往下看。
看着阿拉密斯披着黑斗篷从墙沿上跳下来,看着波尔多斯用挣脱索铐打倒狱卒,一帮子人又拿着钥匙去找啥船的图纸。
这不是火枪手,这是007。
然后4人碰杯庆祝任务完成,喝完酒,几个火枪手中毒倒下,白金汉登场。
米莱迪把图纸交给白金汉。
并且表明自己和白金汉合作。
看着阿托斯幽怨的眼神,白金汉小人得志的样子。
这不是火枪手,这是无间道。
看到这里我幡然醒悟:可以是007,可以是无间道,但不是火枪手。
导演只不过问大仲马借了个标题再借了几位主角配角的名字而已。
怀着这样的心情看接下来的情节,我淡定了不少。
最起码礼服很华贵,最起码背景很富丽堂皇,最起码特效都做得不错。
但是看到那个巨大的飞艇从天上下来,我瞬间凌乱了。
为毛在17世纪会有这样子的东西啊!!
这么大艘船载着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又是大炮又是火药,为毛还飞的起来啊!!
为毛不会掉下来啊!!
多么高科技啊!!
遇到气流怎么办啊!!
导演你是看了《天空的遇难船》还是OP的空岛篇啊!!
告诉我吧导演!!
咱们一起聊一聊!!
看着这艘船,我在心里默默腹诽:不会后面还有飞艇战吧?
欧!
果然不过多久,这种预感成真了啊!
剧情又变成了加勒比海盗啊!!
这不就是把船在海里开弄到天上去了么!!
最让我吐血的地方来了,由于马歇福伯爵和阿托斯都不爱护自己的飞艇,飞艇终于掉下来了!!
但为毛要掉在巴黎圣母院上啊!!
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圣母院居然没塌啊!!
不但没塌尖塔还把飞艇挫个洞!!
连破损的地方都没有啊!!
果然不是豆腐渣工程!!
达达尼昂一剑刺在马歇福伯爵身上……马歇福!
挺住啊,你不能死啊!
你在《二十年后》里还有戏份啊!!
马歇福伯爵,这么个重要角色就这么翘辫子了啊!!
看那个结局,导演貌似还打算拍下部的样子,但是导演啊,马歇福伯爵都挂了,你打算怎么拍啊?
弄个牛歇福、驴歇福出来么???
整部片子虽然是叫三个火枪手,但是阿托斯他们就跟打酱油似的,出场秀一下剑术来个打斗,然后就OVER。
男主角达达尼昂比较惨,除了秀秀剑术耍耍嘴皮子就没事儿了,爱情也来得莫名其妙的。
女主角米莱迪相对来说戏份多点,再加上情节比较丰富,所以角色还算丰满。
本片演绎的最讨喜的角色应该是路易十三,非常不谙世事的样子,没事就卖个萌,喜欢安娜皇后不敢说,见了面就手足无措,看起来像个青涩的少年。
原本在看火枪手原著的时候就希望开花来演白金汉这个角色,他现在真的演了,可是变动太大,愣是成了反派。
给两星,一颗是因为开花,另一颗给路易十三。
幕后制作 老故事,新手法 大仲马的代表作《三个火枪手》已经被无数次地搬上了银幕,这个故事既刺激又有趣,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电影导演的心头挚爱。
如今,米拉·乔沃维奇的老公、拍摄了《生化危机》、《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和《格斗之王》等动作戏的英国导演保罗·安德森也打起了《三个火枪手》的主意。
在他的“与时俱进”的改编之下,《三个火枪手》保留了原作的时代设定,但是在爱情戏和打斗戏方面将会做足文章。
于是原版的那个关乎于宗教改革的故事就演变成了一段帅哥美女的旷世大冒险。
对于这种商业性的改编,保罗·安德森说:“整部小说的内容非常紧凑,几乎是无懈可击的。
唯有一点啰嗦的地方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就在想,这么一个跨越了好几个国家、历史背景这么丰富的故事为什么不能改编成一部动作片呢?
于是我就决定要把《三个火枪手》用现在的方式表达出来。
去掉了一些太过于啰嗦和恼人的情节和背景,把这部电影变成了一出冒险为主线的故事。
不管怎么说,一个拍电影的人总要对老的素材进行一定的新鲜的改动、或者是一些时下最时髦的设定,比如说动作场面,视觉特效,日本忍者的功夫,3D等等。
影片中出现了一个飞船,而且还有一些飞船互相射击的镜头。
这是电影中最大的道具了。
制作这个飞船的灵感来自于达·芬奇,他曾经设计过很多兵器,飞船就是其中之一。
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合逻辑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部冒险动作片,而且达·芬奇的那些天才的设计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 打斗场面升级 吸引保罗·安德森改编《三个火枪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中有很多关于火枪手的打斗的描写,擅长于拍摄动作片的他,自然不会在这部电影里减少什么动作场面的数量。
非但如此,他还升级了很多动作场面的火爆程度。
比如说战船的互相攻击,火枪手们和米拉·乔沃维奇扮演的大反派米莱迪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
不消说,这种拍摄的思维是在向着十余年前的《佐罗的面具》看齐。
保罗·安德森说:“影片中有很多动作场面,这些场面虽然以冷兵器的搏击为主,但是我还是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其他的元素,比如说稀奇古怪的装置、到处乱飞的炮弹等等。
这些元素加在冷兵器的搏斗中,自然会让视觉效果上一个档次,而且还会更为刺激和惊险。
米拉·乔沃维奇在影片中的戏份最为吃紧,她的打斗戏最多。
而且,她还穿着17世纪的服装,有着大裙摆和泡泡袖。
这样的装扮演打斗戏,看上去绝对新奇和刺激。
米拉是一个很好的动作片演员,很多动作都不在话下,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她需要做的是击剑。
她对用剑搏斗并不熟悉,所以只有提前去训练。
几个月的训练之后,米拉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剑客。
那些冷兵器的搏斗,加上现在的电脑特效的辅助,看上去绝对是最新奇的体验。
而且我影片中的这些出色的演员,给了我极大的发挥想象和使用特效的空间。
” 演员阵容夺目 除了有米拉·乔沃维奇之外,《三个火枪手》中还有朱诺·坦普尔、卢克·伊万斯、罗根·勒曼和奥兰多·布鲁姆等明星加盟。
毫无疑问,除去保罗·安德森擅长的打斗场景和华丽的视觉特效与3D之外,这些演员班底就是影片最大的看点。
米拉·乔沃维奇说:“《三个火枪手》一直以来都是那种被包裹在动作元素之中的小说,现在拍摄它自然就要突出这种元素。
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风格新颖的、特色突出的电影。
不仅仅是其中的打斗场面,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娱乐性和很多设定。
我在影片中穿戴起了以往从来没有穿过的戏服,这是小说里的时代的设定。
穿上那些戏服,我顿时就有了一种时代的感觉,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电影之中。
那些服饰、发型和化妆的确有助于我入戏。
” 罗根·勒曼,这个90后年轻演员在影片中扮演了主角达达里昂,对于电影的拍摄,他说:“这部电影很酷,而且我拍得也很爽。
里面有无穷无尽的打斗场面、冒险情节。
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
而且保罗·安德森也希望找一个和角色年龄差不多的演员来扮演达达里昂。
在小说中,他的年龄是18岁,正好和我一样,所以他就找到了我来扮演。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的拍摄让我很过瘾。
”
毁了我三年级最喜欢的一本小说!!!!!!!!
我觉得比原著好看呀…小帅哥没有长残真好。奥兰多还是一如既往那么吸引我。
就那樣唄。
十三穿得好看,米拉打得好看,女仆长得好看,公爵哪都好看,至于火枪手么,还是去看原著吧
跟原著相比完全是场闹剧!不过原著我也觉得一点都不好看!可能我看的晚,最近才看的,这类电影书籍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也许我们小的时候那个年代觉得大仲马超级好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帅哥美女,我给个高的
One for all,all for one.
这动作片打的 ,有美女间谍,有空中飞艇,有枪炮混战,有英雄情节,就是和原著,历史什么的真是没有太大关系。
不错,是我喜欢的类型,不管好不好,但值得看看
这里面的蛇蝎美人和王后可真丑啊
美!
貌似大制作的滥片,没有逻辑、没有看点,完全骗钱之作,还搞你妹续集?
为什么要给小短腿罗根配一个高个大美人.....呆萌呆萌的小纯情路易十三好有爱
女仆刚出场时美呆了。。。飞船很雷,生化危机女主老是嘟嘴真让我受不了啊!!!
四星是给从达达尼昂进城到四剑客和主教卫队在城里互殴那段,谁说不符合原著了?我觉得这就很好嘛!除了阿多斯该再帅一些,其余人真的就是我心目中对《三剑客》的想象啊。红衣主教找了无耻混蛋里的杀人魔军官来演,美好~~其实最可爱的是路易十三,最后还给达达尼昂抛媚眼……剧情改大了,我想看拼剑!!
面目全非的原著还是建议不用看了。
好想看3D版。。。。其实,这名著改编很不错的,读过《三剑客》都知道,大仲马其实这故事写得故弄玄虚,没有《基督山伯爵》精彩的。而影片将整个故事整理得很顺的。豆瓣的小朋友给分这么低,大概没读过书吧?(*^__^*) 嘻嘻……
不管是剧情还是故事背景或者3D效果做的都还不错啦,虽然我一心一意看那个腹黑的双重间谍妹子去了
如果不是因为电影里那两个我喜欢的演员,这片子2分
导演你怎么不死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