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初现时的最后阴影
Last Shadow at First Light,破晓时分的最后残影,曙光残影,ラスト・シャドー・アット・ファースト・ライト(日)
导演:妮可·美岛莉·伍德福德
主演:白田迪巴耶,永濑正敏,筒井真理子,俞宏荣
类型:电影地区:新加坡,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洛文尼亚语言:日语,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3
简介:16岁的少女艾美(白田迪巴耶 饰)总是在做奇怪的梦,不堪其扰的她决定启程从新加坡前往日本,寻找她失踪的母亲(筒井真理子 饰)。在东京,她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舅舅(永濑正敏 饰),一位愤世嫉俗的出租车司机。舅舅性格孤僻乖戾,不情愿地担任起照顾艾美的角色,陪伴艾美返回被阴霾笼罩的故乡。这条光怪陆离之路亦布满了母亲一步步走..详细 >
0.5/4
文艺大片
#7thPYIFF# 看睡着了,但是其实还不错。海啸创伤的国别性是映后才意识到,但还挺喜欢女儿-母亲-母亲的母亲两对母女关系的,开始听录音以为是传统的怀念逝去的母亲,后面才发觉是抛弃女儿的、奔向自己(未能救赎的)母亲的母亲,和奔向母亲的女儿。而即便如此,母亲也只想等待下一次海浪,来奔向自己的母亲。从这个意义上女儿就是母亲。
女生的表演撑不起来角色的台词,文本与镜头的符号化显得所有角色的行动都很做作。画面和音乐不错。
2.5/5
影片的女主有着华人父亲、日本母亲、住在新加坡,能说三国语言。这种家庭设定很有意思。女主角与永濑正敏对戏仍能不落下风,表演值得肯定。
No.9996。7th PYIFF-卧虎入围,前入围2023圣塞新导演单元。要是311之后第一年拍成这样还算是不错,311都过去多少年了居然还拍成这样,居然还写个隔了这么久才去寻访母亲的故事,这种公路外壳的疗伤悼亡故事实在是太顺拐了……对录音这个幽灵媒介的理解不够,非要把它具象化出幽灵的实体,再连上“废墟”一起使,这就太笨拙了;更笨拙的居然是要把那些“亡魂”画出来,动画片啊这是……也就是看在本片算是一丢丢华语电影的面子(起码有个比较有意思的族裔-身份叙事)上不至于送个一星(另外这个平时住在新加坡、主要说汉语的女孩,日语也太好了点)。永濑正敏现在是合拍片专业户了吗?
我有病
这世上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你,你都不算彻底死亡。(总的来说,挺细腻的一部影片。)
泛灵主义结合日本国民性灾难叙事的背景 非常规范的剧本与成熟的视听语言 携带死亡驱动力的公路旅程 个体与群体创伤的转化切换 存在于梦境中表现着破败与毁灭景象的空镜 在民族经验中建立于陆地上的家园不再可靠 于是早早预见出迁徙至别的土地与归于大海深处的二元困境
虽然有点老套,但本还算温情的故事内核,咋就拍得那么灵异呢?
2.5/5,又是一部后311电影,导演肯定是黑泽清的粉丝,然后拍了一个低配版,拍的一惊一乍实属没有必要~~~
很符合日本电影对情感细腻的表达,超现实,个人理解为女儿对母亲,弟弟对姐姐极度思念
好睡
很直白的描述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所带给人的心理创伤。只是作为未知者去了解那一切而已,但往往这样的描述太表面,并不能到人内心。
#PYIFF 7th
【7PYIFF#12】女演员的表演让我生理不适,浪费了这么好的视听。本来对这部电影最有期望,有了好电影很多难得的要素,完善的情感,连续的节奏,可就是抓住了难的,失去了简单的。剧本和故事很差,女主校园那段完全可以替代,立意很好,非常好,浪费了,这么憾人的情感是一点也没拍出来。
母女题材死亡主题我很期待,呈现的结果差强人意。有阿彼察邦的影子但是很难进入情境,强打精神,连连哈欠。剪辑和内容的取舍,镜头语言的分寸,都需要再打磨。2023平遥电影节No. 5
你们歪果仁怎么随便都会好几门外语的感觉😨
画面非常美,贯穿全片的“你能看到不存在的东西吗”为故事增添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朦胧,亦真亦假,只有对失去的创伤是真实且巨大的。创伤的来源仍然是311,一方面觉得民众真的还没对这类安抚式创作疲乏吗?另一方面也觉得能创作总比不能得好。“活着”这个状态在片子里呈现了很多种形态,“死亡”会变成活着的人互相攻击的工具。其实很喜欢,这终究是个讲爱的故事,只是太扭曲,该遗忘。但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