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母爱是这世界上最最不需要回报的纯纯的爱吧对恋人,很多人对于对方要求的太多,因为执着于得到,所以失去...但对于父母的爱,做儿女的往往都在平时不去注意,直到突然失去的时候才会后悔。
也许我们的父母会对我们打骂,也许现在的你还是在抱怨他们为什么理解不了我们,但我们要知道,他们一生都在担心我们,挂念我们,我们受了一点点委屈,他们会一晚上睡不着觉,我们遇到一点点的挫折,他们就会像自己遇到挫折一样为我们捏把汗......想起了我的奶奶:(奶奶去世了那么久,一想起她,爸爸还会掉眼泪,他说“这辈子,只有奶奶会在他一进门时就为他准备好一大碗他最爱吃的热汤面,奶奶去世后就再也没吃过”从现在起,对自己的父母多些理解多些体谅,因为他们现在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小时候胡乱发脾气时,他们都忍过来了,现在他们发发小脾气,唠叨唠叨,我们有什么理由用我们的沉默来拒绝他们呢?
珍惜我们所拥有的......
两人开始有多开心,才能烘托后面的伤心。
既有喜又有悲。
情感点处理的干干净净。
不拖拉,戳心点刚刚好。
(晓诺听到厕所妈妈的呕吐声,说着笑让妈妈少吃点,自己出门从笑到哭。
情绪点掌握恰当)。
妈妈去世,晓诺起床,浇花,给妈妈盖被子,走出病房。
全是女孩冷静的反应。
画面也并没有妈妈去世的模样。
这样的处理很棒。
如果拍成小女孩看着妈妈去世,妈妈憔悴的模样,跟她说些矫情的话,妈妈闭眼,手从小女孩的手中滑过,小女孩大哭。
(一般烂片的走向)又俗又烂。
其实处理片子情感点的最高处时,用简约而又不失情感的冷处理,或许更好。
妈妈病怏怏的脸,或许很让人心对此受怜悯。
用女孩脸上饱满的表情状态代替人工化妆的痕迹不是更真实吗?
平凡却不简单,小女孩的演技绝了,内心的情感表现的很充分很到位,是表达母女情的好电影!
另外,表达父子情的好电影《I am Sam》,亦如此精彩催泪。
建议大家都看。
还有一篇写给80后的小短文,外地打拼的你,这辈子还能和父母见几面?
粘贴如下。
我妈妈26岁生下我,24年以前的24年,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24岁了,已经四个月没有回家看妈妈。
而妈妈50岁了。
我想,妈妈如果可以活100岁,那么,妈妈还可以活50岁,那我如果再这样四个月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50次机会见面了。
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我永远不会敢和妈妈讲的。
如果她知道的话,她会多么伤心啊!
她会多么伤心啊!!
每次数学考试前,我总会总祈祷我不要算错,只有这道题,我希望我是算错的。
我希望我是算错的。
真的。。
每次到了法定节假日,我总是会以各种理由请假回家,同事们告诉我加班每天会有80块钱,我来回3天还要搭上200多的路费,不划算,可是,我热衷于做这种不公平的交易,因为家里我还有个爸爸和妈妈。
朋友,如果你爸爸对你很温和,请珍惜。
如果你爸爸对你很凶,没有关系,因为我的爸爸就是很凶的,可是, 随着我的长大,父亲会日渐温顺的。
我爷爷非常和蔼但我妈妈说我爷爷以前是很凶的,然后我又亲眼看着很凶的外公老年遭了病后变得和蔼了,很凶的爸爸日渐年衰日渐温和,我明白了一个很痛心的事实。
人越老就越没有力气,也不想要再发脾气了。
所以只有老人才用和蔼这个词。
这就是和蔼的意思。
我怀念着那些梦中般发亮的光芒,梦见爸爸用汽车载着我,驰过工厂,大片楼房厂房发着温柔的光芒,汽车声惊起了一群人的差异,爸爸温柔地笑着对我说:他们在羡慕你。
爸爸温柔地对我笑着,我突然看到爸爸的黑发中,白发越长越多,越长越多,我刚要伸手去拔,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我又哭了。
此刻我想起了我的父母......
当下的自己,正身处异国他乡努力工作,为我,沃家庭更好的明天二打拼。
而看这部电影的初衷不过是打发时间,结果不仅很好的多国了夜晚的无聊时光,也极其了内心许多儿时的回忆。
电影中的那份母爱,世间的儿女们大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或许你所收到的礼物远比游戏机,单车贵重,或许你远行的地点远比海边遥远,远比大海精彩。
你的母亲从未大声呵斥,一直维护着你的种种怪癖等等,只是这份母爱是否还依然清晰留存在你的脑海?
我无法如数家珍般将过往母亲所做的一切都保存完好,但这份母爱将永远铭记心中。
今天的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家人能够更好的生活于世。
这个经济的社会,想要生活的滋润惬意,没有金钱作保证,似乎什么都遥不可及。
但是,但是,人生莫大的悲哀就在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千万不要像影片中患病的妈妈一样,在倒数着母亲将要离开的日子来完成那些曾经触手可及的愿望。
所有正常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广交朋友,所以不要介意与你的朋友分享食物。
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不要孤老一生,所以敞开内心封闭的大门,去迎接世界的美好。
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在将来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谋生手段,所以即使你不那么喜欢芭蕾,还是应该勇敢的走向学校,而不是因为某个同学的缘故就此放弃。
能够在一夜共枕之后,想自己的母亲告别,未尝不是最好的告别方式。
虽然在门外的身嘶力竭,泪水横飞让人看得心都快碎了,但有一个孩子不在自己父母离开人世时,能够依然心神淡定呢?
只是哭过,闹过,伤心痛苦过之后,你还要独立面对生活,肚子面对世界,还要独自面对没有人给你送伞的下雨天!
大学时候学院的人事主任是爸爸的旧交,那位旧交我叫叔叔,他是大学刚毕业时,在那个全凭经验从事的年代,分到了爸的单位给爸当手下,后来爹撮合了他和手下的另一位同样刚毕业的姑娘好。
后来结婚什么的,因为那时候穷,全是爸帮着忙张罗的。
情分不言而喻。
有了这层关系我也在学校混了不少好处以及受了这些所谓好处的不少委屈。
从小到大,对于我爹的关系我往往是无可奈何不得不受最后又得不偿失,所以一提及爹的朋友我就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层阴影不是一日两日了。
我在一边受着这些其实我自己觉得不需要的照顾的同时,爹总是一遍一遍的提醒我我要为这些照顾所尽的义务。
比如逢年过年回家要提很多特产回学校,比如要多走动走动关系,弄得我疲惫不堪。
其实我也知道这是我应该做的,但是我爸这么一督促,我就叛逆似的烦了起来。
叔叔的妻子,也就是当年那个同是我爸单位的姑娘,我爸一直赞不绝口,希望我有一个那姑娘般的性格。
叔叔调到学校后,她也随同一起来了学校教英语。
后来我在学校认识阿姨后,也觉得与她相处实在是如沐春风,她性格温柔,和蔼大方,就像一块好蜂蜜一样甜而不腻。
相由心生,长得也是那么好看舒服。
有个刚刚读学前班的女儿,可爱漂亮,机灵的一塌糊涂,又骄横又聪颖。
她也同样很照顾我,因为他们家就在学校里,我偶尔会蹭饭,遇到什么问题也愿意跟她说,她看到我和学校别的男孩子在一起也会跟我谈谈这些事儿,问问我家里的事儿。
后来毕业,我爸一直给我叨叨叨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回叔叔家看一趟,因为叔叔平日里很忙,我一直是和阿姨再沟通交流。
我也计划着要回去看一趟。
结果回去领毕业证那天热的要命,全系乱七八糟,我一着急,就把这档子事儿忘到了九霄云外。
再后来是毕业,工作。
教师节那天我分别打了两人的电话,都没接。
然后我发了短信。
叔叔回了,阿姨没有。
我没放在心上。
接着就是前天的活动现场,太乱,忙的不可开交,刚休息一阵,爸突然打来电话。
我看时间是下午四点多点。
我还纳闷我爸怎么这时候给我电话。
结果一接起来他就告诉我,阿姨没了,明天火化。
爸听起来是有些无助,先谴责我,叫你毕业回去看看看看,你没去,这好了吧!
接着就问,你说我现在怎么办呢,我也刚知道,给你叔叔汇点钱吗?
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突然想起来那个无人接听的电话和没有回复的短信。
我先安慰爸说叔叔到这时候才说,肯定是不想你知道。
后来我也忘了我说了什么,爸又督促着让我给叔叔打个电话。
说了几句就挂了。
挂了以后我坐在电梯旁边无人的安全通道楼梯里,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
我突然觉得我们都太自私了。
总想着完善自己的生命,却忘了是不是在只顾自己的时候把别人的生命都计算成了零。
我们活着,没有任何再也不能活下去的危机感。
所以我们总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胡说八道,我们谁都没有真正面临过死亡。
或许有时候我们幻想,如若明天是末日该怎样面对生活,可幻想终究是幻想。
我被卡在电梯里的时候也百感交集,可电梯门开的那一霎那我只能面无表情的走出去。
我承认我矫情且脆弱。
我从来没有亲戚朋友在身边去世过。
从来没有。
我不知道一个亲近的人几个月前还好好的催你去家里吃饭,你还在抱怨吃什么吃吃的又不开心还非要吃饭没吃过饭阿,结果几个月后告诉你你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和她一起吃饭了。
你甚至没来得及告诉她你真的很漂亮很温柔我很喜欢你。
原来一切终止的感觉让人这么害怕。
我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
要追求所谓的自我,要靠自己,要远离家乡,要一直想着曾经小时候家人给你的伤害,要明白这些根深蒂固只能自己远离慢慢改,可是如若有一天,你因为这些所谓的选择同样付出了不可弥补的代价,你会不会恨自己作精一辈子!
让我们珍惜生命好不好。
可是,珍惜不珍惜,又有个什么样的定义呢。
我们没有去死的权利,所以时间还是一样面无表情的流淌,只能振作后告诉自己,让一切顺其自然的都更有意义。
因为时间太临近,所以也是哭着看完了这片子。
好好生活,珍惜生命。
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这不是影评吧,就是心情。
我爱生活。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细节:少拉明明知道妈妈得了胃癌,却装作不知道,在妈妈呕吐不止的时候,还说:“又吃多了吧。
”为了让在妈妈临终前实现愿望,她努力地学习芭蕾,百般讨好她的同学,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在医院早晨醒来,发现已经离开人世的母亲选择逃避,堵在门口不让医生进去检查,说妈妈累了正在睡觉,不让打扰。
在一番“自欺欺人”后将哭泣崩溃式的爆发出来。
妈妈离开后,有一天,又下起了大雨,我想此刻观众肯定无比心痛,再也没人给她送伞了,没想到,少拉自己带了伞,勇敢地向雨中走去。
看到这些,谁能不感动?
看过之后,不得不佩服主人公少拉饰演者金香气的演技,小小年纪,演技如此纯熟。
我想,或许是她的眼睛打动了我。
再者,影片的故事平铺直叙,简单易懂,似乎没有蕴含太深刻的道理,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看似老掉牙却让大家泪流满面的故事。
故事前后连贯、呼应,电影里有三场下雨的情节,前两个场景都是女儿(晓璐)忘记带伞,第一次妈妈用自己的衣服为小璐遮雨,第二场是妈妈打着伞为晓璐遮雨,两处都体现了只要有妈妈在,晓璐永远是依偎着妈妈,妈妈是她的坚强后盾,不用担心下雨天没有人接她回家,不用担心被雨淋。
第三次是妈妈离开了,晓璐在学校里又一次赶上下雨,但是这次晓璐带了雨伞,自己在雨中坚强面对以后的生活让我们看到,少拉长大了。
总觉得看电影是一种心情。
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心情状态下的感觉会相差很大。
这部电影虽然是韩式温情系的老套情节。
但是我看了之后依然在深夜流泪不止。
我的哭点发生在小女孩的身上。
我想到他的妈妈离开她之后她一个人又那么小该怎么办?
那种很小很需要被保护的人却经受了至亲的人永远离开。
起初看到题目 以为又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情片 看到第十几分钟的时候 我整理了我的思路身患绝症的母亲用仅剩的时间 陪伴 洁癖 性格冷漠的女儿 老套的情节 却赚走了我的眼泪;感动的情节有两处:一妈妈在晓露生日那天 却偏偏要她学习骑一个大她好多的自行车当她一步一步推着孩子向前,而自己却喘着粗气,一步一步慢下来知道跪倒在地二“谁能容忍你这些啊,谁?!
”“妈妈!
妈妈活久一点。
容忍我这一切不就好了。
单车、游戏机这些有什么用,全都不要了,没了给我买这些的妈妈,不要,我不要!
....我就只有妈妈了。
现在就开始想妈妈了....妈妈拜托不要死...” 晓露再得知妈妈“有可能”会死之后 慢慢的懂事 长大,学习芭蕾舞、学习和别人交往、学习自己梳头又让我想起了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果晓露能够早点、再早点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在生命和生活的延续上,他们慢慢推着我们一步一步成长,前进,但自己却在一步步老去,电影的最后。
又是一样的雨天 晓露惊慌失措的眼神从来都不记得带伞的女孩 这次带上了雨伞 自己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你出门望向天空的时候 是否是在思念你的妈妈?
“我是个兵。
我是个老师。
我是个大老板。
我是个新闻记者。
我是个电器修理工。
我是个计算机工程师。
我是个国务级领导干部。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为了这个职位付出了多少时间多少努力,你都不算成功,你都不能得到满足。
所有的我们,乞求着好人生而奋斗着的人们,都是傻瓜。
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职位,唾手可得,那就是作一个称职的“孩子”,这与生俱来的,你可曾做到最好?
《婚纱》这本电影让我读懂的不是母爱的伟大,毕竟有太多深沉有意义而且感人肺腑的故事已经诠释了各种层面的母爱的外在和内在,奉献牺牲或是不离不弃。
对这份爱的歌颂是难以言说而且永不生厌的,毕竟我们凡世之人都在追求的爱的纯粹与无私,尽在其中。
这电影真正打动我的,不是病痛里的努力和母爱的坚持,而是一场争吵之后的理解和孩子的力所能及。
这不是一部单纯赞颂母爱的电影,也不仅仅是述说孩子成长的电影,也许更重要的,是彼此理解。
总有些人念叨着缺爱,述说着爱情的悲苦,生活境遇的坎坷,工作的压力。
生活毕竟不是电影,有铺垫推进高潮结局,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都只是碌碌无为的过渡戏,平凡的好像不会被任何人注意,可是这些细枝末节,才是所谓真实的关键。
和朋友在一起,难免讨论着诸事烦恼,互相宽慰或是一起破口大骂。
回家以后埋头大睡,然后在妈妈唠叨着快起来怎么总是没精神时大吼“你怎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
”心里怯怯的,明明知道妈妈们关心的表现就是唠叨,每个当下还是昏了头。
和妈妈闹变扭就会极其蛮不讲理,心里委屈到不行只想着“你是我的妈妈你怎么就不惯着我!
”然后哭起来,生闷气。
然后在吃晚饭的时候故意弄出好多响动,让她先和我说话,然后傻笑。
其实特别怕妈妈生气,因为都是为了一些小事吵开,过一会儿连自己都觉得任性。
唯独有一次,为了一个我不记得原因,严重的争吵起来,之后我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大哭,妈妈当时一边搞卫生一边哼着小调,似乎是无所谓着。
于是满心都是悲伤,觉得为什么自己那么受气,然后一冲动跑出去。
之后回来,爸爸叫住我,说你妈今年搞了一天的卫生,一边拖地一边哭,去道歉。
那个时刻突然特别揪了一下心,可是嘴巴倔得很,说着“我没错!
”。
爸爸就说,谁都没错,可是就是应该你去道歉,你是孩子。
小时候总觉得这是大人的自大,孩子永远是错的,直到现在认真想想,才理解其中的深意。
妈妈她有她的压力,那是即使作业再多零花钱再少我也体会不到的社会压力,甚至在她难过极了的时候,都不能大闹一场、大发脾气,而是只能隐忍地流眼泪,一个劲儿地靠劳动发泄。
如今想起来鼻子都是酸的,妈妈对我付出了太多。
在哪里看到过,青春里的孩子面对每一场灾难都以为是世界末日,事实上,一切才刚刚开始。
说得真好,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悲戚看得太重,满心都是自我也许就会慢慢让我们变成自私冷漠的人。
所有所有我身边的人们,当我们互相靠近又分离,究竟谁能够真正的彼此理解呢?
至亲都尚且不能全然理解对方。
就像电影里,母女两个大吵一场,两个人都是头脑冲动的,看得我好揪心。
可是事后两人心里都是痛,抱在一起大哭一场。
争吵毕竟是意气用事,唯有歉意和爱,才在我们心里留得最久。
看完那一幕心里大惊,这样的情形每次和妈妈吵架都会发生,不理解的吵闹,哭,然后满心歉意,道歉,然后抱抱,要么开玩笑要么聊天谈很久。
有时候太亲的人,反而会伤害太深,也许爱就是会让人得意忘形吧。
看完《婚纱》后打电话给妈妈,说“亲爱的娘亲大人你现在有什么心愿啊?
”妈妈考虑一会说,“愿望啊,你读好书能有个好出路我就开心了。
”楞了一下,然后强调不是啦,是你自己的心愿啦,然后妈妈特平静地说,“就想好好休息休息。
”真的是,一下子就哭出来了。
也许我也一直没有好好理解过妈妈,她真正想要的是些什么,毕竟作为一个母亲,她的世界里全部都是孩子,随时想起的都是孩子。
作为她自己,也许慢慢的,都失去了一些东西。
那些璀璨的,不羁的,飞扬的孩子气,那是一些多么美好的特质,拉着爸爸妈妈说一些没营养的趣话,无论多少年,想起来都是一脸的微笑。
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增长,我们都会被某些东西束缚,成了有责任心,却也不再孩子气的人。
除了爸爸妈妈,任何人都不能真正称你为“孩子”,至多是“小孩子”。
你是父母的骨肉血缘,是他们忙碌时唯一心心念念的小宝贝。
这份独特,又怎是别的爱能比拟的。
某一天,你被告知失去了作为一个孩子的权利,那才真的是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可回头的遗憾。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妈妈和小女儿互相理解,年幼的孩子知道,要做一个好孩子,让妈妈放心,她努力学芭蕾,尝试解除洁癖,和大家交朋友,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事,都那么美好甜蜜,因为作为一个孩子,我们能做的只有那么多,做好妈妈希望你做的最小的事,就已经是无比珍贵的了。
每一个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还有多久的好时光,去做一个“孩子”。
自由固然好,可是有时想起来,能被一个人唠唠叨叨着穿好衣服吃饱饭多运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好过自己一个人寂寞地喝酒抽烟,然后一脸颓丧的回到没有人的家里。
不对,那至多是公寓,有爱的地方才叫做家。
明天就是母亲节,我亲爱的妈妈,我最最爱的人,我们还有好长的时间要一起走下去。
从你牵着我走下小院子的楼梯,一直到我扶着你去看满园的馨香。
我是一个贪心的小孩,我要和你还有老爸一直一直吵吵闹闹哭哭笑笑地在一起很久很久很久。
-“我自己一个人过。
”-“自己一个人怎么过啊?
你长大以后也要开始社会生活,那就得一起吃饭啊,妈妈不能照顾你到你变老婆婆嘛。
”-“没妈妈的照顾我也能一个人过。
”-“你知道什么叫一个人过吗?
”-“我怎么不知道了。
等不到妈妈我就一个人睡,全都是我一个人做的。
”-“那是因为妈妈一直很忙。
”-“那你就继续忙啊。
你不用伤脑筋。
那跟舅母说就好,比起妈妈,舅母对我更好。
”。。。。
-对不起,变老婆婆前都跟妈妈一起过。
今天看了这部电影。
《结婚礼服》。
原本不是很想看,看到简介上又是癌症什么的,就算在口碑榜我也不怎么想看。
后来三三说她想看,我就下了。
情节很简单,讲单身母亲和小女儿之间的故事。
年轻母亲对女儿总是那么好,宠溺到看不下去。
就像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的好,从来都会觉得厌烦。
妈妈总是会问,谁这么疼你啊,说是谁这么疼你啊。
女儿不讨人喜欢的任性洁癖不带伞不喜欢跳舞等等小脾气,妈妈问,你这样你说你说还有谁能够忍受你?
以后要谁能够忍受你?
如果没有你,谁能够忍受我呢?
很多爱,细微而简单,存在生活的罅隙中。
太常见太习惯以至于发现不了,没有办法带着感恩的心,仿佛这些宠爱从来都不会消失一般。
倘若明白,这些会在未来不确定的某一天里我们而去,无法控制,现在会不会更加珍惜呢?
会不会终于也克制了洁癖,认真的和有矛盾的孩子道歉,让妈妈看到自己的一群朋友。
会不会进入了自己从来就不喜欢的芭蕾舞课堂认真做动作,在胸前戴显眼的花只为了完成妈妈的心愿。
会不会在每一夜像宝贝那样拥着妈妈睡觉就像害怕她随时会离开一样。
会不会学会自己梳头,一笔一划地写了明信片寄到电台让妈妈在最后一个夜晚还能够感动。
有女儿真好。
什么都可以没有,那些单车那些游戏机都可以不要。
就是不能没有妈妈。
可不可以,重新来过。
让我以前懂事地说话懂事地做事情。
为妈妈扮可爱,再穿上妈妈的婚纱。
什么都不要等到失去。
任何感情都一样。
情节很老套,依然很赚眼泪。
哭得稀里哗啦。
脑子里总想起初中的时候妈妈从来不开电视陪我做习题到凌晨。
总想起午间去妈妈车间吃饭聊天打羽毛球。
想到曾经从妈妈的抽屉里偷偷拿纪念币花掉晚上妈妈在床头没有责怪我我却哭个不停。
妈妈说,要是我以后跟你外婆一样不认识你了,你一定要一遍一遍地告诉我。
==========================================如果没有你。
小姑娘演技很赞,宋允儿不愧是宋允儿
小女孩儿真可爱。
每個母親對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
哎……韩国什么时候才能走出绝症的阴影啊?!
3.5
太感人
俗剧情还真是棒子擅长的
女主很美,小loli很可爱啊
重磅韩式催泪弹
小妹崽卡哇伊呐~~
真心求虐,问题被高分评价给骗了,毫无哭点可言,不知道都是怎么给打的分。。。
强力催泪瓦斯,既让我想起自己的女儿,也让我想起自己的妈妈。
小MM演技十分驚豔,內心戲也都層次分明地演了出來。母女之間親密的瞬間很溫馨,女兒為圓病危母親的心願做出的種種艱辛讓人心痛,母親很安詳的去了,直到女兒擋在病房門外聲嘶力竭嚎啕大哭我也跟著崩潰。再一次贊一個小演員演技。
母爱
开年看的第一部电影,还想借此挤一下眼泪的,硬生生哭不出来。可能是妈妈太漂亮了。
没坚持看完。看到说有癌症就觉得无聊 韩剧怎么老爱拍生离死别的啊?
裹脚布,把观众熏出了眼泪。
……
催泪片。小姑娘演得真好,其他的就都是韩国电影的路子。光剩催泪了,但是催泪效果真的很棒。两星。
韩国催泪电影,由《人狗奇缘》小童星金香奇主演,可惜本人观影过程中竟没流一滴泪~~小女孩长大了一些也没有原来可爱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