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片名,电影所表现的应该是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与牺牲,众生面对灾难的悲苦以及这种环境下生孩子的艰苦,来展现母爱的伟大!
但整部剧一大半的剧情,在讲陆地和肖兰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都TM什么时候了,导演在你眼里,爱情比灾难和生命更重要吗?
好,你非要说爱情比生命更重要也行,你可以把片名改成《地震中的爱情》不是更合适吗?
你这部电影叫《一百零八》,你真的在乎这108个生命吗?
看完整部电影,我只看到两个孩子出生,而且我完全不知道孩子妈是谁?
这108在你眼里就是一个数字吗?
本以为看电影的时候会哭,但是湿润的却是结尾的纪实,主线虽狗血,但是支线还挺丰富,但是却缺少些笔墨,地震寻亲着实不易,有一丝消息都会紧紧追问,这个地方没有名字,会继续到下一个地方,直到帮助找到亲人为止,灾难中,新生命的诞生真的会给人希望,一百零八就是他们的希望,一百零八颗佛珠,也着实圆满了
以真人真事作为原型改编的电影,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了2008年五一二大地震时的暖心小故事。
罗汉寺在一夜之间接受下了几百名孕妇,在地震发生后救灾那几天里在罗汉寺中总共诞生下一百零八位新生婴儿。
真是一段温馨的故事,看完后能让观众热泪盈眶。
吴京导演还有幸参与到这一故事中,并领养了在此期间出生的一名孩童。
不过感觉整部片中男女主之间的感情描摹太过细致了,似乎全片在叙述他俩的感情线,故事本身的背景反倒成了陪称,这是本片的一大不足之处。
题材很好,把汶川地震后面对灾难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抗震救灾的事迹传递出去。
问题是我真的不喜欢影片中关于男女主角的故事,虽然感人,但我只想到八个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人总是到了失去或者即将失去时才会懂得珍惜,成长的代价太大太大,如果女主早先不那么作,男主起初不那么矫情,又怎么经历险些的生离死别。
人生真的不需要起起落落,能平平淡淡过一生那才是最大的幸福。
也许导演和编剧为了影视效果,为了有波澜,才特意选了这么一对情侣做为主角,但我真觉得如此一个绝佳的题材,还是把主角归还给所有人更好,或者就是极度弱化主角。
毕竟在这样一场天灾面前,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是真正的领衔主演。
影片中女主更像一个旁观者,如果说导演能够突出旁观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让这个旁观者来讲这个故事,可是偏偏从旁观者方面来说,女主参与度又过多了,尤其她参与的更多是来源于相对自私的个人情感。
当年汶川大地震的许多震撼画面至今都还记得,这是继抗洪救灾之后,又一次体现国人强大凝聚力和无私奉献的重大事件,涌现出许多光辉形象和动人故事。
在那段时期,大家纷纷捐款献血,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不求出名也不求回报。
吴京在战狼大火之前,可能也没有多少人留意过他在公益方面的善举,谁能想到如今却成了越黑越扒反而越白的典型。
先是捐款100万元,而后赶赴现场与官兵同吃同住,身体力行的支援灾区,又默默地领养了两个在寺庙出生的孩子。
幸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前,短视频平台总能刷到108个罗汉娃的故事,吴京的好人好事也终于被更多人所熟知。
2021年第一季度,南都娱乐发布了一个“社会能量”指数的排行,第一韩红老师,第二位就是吴京,也是对他坚持做公益的肯定。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绝对是一个值得力挺的故事,也是一个不应该被人忘却的故事。
地点就是什邡市,情侣闹矛盾后女主要去打掉孩子,恰逢大地震,医院连忙保护转移孕妇,大家就这样进入了寺庙。
在寺院里生孩子,小说都不会这么写,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主持的当机立断真的是大善精神。
医院塌了、房子塌了、学校塌了,时时刻刻面对着生离死别,在这关键的时刻军人出动了。
当年的空降兵绝对是勇士,没有人知道那一跳是生是死,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被复刻,多少有些遗憾。
而吴京有限的客串镜头,倒是处理得像极了路人,这点挺好,没有过分突出,免得又招黑。
整个剧情的发展除了男女主的故事相对一般,其他都很有感染力。
一百零八个小宝宝一晃就十岁了,他们坐在学校前就是希望,在最后的采访和纪录片里,那个院长原型也很伟大。
同样还看到了李连杰、韩红、周迅、谭咏麟等明星的出现,不过还想提一位偶像刘德华,号召百位明星募捐筹款最后跪谢众人的一幕,也值得铭记
电影《一百零八》上映了,期待值蛮高的,毕竟这故事耳熟能详,作为经历过512的四川人,我对灾难感同身受。
起初还奇怪这么好的片子为什么排片如此之低,看完才知道这排片已经算给面子了。
特地跑豆瓣给了两分,一分给地震素材,一分给吴京,其它没了。
以下评论含剧透。
好好的素材,被电影糟蹋了。
素全法师答应灾民进罗汉寺,不仅是女人,而且是生孩子见血的女人,佛教的戒律全破了,素全法师内心斗争了足足一分钟,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起初粮食不够,素全法师亲自把守仓库,确保孕产妇能吃饱饭,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雨棚不够,素全法师下令把给佛像遮雨的棚子拆了给孕产妇用,有人不理解,法师表示这才是行善,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汉传佛教僧人吃素,为了保证孕产妇营养,素全法师允许在罗汉寺内炖鸡,僧人闻到味道呕吐,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周迅去当义工时发现奶粉不够,给张学友打电话,张学友立马寄来四十件自己当时代言的奶粉,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生孩子倒是有,但根本是一笔带过,第一个孩子出生给了镜头,然后就是在第一百零八个孩子早产上虚构了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出来,占据了电影最大的篇幅。
东北女和四川男的爱情故事,本来愉快的滚床单,女的嫌弃男的养的狗吃了自己口红发脾气不小心打伤男的,男的办事不戴套为了狗拔DIAO无情玩失踪,女的一怒之下化名要打胎,真的是女的刁蛮男的渣,忽然遇到地震,两人觉得对方还是真爱于是互相寻找,最恶心的是男方父母寻找女方的寻人启事贴满一堵墙,NM,地震期间失联人员那么多,就你家女人金贵,要一人占一大面墙,你贴完了别人怎么贴?
最后醒悟大团圆,这狗血剧情让人尴尬得脚趾头能抠出一栋楼。
如果是我拍,就会以一个小沙弥视觉切入:本来在学佛,忽然地震了,来了一大群带血的孕产妇,师傅怎么允许她们进来了?
师傅怎么连佛像都不遮去遮她们?
师傅怎么和我们一起去“围观”女人生孩子?
师傅怎么自己挨饿都要保证她们吃饱?
师傅怎么允许她们在寺庙里炖鸡?
哦,第一个小朋友出生了,真可爱呀,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一百零七个了,听说她们要搬走了,不能凑齐一百零八,也算是小小的遗憾吧……什么?
早产?
胎位是否正常?
出血量大不大?
产钳消好毒没有?
哎呀,羞,我这个小沙弥,都成了妇产专家了……第一百零八个小朋友出生了,这是佛祖的旨意啊,真高兴。
我终于明白了,学佛要守戒律,但只守戒律是不够的,只有行大善,才是真正的学佛啊。
冲着地震一百零八新生儿的故事去看的,结果是披着地震的皮讲俩脑残恋爱脑,还有保大保小这种恶臭情节,导演似乎想通过以小博大的表达方式讲述地震,可惜了。
最奇葩的是躺在病床上面临瘫痪风险的男主死活不听医生劝非要去找女主,跟医生说“你救得了我的命,你救不了我的心” 台词尬的我头皮发麻!!!!
地震医生好不容易把你救回来你满脑子想女人,这是什么情况?
2008年5月12日8.0级的汶川大地震,印象中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初中,新闻特别大,老师都在说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那时候的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一切都是身边同学和老师口述传达,偶尔会拿两块钱去黑吧,页面也会有大地震消息,我也会点进去看一下,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恐怖,所以很多东西我不会做评价,不会去随便写自己没有经历的感受,一百零八这部电影很多人嫌弃女主角,其实不然,我觉得女主角这个角色或许就是一个摄像头,用她的眼睛看周边的痛苦和灾难发生,女主感情戏或许就是大地震中每一个遇难的人,都有的那么一份情感,情侣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在吵完架之后,当你面临死亡,面临灾难的时候,你会想到你的亲情或者爱情的那一份牵绊吧,弹幕很多人嫌弃女主,我觉得还好,不管是谁,就算不是女主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感情存在,罗汉寺一开始和尚不让进,最后主持让他们进去,其实这个不让进的和尚不坏,最后他也救了一个孕妇,108是生命,108个生命诞生,108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
这是以真实事件改编,没什么好吐槽的,电影不比真实,真实地震,我估计我都站不稳了,因为我会晕旋,我记得地震时余震影响到福建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头晕了眼前突然黑了,我以为干嘛了,我周围好多人说,刚余震了,问我有没有感觉到什么,我说,身体揺了一下,眼前突然黑了,我不知道和地震有没有关系,但确实是这样,影视剧里看到的吴京,其实这场地震后灾难,吴京真的去了现场救援,所以他在不奇怪,影视剧感情戏偏重,基本都很感人,零八年八月八号八点八分八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民欢呼,北京欢迎你唱响中国🇨🇳,那一年,那一天,真的无人忘记,罗汉寺救援历史也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也就拍成了影视剧。
所有的矛盾、偏见、小自私……甚至是爱,在灾难面前都成为了浮云,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生命为前提的,没有了生命,什么都不存在了……故事从一对小情侣因为一个小误会,而闹得分开住,女主到男主家去找男主,男主就着情绪就是不见面,女主一发狠就去了医院准备堕胎,一了百了。
但是就在这一刻,发生了地震,女主帮着护士抢出了婴儿逃了出来。
大家在逃往广阔地时,听说了那里人很多,于是他们决定就近去一座寺庙避难。
到了寺庙竟然被一个和尚拦着,说寺庙的内院不能去,因为寺庙有规定不能见血,产妇生产都会有血,所以不能进去。
大家一再请求,那个和尚就是不让。
最后还是主持出来,才同意大家进去。
女主在一个后来被救出的孕妇那里听到她哼唱的一首歌,得知了男主为了救这个孕妇自己也被压了,后来被当兵的救了出去,至于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几经寻找,终于发现了男主为了找她,贴得到处都是的寻人启事。
打通电话后,她开始大出血,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女主让医生救助小孩,不要救自己,但是最后女子平安,男女主也终于遇到了。
故事最后打动到我的是大家互相照顾,相互依赖,度过了天灾,满耳梵音里是出家人的良善,为收到伤害的人们提供了一处安静的所在,这里也许没有锦衣玉食,但是大家在馒头稀饭里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感受了来自各方的关心和关注。
一座简朴的寺庙,却庇护了妈妈们诞下了108个灵童,他们就是灾难之地的希望,重生的力量。
影片里对很多重点人物进行了描述,逝去女儿依然保持乐观笑容全心救助所有孕妇的责任医生;一开始麻木冷漠后来全心投入救助孕妇的僧人;为了孕妇不惜涉险进入医院寻找药品的僧众、未来爸爸、苦行者……危难来临时,总有勇者会挺身而出,救助弱者,他们让遭受灾害,满目苍痍的世界充满了爱,让身心俱疲,失去希望的人们重燃希望,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光亮,指引和照亮着每一个人。
最后的合影让人动容,小小的寺院却让这么多孩子来到人间,他们承载着这块沧桑之地的未来,也将会将这座寺院的善意传颂。
那个下雨的夜晚,一个孕妇要临盆了,很多的热心人围起了人墙,最外围僧众又围起了二道人墙,雨毫不留情地让所有淋透,但是没有人出声,没有人避让,大家的目光如此坚定,大家的步调如此一致,冰冷的夜晚因为他们变得温馨如画。
泪水无声而下,这时人性的力量,这时爱的力量……里面的那首歌蛮好听的,女主长得也不错,旁白也很好……
勉强加个爱的标签不是不让拍爱情 不要打着罗汉寺的名拍制杖爱情啊!
罗汉寺搁这给男女主做陪衬以下剧透 不值得看 透了完了1时间线不明确:(有可能wo二倍速吐槽没看到 狗血部分省略)上回书说到女主孕21周 瞬间早产就八个半月了2编剧导演毫无常识:什么是先兆流产?
什么是保胎?
八个半月早产六斤多 这要是足月还了得?
2.1男女主感情线过于制杖:交往两年 看剧情弹幕已领证 男主父母没见过女主,女主流血之后虚弱地东奔西走找男主 无视医生劝告 嘴上说保胎实则作死,男女主终于联系上了 女主突然大出血 抢救+剖腹产 男主不顾腰断毅然前往陪产(主要是狗血为啥吐槽的都是男女主剧情呢 因为108连副线都算不上 再说要是好好拍108也无槽可吐罗汉寺故事和十年前文字版本+采访没有任何区别 别浪费时间了
众志成城,历史铭记。
堆砌滥用的配乐与主次不分的情感线抹杀掉影片的真实底色,也让其观感无可避免的电视剧化。有些段落之生硬刻意甚至像极了家里老人钟情的CCTV8,沉浸其中只能获得徒有其表的感动。那些弹幕刷“泪崩”的,你们的眼泪未免也太过廉价了。
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在救孕妇的时候,孕妇的婆婆喊:“孙子!我的孙子!”孕妇的老公喊:“老婆!老婆!”
好题材·烂选手 离题 不如拍纪录片。
跟108有什么关系……
有幸参与了丝绸之路电影节电影的全球首映礼。这部小成本的作品在故事的背景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吴京只是作为当时事件的见证者参与电影,如果一味的只是想看吴京主演建议别看了,看了也会喷。回归电影本身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在地震的特效上做的差强人意,在地震的几个的场景分分钟让人看出戏,毕竟是小成本的作品,看的出来导演还是新人用感情线带动整个作品侧重点多少有点偏离了主题。以我个人的感受如果海报不是用吴京作为噱头其实也是可以的,毕竟在商业片众恒的市场下,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特意的去了解故事本身,只是看到了吴京的海报而买票观看,看完的结果发现吴京不是主演骂声一片,故事是好故事,拍的不是很好,宣传更是有点蹭热度。
这能叫电影吗?
7.2 略带矫情的爱情故事撑不起故事想表达的家国情怀,108个在寺院出生的孩子是个非常棒的题材,地震之下的悲欢离合和拌嘴情侣的重逢太过割裂,结尾纪录片出现的时候,情绪的共鸣才被真正激发出来
就...翻白眼吧
入过是从寺庙的视角,这就是五分片了,但是从女主视角……
故事是感人的,电影一般。感觉导演想强调一切(僧人、医护、每一个脆弱的小家庭)结果最后哪一个都没能突出
分这么低,结果拍的还凑活嘛,就是剧本够烂,这么好的一个素材,多的是切入口,为什么非要情情爱爱的,可惜了。
“出家人最大的忌讳就是见死不救!”
故事是感人的,电影一般。感觉导演想强调一切(僧人、医护、每一个脆弱的小家庭)结果最后哪一个都没能突出
一部影片能给人们带来共鸣,带来感动,带来反思,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看呢?等上映了一定会去电影院再看一遍!
感动到我,流了泪,三星鼓励
温情脉脉,以个人悲观表现大灾难
真實事件感不感人是一回事,電影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电影都还没上映,这些小家伙们就打差分了,怎么搞的,是不是都是低龄儿。
个人感觉,108这个事情蛮好的,充满了希望与新生。但是单独说这部灾难题材的电影讲述这个事情,我觉得拍的有点儿不好,切入点看不下去,反而结局最后采访真实纪录的部分更打动人。